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邮电大学是985吗
不是,是211。
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北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CDIO工程教育联盟创始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邮电大学学科建设:
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有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
学科涵盖了理、工、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9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部级重点学科8个。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邮电大学
『贰』 为什么"双一流"大学没有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有两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除了国家列入的双一流大学,还有各省市提出的400亿元自己要扶持的高校。网传的内容,是各省市公布的要扶持的高校,并非国家列入双一流的高校。可以预见的是,北京邮电大学肯定会出现在双一流中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上一轮学科评估国内第一,第四轮评估再怎么也仍然会名列前茅。
『叁』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6项: 跳频通信地址编码的新方法 1998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个人) CIN02智能网系统网 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网络管理设计、测试成套技术及系统 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CORBA系统实现一致性声明的需求和指南 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 2003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移动智能网技术 2004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肆』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的学术研究
世纪学院共有一处科研机构:科研与产业处
世纪学院有一处北京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揭于2014年12月30日在北邮世纪学院举行。 2013年5月23日世纪学院组织教职工二十余人参观了第十六届科博会。 在十六届科博会“智慧北京展”中展示学院最新科研成果。其中包括:运用虚拟交互漫游等新媒体数字影视技术开发的旨在展现具有北京商业、科技、人文、园林等景观数字艺术作品。其作品包括前门3D虚拟购物街、消防机器人,仿真机器人,孔庙及圆明园虚实漫游、北京老胡同全景漫游、《清新北京》、《老北京城墙》等十三项。
2012年11月2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数字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研究中心在我院举行揭牌仪式,院长李杰、副院长宁帆、科研处、人事处、教务处、各系院负责人及研究中心成员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项目优势
以数字媒体艺术及网络游戏为标志的数码互动娱乐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每年增长均在50%以上,而且作为手机增值业务和电信增值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带动了电信业务和其他IT业的发展。同时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等已经将游戏产业列为 IT领域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信息产业部已将 “ 网络游戏通用引擎研究及示范产品 ” 等项目纳入国家 “863 计划” ,并在上海、北京、广东、四川建立国家级游戏产业基地。同时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推出“游戏程序设计师”和“游戏美术设计师”的职业资质,这预示着国产数字媒体及网络游戏产业“行动”起来了。从我校游戏专业教育走出的游戏产业精英,将肩负起振兴民族游戏产业的重任,为国际数字互动娱乐产业带去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高科技艺术精品,设计开发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符合的、更加适合玩家需求的经典中国本土网络游戏。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2007年成立了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因此为该校培养电脑动漫艺术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帮助。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是国家火炬计划批复的全国唯一的以新媒体产业为主的专业集聚区,也是北京市首批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2006年被评定为“2006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
学校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在国际国内通信领域的学科优势,同时举办移动通信、电信市场营销、电信项目管理等专业为国内通信行业培养IT高级管理人才。 学院先后与中兴通讯、亿阳信通、宝信软件等60余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派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派出教师参加企业的暑期实践,保障了人才培养与专业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学院积极引进企业资源进入校园,与中兴通讯公司共同创办了北邮世纪—中兴网络通信学院,培养符合通信领域新技术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与亿阳信通公司共同开办“亿阳班”,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现代通信人才。
学院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北京市的各类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影视广告组全国二等奖、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反盗版”短片单元优秀鼓励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2007 CCTV杯全国英语大赛”北京赛区的二等奖、2008年北京市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本科乙组三等奖、2009年中国学院奖三等奖、2008年度首都高校大学生篮球联赛(乙组)冠军等荣誉,另有一名学生拥有三项自主发明申请并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学院立足本科教育,拓展国际合作,积极探索“本科学历教育+英语+专业证书+境外学习”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国内第一所获批加入雅思全球搜索引擎系统的中国高校,是北京市首家获得批准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独立学院,也是第一家获得接收留学生资质并接受留学生来华学习的北京地区独立学院。学院先后与英国、法国、日本、美国、芬兰、韩国、台湾等大学和教育机构签署并实施了合作项目,开展了学历教育和短期课程培训合作,对学生进行职业化和社会化训练。目前,学院已有近300名师生赴英、法、美、韩、芬兰等国家进行学习交流,已经接收9批留学生就读。
学院师生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学生参与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北京市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北京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等,共29项68人次获得国际奖项、141项270人次获国家级奖项、647项1816人次获省部级奖项,获奖人次居同类院校前列。多位教师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比赛中获奖。
