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宁波大学学生证长什么样,有图片吗
以下是宁波大学学生证样子,可以用来购买打折门票,火车票等用途。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和宁波市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新兴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学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给予了大量帮助和广泛支持。
学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668名,各类研究生5652名,成人教育学生18365名,各类在校留学生2377人,其中学历生1325人。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宁波大学在2014、201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分别位列第91名和第90名,在2014-2015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1所)中位列第87名,在2015-2016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4所)中位列第91名。
❷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有多少大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占地近5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专业群由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组成。
学院已成为: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示范项目——中高职衔接试点,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并通过验收,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
(2)宁波高校教学成果奖扩展阅读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思想,围绕宁波余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服务学生成长、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紧紧抓住宁波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契机。
积极参与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拓展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空间、开展企业技术骨干培训与再提升、搭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服务平台,将学院建设成为合作有效化、教育信息化和办学国际化,跨境、跨界、跨专业协同发展的“三化三跨”特色学院。
学院办学经验获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典型案例”,获全国机械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宁波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精密模具开发” 成果进入2019年全国高职科研成果前20名,获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展“优秀成果奖”。省级以上学生技能竞赛获奖60余项,在全国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智能制造技术、模具、机器人、现代控制等项目15余次一等奖,其中5次为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学院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首届全日制学生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考证通过率100%(其中4人获技师职业资格)。毕业生成为市级“首席工人”、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市级技术能手等,其中一批毕业生已成为舜宇集团、上汽大众、北京精雕、海天集团、技工院校等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❸ 宁波市鄞州中学的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2012年,该校学生高考成绩理科一本上线人数325人,重点率81.25%;文科一本上线人数61人,重点率88.4%;文理合计一本率82 .3%。
2013年,该校学生高考成绩理科一本上线人数325人,重点率81.1%;文科一本上线人数33人,重点率66%;文理合计一本率79.4%;1人获厦门大学艺术特长生高考降分22分资格,获得此资格的同学宁波仅有两名。
2014年,该校理科共381名同学参加高考,330人上一本线,理科一本率86.6%;文科共有76名同学参加高考,65人上一本线,文科一本率85.5%;文理合计一本率86.4%;体艺共有4名同学参加高考,全部上一本专业学校录取线;6位业余AP班同学,有4人被美国前50名大学录取;其中文科有四位同学进省前100名,史珂同学724分,排名第9;朱家荣同学720分,排名第13;杜妲仪同学713分,排名第34;叶学雯同学706分,排名98;理科俞旭东同学通过竞赛已被北大预录取。
2015年,该校理科共330名同学参加高考,297人上一本线,理科一本率90%;文科共有111名同学参加高考,89人上一本线,文科一本率80.2%;文理合计一本率87.5%;体艺共有17名同学参加高考,基本上都上了一本专业学校录取线,其中体育1名学生在全省排名第16,1名学生排在19名;有5人被北京大学录取,还有一大批学生被国科大、复旦、上海交大、中科大、浙大提前批录取;其中,有3名学生进全省文理科前100名,理科徐祺同学排名40名;张之远同学排名64名;文科张颖同学排名第93名。 学科竞赛 时间学生赛事名称获奖情况/荣誉2014年1月潘丙翔全国化学竞赛(初赛)二等奖 汪林磊第三十届中学生物理竞赛(鄞州区)三等奖 岑雪聪第三十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宁波市)二等奖 华丹琼浙江省化学竞赛(鄞州区)三等奖 童谣一等奖 俞佳楠浙江省物理竞赛(鄞州区)三等奖 2014年8月虞浩磊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崔嘉彦、张志聪二等奖郑浩、胡憾等4人三等奖 2014年11月徐邵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郑可、梁楚等9人全国二等奖应思豪、戴拓等13人全国三等奖 备注:以上为部分学生学科竞赛成绩 其他竞赛 时间学生赛事名称获奖情况/荣誉2007年4月孙天宇第二十一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008年11月屠乐天、蔡俊歆第二届“VEX亚洲机器人联盟锦标赛银牌 2013年1月徐志杰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二等奖 2013年7月王喆、徐宁第8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机器人超级轨迹赛全国二等奖周豪、张俐辉遥控机器人擂台赛全国冠军 2014年5月戴拓2014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 2001年3月,该校赵嫣萍老师《做人与作文的互动关系——中学生作文的当代内涵初探》一文获第四届“师魂杯”全国优秀教育论文大赛三等奖。
2005年10月,该校技组乐天硕老师在2005年度浙江省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2006年10月,该校刘海老师负责的《重点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发展性研究》课题获200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7年2月,该校政治组朱云方老师的《班级生本化和谐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鄞州区第十一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8年1月,该校汪纪苗老师的教学设计《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王建平老师的教学设计《发现问题》、何春芬老师的教学设计《百年前的校园歌曲》获浙江省教研系统三项教学评比一等奖;姚玮董老师的教学设计《蜀道难》获二等奖;王仕杰的教学设计《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刘海的教学设计《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获三等奖。
