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份完整的城市规划成果包括那些东西
城市规划也有分类。最主要的就是法定规划与其它各类概念规划。
一般在政府部门来讲,城市规划即指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为 文本和附件。附件包含图纸,说明书以及基础资料汇编(小项目可没有汇编)
『贰』 规划设计成果包含哪些资料
规划成果:
1、法定来规划:
城镇源体系规划:可参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字说明,图纸,专题研究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附件(规划说明、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汇编)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文本,图件(图纸、图则),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研究报告)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书和图纸
镇总体规划:规划文本,图纸,规划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汇编)
村庄规划:规划图纸和必要说明
2、专业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文本、规划图纸、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汇编)
3、非法定规划
概念规划-形式自定,一般以图文并茂为好。
『叁』 建筑方案设计成果文件包括什么
包括:空间要求、空间尺度、空间组合、使用方式、环境保护、结构造型、设备系统、建筑面积、工程投资、建筑周期的一个完整的实施工程计划。
建筑方案设计工作是建筑设计的最初阶段,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奠定了基础,是具有创造性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分析下来,建筑方案设计工作性质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即创造性、综合性、双重性、过程性和社会性。
1、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建筑功能、地段环境及主观需求千变万化,只有依赖建筑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灵活解决具体的矛盾和问题,把所有的条件、要求、可能性等物化成为建筑形象,因而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作能力尤为重要。
2、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项很繁复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除了建筑学自身以外,还涉及结构、材料、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行为、心理等众多学科,同时建筑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决定了建筑师的工作如同乐队指挥一般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角色特点。
3、建筑设计思维活动具有双重性,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
4、建筑设计思维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始终要科学、全面地分析调研,深入大胆地思考想象,需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和优化方案,需要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发展和完善。
5、建筑设计必须综合平衡建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个性特色三者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种种关系,满足各个方面的要求,统一地物化为尊重环境,关怀人性的建筑空间与立体形象。

(3)规划成果扩展阅读
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项目已愈来愈呈现出规模大型化、功能多样化和技术复杂化的趋势,建设项目的设计条件设定也越来越困难。
建筑师如果还仅仅是简单地限制于设计资料集和建筑规范进行设计,仅仅是按照建设方的设计委托书进行设计,那么结果就难免落后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需要。
建筑师应该关注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理解建筑策划形成的条件,才能在进入建筑设计环节时创造性地再现建设方的建设需要,才能准确地把文本的建筑策划转化为图纸的建筑设计。
同时,把对建筑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诸多方面及时地反馈给建设方,从而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必要损失与消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建筑作品。
建筑策划的目的,正是为建筑的建成而精心策划,在建设方的建设方需求和建成环境的效益之间架设桥梁,使得建设项目不仅是一项‘建筑工程’,更是一个可以纳入整体城市环境中的新环境。
建筑设计历来强调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建筑策划环节的引入,一方面使建设方的投资目标更加明确,在建筑市场风云莫测的今天,建筑策划引导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使建筑师在更为科学与准确的设计任务书的引导下开展建筑设计活动,避免建设方投资目标的不明确所带来的设计的无休止的修改与返工,建筑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对建筑空间、建成环境的研究与推敲中,创造出能够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优秀建筑设计,建筑策划的使命任重道远。
『肆』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图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
7、竖向规划;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
1)总用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
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
4)容积率、建筑密度;
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
6)绿地率。
7)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1、规划地段位置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
2、规划地段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和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
3、规划总平面图。比例尺同上,图上应标明规划建筑、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河湖水面的位置和范围;
4、道路交通规划图。比例尺同上,图上应标明道路的红线位置、横断面,道路交叉点坐标、标高、停车场用地界线;
5、竖向规划图。比例尺同上,图上标明道路交叉点、变坡点控制高程,室外地坪规划标高;