学院强化化计算机教学,培养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北京邮电大学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优势及师资力量,培养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学院强化英语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加强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参加英语口语等级考试、商务英语等级考试等。学校与澳大利亚JCE职业教育学院合作办学,实行3+1培养模式,在国内读三年,国外读一年,成绩合格,可获得澳大利亚相应大学的学士学位,继续学习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可攻读硕士学位。
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该校实行1+N培养模式,即1个毕业证书和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开展以下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1)北京邮电大学中级工程师认证:电信网络工程师、移动通信工程师、IP网络工程师、电信网络规划与优化工程师、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工程师等;
(2)劳动部颁发的人力资源师、市场营销师、推销员、会计、商务师、高级文秘等认证证书;
(3)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方面各种认证证书;
(4)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人事部联合颁发的公共关系 、市场营销、秘书、涉外秘书、新闻、国际商务、人力资源认证证书。
(5)澳大利亚JCE职业教育学院颁发的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证书。
开展素质教育教学,培养综合型人才:学校开设有大学生素质训练、创新与创业、就业指导等课程,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学生既具有良好的人品、诚信、拼搏、自信、勇气等素质,又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承受压力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成为现代化、国际化、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主讲人分类数字电路徐慧民工程技术电磁场理论焦其祥基础科学下一代互联网马严工程技术运筹学精讲与解题指导吴德本工程技术形式逻辑杨甘霖文学集邮漫谈杨甘霖教育陆向谦领导力论坛阚凯力经济管理
信号与系统课程描述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2005-2013年,课程是纯理论讲授,共64学时,教材选用乐正友主编的‘信号与系统’,主要依据是设计电路内容较少,推导较少,主要突出信号与系统基本理论,减少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果。购买了信号与系统试题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卷2013.9,在2012级中美物联网班首次开展双语教学,至今已经对两届学生进行了双语教学,完成课程建设,包括英文教材选择、英文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中英文课件制作和教案撰写等。2014年至今,为了更加便于学生对抽样内容的理解以及让学生掌握主流仿真软件matlab,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了改革,修订了培养方案,将内容改为48理+16matlab实验,因此教材选用了带有matlab源程序的北京邮电大学主编的《信号与系统》,另外,在2013级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首次开展分级教学,将5个班的学生分成A、B和C三个等级进行授课。 基本概况
学院名誉院长由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光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徐大雄教授担任;院长由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李杰研究员担任;授课教师由北京邮电大学选派的教师、学院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含刚从高校退休的教师、业内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学院现有教师32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32%以上。
主要讲师
研修部拥有一支比较稳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主要以北京邮电大学教师为主,同时其他兄弟院校任课为补充.动漫和游戏开发专业课程师资主要来自一线著名企业骨干开发人员,所有讲师必须具有丰富的行业实战经验。主要讲师包括:
宋忆疆
资深游戏开发工程师,2000年开始从事专业游戏开发工作。先后参与开发《碧血晴天》和3D即时战略大作《傲世三国II》;自主开发了Victory3D图形引擎。讲授高级游戏特性实现、网络游戏架构等课程。
龚敏敏
硕士,参与开发商业游戏《完美形体:机械战将》,2004年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在骨骼动画、像素光照、卡通渲染、光线跟踪、GPU通用计算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曾翻译《Effective STL》并并出版《PC游戏编程(基础篇)》。第九艺术学院高级讲师,讲授:高级游戏特性、GPU计算等课程。
郑砚
游戏引擎工程师,第九艺术学院高级讲师。《傲世三国online》核心开发组成员。拥有丰富游戏程序员团队管理经验。为学员讲授模型及动画系统、实时渲染系统优化等课程。
冯涛
游戏美术设计师。5岁开始学习美术,有极深的艺术造诣。长期从事3D网络游戏美术设计工作,包括游戏角色、游戏场景、界面及角色骨骼动画等,精通3Dmax、Photoshop、Painter等游戏美术制作软件,有着丰富的游戏制作实战经验。主要讲授素描、色彩、3D游戏美术设计基础、3D建模、三维动画等课程,并有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
李新力
硕士,有四年手机游戏项目开发经验,精通JAVA,熟悉J2ME相关开发技术和工具。第九艺术学院高级讲师,为学员讲授:面向对象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J2ME移动设备游戏开发等课程。
李华杰
游戏图形系统工程师,第九艺术学院高级讲师。早期参加MAGE游戏工作室,参与多项游戏实际开发。拥有多年的游戏培训及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经验。精通C++、DirectX 3D、Shader图形编程、游戏图形系统优化等。承担高级游戏特性实现、游戏图形系统等课程,同时负责学员游戏开发实战项目。
吕锐
高级程序员,游戏逻辑工程师,第九艺术学院高级讲师。为学员讲授网络游戏脚本编程、网络游戏脚本级开发实战、游戏AI系统设计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游戏脚本系统、游戏逻辑系统、人工智能等。第九艺术学院RGDC课程体系核心研发组成员,先后开发完成网络游戏脚本编程、网络游戏脚本级开发实战等教材,并编写全部案例代码。
许影
硕士,拥有图形学及数学研究背景,2003年进入游戏行业从事游戏开发及教学工作。第九艺术学院高级讲师,为学员讲授:计算机图形学、3D游戏数学、DirectX、WINDOWS程序设计课程。
『伍』 茶洪旺的科研情况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了66篇学术论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与他人合作出版著作16部,主编教材2部。主要代表性成果:
个人专著:
《区域经济理论新探与中国西部大开发》(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
代表性合作著作:
1.《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合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2.《中国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3.《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4.《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5)》(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5.《云南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合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
