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食品安全保证书怎么写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
企业法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
(一)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生产和加工食品时,确保在取得生产许可资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和销售,并保证不制假售假。
(二)保证企业法定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了解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切实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强化企业法人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保证具有与食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和质量工作人员。保证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在生产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实施有效的过程质量管理。
(四)保证按照合法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强制性标准,对无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明示企业所采用的标准,并按明示的标准组织生产。
(五)保证具备持续保证产品质量的环境条件,保证具备持续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工艺设备和相关辅助设备,具有与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相适应的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设施。
(六)保证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生产加工过程严格、规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与半成品和成品的交叉感染,对生产关键点进行严格控制。
(七)保证生产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进货验货制度,不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加工食品。
(八)保证食品的包装材料、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无毒无害,符合有关的卫生要求,保持清洁,对食品无污染。
(九)保证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企业的计量器具、检验和检测仪器定期通过计量检定。
(十)保证产品出厂前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合格。
(十一)保证产品标识标注及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十二)保证当出厂销售的食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健康或人身安全重大事故危险时,能及时召回已经出厂销售的食品。对生产不合格食品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
② 物资入库出库需要什么合同吗
物资验收和入库管理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采购物资的验收和入库工作,保证采购物资质量,满足生产、维修和办公用物资需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管理范围内对外进行采购的物资(包括发外加工件),公司属各部门间委托制作或加工的产品以及设备、工具及其零部件等发外维修件的验收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物资验收应坚持进出验收、品质第一的原则,采购物资未进行验收不得入库或使用。
第二章 验收责任
第四条 除部分大件、重件、批量物资和急件等特殊情况宜直接交货到用料部门的物资外,其他物资原则上应交货到物资仓库验收。
第五条 凡在物资仓库交货的物资,原则上由物资仓库组织验收,物资班人员及其主管为验收直接责任人。下列物资交货到仓库后,物资仓库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配合验收。
一 属于结构复杂以及对技术或性能等验收要求较高的物资,包括大件或贵重装置(如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减速箱等)和发外加工件,以及从外观上难以确认或需核定技术品质的物资,应申请相关技术人员协助验收。
二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包括防护鞋、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电焊面罩等)、消防器材(防烟面具)、药品等由物资仓库初步验收合格后,应申请安全技术部主管人员验收确认。
三 船舶救生衣由物资班初步验收合格后,应申请安全技术部主管人员验收确认。
第六条 下列按照用料部门申报的需求计划进行采购而直接交货到用料部门的物资,由所在用料部门自行组织验收确认,原则上需求计划的申报人或其主管为验收直接责任人。
一 维修用重件、大件以及价值较高的零部件;
二 蓄电池、起重机械用钢丝绳和大型规格轮胎;
三 钢材;
四 帆布、编织布、捆绑用绳等批量库场备品;
五 打托加固用木材、胶膜等批量物资;
六 起重用吊钩、吊环、连接环、高强度卸扣、链条、吊装带等装卸工属具,以及制作装卸工具用的钢丝绳、胶丝绳等物资;
七 其他应由用料部门自行组织验收确认的物资。
