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有何作用
激励作用,激励其他学生上进,激励被展示学生再接再厉。
启发作用,为其他学生提供创新思路。
宣传作用,有宾客来访时能对学校起到一定宣传。
❷ 中国学生这么厉害,为什么科研成果出的不多
看看下面这篇博文吧:(科学网 - 为什么学生不爱科研)
N多学生进校时雄心壮志或者单纯朦胧,对于科研一片美好期许,到毕业时,愁容满面,对于科研唉声叹气。
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制度方面原因。
A:跟着导师申请项目,发现原来申请基金就是靠关系。某学生辛辛苦苦6个月写的一个本子被刷了,上去的是一个跟指南上要求的方向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方向上去了,很郁闷,倒是导师很看得开,宽慰他:都这样,人家关系硬,我们来年再说吧;
B:写项目原来就是扯淡。老师让写项目书,总是过完年了让通知写,总是赶急赶忙的写,在老师的压力下,三天就可以写好一个本子,那所谓的创新都是那三天硬憋出来的,其实在自己看来就是扯淡,后来终于明白,申请项目更多的在于关系,写固然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
C:申请项目,有的项目没有任何的前期工作,也没有任何的前期调研,全凭网络和维基上东西凑出来的任务书,提指标的时候老师让学生提,学生说咋提啊,我都没见过那玩意,全是拍脑袋决策,做的时候也是东搞搞西搞搞,各种不理想,想尽方法,都失败,老师却怪学生的不努力,不聪明,学生彻底绝望。
D:项目书下来了,学生接过任务书一看:这项目的80%不都已经完成了么?技术很成熟了,数据实验室也早有了,还有什么搞的。内心感叹:搞科研就是骗国家钱啊。
E:项目书下来了,学生接过任务书一看:这问题不是早八百年前就解决了,中国学界连这个问题都没解决,那帮科学家都干啥吃的?可是这个项目怎么能下来呢?传统的名词换个新的提法,貌似很高端,其实啥都没变,这就是所谓的科研?这就是神圣的科研?
F:项目书下来了,学生接过任务书一看:这里面的有一些东西,稍微内行的人或者有点专业常识的人一看就知道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原理上就行不通,咋做,这项目咋通过的?有高人指点说:既然你们老师有本事拿来,就有本事结题,而且还能很顺利,这个不是你担心的。学生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G:学生:我们老板说了,国家的钱最好挣,有个项目,一个试验没做,结题了。
H:所谓的科研就是炒菜,人家用个猫做实验,你用个狗,这就是创新?这就是科研?
二是老师原因:
A:老师让他搭建设备,从零件购买,到设备选材,设备调试,价格高了,老板还不同意,就这样,折腾了三年,到第四年开题都没法开。
B:老师想发高水平论文,就一直压着他,让他攒数据,攒一篇好的,结果攒成心病。
C:大老板想冲院士,明文规定:博士第一年上课,不算,硕博连读的前两年不算。
D:实际导师啥也不管,名义导师想冲教授,所有稍好一点的论文一作都是他,这样的话自己基本上就没有论文,毕业都发愁。
E:天天去工厂下车间,帮导师出差,毕业的东西基本没做。导师源源不断的接项目,做项目,自己的时间都不在自己的课题上,虽然说的挺好,要抓紧时间做论文,可是老师太贪心了,学生是有限的,项目却像无穷多,你说与你课题无关?不做可以么?在人屋檐下啊。
F:老师特别抠,一点小钱也要发票凑,凑不着就不给报,一年下来学生搭进去一两千。没有实验材料了,也是拖着不买,总是托关系东家要,西家借,学生看着直寒心,有时候真想算了,这试验费自己掏算了。项目三四个,经费四百万,写项目的时候材料费,检测费十几万几十万的写,SEM动不动就写100小时,200小时,结果呢,一年的材料费满打满算不到1万块钱,却天天喊穷,做了一年SEM(160-200块钱一个小时)花了一万块钱嫌多。有的老师跟学生算账算得特明白,5块钱也还给学生(要还的话,50不行么?),虽然不算小气,但是不大气。
G:老师人品不好,不人性。学生大年初三来给老师干活,食堂和宿舍都没开(没开是有客观原因的),跟老师说没饭吃,老师说你买个锅,我给你报;跟老师说:没地方住,老师说:你就在实验室打地铺吧(学校在东北,冬天)。学生的媳妇在医院待产了,学生要回家,老师打电话火车站广播找人。上周跟学生说:你把那个XX的一批样品给处理了,今天看见学生在给别人处理样品,忽然来一句:你这一个星期没做实验了,你自己的活不干了啊,学生直接泪奔。就是抓学生干活,一看见某人在电脑桌前就说,谁谁,咋没去做实验呢?