6.《走出贫困的选择》(第二作者),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7.《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合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出版
8.《云南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9.《南涧彝族自治县脱贫致富规划》(第一作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教材:主编《区域经济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代表性论文:
1、《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启示》,载《中州学刊》2012年第6期
2、《信息化对中国就业结构转换的边际效应——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逻辑斯蒂分数响应模型分析》,载《开发研究》2012年3期
3.《中国经济发展中隐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载《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10-1
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效应分析》,载《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第11期(《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5.《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财税政策研究》,载《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
6.《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之路》,载《中国国情国力》2009年第11期
7.《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政府公共政策选择》,载《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10B-2
8.《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面临的难题与对策》,载《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
9.《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种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载《学术月刊》 2008年第10期
10. 《高速增长的GDP与增长中的隐忧》,载《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9期
11.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农民社会公正缺失问题》,载《中国金融》2007年第1期
12 《中国户籍制度与城市化进程的反思》,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13.《试论我国古代与民国时期的西部开发》,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4.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n Developing Counties,Asia Pacific Economics & Business Conference 2002,Printed by:University Putra Malaysia Press
15.《不发达地区开发的国际比较》,载《开发研究》2002年第5期
16.《现代农业的发展呼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7.《西部大开发的若干问题思考》,载《生产力研究》2000年第6期
18.《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实践评析》,载《世界经济》2000年第9期
19.《扩大内需的路径多元化探析》,载《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0.《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载《世界经济》1998年第12期
21.《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经验及面临的挑战》,载《经济问题探索》1998年第1期
22.《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不足之成因及对策》,载《世界经济》1997年第3期
23.《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山区农业的若干思路》,载《经济问题探索》1996年第10期
24.《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述评》,载《世界经济》1995年第4期
25.《山区农业——云南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载《经济问题探索》1994年第2期
26.《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需要协调的十个关系》,载《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27.《浅析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及其障碍》,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28.《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问题探析》,载《经济问题探索》1990年第5期
29.《试论云南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生态农业》,载《经济问题探索》1987年第4期
30.《社会主义条件下绝对地租之我见》,载《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6期
31.《民族财政理论》,载《中国网络年鉴》1983年卷
32.《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载《中国网络年鉴》1982年卷
『陆』 徐岚的科研成果
主要论文
1.《后现代主义的荒谬性特征在《玻璃山》中的体现》 (独)《作家杂志》2008.09
2.《略论符号学的翻译对等观》(独)《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3.《基于对比分析基础上的“英语意思培养”在写作教材中的凸现》(独)《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4.《“文化意识”培养应成为翻译课程的首要任务》(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
5.《从CET的新题型看大学英语的学习》 (独)《大学英语》2007.03
6.《对联翻译:“忠实的美人”---兼试评〈红楼梦〉中一幅对联的英译》 (独)《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05
7.《以“质”为主,“质”、“量”并重---浅谈CET4考试中的词汇问题》 (独)《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
8.《正焦虑与冒险精神:培养英语输出能力的重要因素》(独)《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9.《浅议如何应对CET4的听力理解部分》(独)《中国校外教育》2007.12
10.《科技翻译: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首步》 (独)《科技创新导报》2008.06
11.《作文三要素:内容、结构、表达》 (独)《中国教育与发展》2006.10
12.《我校外语专业资料室文献资源特色化配置及分类》 (第二作者)《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6
13.《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第I/II /III/IV级)(教材)(第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08
科研项目
