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司法部公证律师司关于涉外遗产继承的公证书如何出具事的复函
山东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 你处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五日(85)鲁司公函字第16号函收悉。关于我国继承法公布施行后,有关涉外遗产继承的公证书如何出具的问题,经研究认为,根据继承法第三十六条“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的规定,公证处在办理此类涉外遗产继承的有关公证书时,应分别情况办理。 中国公民继承居住在国内和国外的中国人或者外国人在境外的不动产、继承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或者外国人在境外的动产和继承居住在国外的外国人在境内的动产,都不宜直接出具继承权公证书,可出具国内有关当事人与死者的亲属关系证明书、结婚证明书或者有关当事人的出生证明书,依照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或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继承遗产。如果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和被继承人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规定,遗产继承适用我国法律,公证处则可根据继承人的申请,为其出具继承权公证书。 如果中国公民继承居住在国内的中国人或者外国人在境外的动产,继承居住在国内的外国人在境内的动产或者不动产和继承居住在国外的外国人在境内的不动产,公证处则可根据继承人的申请,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为其出具继承权公证书。公证书的格式仍参照《公证书试行格式》第二式(之一)出具。 涉外遗产继承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因被继承人的国籍、遗产性质、住所地和遗产所在地不同而适用不同的法律。各地在办理此类公证书时,务必持慎重态度,认真研究被继承人所在地和遗产所在地的有关继承的法律规定。如无确实把握,要逐级请示。
B.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和公证事实婚姻问题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和公证事实婚姻问题的复函
司法部:
你部(82)司发公字第268号《关于如何确认和公证事实婚姻问题的函》已收悉。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由人民法院确认的非讼案件,仅限于宣告失踪人死亡、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和认定财产无主三类,对于在没有发生诉讼的情况下,确认男女双方的事实婚姻关系,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审判业务范围,人民法院不便处理。
据我们了解,关于是否承认事实婚姻的问题,对什么情况予以承认,什么情况不予承认,现在各方面意见很不一致,目前遇到的对华侨、港澳同胞的事实婚姻如何办理公证的问题,我们建议,请你部邀请民政、外交、法委及我院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找出适当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随函送还福建省司法厅闽司公(1982)93号请示、福建省司法厅公证律师处闽司证字第41号请示和香港同胞杨卓锐、李梅英的来信。
此复
附:司法部关于如何确认和公证事实婚姻问题的函1982年9月22日(82)司发公字第268号
最高人民法院:
最近我部陆续接到各地关于如何办理华侨、港澳同胞的事实婚姻公证问题的请示。从反映的情况看,这类人大多数属于按我国旧的风俗习惯结婚的,他们中有的是符合结婚条件而因种种原因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也有的是因为未到法定婚龄而同居的。他们都以夫妻相待,生儿育女,并得到周围邻居的承认。现在他们有的是在出境后,有的是在申办出境手续时,要求补办结婚登记手续,以承认他们以前的婚姻关系,并申办《结婚证明书》。为此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多次来函,询问在何种情况下中国公证处才给未登记结婚的夫妇签发结婚公证书。
经与民政部联系,他们认为,结婚时间是以登记时间为准,没有登记以前的婚姻关系是非法的,不予承认。根据公证必须符合真实、合法的原则,公证处制作结婚证明书,必须以民政部门所发的当事人的结婚证为准。如果按登记时间确定为结婚时间,那么当事人登记前所生的子女就被视为非婚生子女,在国外非婚生子女受到社会歧视,而要确认上述情况为事实婚姻,宜由人民法院来确认,不属于公证处的职能。
为保障我国华侨和港澳同胞的合法权益,在不违反我国政策和法律的前题下,应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为此建议请你院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函复我部。
注:该复函已废止
C. 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对《关于遗嘱公证能否因未录音或录像而被撤销的请示》的复函
你处《关于遗嘱公证能否因未录音或录像而被撤销的请示》(津司公管(2001)22号)收悉。经回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遗嘱答公证细则》第十六条是为保障遗嘱人的合法权益,正确认定遗嘱人于立遗嘱时的行为能力,增强遗嘱公证的证明力而作的特别规定,它不是遗嘱公证生效的必备要件。从保护遗嘱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一般不宜以欠缺录音或录像形式而认定遗嘱公证无效。