H:老师招学生来,都不知道安排学生来干啥,只知道,我现在有项目,要找学生,招学生来就是为了给干活。结果呢,来了之后哪个学生负责哪一块也都瞎搞,你负责ABC,他负责DEF,ABC这一块前后的关联是什么,核心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全都不知道,就是因为我想做这个加上我需要做这个,于是我就让学生做这个。其实全扯淡,想一出是一出,最后看看学生的毕业论文,这一章讲小米的淀粉营养问题,下一章就讲胡萝卜的胡萝卜素对胡萝卜的生长促进,再下一章就是玉米杆的纤维素燃烧。如果再往前看几届,发现基本上他的每一届学生都有这个问题。
I:老师啥也不懂,对于学生交上去的报告提不出新东西,改文章都是改错别字,像什么文章结构层次编排,重要观点的突出强化,理论深度的挖掘,都没有。指导学生也不得力,看看学生交上去的报告,都是写:这周上课了,上了这三门课,这周看文献,列表如下,总共一页纸。有做实验的学生就写,这周做试验了,实验照片贴上去,写个结论,老师也提不出什么新东西,都是讲你这个XRD该怎么标,你这个图要摆放整齐,你讲PPT要看着大家等等。至于说你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下一步干啥,通过什么实验来实现等等都不会提,例会每周开,但是从来都不讨论这些东西。
J:导师啥也不懂,然后还啥都管,还特别爱面子,还想学生出好东西,实验室啥都没有。要设备没设备,要前期工作没前期工作,问老师,也只知道从网络上找来的东西,每次讲的都是教材上的东西。一切靠自己,从设备选择构建,到材料购买,到工艺确定,到最后出东西,都自己一手搞定。然后此间的失败与艰辛换来的是老师的怒斥,一直也出不来东西。想跟老师讨论一些东西吧,却发现他纯粹是个外行,要学生通过红外确定材料的耐热性;遇到任何问题只有默默的去小木虫。
K:喜欢忽悠学生或者威胁学生或者给学生极高的期望与许诺,吓到了学生。跟着我好好干,咋地咋地,发nature啊,直接奖励多少钱;我跟啥啥有合作,跟着我干,到哪哪上班;不干好,这个月扣掉所有补助(还没干呢,就这么说);不干好,别毕业了;你啊,有潜力,有资质,我们这个项目啊,你要好好干,争取达到啥啥;好好干,争取发NS;
L:无法真正的指导学生。跟研一的说:你去写个关于非晶合金的综述,这个太大了,能不能详细点,分开点:这个星期跟学生说:你去看两本非晶合金的书,写个总结上来,重点是啥,然后第二周根据前一周的情况,继续发布这样目的明确的任务,让前后的任务相关联,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且引道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想一出是一出,跟研二学生说:你去做XX问题吧(该问题是工程问题,需要长时间,有一定体积效应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普通小试片根本无法模拟),但是过一阵又忘了,这就搞得学生无所适从了。或者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了,学生知道自己这个学期要开题,师兄问师弟:你这个学期什么安排,你要开题的。师弟茫然不知,因为老师只跟他指定了方向,具体是啥,啥也没说,学生就这样,熬到快开题了,老师却在催开题报告,于是在重压下,复制加粘贴三天搞定;或者老师明明将师弟交给师兄带,可是老师却经常绕过师兄下达一些任务,搞得师兄的计划就时常不能执行,最后放弃领导。
这是我见到的一些同学跟我讲他们导师的恶劣行径。
有人说:那是你选导师没选好,大多数导师见到潜在的学生都是和蔼可亲的,问师兄师姐,很难告诉你真话的,因为说导师好吧,你进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怎么办?师兄弟怎么处?说导师不好吧,自己还想活么?导师真正的适不适合自己,自己自己接触之后才真的知道。
有人说换导师?那么容易换?我一个同学换导师,怎么换的,先是找到一个年轻的熟识的老师,他需要学生,尤其特别想要一个博士(帮别人带),于是问他该怎么办,于是那老师各种帮他分析,一个站在学生的角度,一个站在老师的角度互相找理由,互相驳斥,最后我同学找到的理由是:压力大,身体有病,经常产生幻觉,偶尔神经错乱,经常头疼得厉害,于是那同学最后换导师成功,而且是换到帮他出主意的那个老师那里。(他原来的导师,就是属于K种老师,第一个学期还没过呢,就跟学生说要学生造出一个什么什么设备,要史无前例的的突破,将产业更新)换导师不好换啊,许多学生看到是都很好,可是导师跟导师之间的关系,其实挺复杂,尤其是在一栋楼,一个教研室,一个课题组的,不好搞,不好换啊。
有人说:学生应该有主动性,主动去做。可是很多博士却有一个共同的心得:如果你完全听从老师的,你将一事无成,如果完全不听导师的,你将死得很惨,怎么办?听导师的话,做自己的事;有想法赶快做,不要坐等靠;如果自己有想法,指望导师批准后再执行,那是大多扯淡,除非遇到那种什么也不管的导师,他的学生倒是经常看见顺利毕业的多。
----------------
PS1:说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重要么?重要!真的重要么?不重要。多少老师以自己的蛮横否掉学生的想法。而不是讲道理,摆证据。是学生不基于实际,瞎提想法,老师给否掉的么??大多是做的不是老师想要的罢了,有主动性咋样?你必须是老师想要的主动性,不许乱主动的。