2009年6月,由该校朱云方老师负责的《班级生本管理模式的构建与研究》荣获宁波市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由刘长林老师负责的《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化学探究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荣获三等奖。
2011年10月20日,在宁海中学举行的2011年宁波市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中,宁波市鄞州中学语文组岑斌老师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2013年,该校生物组三位教师在鄞州区高中生物学科教师解题能力竞赛活动中获奖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
2013年至2014年,在鄞州区第十五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复评中,该校两位老师的《基于自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两项课题分别获的一等奖和三等奖。
2014年,在宁波市高中生物学教学活动评比中,该校1位老师获一等奖。 校训 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追求和谐
崇尚科学: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用科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弘扬人文:传承和发扬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等各种精神文化现象。
发展个性:与时俱进、创新思维,使个人的魅力独特。
追求和谐: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为家庭、为校园、为社会营造一种和谐氛围。 校徽 宁波市鄞州中学的校徽内圈部分是一个类似于“鼎”的标志和学校的创办时间“1952年”,外圈的上下部分分别是该校的中英文名,两边分别有两颗五角星,采用白色作为背景,深红色作为唯一颜色标志,体现该校师生纯洁、独特、一心一意的办学思想与追求。 2015年4月8日,该校地理社和推理社联手,打造了“步步为赢”拼图活动。
5015年5月,模拟联合国协会组织系列校内会,会议贯彻了该校模拟联合国协会“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良好氛围”的宗旨,秉持“发展、务实”的精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表自身见解并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加深对政治时事思考的舞台,更是互相协作交流的平台。
根据2015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共有各类学生社团16个。 推理社模拟联合国气候酷派音悦社漫画社心理社天文社话剧社英语社萌芽记者团萌芽广播站萌芽电视台街舞社书文会爱心社摄影社
❹ 浙江师大和宁波大学哪个好
二者各有各的特点,评价好与不好和个人的观点和角度不同,下面介绍一下二者的主要区别:
一、学校类别不同
1、浙江师大
师范类(综合类)学校。
2、宁波大学
综合类学校。
二、学校历史不同
1、浙江师大
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
2、宁波大学
创办于1986年,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三、学校规模不同
1、浙江师大
截至2020年,设有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19个学院组成,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6000余人。
2、宁波大学
截至2020年,学校有主校区,梅山、植物园等校区,占地3037亩,建筑面积123.57万平方米,有教职工2890名,全日制本科生16856名。
四、院系设置不同
1、浙江师大
教师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经管学院、数理学院、初阳学院、杭州幼师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等。
2、宁波大学
商学院、法学院、机械与力学学院等25个学院。
五、学校特色不同
1、浙江师大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2015)、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2、宁波大学
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大学(2000、2015)、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1)、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
六、主要奖项不同
1、浙江师大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宁波大学
第一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12年)、第一单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7年)、第一单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2009年、201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2018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3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
❺ 宁波大学体能测试如何查询
学校都会将成绩以表格的方式通知到班级。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和宁波市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在学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给予了大量帮助和广泛支持。
学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668名,各类研究生5652名,成人教育学生18365名,各类在校留学生2377人,其中学历生1325人。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宁波大学
所属地区:浙江宁波
创办时间:1986年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现任校长:沈满洪
主管部门:浙江省人民政府
硕士点:137个
学校类型:综合型大学
学校代码:116461
类 别:公立大学
主要奖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截至2014年12月,上同)
英文名:Ningbo University
博士点:14个
简 称:宁大
主要院系:信息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海洋学院、医学院、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等
校 训: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知名校友:庞升东、胡岚、王瑶法等
属 性:省部共建大学、省重点建设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3个
❻ 教育学擦线过,大家觉得宁波大学怎么样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国家海洋局、和宁波市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新兴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学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给予了大量帮助和广泛支持。
学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668名,各类研究生5652名,成人教育学生18365名,各类在校生2377人,其中学历生1325人。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宁波大学在2014、201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分别位列第91名和第90名,在2014-2015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1所)中位列第87名,在2015-2016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4所)中位列第91名。