第七条 计算机设备(包括打印机)使用耗材及保养维修配件、打印机、网络、通讯设备用配件等,由安全技术部或用料部门负责验收。
第八条 各部门从物资仓库领用物资时,应再次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方可领出使用。
第九条 各验收部门和验收责任人应认真落实验收责任,防止不合格物资入库或使用,以免造成浪费和对生产或维修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技术部应不定期对用料部门自行验收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三章 验收内容与方法
第十条 物资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品名、规格。核对交货物资的名称、规格或型号、品牌或产地等与采购订单或需求计划要求是否一致。
二 数量。核对交货数量与采购订单或需求计划数量是否一致。
三 品质。检查物资外表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裂纹、变形、生锈和腐蚀等现象;检查产品标志是否齐全、清晰,其中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应检查是否具备特种劳动保护用品标志。
四 凭据。检查送货清单内容(包括数量、单价和总价等)是否清晰、准确,其中劳动保护用品、消防器材、起重工属具、钢材、钢丝绳及其他安全或技术性能要求较高的物资,应检查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以及产品说明书等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第十一条 物资验收采取少量物资逐项查验与批量物资部分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验收方法原则上应根据下列实际情况确定:
一 凡数量少或单价较高的物资,原则上应逐项清点和查验。
二 按照件数和长度等计算数量的批量物资,原则上可进行部分抽查。其中,按照一定批量包装的物资应对其中部分包装进行清点、查验或测量。
三 按照重量计算数量的物资,除钢材、钢丝绳等物资外(分别以理论重量计算数量和以铭牌标示重量计算数量),应选择其中一件或几件物资进行称重查验,或对整批物资进行称重查验。
第十二条 凡签订定期采购合同的物资(如编织布、帆布、木材等),应根据采购合同中关于产品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约定,建立或制定相关验收标准,并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第十三条 物资验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 确认交货供应商是否与采购订单选择的供应商一致,或者是否为定点供应商。尚未形成采购计划或订单的急件应进行核实确认后方可办理验收。
一 清点、核对交货数量。
二 检查品质、外表或包装。
四 检查相关凭据资料。
五 验收完成后在交货清单上签名确认,记录交货日期和收货数量。
六 部分物资如特殊劳动防护用品等验收后应填写相关验收记录表。
第十四条 凡由用料部门直接验收的物资,交货清单经验收人签名确认后必须再送相应的物资仓库,并由物资仓库管理人员在交货清单上签名确认。同一供应商同时向各物资仓库交货时,应按照物资订单所属的物资仓库分别提供交货清单。
第四章 不合格品处理
第十五条 属于以下情形的个别或批量物资按照不合格品处理:
一 达不到产品质量标准或技术与安全性能要求;
二 不符合图纸制作或加工工艺要求;
三 与订单所要求的产品品牌或产地不符;
四 剩余使用寿命达到或接近安全使用期限;
五 表面存在裂纹、变形、生锈和腐蚀以及影响安全或技术性能的现象;
六 产品实物与生产许可证或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等不符;
七 尺寸或重量等与要求不符;
八 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情形。
第十六条 验收不合格的物资应立即与供应商交涉并办理退货。验收不合格且难以立即退货而需要暂时放置的物资,验收人员应将不合格品与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同时建立不合格品记录并注明不合格原因,然后通知采购人员进行处理或等待退货。采购人员接到关于验收不合格品的信息后,应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处理。如供应商对验收结论持有异议时,在维护公司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和事实求是的原则通过沟通与协商进行解决。
第十七条 验收不合格的物资,不得办理入库,不得办理支付,不得擅自使用或发放。凡属个人故意行为或责任心不强等原则造成不合格品入库、支付、使用或发放时,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物资班应对验收不合格品记录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
第五章 合格品入库
第十九条 验收时如没有发现属于第15条所列的情形,或者虽然发现但没有及时向供应商提出交涉或在一个工作日内没有通知采购人员处理且情形比较轻微的,原则上应视为验收合格。
第二十条 物资验收合格后,物资仓库应及时办理实物入库或入帐以及相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验收资料由用料部门或物资班负责保管,保管期限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其中:
一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润滑油产品合格证由物资班保管;
二 钢丝绳质量证明书原件由物资班保管,用料部门保管复印件;
三 钢材质量证明书、装卸工属具质保书由用料部门保管;
四 除上述范围以外的其他产品质保书、合格证,以及产品说明书等随物保管或发放。
第八条 所有工属具入库或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验收,未经验收合格不得同意入库和使用。
第九条 验收程序与职责如下:
一制造加工的绳类(包括钢丝绳索具和纤维绳索具)、络类工属具以及自行维修的工属具等,由技术人员负责验收;