PS2:我最喜欢两种导师,一种是什么也不管(包括花钱也不管你咋花),就是每学期开学的时候见学生:又开学了,都怎么样啊,学生们讲了讲,完事,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导师,即使找他,也是说:OK,OK,你自己做主吧。要么是那种按照严格的科研套路来:真正的直面问题,实打实的调研,该花的时间一天不能少,该花的钱直接说,实验前,方案详细明了完备,经得起推敲,对于潜在的风险及成本有充分的考虑与估算,所有的指标都是有根据的,不是拍脑袋的,所有的工艺也都是有前期基础和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其可行性的。然后由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汇报,总结与讨论,真正的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老师也积极的参与,与学生一起努力。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东西,要真正的提出新的问题和导向。当老师也有不会的时候,也要能向学生学习,比如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做一总结,这就OK。
PS3:我有点理想主义情节的,比如PS2中对第二种老师的要求,时常我自己也感觉过分,但是我觉得搞科研就应该实打实的来,带学生就应该真教,每一阶段给他一个目标,引导他到达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让他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安排适当的项目任务,以此为依托,进行扩展以形成其毕业论文,不会将整个项目依托给一个学生,除非是那种前期基础极其扎实的,在不长的时间内(1年)依样画葫芦就可以完成项目的70%,余下30%有难度,通过努力也可以在余下的2年内完成的项目,学生完成任务后让其自己有发挥,做自己想做的,这个时候他也应该能自己独立做方案,自己独立实验了,不要给学生无尽的任务,学生的独立性和想法得不到发挥。对于需要搭建新设备,不会让学生从零部件购买,设备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等最原始的地方零基础起步,是要看到原型机,在原型机上仿制,或者在已经设备上进行改造,添加附件等等方式来改造设备,如果我想从零基础搭建设备,我会让一代代的学生做辅助,一代学生做一点,逐步搭建起来,不然学生真的很苦。
PS4:有的老师很累,有的老师很轻松。累的老师又很多种,但轻松的老师大多是,在某一领域活跃了很多年,积累得很多,实验室对于实验体系已经程式化了,学生们已经不需要老师费心了,只需要有一个好的助手(或者大师兄)来辅助维护这一体系就行。前期工作充实,圈子熟了,拿课题也不困难;对于行业状态了解很深,知道方向,目的也很强。有时候当老师真的很悠哉。每次看到那种早上8点钟就来实验室,晚上9点钟走,没有周末节假日的老师,我就在想:那是生活么?那是人么?那是神经病(年轻老师不在此例)。
PS5:非常,很,极其想知道各位老师怎么看待研究生上课的重要性问题。在目前的模式下,研究生上课,在我看来就是扯淡。如果说本科生考60分要滴60滴汗,那么硕士考60分,只要30滴就够了,博士大概不到10滴,有人说或许0滴也可以。看看那些研究生第一年,都美其名曰:我们有课,实际呢,跟本科生一样,甚至还不如本科生,上课了夹个本去上课,下课了本子都不知道扔哪去了,期末了,群里非常热闹了。学生们最喜欢那种交论文结课的科目,通过谷歌,复制粘贴,一个下午完成好几科,一出成绩都是七八十分,都很开心。请问各位老师,你们学校研究生课挂科的比例多少,高于1%么?有没有不毕业的硕士么?当然说到这里也要说一下,有的学校老师对于研究生的课也是不重视的,甚至上一次课之后,留下一个小论文的作业,然后就再也不上课了。因此,我建议把研究生第一年所有的课都集中在第一个学期上。
PS6: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学生是个科研的料,成果丰富,勤奋进取,思维活跃,是自己的得意门生,可是在现实中他可能非常厌恶科研,我见过的有认为科研就是炒菜,太没意思了;有认为科研就是一帮圈子里的人的游戏,自己只能呵呵;有认为科研就是骗人,每次写论文的背景和意义的时候都是闭着眼默念好几分钟:我这个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然后才下笔,才写了两句又面红耳赤了;当然也有人认为搞科研的人前五年太穷了,太苦了,不愿意干的。:
PS7:我时常想:喧嚣中的孤独和孤独中的喧嚣你选择哪一个?我有资格选么?一直以来我都期待一种内心平静而充实的生活,每天有计划的做着自己的工作,不紧不慢,下班后还有空去健身房,陪家人聊聊天,看看书。早上7点起来,喝杯水,翻两页书,吃个早饭再出门。
❸ 成果、成绩和成就有什么区别
一、意思不同
“成果”意思是:指成全,成立。是收获到的果实,常用于指工作或事专业方面的成就属。也可指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成绩”意思是:本意指麻和棉搓捻成线,后来指成功的业绩,成效;也指工作或学习所取得的成就、收获。
“成就”意思是:指成绩;业绩;成就非凡。
二、用法不同
1、成果:通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
例句:林先生在商场奋斗多年,现在终于有了一番成果。
2、成绩:通常在句子中作宾语。
例句:小明的学业成绩十分优异,每学期都是全班第一名。
3、成就: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
例句:由于李大婶的热心牵线,终于成就了一桩好姻缘。
(3)学生成果扩展阅读
“成就”的近义词:
1、造就
拼音:zào jiù
意思是:指培养使有成就。
例句:他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希望能为国家社会造就更多人才。
2、功绩
拼音:gōng jì
意思是:指功业与劳绩。
例句:由于打了胜仗,他获得了很大的功绩.
