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中华民族的文化成果

中华民族的文化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19 17:31:36

Ⅰ 中华传统文化的成果

中华传统文化,复是中华制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古代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Ⅱ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为世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能出了什么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Ⅲ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就主要是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还有其他的文化。

Ⅳ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Ⅳ 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文学成就: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开发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光辉灿烂的
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公元前
至公元前
的诗歌。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它的赋、比、兴的艺术
,更为无数的外国学人所称道。

在戏剧方面,远在十三世纪,就出现了
的辉煌。它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创作了70部
。那惊天地泣鬼神的《
》,那轻松、明快、活泼、幽默的

》,那颂扬正义、鞭挞邪恶的
戏《鲁斋郎》,那翻卷着


》等风格多样、色彩
的剧作,不仅展示了我国戏剧的丰富性、成熟性和厚重感,而且还把

的优点熔为一炉,把诗词的功能由一般的吟诵扩展到配乐吟唱,将诗和歌密切地结合起来。


独特的表现形式和
,使语言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至。它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变化多样而又严整有序,而时代
,不仅继承了它的优秀传统,而且还把这一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在小说方面,还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出现了"标志市民文艺样式"的"
"。元末明初又有两部
的伟大杰作问世,那就是
的《
》和
的《
》。这两部内容博大、
、人物过百的长篇巨著,享有世界声誉。

在革命风暴中诞生、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我国
(从"五四"时期的

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学),以其更先进、更合理、更美好的崭新姿态,前进在今日世界进步文学的前列。

、《家》、《春》、《秋》、《
》、《
》、《
》、《
》、

、《东方》、《
》、《
》、《
》、
、《
》等小说;
、《日出》、
、《
》、《
》、《
》等话剧;




等诗人的诗歌,都以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
的统一,跨进
的殿堂,为光辉灿烂的
编织出更为璀璨夺目的花环。

综观三千多年的
全貌,可以看出它的发展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在中
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文学的任务和功能历来都受到重视。公元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公元 /FONT>479)首先提出诗(文学)"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三国

,极重视文章的写作,认为文章可以"经国",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对写作诗歌的目的作了更
的阐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对此,
说得更为明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代诗人、作家、文论家这些关于文学任务和功能的论述,对后来的创作实践和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批判地吸收历代有关文学功能的主张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明确、更为群众欢迎的响亮口号:文艺为
服务;文艺
,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的文学取得了
的成就,
的文学特别是新时期的文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二、我
历来是勇于进取,在形式和体裁上不断创新或
的开放型文学。比如,诗歌的发展是由


,由



。散文的发展是由


而"
"中的古文,到了现代,散文的种类和形式,真可谓
、色彩
。在体裁上,由


而明清

。总之,几千年的文学发展表明,我

和体裁上,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中,在不断地创新和革新。

需要指出一点,中华民族是一个
程度较高的民族,能够全面、辩证、成
对待文学形式和体裁上的创新和革命。某一新的
和体裁出现后,并不因此否定先前的艺术形式和体裁,而是允许各种艺术形式和体裁
。比如,

在诗歌领域里占据主要地位后,但

并没有就此消亡,甚至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再比如,今天我们提倡
,但
创作依然很兴旺,诗与词的
、共存共荣也很令人深思。在宋代,词在诗歌领域里占了主要地位,但宋代的诗也很有特色。即使在今天,它们也是
的兄弟或姊妹。

Ⅵ 新中国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发展,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繁荣发展了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人们的精神食粮

文学艺术是我国社会文化生活的主体,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精神风向标。在改革开放初期“伤痕”、“反思”、“改革”和“寻根”类的文学与电影交互辉映,涌现大批反映现实、尊重生活、捍卫尊严的优秀作品。

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氛围下,文艺等繁荣发展,题材、主题、形式、风格多样化。

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从六五时期开始,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持续保持两位数。2017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855.8亿元,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61.57元;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2%,助力城乡文化建设。2004年开始,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逐步实行免费开放制度。

四、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我国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建立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1982 颁布《文物保护法》。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由文物管理转向对文化遗产的综合管理。2011年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五、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构建了文化经济和经济文化

改革释放活力。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等问题,少数文化单位率先开始经营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尝试,试行“事业单位属性,企业化管理”的双轨制运行,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并出现了图书、演出、音像和电影等文化市场。

六、提升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在不断创新观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提高了文化开放水平。改革开放初期文化主要是“引进来”。