二 维修部门制造加工的金属结构件类工属具(包括钩属具、吊架、横撑杆、作业平台、机械属具、板架等),由操作部内维修部门领导组织试验鉴定;
三 外购工属具按照公司物资验收和入库管理的规定进行验收,如引进新工属具或重要工属具更换制造商时,应由维修部门领导组织试验鉴定;
四 委托维修部门或外单位维修的工属具,由委托部门负责验收;
五 必要时,负责验收的部门可申请操作部门共同验收。对验收结论存在异议时,原则上以技术部门意见为准;如分歧严重时,应报公司分管领导决定。
第十条 验收时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依据,并包括以下内容:
一 名称、规格(或型号)、品牌(或产地)以及数量等与制造或需求计划是否一致;
二 产品外表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裂纹、变形、生锈和腐蚀等现象,产品标志是否齐全、清晰;
三 起重类工属具、钢材、钢丝绳等物资的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以及产品说明书等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四 根据图纸施工的工属具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
五 部分金属结构件类工属具应进行空载和载荷试验。
第十一条 验收部门应对试验鉴定或验收结果进行记录,相关记录及产品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等应保留到该批工属具全部报废为止。
第十二条 验收合格的工属具应及时入库或上架,验收不合格的工属具应办理报废或交物资采购部门办理退货。
第十三条 起重类工属具如采用新产品或新品牌的产品时,应经过试用,并经操作部以及安全技术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或推广使用。
③ 有没有整套的采购、验收、入库的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供方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外购、外协、外包全过程管理。包括原材料、附件、辅料、委外计量检定(校准)、设备、模具制造、运输服务等供方的管理和控制。
3.职责
3.1营管部负责制定原材料、附件采购计划;负责原材料、辅料、附件的采购及相应供方的选择、评价和管理;负责设备、模具委外加工、运输委外服务及相应供方的选择、评价和管理。
3.2生产部负责制定辅料采购计划;负责提供设备、备件的技术标准和图纸及设备、备件的进货检验;
3.3技术部负责提供原材料、附件、辅料、模具的技术标准和图纸;负责模具及备件的进货检验。
3.4质管部负责计量器具的委外检定(校准);负责原材料、附件及辅料的进货检验。
4.采购物资的分类
4.1 根据采购或外协物资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
A类(关键类):原材料。
B类(重要类):重要产品附件,如:衬套、中心螺栓、中心螺母、端部垫片、橡胶件等;重要辅料,如:油漆、钢丸等。
C类(一般类):除A、B类以外的与产品相关物资。
4.2 A类物资: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或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物资。如:原材料。
B类物资: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寿命,但对产品质量略有影响,可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物资。如产品附件:中心栓、螺母、油漆、钢丸等。
C类物资: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辅料:包装木材、打包带、塑料膜等。
5.工作程序
5.1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5.1.1选择合格供方的基本程序为:
调查 布点 供方生产件批准 质量能力评估 批准为合格供方。
5.1.2营管部要求供方填写《供方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初评。评价的依据是:A类物质的供方必须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B类物质的供方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划,按计划的时间通过认证;有营业执照、具备生产该产品的主要生产设备、检验设备。评价合格后营管部通知供方提交样件。
5.1.3质管部、技术部负责供方的生产件批准。提交的文件有《零件提交保证书》、《过程流程图》、《全尺寸性能检验报告》,具体执行《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顾客要求时按顾客的要求进行生产件批准。
5.1.4样件和生产件批准文件通过质管部、技术部的检验和审核后,营管部会同质管部、技术部对供方进行质量能力评估。通过ISO9001、QS9000、VDA6.1和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可以免于质量能力评估。没有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供方,由营管部、质管部、技术部组成供方审核小组,依据《过程审核控制程序》对供方现场进行质量能力评估,合格的可以成为合格供方。
5.1.5营管部将合格的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单》。若合同(如顾客工程图样、规范)中有规定的供方,可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单》中。属于A、B类物质的供方也要严格进行控制,每年对供方的质量能力进行一次审核。
5.2 供方的质量体系开发
