A. 苏联新经济政策是什么
苏联新经济政策指的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农业
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
2、工业
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
允许自由贸易。
4、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1)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成果是什么扩展阅读: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
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21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但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1921年3月,俄共“十大”召开,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逐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并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B. 简述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要简洁)
背景:1921年初,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取得了胜利,然而它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报告,决定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内容:实行粮食税,税后余粮由农民自行支配;采取租让制与租赁制等方式,把外国资本与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并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
(2)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成果是什么扩展阅读: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C.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内容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啊其影响是什么
1918年,正值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们正在同白俄进行激烈的政权争夺,由于战时资源的极度匮乏和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红色政权实行封锁,列宁颁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配额外的粮食进行强制征收。鉴于国内革命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的成功经验,苏俄在战争结束后决定这沿用这一制度,此举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甚至引发了一些地方的暴动。由此苏俄引入了更灵活的新经济政策来代替战时共产主义。包括:
废除余粮收集政策,实施实物税。
停止配给制度,允许商品买卖。
放松了贸易限制,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将资金与技术引进俄国。
停止以没收的方式进行资本主义改造,改以租借和租让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
列宁解释道:“我们仍未到进入社会主义的阶段”。这暗示俄国仍是一个初级的农业国家,工业化基础非常薄弱,仍未满足全面社会主义的条件。
在余粮收集政策取消后,农民的不再担心余粮被无偿征集,加之半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并超过了革命前水平。当农业迅速发展之时,国有重工业由于政策缺失仍然进展缓慢。为了提高行业收入,工厂开始提高工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由此造成的制造业产品的成本提高使农民不得不生产更多的农业产品来购买消费产品。进而农业产品大幅下降而工业产品价格急剧上涨,这就是为众人所知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但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俄的工业化。
新经济政策成功地恢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破坏。至1928年,俄国的工农业产品产量成功地恢复到了一战前水平(1913年)。
1924年列宁死后,布哈林成为了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斯大林则与布哈林结为同盟,反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反对派的“超工业化”纲领,由于联合反对派在党内斗争中失败,新经济政策得以维持到1928年。然而在1928年“联合反对派”集团已经被开除出党、而粮食收购危机也已经发生的情况下,矛盾转化为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的矛盾,对新经济政策的争论则首先开始于对粮食问题的争论。布哈林主张安抚农民,进一步提高粮价,向农民提出了著名的“发财吧!”的口号;然而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问题是“被农村资本主义分子,首先是富农,利用来破坏苏维埃经济政策”[4]的结果,认为提高粮价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必须是消灭富农和实现农业集体化。联共(布)内部的路线分歧最终以党内权力斗争方式解决,斯大林成功战胜了以布哈林和李可夫为首的右倾反对派,确立了个人的最高统治地位,新经济政策随即被斯大林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想要迅速地积累资本进行国家工业化并达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他全面引进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一过渡性政策,并且不为布尔什维克政党中的激进分子所热衷。他们视之为与资本主义的妥协甚至是对共产主义信条的一种背叛,并且对经济起着长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以倒卖粮食的中间商人为代表阶级敌人获利。他们想用一种完全计划的经济模式来代替。列宁曾经就新经济政策说过:“我们退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前进两步。”这也印证了斯大林的五年计划是对列宁遗愿的完成。
E.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啊
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济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F.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前后的情况是什么
实行前人们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极端不满,国内危机四伏实行后人们的身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G.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和内容
新经济政策,其实和我们的改革开放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总体来说,就是国家的发展程度特别是经济远远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达到的标准,但是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的情况下,不得不以有条件的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生产这一过渡形式去发展经济,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打好基础。
新经济政策的生产关系是商品与货币,实际上是尊重市场原则。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存。(比如说经济命脉由苏维埃绝对控制,但是其他的一些还有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就依靠资本主义生产)
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和平均分配为主,同时还存在按生产资料分配。
至于新经济政策怎么推动的,这个我不太了解,但是肯定费了很多事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就对此有描写,当时甚至有人怀疑这个列宁是不是真的。不过列宁把道理跟党员和工人农民说清楚了,事情办起来就不难了。
作用和效果:首先就是缓解并最终解决了苏俄的经济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然后肯定经济复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业生产恢复并发展,同时还和西方关系缓和(相对的)。
H.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意思是: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3、其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