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邓慧萍的成果业绩
《21世纪的水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副主编;
《现代给水处理构筑物与工艺系统设计计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参编;
《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参编;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主编。 获得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度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
2013年度“水业人物”。 作为住建部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推进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育改革工作。2012年度参与完成了《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2012年完成了“十一五”水专项课题的验收工作,基于多年的研究基础,在“十一五”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研究中,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县镇微污染原水处理的工程建设中,解决了当地缺乏优质水资源、以微污染地表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1.Chun ZHAO, Huiping DENG, Yuan Li,e.tal. “Photodegradation of Oxytetracycline in Aqueous by 5A and 13X loaded withTiO2 under UV irradiation”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0,176(1-3): 884-892.
2.CHEN X, DENG H. Effects of electric fields on the removal of ultravioletfilters by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science, 2012,
3. CHENX, DENG H. Removal of humic acids from water by hybrid titanium-based electrocoagulationwith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processes [J]. Desalination, 2012, 300(51-57.
4. CHENX, DENG H P. Removal of ultraviolet filter from water byelectro-ultrafiltration [J]. Desalination, 2013, 311(211-220.
5. HAOL, HUIPING D, JUN S. Activated carbon and cerium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applied to the catalytic ozo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J].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2012, 363(101-107.
6. DINGL, DENG H P, WU C, et al. Affecting factors, equilibrium, kinetics andthermodynamics of bromide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MIEX resin [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2, 181(360-370.
7. DINGL, LU X, DENG H, et al. Adsorptive Removal of 2, 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 4-D)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MIEX Resin [J]. In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2, 51(34): 11226-11235.
8. SHIJ, HAN X, ZHU Z, Zhu, ZL,Deng,HP *. Identification of Cytotoxicity Intermediate Procts and DegradationPathways for Microcystins Using Low-Frequenc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J].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2012, 223(8): 5027-5038.
9.赵纯,邓慧萍. 疏水沸石负载纳米TiO_2光催化去除水中土霉素[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7(10): 1361-1365.
10.胡婧逸, 邓慧萍, 张玉先等.PAC/MBR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的中试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26(15): 23~27.
11.邓慧萍,梁超等,改性滤料与活性炭去除有机物的特性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12.邓慧萍,吴国荣,张玉先,沸石和活性炭去除氨氮、有机物的互补作用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4.5.
Ⅱ 业绩成果怎么写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Ⅲ 成果、成绩和成就有什么区别
一、意思不同
“成果”意思是:指成全,成立。是收获到的果实,常用于指工作或事专业方面的成就属。也可指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成绩”意思是:本意指麻和棉搓捻成线,后来指成功的业绩,成效;也指工作或学习所取得的成就、收获。
“成就”意思是:指成绩;业绩;成就非凡。
二、用法不同
1、成果:通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
例句:林先生在商场奋斗多年,现在终于有了一番成果。
2、成绩:通常在句子中作宾语。
例句:小明的学业成绩十分优异,每学期都是全班第一名。
3、成就: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
例句:由于李大婶的热心牵线,终于成就了一桩好姻缘。
(3)成果业绩扩展阅读
“成就”的近义词:
1、造就
拼音:zào jiù
意思是:指培养使有成就。
例句:他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希望能为国家社会造就更多人才。
2、功绩
拼音:gōng jì
意思是:指功业与劳绩。
例句:由于打了胜仗,他获得了很大的功绩.