❹ 在合作学习中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是能否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相互团结协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激励评价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
例如对于那些反应不是很灵活,对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学,给他们的评价是:“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大胆地融入同学们的讨论探究中,老师相信你。” 而对于那些成绩中下等,不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也要不失时机地提醒:“老师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说说看,你会成功的!”对于那些一向爱动脑筋,合作学习中参与热情高、探究能力强,给他们的评价是:“你们是佼佼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为你骄傲!”
2、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合作状况包括组内合作状况和组际合作状况。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密切关注合作活动中各小组的分工,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负其职;各成员之间是否能相互合作,彼此之间有无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
3、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
二、学生互评与自评。
同伴的坦诚评价是学生发展的“润滑剂”,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激励作用、帮助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
1、组内互评。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组内成员的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设计组内互评表,让每个同学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等作出评价。组员之间的客观评价,效果大于老师的评价,更可喜的是,在这种平等关系下的评价,也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养成。
2、组际互评。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注重组际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通过这样的组际互评,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一方面增强了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我的表现你来评,你的表现我来议”,一来二去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
3、学生的自我评价。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例如:在教学结束后,师:请你谈谈今天你有些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我今天学得很认真,对自己表现很满意.”在小组学习中,和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我很快乐。”“我今天学得很自信”……这样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
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小组评价的借鉴作用。在评价中,要以人为中心,要从合作活动中发掘一切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成熟。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学生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❺ 什么是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
应该是科学研究报告吧
❻ 记录学生初中阶段校级以上标志性成果怎么填
1、填写“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等综合荣誉”,按照荣誉级别从高到低填写,先填省、市级荣誉再填区、校级,并注明那一学期颁发的,如果证书较多可以合并写或简写。具体填写格式举例见“备注"。
2、填写“学生会负责人、社团负责人、校报校刊负责人等"。
3、填写“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创新实验大赛、信息学竞赛等”。
4、填写“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类"。
5、填写“文学创作类”。填写“艺术、表演类”.
