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国民经济恢复情况怎样
1.把官僚资本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国营企业2.米棉之战,粮油之战,银元之战3.调整工商业 经过这些调整,国民经济开始有所好转
②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教的“米面之战”,土改,经济恢复措施执行得很快;因为国民党走的时候发行“金圆券”之类的货币,刮走了民间资本。
所以,在共产党的大力支持下,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为经济计划的施行而打下基础。
③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关于新中国的成立,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通过的决议、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这几方面的内容教材都有表述,在复习时注意记忆。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和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区别开来,还要注意将重庆政协会议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区别开来。 同时还要注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直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其制定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关于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一是要注意理解新中国成立时,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人民解放军还在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中国。二是要注意理解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三是要注意理解当时进行的解放全中国的战争仍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 考点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的斗争及历史意义 建国初期开展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被称为建国初期三大运动。这三大运动都起到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作用。 考查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 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同时这一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废除了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基本上肃清了祖国大陆上的反革命残余势力,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三反”“五反”运动的历史意义:“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五反”运动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打击了他们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中进行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了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考点3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以及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为了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等。
④ 新中国经济恢复时期的成就有哪些
1、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地位大大加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功地调整了工商业和经济结构的改组,使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有了相当的提高。到1952年底,国营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34.7%上升为56%,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比重由1949年的9.5%增加到1952年的26.9%。建立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任务已胜利完成。
3、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外贸等。
在短短的3年里,新中国医治了长期战争所造成的创伤,使工农业生产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除个别产品外,都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4、始终坚持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为中心,正确处理革命和生产、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使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和各种工作都不干扰生产的正常进行,而是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是为了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打破对生产力的束缚,发挥人民群众对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条件。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掠夺,中国经济已处在全面崩溃的境地,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并把它作为建国初头三年的中心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正确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胜利完成。这表现在:(1)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历史上最高年产值增长20%;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达到并超过解放前的最高水平。(2)交通运输全面恢复并得到发展,新修了成渝、天兰等铁路干线和康藏、青藏等公路。(3)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4)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比1949年提高70%左右,农民收入平均增长30%左右。(5)国民经济在质量上得到提高,性质上发生变化,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为41.5%,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⑥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既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人民政府还收回了帝国主义把持近百年的海关管理权,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
2,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3,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在当时是很必要的。
4,通过土改,合理调整工商业和精兵简政措施,使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5,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城市、工矿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也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⑦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果
⑧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国民经济恢复情况怎样(10分
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领导人民恢复发展生产。(6分) 恢复情况: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分) ⑨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结果怎样
分三个阶段 ⑩ 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为了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与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