5.2.1营管部要求A类物质的供方必须通过ISO9001认证,B类物质的供方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划,按计划的时间通过认证。营管部要以ISO9001、 ISO/TS16949技术规范为目标,制定《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对供方进行质量体系开发。通过合同、调研会/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方法促使供方不断提高。
5.3报价定价
5.3.1A、B类物资按市场价格采购;C类物质批量大的按竞标价格执行;设备、模具外协加工由供方报价,副总经理初审后报总经理批准执行。
5.4签订合同协议
5.4.1营管部为了保证供方100%交付能力,每年组织质管部、技术部、生产部与合格供方签订A、B类物质、设备、模具的《质量保证协议》和《技术协议》。营管部负责与供方签订A、B类物质、设备、模具的《采购合同》或《设备/模具加工协议》。并应提供必要的采购资料,如预先的标准、图纸、订单、同步计划等,使供方具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生产周期。
5.5采购物资管理
5.5.1发放图纸和技术标准
5.5.1.1技术部负责发放原材料、附件、辅料、模具的技术标准和图纸;生产部负责发放设备及备件的技术标准和图纸。发放部门以《文件收发登记表》的型式对所发放的采购图纸和技术标准进行控制。文件要加盖受控章,接收文件的供方要签字接收,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5.2 采购信息
5.6.2.1营管部编制原材料、附件《采购计划》转仓库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库存物质的实际情况转化为《采购计划清单》提交;辅料由生产部以《采购计划清单》形式提交;设备、模具由生产部、技术部分别以《采购计划清单》形式提交;计划中的采购信息应完整且不互相矛盾,属标准物资的应按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形式填写采购要求,属非标准的应另附技术图纸;采购计划的签署应符合《部门及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管理规定。
5.5.3 采购
5.5.3.1营管部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交的《采购计划清单》实施原材料、附件、辅料、设备、模具的采购。
5.5.3.2顾客有要求的,应从指定供方采购,但必须保证符合质量要求,顾客无要求的应从本厂规定的合格供方目录中采购。拟采购物资不在《合格供方名册》中的执行5.1条款。
5.5.3.3 C类物资由采购人员确定供方名单、由公司副总经理审批;批量大常用的C类物资定点采购。
5.5.4进货检验
5.5.4.1采购物资进厂后由质管部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原材料、附件、辅料的进货检验;生产部按《设备控制程序》进行设备及备件的进货检验;技术部按《工装模具控制程序》进行工装及备件的进货检验。合格的由采购员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6供方监控与绩效评价
5.6.1供方的绩效评价指标:
1) 产品一次交付合格率;
2) 对顾客造成的中断干扰,包括现场退货;
3) 订单交付率(包括发生的超额运费);
4) 与质量或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况的顾客通知;
5) 供方过程能力。
5.6.2供方监控
5.6.2.1营管部对供方的产品一次交付合格率;对顾客造成的中断干扰,包括现场退货;订单交付率(包括发生的超额运费);与质量或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况的顾客通知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填写《月供方交付统计表》。
5.6. 2.1对一次交付合格率、订单交付率(包括发生的超额运费)达不到要求的;发生因质量问题而影响交付对顾客造成中断(包括市场退货)干扰的;或发生与质量或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况的顾客通知的供方,质管部应要求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必要时对供方的质量能力进行一次审核。
5.6.3供方的质量能力审核
5.6.3.1对A、B类物质的供方要严格进行控制,每年对供方的质量能力进行一次审核。C类物质的供方进行必要控制。第二方和第三方的ISO9001、QS9000、VDA6.1和ISO/TS16949质量体系审核仅可替代初选的质量能力审核。
5.6.3.2当A、B类物质的供方无法直接进行审核如国外公司或贸易公司,可依据供方的业绩报告及质量记录等确定为合格供方,一般连续三个月无任何质量问题、订单交付率为100%的可确定为合格供方。
5.6.4绩效评价
5.6.4.1营管部每年根据5.5.1供方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要求对A、B类物质的供方进行绩效评价,形成《供方绩效评审报告》。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由营管部与供方沟通,要求其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更新供方名录及状态,促进供方改进,将不合格供方从供方名单中去除。
5.7 对供方更改的认可
5.7.1供方发生以下更改前,应书面通知技术部、质管部、营管部:
1) 采用新材料/新结构;
2) 重要工装模具更改;
3) 制造场地更改等。
5.7.2技术部、质管部决定供方是否提交PPAP资料,并对更改进行认可。获得认可后供方才能实施更改。
5.8营管部每年召开一次供方工作会议,贯彻公司年度质量方针、目标和要求,共同商定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6、相关文件: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
《工装模具控制程序》《部门及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设备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记录名称 编号 使用/保管部门 保存期限