6、填写“运动体育类”。
7、填写“社团活动获奖类”。
8、填写“演讲、辩论、书法、绘画、摄影类”。
(6)学生成果扩展阅读:
标志性成果材料袋有关栏目填写要求:
1、如果某栏内容较多,填写不开,字号可以适当缩小,也可把内容填写到下一行中,其他各行内容依次向下顺延;如果某行证书没有,要把下栏内容向上提,中间不要预留空白行。
2、各类活动以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为主,其他民间组织的活动仅做参考。填写活动获奖证书时,简单注明发证机构名称;如果获奖证书中同一机构颁发的证书较多,可以先写发证机构名称,再把各个证书名称依次写在后面。
3、各种艺体等级证等可能加重学生课外负担的证书不要提交;学校颁发的各种学科成绩优秀学生证书不要提交,因为各科成绩在中考成绩中已经体现。
❼ 初中生的发展标志性成果是什么
初中生的发展标志性成果是指初中生三年的整体表现、个人规划、获得荣誉称号、所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己的特长及才艺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1)初中评价结果。初中学校根据学生三年整体表现,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2)人生规划成果。学生的人生(或职业)规划及研究报告等成果;
(3)三好优干。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等部门(单位)授予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4)社区服务组织者。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优秀组织者及在社区岗位的成果;
(5)社会实践成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及在综合实践基地集中学习的成绩;
(6)学生社团负责人。学生社团组织的优秀负责人,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取得的成果;
(7)研究性学习成果。开展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包括过程记录和研究报告;
(8)电脑制作等比赛获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电脑制作与机器人大赛、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初中组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成果;
(9)科技创新成果及研究报告。在开展的科学素养教育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中,获得的科技创新、社会研究报告;
(10)各类“节日”及活动获奖。在学校、教育部门组织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及文艺汇演中获得的成绩;参加学校、教育部门组织的“中华诗文诵读”、“百家讲坛”、“学生论坛”、“辩论会”、“演讲会”等,以及摄影展、书画展、征文等比赛的获奖成果;
(11)校报、校刊负责人及节目主持人。校报、校刊及校园社团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学校电视台和文艺活动的优秀节目主持人;
(12)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及作品。在校报校刊,或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团体编印的正规书刊上发表的文章,在公开出版的报刊和书籍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等;
(13)“读书计划”成果。在参与实施中小学“XXX读书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14)体育考试成绩及各类比赛获奖成果。参加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体育考试成绩及参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学生运动会,获单项奖或集体奖的获奖成果;
(15)特殊才能展示结果。对于一些有特殊才能,但没有实证性材料的考生,高中学校对其特殊才能展示进行评定的结果。
(16)其它能够反映学生特长的成果。
❽ 开学后学校如何准确摸排学生学习成果
可以通过考试测验来摸排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也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❾ 如何指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按组分别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并评价、质疑、完善。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把握优、中、差生展现机会,尊重和鼓励每一位学生,引导和调控展示过程。
学生展示成果的方式可以是小组代表发言,可以是多媒体课件展示,也可以以书面材料呈现,还可以上黑板板演,形式灵活多样。
每一小组代表展示完探究成果之后,其他学生予以补充,并予以评价,还可以就一些问题进行质疑,本小组负责当堂答复,在思维碰撞中完善探究结果,在积极思维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观点,掌握基本的价值标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进行价值判断能力。
2.学生在展示和交流过程中启迪方法,升华情感,提升思想政治觉悟。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炼观点,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学习。
第三环节 走进生活,巩固提高
1.选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典型材料,设计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开放性、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设计的问题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非选择题,提倡设计开放性的主观性题目。
2.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近社会生活,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去进一步探究、验证所学知识,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达到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是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的环节,也是知识进一步生成的过程。
❿ 学生晒晒我的学习成果配图怎么写
先拍张照,然后再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