Ⅳ 李向民的成果业绩
2010年,《文化经济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进行中,课题负责人。
2010年,《文化产业研究生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进行中,主持人。
2008年,《江苏文化强省目标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江苏省社科联重大课题,已完成,课题负责人。
2008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文化部,已完成,主持人。
2007年,《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文化部,已完成,主持人。
200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艺术学科重点课题《中国美术经济史》,文化部,已完成,主持人。
2003年,江苏省委宣传部课题《江苏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已经完成,主持人。
2002年,全国体改研究招标课题《中国县乡政权现状及其改革》,国务院体改办,已经完成,主持人。
2001年,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课题《外国政府农业政策研究》,人事部,已经完成,主持人。 1、李向民,精神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2004》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1-7页。
2、李向民,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五重障碍,《中国文化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3年7月,37-40页。
3、李向民,王晨等,江苏数码文化产业发展,《江苏文化产业蓝皮书-2004》,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4、李向民,王晨,精神经济:新的增长范式,《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5、李向民、王萌、王晨,创意企业产品特征及生产决策,《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3月,112-118页。
6、李向民,中国艺术品价格决定,《中国书画》2007年7月。
7、李向民,文化产业,信息时代的文化革命,《中国文化报》,2003年12月6日。
8、李向民,打造文化产业巨轮,《中国文化报》,2004年11月26日。
9、李向民,王晨,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10、李向民,创新体制,开拓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北京出版社,2003年12月。
11、李向民、王晨等,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国家文化部重点研究课题报告》,2008年1月。
12、李向民,《钱学森与早期文化产业研究》,《中国文化报》,2008年3月14日。
13、李向民、徐浩然、王晨,社会注意力,精神经济时代的稀缺资源,《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三卷),106-127页。
14、成乔明、李向民,中国古代艺术市场探幽,《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66-71页。
14、陈清华、李向民,论创意型企业价值评估:基于模块化视角,《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92-96页。
15、陈清华、李向民,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创意型企业融资行为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105-108页。
16、陈清华、李向民,创意型企业治理与人力资本专用性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7、王萌、王晨、李向民,数字内容产品特征及其商业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月,第26卷第2期
18、韩顺法、李向民,创新与文化双重决定的创意产业价值分析,《科学学研究》,2009年2月,第26卷增刊下
19、韩顺法、李向民,基于产业整合的产业类型演变及划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12期。
20、韩顺法、李向民,精神资本、经济增长与意识形态重建,《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
21、韩顺法、李向民,经济增长的新范式:精神资本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22、王萌、李向民,虚拟世界的经济学研究综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11卷。
23、李向民,忘年神交、如切如磋—钱学森指导我研究文化产业,《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1期。
24、韩顺法,李向民,精神生产视域下我国产业结构的内在演变,《科学学研究》,2010年7月,28卷第7期。
25、韩顺法、李向民,创意产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测度研究,《统计研究》,2010年1月。
26、李向民、韩顺法,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探析及政策选择,《东岳论丛》,2010年第49期。
27、李向民、韩顺法,文化产业与精神经济时代,《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
28、李向民、王晨等,“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年2月。
29、李向民,精神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生产机制,《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5卷,2012年5月。
30、王晨、李向民,转企改制后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动因和对策研究,《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93期。
31,陈燕、李向民,以我国闲置空间资源特性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以精神经济学分析为基础,《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96期。
32,徐从才、李向民,徐桂华与改革开放同行,《光明日报》2014年4月5日。 1、李向民《大梦初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李向民《中国艺术经济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3、李向民《中国艺术品经营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4、李向民《精神经济》,新华出版社,1999年
5、徐光耀、李向民《江苏人的经济观》,新华出版社,1999
6、李向民《外国政府如何管理农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7、李向民《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8、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9、李向民、王晨、成乔明《文化产业管理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胡惠林、施惟达、李向民《文化产业与管理》,南开出版社,2007年
11、李向民《谜城――地堡迷踪》(小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
12、李向民《谜城――纵目人的反击》(小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
13、李向民《仰观荷花分外高》,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李向民《中国美术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
Ⅳ 田文顺的主要业绩及成果
一、抓技改,上项目,做大做强主业。他带领晶华人以排山倒海的气势,高起点建成了浮法玻璃、旋窑水泥、高档轻量瓶三大项目,填补了德州市的产业空白,彻底改变玻璃、水泥主业“平板无浮法、水泥无旋窑、日用玻璃无十双”落后局面,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青春。目前,晶华集团已建成世界最大的空心玻璃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粉煤灰低碱水泥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日用玻璃生产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精品浮法玻璃生产基地。