1. 重庆邮电大学 “专业图书资料在本专业教学中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第三) 2004
2. 重庆市教委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科学精神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整合与优化的研究与实践”(第五)2006-2008
3. 重庆邮电大学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精英教育之关系的研究与实践”(第三)( 2009)
『柒』 如何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的科研成就
李德毅,男,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县(现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1]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出生于江苏省。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指挥和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参加了多项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和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证明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谓词逻辑的对等性;提出云模型、云变换、云推理、云控制等方法用于不确定性认知和云计算,在智能控制“三级倒立摆动平衡”实验和智能驾驶中取得显著成效。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获得10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专著3本。现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1]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科研任职经历
1996年,获少将军衔;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现任全军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主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中心
李德毅院士
首席科学顾问,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曾获首届具有突出贡献的归国留学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被聘为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计算机学院院长。
学术成果
李德毅院士在国际上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描述时间与空间的关联性,给出了基本图元、图对、连接法则、触发机制、设计语言等一整套实现方法,用于复杂系统的结构优化。
李德毅院士
图对理论在伦敦获得1985年IEEE主席授予的计算机和控制类年度期刊最佳学术论文奖。他把关系数据模型映射成为谓词演算,证明了关系代数运算与逻辑推理中符号问题求解的对等性,并用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LOG进行开发,实现了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出版专著《A Prolog Database System》;进而又把这一成果扩展到模糊关系数据库领域,出版专著《A Fuzzy Prolog Database》。这两部专著被世界许多大学图书馆收藏,并被广泛引用。
他提出了不确定性知识的表示和推理理论,用自己创造的云模型表示概念的随机性、模糊性以及随机性和模糊性之间的关联性,用期望、熵和超熵作为数字特征实现概念的定性定量转换,给出了云模型构成的多条定性规则同时激活的推理策略和计算方法,成功实现了三级倒立摆的各类动平衡姿态的灵活切换。用云控制倒立摆的论文在1999年第14届世界自动控制联合会上获得杰出论文奖。这是世界自动控制联合会成立42年来中国学者首次获得此奖项。2002年云发生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李德毅院士
2005年出版专著《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并于2007年由CRC出版英文版本《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uncertainty》。
李德毅院士长期致力于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和军队信息化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主编技术丛书7种,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1990年被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得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国家何梁何利基金奖。发表论文140多篇,出版中文专著3本、英文专著2本。
『捌』 北京邮电大学在211高校处于什么水平
我认为自从《皇家对决》的发展,卡牌组被玩家发展到了极致。在游戏中,各种各样的系统和玩法如火如荼。所以在本期《游戏日报》中,老鼠们会为你带来一套无脑攻防体系的卡组——超级骑羊,逐渐成为阶梯中的主流,深受玩家喜爱。
总的来说,这个超级骑羊游戏还是挺简单粗暴的,就是不需要操作,不需要意识。整个比赛下来,更不会出现手忙脚乱。只要球员足够稳定,在对手大举进攻时,他可以屏息以待。而不是轻易交出超骑,他会抓住机会再一次。那么对手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任何获胜的希望,只能慢慢等待失败的来临。
『玖』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成果奖励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本着“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根据现代信息社会和通信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各个层面上培养不同层次的高科技人才,共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6100余人。该学院在以下专业方向开展招生教学工作:
学士学位专业: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硕士学位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军事通信学
专业学位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博士学位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其中,该学院的以下专业被评为特色专业:
本科“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传统优势特色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科“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科“信息工程”专业——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此外,该学院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以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踏实的工作态度颇受社会的青睐和好评。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9%左右,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及出国深造的比例为50%左右。毕业生遍布全国信息通信领域的各大运营商、制造商、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许多毕业生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要工作,为中国信息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拾』 2015年北京邮电大学有没有获国家科技奖的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
有的。
北京邮电大学两项科技成果荣获2015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如果这个答案能够帮到你,请及时采纳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