二、考虑到《遗嘱公证细则涕十六条规定的基本宗旨和我国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该条第(一)项中的“年老体弱”通常是指:年满七十岁以上且因身体虚弱影响其思维意识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的老人;该条第(二)项“危重伤病人”通常是指:因患严重疾病或受到严重身体伤害影响其思维意识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的伤病人。
三、遗嘱公证不是行政行为,遗嘱公证书也不是行政文书,不宜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解决对公证文书的异议问题。
D. 司法部1988.10.26.方式 遗嘱 公证 复函
司法部公证律师司关于以遗嘱方式将遗产指定给已婚子女个人所有的遗嘱能否办版理公证事的权复函
(1988年10月26日) (88)司公字第102号
江苏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
你处司公(1988)第35号《关于公民能否以遗嘱方式将财产指定为子女婚后个人财产的请示》收悉。经与有关部门研究认为:申请人以遗嘱的方式将遗产指定归子女个人所有,而不得作为婚后夫妻共同所有财产的遗嘱,属附条件的遗嘱。我国婚姻法第十三条虽然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是还规定“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该遗嘱在生效时,如遗嘱受益人能够按遗嘱中所附的条件,与其配偶达成协议,即可按遗嘱继承遗产,如达不成协议,就不能按遗嘱继承遗产。故公证处可为此附条件的遗嘱办理公证。
E. 有一公证案例,公证还未立案,𨚫收到了某单位复函,违法吗
你写了公证申请,你是谁?你是物主还是诈骗方?若是诈骗方你就是违法。
F. 公证书跨市复函需多久广州房管局已收齐买卖双方的资料,就是差一份韶关市的公证书复函,已经两个星期了
如果是跨市的话,广州房管局发函到韶关一般时间可能要2周,或者更长,关键是韶关的公证处收到之后要马上回函。要不然时间可能会更加长了。
G. 司法部公证律师司关于可否凭香港八位律师出具的证明办公证书的复函
您好,复函具体内容如下:
司法部公证律师司关于可否凭香港八位律师出具的证内明办公证书容的复函
发文单位:司法部公证律师司
文号:[85]司公字第39号
发布日期:1985-4-1
执行日期:1985-4-1
驻纽约总领馆:
你馆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五日(85)纽签字第37号《请示可否凭香港八位律师出具的证明办公证书等》收悉。经研究认为:凡发生在国内的法律事实,均可向国内公证处申请办理所需的公证书。如果由于时间已久,申请人所申办的公证事项,在国内已无任何亲友或单位可为其作证,公证处也查不到任何线索,我公证处可为其出具查无档案记载公证书。这种证明书在美国法律上称之为次要证据,可以代替出生证明书、结婚证明书等的效用。对此,我司曾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83)司公字第31号文通知各地办理,你馆可告诉当事人向国内有关公证处申请。
香港现行的公证制度和内地不同。香港律师只证明申请人的签名盖章属实,对文书的内容是否真实一般不负责任,且伪造香港律师出具证明或搞假证明的情况较多。因此我使、领馆不宜以香港律师出具的证明为依据再出具公证书。
H. 司法部公证律师司关于涉外遗产继承的公证书如何出具事的复函求解
山东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
你处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五日(85)鲁司公函字第16号函收悉。关于我国继承法公布施行后,有关涉外遗产继承的公证书如何出具的问题,经研究认为,根据继承法第三十六条“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的规定,公证处在办理此类涉外遗产继承的有关公证书时,应分别情况办理。
中国公民继承居住在国内和国外的中国人或者外国人在境外的不动产、继承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或者外国人在境外的动产和继承居住在国外的外国人在境内的动产,都不宜直接出具继承权公证书,可出具国内有关当事人与死者的亲属关系证明书、结婚证明书或者有关当事人的出生证明书,依照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或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继承遗产。如果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和被继承人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规定,遗产继承适用我国法律,公证处则可根据继承人的申请,为其出具继承权公证书。
如果中国公民继承居住在国内的中国人或者外国人在境外的动产,继承居住在国内的外国人在境内的动产或者不动产和继承居住在国外的外国人在境内的不动产,公证处则可根据继承人的申请,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为其出具继承权公证书。公证书的格式仍参照《公证书试行格式》第二式(之一)出具。
涉外遗产继承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因被继承人的国籍、遗产性质、住所地和遗产所在地不同而适用不同的法律。各地在办理此类公证书时,务必持慎重态度,认真研究被继承人所在地和遗产所在地的有关继承的法律规定。如无确实把握,要逐级请示。
I. 卖房委托公证的复函内容怎样写
你办理公证事宜时,他们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