2003年12月,我国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工作的新格局。

Ⅶ 中华文化成果辉煌的作文八百字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养育了十三亿斗志高昂的炎黄子孙
,经历了百余年的磨难,受尽耻辱,受尽嘲笑……今天,终于成就
了一条金光闪闪的东方巨龙!
中华文化不计其数。有古色古香的陶瓷,有号称“文房四宝”
的笔、墨、纸、砚,还有远近闻名的四大发明……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传承了许许多多的传统
民俗。而到现在,那些曾让人期盼的传统节日却变得如同白开水,
平淡无味。
听爸爸说,他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那一天,村里便热闹了起
来,一眨眼的功夫,村子中间的路上便挤满了人。有舞狮子的,有
扭秧歌的,还有一些小商贩在街头叫卖。小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花棉
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老人们聚在一块,纷纷坐在
石凳上谈论天南海北。
中秋节,爸爸会和家人一起吃香甜可口的月饼,赏皎皎圆月。
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如今,西方的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人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开开心心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而是随着
潮流,开始热衷于西方节日。中国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逐渐被人淡
忘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难道就这样袖手旁观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去饭店大吃一顿,吃饱喝足后,守
在电视机旁边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唉,怎么一点儿年味都
没有呢?”中秋节,皓月当空,又有谁还会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抬
头赏月呢?由此可见,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悄悄地向我们挥手告
别。
中华文化是无数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我们的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
,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
无一不是与中华文化贯穿始终。因此,继承和弘扬既是历史责任,
更是光荣使命;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时不我待,徐多措并举。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倡议大家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一份微薄之
力。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
族,它是属于这个世界。让我们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吧!

Ⅷ 中华民族还有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1、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2、瓷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3、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三大古老剧)

4、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5、中国画(文人山水画,写意画,水墨丹青中彰显文人独特的意境,按内容分,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按技法分,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小写意画、大写意画、重彩画、水墨画、白描画、敦煌壁画)

6、文学(代表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7、酒文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茅台酒产于中国西南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同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和法国柯涅克白兰地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酒”)

8、茶文化(代表人物陆羽,传入日本后发展为茶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9、建筑(紫禁城,大成殿,苏州园林等,洋溢着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对称的思想,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

拓展资料:

其它文学成就:

在戏剧方面,远在十三世纪,就出现了元杂剧的辉煌。它的代表人物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了70部杂剧。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窦娥冤》,那轻松、明快、活泼、幽默的喜剧《救风尘》,那颂扬正义、鞭挞邪恶的公案戏《鲁斋郎》,那翻卷着时代风云的历史剧《单刀会》等风格多样、色彩纷呈的剧作,不仅展示了我国戏剧的丰富性、成熟性和厚重感,而且还把唐诗和宋词的优点熔为一炉,把诗词的功能由一般的吟诵扩展到配乐吟唱,将诗和歌密切地结合起来。

唐诗、宋词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使语言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至。它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变化多样而又严整有序,而时代伟人毛泽东,不仅继承了它的优秀传统,而且还把这一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在小说方面,还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出现了"标志市民文艺样式"的"宋话本"。元末明初又有两部长篇小说的伟大杰作问世,那就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两部内容博大、气势恢宏、人物过百的长篇巨著,享有世界声誉。

其他成就:

1.“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在建设桥梁方面领先世界的能力。港珠澳大桥开创了世界桥梁建设领域的多个第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

2.中国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更是令人赞叹不已。2.2万公里的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第2至第10位国家的总和,其中近六成都是在这5年建成的。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13.1万公里,同样位居世界第一。

3.IGBT芯片,这种能让高铁平稳运行的芯片,三十多年来一直被少数制造强国垄断。但3年前,中国已取得突破,而今高铁成为了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至于互联网,中国已经将5G商用时间锁定在2020年,全球领先。这片土地上,光缆线路总长已达3041万公里,为全球第一,其中有60%都是这5年铺设的。

Ⅸ 简述华夏文明的文明成果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1]、华夏文明[2],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始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内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发明、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是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需要加以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文化的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文化,必将以崭新的资态迈进未来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资料来自网络。

Ⅹ 你还知道哪些是中华文化的辉煌成果吗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文化有过多次辉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深刻而活跃,建构了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基本框架。汉唐时期,诗歌、散文空前繁荣,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层出不穷。到了宋代,哲学、文学都有很大发展,宋词在文坛影响深远。元明清时期,哲学继续发展,戏曲、小说达到了艺术高峰。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这一系列辉煌成就,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必将在未来历史发展中持续发挥作用。

阅读全文

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