二、创新管理,促使企业迈上新台阶。他积极推动企业改革,晶华集团成为德州市市属企业改制力度最大、最规范、最成功的企业之一。推行的模拟法人管理制度,使连年亏损的振华装饰公司迅速扭亏为赢,效益连年递增。这项管理模式获得了山东省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德州市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他推行OEC管理模式,推广“点数工资”、“星级管理”,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整合业务流程,理顺管理程序,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同时夯实基础管理,狠抓技改不放松,其中,06年仅基础管理一项与05年同比增效近1亿元。
三、稳健经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05年岁末年初,以田文顺为首的新班子明确提出了“收缩、调整、完善、提高”的战略思路和“稳健经营、主业突出、做精做强”的经营方针,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集团成功破解了职工思想混乱、资金链紧张、供应链脆弱三大难题,实现了生产经营、职工思想、资金链、供应链、运行机制、外部环境六大稳定,保持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稳健发展。同时进一步明晰了集团的发展思路,力争今后2—3年内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者、海外上市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等举措做强做大企业。
四、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职工群众的热烈拥护。近年来,他积极调度资金,保障了广大股东的分红、工资和福利的发放,员工平均收入增长了10%以上,实现了企业增收、员工受益的双赢目标。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弘扬了正气,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他带领晶华集团把“产业报国,回报社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关爱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累计捐资、捐物千余万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Ⅵ 宋惠昌的成果与业绩
个人学术专著有《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学》、《现代科技与道德》(本书在国内较早提出了高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当代意识形态研究》、《现代人权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获中共中央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大政治家的思想和智慧》等8部;主编著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 实践》、《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第二卷(获奖)、《中国革命传统教育读本》(与罗国杰共同主编)、《应用伦理学》、《“以德治国”学习读本》、《市场经济与信用文明》等;参与写作的有《通俗哲学》(获奖)、《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等五部。
主要学术论文有《论科技革命中的伦理学问题》、《论意识形态的本质》、《论当代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趋势》、《论党内民主的实质》、《论我国新时期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论胡适政治哲学的历史价值》、《论儒家政治哲学中的权变思想》、《论“老子”政治哲学的辩证法》、《现代伦理观的新视野》等。
1992年起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中央党校工作期间,曾先后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央党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优秀教学科研奖、优秀科研成果奖等。
Ⅶ 取得的业绩或成果
天哪,这也太难了
Ⅷ 本单位的主要标志性工作业绩和成果应该包括什么内容
下面详解。
Ⅸ 张庭芳的成果业绩
国家一级编剧;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国家人事部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国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特聘书画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编辑委员会特约委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文联中国书画总网签约书画家;中华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中国八一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副主席;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华国礼中心特邀书画名家。被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授予“中国艺术大师”荣誉称号,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津贴。其上演、发表、获奖、或搬上屏幕的大型创作剧目有《高山铺》、《医圣辞官》、《猴王与嫦娥》、《红烛情》、《清风辞》、《八一军魂》、《二零三要案》、《二闹天宫》、《魂兮归来》、《女儿国》等30余部;小戏、小品有《知府求医》、《莲花情》、《甜姐辣妹》、《月照心头》、《风雪山神庙》、《神奇的xsn》、《老戏新唱》、《十五的月亮》、《一尘不染》、《毛主席在黄石》系列剧等100余个,另有在报纸、刊物、研讨会上发表的剧评剧论数十篇。其书法作品先后获1997年第三届中国书画篆刻大展赛一等奖;1999年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金奖;2001年第六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银奖;2001年二十一世纪中日韩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大展赛金奖;2001年由国家文化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举办的中国企业文化年文化艺术博览艺术大展赛“国粹奖”;2002年由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中央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启明星”杯书画篆刻大展赛“最佳作品奖”;2003年由《人民日报》市场报举办的《艺术名家“金杯”奖》大赛银奖;2003年第七届全国书画作品大展赛金奖;2003年全国“五锋杯”书画书评大展赛金奖;2003年由国家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城建城五周年的全国艺术大赛“中华国宝”奖;2005年中国书画名家金秋国际大展赛金奖;2005年由国家文化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金鼎奖”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赛金奖,并被授予“中国书画百杰”荣誉称号;2010年为中国上海世博会题词被聚焦世博全国艺术名家题贺活动组委会授予“世博中国题贺艺术名家”荣誉称号(全国总共90人);2013年被世界教科文卫组织授予“大不列颠网络艺术家”荣誉称号。诸多作品曾刊于国内外数十部书画藏典;曾由国家邮政部门印制成邮票、邮册和明信片;曾与中国书协前任主席沈鹏合作,由中国诗书画出版社出版了《沈鹏 张庭芳(书法)双人集》一书(印数10000册,海内外发行);与沈鹏、范曾、冯远、欧阳中石、李铎等书画大家联袂,由中国文艺经典出版社出版了《2013中国艺术大师》精品贺岁年历(印数15万套,在4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2013年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华国礼中心、中华国礼书画院特邀为“中华国礼中心特邀书画名家”;曾被海内外多个书画机构、旅游景点和艺术博览会收藏、碑刻、拍卖和提名展,还先后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当代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南海钓鱼台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重大展区。 另外,在古玩收藏方面,多年从事字画、玉器、瓷器、佛像、紫砂的收藏和鉴定,被2009年首届(武汉)东湖艺术品博览会评为“十大艺术家年度人物”;其歌词创作有作品数百首,其中包括由黄石艺术剧院2007年在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上演的大型地方风情歌舞剧《金布银贴》的全剧歌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