采购计划 FLY-QR7410-01 营管部 3年
采购计划清单 FLY-QR7410-02 营管部 3年
入库单 FLY-QR7410-03 财务部 3年
合格供方名录 FLY-QR7410-04 营管部 长期
供方绩效评价报告 FLY-QR7410-05 营管部 3年
年度供应商审核计划 FLY-QR7410-06 营管部 3年
供方交付统计表 FLY-QR7410-07 营管部 3年
供方基本情况调查表 FLY-QR7410-08 营管部 3年
采购订单 FLY-QR7410-09 营管部 3年
采购物质一览表 FLY-QR7410-10 营管部 3年
供方要求汇总表 FLY-QR7410-11 营管营 3年
供应商审核报告 FLY-QR7410-12 营管部 3年
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 FLY-QR7410-12 营管部 3年
1.目的
对供方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外购、外协、外包全过程管理。包括原材料、附件、辅料、委外计量检定(校准)、设备、模具制造、运输服务等供方的管理和控制。
3.职责
3.1营管部负责制定原材料、附件采购计划;负责原材料、辅料、附件的采购及相应供方的选择、评价和管理;负责设备、模具委外加工、运输委外服务及相应供方的选择、评价和管理。
3.2生产部负责制定辅料采购计划;负责提供设备、备件的技术标准和图纸及设备、备件的进货检验;
3.3技术部负责提供原材料、附件、辅料、模具的技术标准和图纸;负责模具及备件的进货检验。
3.4质管部负责计量器具的委外检定(校准);负责原材料、附件及辅料的进货检验。
4.采购物资的分类
4.1 根据采购或外协物资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
A类(关键类):原材料。
B类(重要类):重要产品附件,如:衬套、中心螺栓、中心螺母、端部垫片、橡胶件等;重要辅料,如:油漆、钢丸等。
C类(一般类):除A、B类以外的与产品相关物资。
4.2 A类物资: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或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物资。如:原材料。
B类物资: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寿命,但对产品质量略有影响,可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物资。如产品附件:中心栓、螺母、油漆、钢丸等。
C类物资: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辅料:包装木材、打包带、塑料膜等。
5.工作程序
5.1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5.1.1选择合格供方的基本程序为:
调查 布点 供方生产件批准 质量能力评估 批准为合格供方。
5.1.2营管部要求供方填写《供方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初评。评价的依据是:A类物质的供方必须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B类物质的供方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划,按计划的时间通过认证;有营业执照、具备生产该产品的主要生产设备、检验设备。评价合格后营管部通知供方提交样件。
5.1.3质管部、技术部负责供方的生产件批准。提交的文件有《零件提交保证书》、《过程流程图》、《全尺寸性能检验报告》,具体执行《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顾客要求时按顾客的要求进行生产件批准。
5.1.4样件和生产件批准文件通过质管部、技术部的检验和审核后,营管部会同质管部、技术部对供方进行质量能力评估。通过ISO9001、QS9000、VDA6.1和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可以免于质量能力评估。没有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供方,由营管部、质管部、技术部组成供方审核小组,依据《过程审核控制程序》对供方现场进行质量能力评估,合格的可以成为合格供方。
5.1.5营管部将合格的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单》。若合同(如顾客工程图样、规范)中有规定的供方,可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单》中。属于A、B类物质的供方也要严格进行控制,每年对供方的质量能力进行一次审核。
5.2 供方的质量体系开发
5.2.1营管部要求A类物质的供方必须通过ISO9001认证,B类物质的供方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划,按计划的时间通过认证。营管部要以ISO9001、 ISO/TS16949技术规范为目标,制定《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对供方进行质量体系开发。通过合同、调研会/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方法促使供方不断提高。
5.3报价定价
5.3.1A、B类物资按市场价格采购;C类物质批量大的按竞标价格执行;设备、模具外协加工由供方报价,副总经理初审后报总经理批准执行。
5.4签订合同协议
5.4.1营管部为了保证供方100%交付能力,每年组织质管部、技术部、生产部与合格供方签订A、B类物质、设备、模具的《质量保证协议》和《技术协议》。营管部负责与供方签订A、B类物质、设备、模具的《采购合同》或《设备/模具加工协议》。并应提供必要的采购资料,如预先的标准、图纸、订单、同步计划等,使供方具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生产周期。
5.5采购物资管理
5.5.1发放图纸和技术标准
5.5.1.1技术部负责发放原材料、附件、辅料、模具的技术标准和图纸;生产部负责发放设备及备件的技术标准和图纸。发放部门以《文件收发登记表》的型式对所发放的采购图纸和技术标准进行控制。文件要加盖受控章,接收文件的供方要签字接收,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5.2 采购信息