6、单项或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比例尺同上,图上应标明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管线的平面位置、管径、主要控制点标高,以及有关设施和构筑物位置;
7、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模型或鸟瞰图。

『伍』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任务、目的、成果的内容和要求各是什么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任务、规划目的、规划成果的内容和要求各是什么?1、规划任务在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为了近期建设的需要,可编制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区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规划管理要求,为区内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导。控规主要是用于确定项目地土地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的一种规划。主要用于确定土地性质、开发强度、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是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因此,建立定性、定量的指标体系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键。2、规划目的一般是政府委托,做了控规之后进行招商或者卖地,以控制指标规范开发商建设。旅游区开发建设,原则上是要求有控规的,但现在很多项目省去控规,做了总规直接做修规了。3、规划成果的内容详细划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规划分地块,规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并根据各类用地的性质增加其它必要的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间距等要求。提出对各地块的建筑体量、尺度、色彩、风格等要求。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4、规划成果的要求规划文本。图件,包括旅游区综合现状图,各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5、图纸要求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0/~1/2000
『陆』 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哪些内容.请一一说出成果图的名称及主要表达的内容
(自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和附件
2)城市总体规划的图纸
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
城市现状图
用地评定图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城市总体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各项专业规划图
(3)图纸比例:
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
小城市为1/5000~1/10000,
其中建制镇为1/5000;
(4)期限
总体规划20年
建制镇总体规划10至20年
『柒』 规划成果整理
一、标准条款
1 规划报告
1.1 基本情况
a)自然条件:地貌、水文、气象、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
b)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光热资源、矿藏资源。
c)社会经济:人口、劳力、土地利用、农村各业生产情况、群众生活水平。
d)水土流失:流失形态、程度、分布、危害、成因等。
e)水土保持:发展过程、治理现状、成就、主要经验、存在问题。
1.2 规划布局
a)指导思想与防治原则:针对规划范围的具体特点和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的指导思想与防治原则。
b)水土保持分区:大面积规划应进行分区阐述基本特点与发展方向。小面积规划中,如规划范围内几部分情况有明显差异的也应进行分区。
c)土地利用评价:提出规划依据,明确农林牧副渔各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和位置。
d)治理措施规划:应提出坡耕地、荒地、沟壑、风沙等水土流失地类的防治措施,以及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等辅助措施的具体部署。在大面积规划中,还应分别提出不同类型地区的治理措施组成及其部署的典型小流域规划,作为附件。
1.3 技术经济指标
a)提出规划期间年均治理进度与规划期末累计治理程度,以及相应的各项治理措施数量,并简述计算依据。
b)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务需要投入的劳工、物资和经费,并简述计算依据。
c)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务后可能获得的基础效益(保水或调水、保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1.4 保证实施规划的措施
应根据规划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在组织领导、机构、经费、政策、科学研究、技术培训等方面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所提措施应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2 附表
2.1 基本情况表与规划成果表见本标准附录D列出的14个表格,反映了附表所需主要项目和内容,具体运用应按附录D中的D.2进行。
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过程表。
a)根据计算工作需要,各地可采取不同表式,以能全面反映计算过程、说明计算依据为原则,本标准不作统一规定。
b)当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作为规划的附件时,此项计算过程表应纳入该附件中。
3 附图
3.1 小面积规划附图。
a)水土流失现状图;
b)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图;
c)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图。图的比例尺为1∶10000~1∶5000。
3.2 大面积规划附图。
a)行政区划图;
b)水系分布图;
c)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图(或水土保持工作分区图);
d)重点防护区、重点监督区与重点治理区分布图;
e)重点治理小流域与治理骨干工程分布图。
根据不同的规划面积,附图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比例尺,见表1-10。
表1-10 附图的比例尺
3. 3 根据需要和可能,大面积规划中应附不同类型地区的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评价与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图。
3. 4 有条件的还可编制地貌类型图、土壤分布图、植被分布图、降雨分布图、侵蚀模数分布图等附图供深化研究。
3. 5 附图的图例。
3. 5. 1 常规通用图例包括行政区界、村庄、道路、河流等,可按国内一般地图图例绘制。
3. 5. 2 水土保持专业图例,如梯田、坝地、引洪漫地、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果园、人工草地等,见本标准附录 E ( 资料性附录) 。
4 附件
