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运行结果是什么
运行结果:ItisB.
㈡ 程序运行结果是什么
int main()
{
cout<<"Step one:"<< endl;
Point *ptr1 = new Point; //创建一个对象,调用构造函数Point()。成员变量x=0,y=0;如果写成Point *ptr1 = new Point(5,6);则是调用构造函数Point(int x,int y),成员变量x=5,y=6。输出结果不一样了。
delete ptr1; //删除对象时调用析构函数。
cout<<"Step two:"<<endl;
return 0;
}
这是在考查对象是如何创建的。
㈢ 软件预期运行成果
从上节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该井斜预测软件已经能准确预测井斜发展趋专势,预测的属钻头三维轨迹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经过进一步完善,该软件应能对定向钻井和深孔钻井轨迹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经过与实际数据对比和理论分析,可以预见软件在深孔钻井轨迹控制中能取得以下成果:
1)有钻井史的井段(大体了解地层走向、岩层性质),软件预测效果好,可以保证一定的准确度,预测数据具有现实使用性;
图3.10 4号钻孔预测、实测轨迹对比图
2)在未知地层井段,井斜角预测效果好,可以为井斜控制服务,方位角预测效果一般;
3)随着钻井工程的进展,上部已钻井段的测斜数据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的预测效果;
4)软件的反向运用,即控制一定的井斜,预测合适的工艺参数、泥浆性能参数等,可以为深孔施工工艺参数、深孔泥浆性能提供指导性意见。
㈣ 运行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就是将a[10]中的元素首尾两两交换位置,即a和j交换,b和i交换,依次类推,结果为
jihgfedcba
㈤ 运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这个程序定义了一个有4个元素的结构体数组,主程序把每一个结构体元素的指针传给了函数f,
在函数f中,程序在结构体的字符串中寻找与结构体的字符相同的字符的位置k,
并返回指向这一位置k的字符指针,如果没有找到相同的字符,则返回指向结构体字符串首部的字符指针.
主程序根据返回的指向结构体的字符串位置k的指针或指向结构体字符串首部的字符指针打印字符串.
代码的解释见注释
这个结果要分4段看,123,21,3,321因为没有换行,四段打印在一起了.
因为'1'在字符串"123"的第一个位置所以打印出了整个字符串"123",
'2'在字符串"321"的第二个位置所以打印出了字符串"21",
'3'在字符串"123"的第三个位置所以打印出了字符串"3",
'4'不在字符串"321"中,返回字符串的首部指针,所以打印出"321".
㈥ 运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运行结果为:
原因:
#include <stdio.h>
struct ks
{
int a;
int *b;
} s[4], *p;
int main()
{
int n = 1, i;
for (i = 0; i < 4; i++)
{
s[i].a = n;
s[i].b = &s[i].a;
n = n+2;
}
// 经过这里运行得到s[2] == 5
p = &s[0];
// p指向第一个
p++;
// p指向第二个
printf("%d,%d ", (++p)->a, (p++)->a);
// 注意前置的++是先加1后其它运算,所以这里第一个输出是指向的第三个结构的a
// 也就是s[2],所以输出5;后面的后置++是先其它运算后加1,所以还是s[2]
return 0;
}
㈦ 主要工作成果是什么意思
一、主要工作成自果是完成起决定作用的工作后产生的成就。
二、工作成果是完成工作后产生的。能力越高,工作成果就越好。我们暂且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R=F(C.M)
R代表工作成果(Result),C代表能力(Capacity),M代表成熟度(Maturity)。F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函数,每个人的关系函数应该都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应该是工作成熟度M和能力C越高,工作成果越好。
㈧ 工作成果怎么写
题目******
一、工作时间段
二、工作内容
三、较前段时间有什么进展
四、对后一阶段的展望
这些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㈨ 写出C++运行成果
operator(iostream, int )只能读取整数,遇到'.'忽略
因此a ch b分别为1, '.', 5
㈩ 工作成果
通过CSAMT剖面测量,获得凤凰山矿区13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剖面。在充分研究现有的地质资料、物性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各条电阻率拟断面图的特征对其进行地质解释。从凤凰山矿区的具体情况出发,认为地表附近由于受土壤层、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常出现低阻效应,其影响范围通常在100m以内,最大可达200m;地下深处的电阻率基本上反映岩石的实际情况,大理岩和花岗闪长岩体通常反映高电阻率,而接触带附近由于蚀变矿化作用强,或由于裂隙及破碎带发育导致地下水丰富,从而反映为低电阻率。因此,电阻率剖面中的低电阻率带可能反映大理岩与岩体之间的接触带,也是找矿的主要目标。
根据安徽省勘查技术院物探分院的资料,物探成果分别叙述如下。
1.21~23线(CSAMT) 剖面电性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21线:①整条剖面电性层不明显,根据地质资料可知,其上部为二叠纪地层。②在220点、500点为倾向北东的低阻带,推测为F1与F2的反映。
23线:①在320点~500点之间为倾向北东的低阻带,推测其两侧的电阻率梯级带分别为F1断层和接触带的反映,凤凰山铁矿就位于接触带上。②在接触带的北东侧为花岗闪长岩(凤凰山岩体),其南西侧为三叠系地层。
2.25~37线(CSAMT) 剖面电性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从25~37线电阻率断面图可见如下特征:①在25线的300点~500点、28线的500点~980点、31线580点~900点、34线的420点~820点、37线420点~820点之间为低阻带,而在其两侧为高阻带;②根据地质资料推测低阻带为接触带,其北东侧的高阻带为花岗闪长岩(凤凰山岩体)反映,南西侧的高阻带为三叠纪灰岩反映。接触带为形成矽卡岩型铜、硫化物矿床的有利部位,如31线的CK311孔在低阻带的边部发现了约15m铜矿(含铜矽卡岩),34线已发现的铜矿床位于低阻带内。
3.40~50线(CSAMT) 剖面电性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从40~50线电阻率断面图可见如下特征:①在40线的500点~700点、46线的700点~940点、48线的980点~1380点、50线的780点~1140点之间为低阻带,而在其两侧为高阻带。②根据地质资料推测低阻带为岩体与三叠纪灰岩的接触带,其北东侧的高阻带为花岗闪长岩(凤凰山岩体)反映,南西侧的高阻带为三叠纪灰岩反映。③在40线的20点~200点、46线的20点~340点、48线的100点~580点之间的深部也为低阻体,可能与矿化有关,应多加注意。
4.52线、55线(CSAMT) 剖面电性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从52线、55线电阻率断面图可见如下特征:①在52线的580点~1300点,55线的420点~700点、980点~1260点之间为低阻带,而在其两侧为高阻带。②根据地质资料推测52线的580点~1300点、55线的980点~1260点之间低阻带为岩体与三叠纪灰岩的接触带,其北东侧的高阻带为花岗闪长岩(凤凰山岩体)反映,南西侧的高阻带为三叠纪灰岩反映。③在55线的420点~700点之间的低阻带为穿插在三叠纪灰岩内的闪长岩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