5.6.2.1营管部编制原材料、附件《采购计划》转仓库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库存物质的实际情况转化为《采购计划清单》提交;辅料由生产部以《采购计划清单》形式提交;设备、模具由生产部、技术部分别以《采购计划清单》形式提交;计划中的采购信息应完整且不互相矛盾,属标准物资的应按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形式填写采购要求,属非标准的应另附技术图纸;采购计划的签署应符合《部门及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管理规定。
5.5.3 采购
5.5.3.1营管部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交的《采购计划清单》实施原材料、附件、辅料、设备、模具的采购。
5.5.3.2顾客有要求的,应从指定供方采购,但必须保证符合质量要求,顾客无要求的应从本厂规定的合格供方目录中采购。拟采购物资不在《合格供方名册》中的执行5.1条款。
5.5.3.3 C类物资由采购人员确定供方名单、由公司副总经理审批;批量大常用的C类物资定点采购。
5.5.4进货检验
5.5.4.1采购物资进厂后由质管部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原材料、附件、辅料的进货检验;生产部按《设备控制程序》进行设备及备件的进货检验;技术部按《工装模具控制程序》进行工装及备件的进货检验。合格的由采购员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6供方监控与绩效评价
5.6.1供方的绩效评价指标:
1) 产品一次交付合格率;
2) 对顾客造成的中断干扰,包括现场退货;
3) 订单交付率(包括发生的超额运费);
4) 与质量或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况的顾客通知;
5) 供方过程能力。
5.6.2供方监控
5.6.2.1营管部对供方的产品一次交付合格率;对顾客造成的中断干扰,包括现场退货;订单交付率(包括发生的超额运费);与质量或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况的顾客通知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填写《月供方交付统计表》。
5.6. 2.1对一次交付合格率、订单交付率(包括发生的超额运费)达不到要求的;发生因质量问题而影响交付对顾客造成中断(包括市场退货)干扰的;或发生与质量或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况的顾客通知的供方,质管部应要求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必要时对供方的质量能力进行一次审核。
5.6.3供方的质量能力审核
5.6.3.1对A、B类物质的供方要严格进行控制,每年对供方的质量能力进行一次审核。C类物质的供方进行必要控制。第二方和第三方的ISO9001、QS9000、VDA6.1和ISO/TS16949质量体系审核仅可替代初选的质量能力审核。
5.6.3.2当A、B类物质的供方无法直接进行审核如国外公司或贸易公司,可依据供方的业绩报告及质量记录等确定为合格供方,一般连续三个月无任何质量问题、订单交付率为100%的可确定为合格供方。
5.6.4绩效评价
5.6.4.1营管部每年根据5.5.1供方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要求对A、B类物质的供方进行绩效评价,形成《供方绩效评审报告》。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由营管部与供方沟通,要求其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更新供方名录及状态,促进供方改进,将不合格供方从供方名单中去除。
5.7 对供方更改的认可
5.7.1供方发生以下更改前,应书面通知技术部、质管部、营管部:
1) 采用新材料/新结构;
2) 重要工装模具更改;
3) 制造场地更改等。
5.7.2技术部、质管部决定供方是否提交PPAP资料,并对更改进行认可。获得认可后供方才能实施更改。
5.8营管部每年召开一次供方工作会议,贯彻公司年度质量方针、目标和要求,共同商定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6、相关文件: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
《工装模具控制程序》《部门及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设备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记录名称 编号 使用/保管部门 保存期限
采购计划 FLY-QR7410-01 营管部 3年
采购计划清单 FLY-QR7410-02 营管部 3年
入库单 FLY-QR7410-03 财务部 3年
合格供方名录 FLY-QR7410-04 营管部 长期
供方绩效评价报告 FLY-QR7410-05 营管部 3年
年度供应商审核计划 FLY-QR7410-06 营管部 3年
供方交付统计表 FLY-QR7410-07 营管部 3年
供方基本情况调查表 FLY-QR7410-08 营管部 3年
采购订单 FLY-QR7410-09 营管部 3年
采购物质一览表 FLY-QR7410-10 营管部 3年
供方要求汇总表 FLY-QR7410-11 营管营 3年
供应商审核报告 FLY-QR7410-12 营管部 3年
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 FLY-QR7410-12 营管部 3年
④ "评审表","出库单","入库单","承诺书"日语怎么说
评审表:评価书 ひょうかしょ
出库单:出库票 しゅっこひょう
入库单:入库票 にゅうこひょう
承诺书:承诺书 しょうだくしょ 或者 许诺书 きょだくしょ
领料単:材料申请票 ざいりょうしんせいひょ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