4. 1 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对大型淤地坝、治沟骨干工程和小 ( 二) 型以上水库等重点工程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进行专项规划设计,并将其规划设计报告和图纸作为水土保持规划的附件。
4. 2 大面积规划中不同类型区的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及其有关图表。
4. 3 大面积规划中重点防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的专项规划及其有关图表。
4. 4 投入、进度、效益三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或可行性论证报告) 的计算依据与计算过程。
二、理解与实施
这是水土保持规划的最后成果整理阶段,整个规划工作最后要体现在规划报告、附表、附图、附件这四项上。本节主要介绍了这几个方面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新标准主要修改了一下几个方面:
( 1) 删除原标准中本段开头部分解释的文字。即: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报告、附表、附图、附件等四项。大面积总体规划与小面积实施规划的成果整理大致部分有共同要求,但也有某些不同要求。”综述性质的语言,删除使得标准更简洁。
( 2) 原标准 9. 1. 1 基本情况中的 “a) 自然条件: 地形、降雨、土壤 ( 地面组成物质) 、植被、主要农业气象”改为 “a) 自然条件: 地貌、水文、气象、土壤 ( 地面组成物质) 、植被”。更改之后新标准的措辞更严谨,更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术语。
( 3) 原标准 9. 1. 3 技术经济指标中的 “c) 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务后可能获得的基础效益( 保水、保土)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改为 “c) 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务后可能获得的基础效益 ( 保水或调水、保土)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新标准措辞更严谨,考虑更全面。
三、示 例
由于规划成果涉及的内容较多,此处不详细一一列举,以下只列出 《浙江省水土保持规划》中涉及的附表及附图目录:
附表有:
1. 浙江省地面坡度组成表 ( 略)
2.浙江省主要水系特征表(略)
3.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表(略)
4.浙江省社会经济情况表(略)
5.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分布表(略)
6.浙江省1997年累计完成各项治理措施面积表(略)
7.1999~2005年水土保持规划治理任务表(略)
8.1999~2010年水土保持规划治理任务表(略)
9.2011~2020年水土保持规划治理任务表(略)
10.2021~2030年水土保持规划治理任务表(略)
11.坡耕地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一览表(略)
12.1999~2005年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表(略)
13.1999~2010年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表(略)
14.2011~2020年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表(略)
15.2021~2030年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表(略)
16.天目山、千里岗山重点预防保护区范围(略)
17.仙霞岭、洞宫山重点预防保护区范围(略)
18.浙北重点监督区范围(略)
19.浙东南沿海重点监督区范围(略)
20.钱塘江中上游重点治理区范围(略)
21.浙东丘陵山地重点治理区范围(略)
22.浙江省近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表(略)
23.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入定额表(略)
24.1999~2005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规划表(略)
25.1999~201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规划表(略)
26.2011~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规划表(略)
27.2021~203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规划表(略)
28.1999~2005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资规划表(略)
29.1999~201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资规划表(略)
30.2011~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资规划表(略)
31.2021~203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资规划表(略)
32.1999~2005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总投入规划表(略)
33.1999~201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总投入规划表(略)
34.2011~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总投入规划表(略)
35.2021~203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总投入规划表(略)
附图有:
1.浙江省水土保持分区图(略)
2.浙江省水土流失图(略)
3.浙江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图(略)
『捌』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哪些要素
所谓战略规划,主要是解决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的确定。从某种意义上采讲,回现代物流就是传答统物流的信息化,就是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整合、优化,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从长远来看,还要解决诸如物流与生态环境、物流与国家安全等战略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赖量化的分析,因此物流信息系统应支持这些战略目标的需求。所以也可以认为信息化就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物流信息化的战略发展规划就是从科技角度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规划。一个好的物流战略信息规划要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1、全局性:尽管不能满足从总经理到操作员所有的需求,但要从中找到重点。
2、前瞻性:能比今天远一步、再远一步,如何看得更远,依赖于公司的战略。
3、可操作性:就是规划如何落地,这是最难的。一方面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颗粒度不能太大
4、全面性:就是I A T O几部分都要全。
5、统一性: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关键是要统一大家的思路,领导大家朝着一个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