学校坚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拥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2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拥有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项目51项。2014年专业竞争力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位列第87名,研究生教育质量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本科高校前列,是“全国就业工作典型高校50强”高校。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已与48个国家14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拓了中澳MBA、中法旅游管理本科及硕士、中美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开设了国际工商管理全英文大类,建有9个本科和3个硕士层次的国际化专业;与冰岛大学、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学校具备招收中国奖学金公派来华生资格;现有各类在校生2377人,其中学历生1325人。
学校与港澳台交流日益频繁,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开展了校际学术以及学生交流与合作;与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16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0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万人计划”项目。
今天的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❼ 宁波有哪些大学
宁波的大学有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公安海警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
1、宁波大学:位于宁波市,是教育部、浙江省、国家海洋局、宁波市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11计划”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创办的浙江省立宁波农业技术学校,其后经历了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2年,更名为浙江万里学院。
3、公安海警学院: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安部直属现役制普通高校,现在是武警部队一所高等院校,全国唯一一所专门培养武警海上执人才的高校。主要承担武警海警部队干部的培养任务,负责武警海警部队通信、计算机、机要、后勤等专业技术干部的培养。
4、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3年。2004年,宁波工程学院从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成功升格为最年轻的本科院校,2008年,学校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实现了专科向本科的实质性转变。
5、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2017年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❽ 宁波大学是不是很好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是教育部、浙江省、国家海洋局和宁波市共建的重点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 ,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新兴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学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给予了大量帮助和广泛支持。
学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668名,各类研究生6163名,其中博士生195名。成人教育学生18365名,各类在校留学生2377人,其中学历生1325人。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宁波大学在2014、201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分别位列第91名和第90名,在2014-2015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1所)中位列第87名,在2015-2016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4所)中位列第91名。
❾ 宁波大学是重点大学吗
宁波大学不是国家重点大学,但是是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和宁波市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新兴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学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给予了大量帮助和广泛支持。
学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668名,各类研究生5652名,成人教育学生18365名,各类在校留学生2377人,其中学历生1325人。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宁波大学在2014、201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分别位列第91名和第90名,在2014-2015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1所)中位列第87名,在2015-2016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4所)中位列第91名。
❿ 教育部思政司关于公布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的通知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一等奖(共4名)
(排名不分先后,下同)
湖南大学:《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功能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
南京理工大学:《凝炼国防教育文化特点 营造创新和谐育人氛围》
中国海洋大学:《飞翔的海鸥——海鸥剧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南京晓庄学院:《“国旗下讲话”:晓庄独特的文化景观》
二等奖(共10名)
北京师范大学:《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湘潭大学:《突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立体工程》
浙江大学:《树育人理念 创特色文化——宿舍文化建设成果》
武汉大学:《项目运作激发活力 品牌战略带来繁荣——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超市”》
华南理工大学:《弘扬高雅艺术 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
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 构建财经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长安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天津工业大学:《铸造校魂 培育英才——天津工业大学以弘扬学校精神为主题建设高品质校园文化》
西北师范大学:《以学分制的方式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湛江师范学院:《推崇名师 追求学术——“学术人生”系列访谈节目的策划与效应》
三等奖(共20名)
东北大学:《以爱国爱校教育为主线,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东华大学:《魅力校园 人生讲坛》
复旦大学:《复旦的学生传媒:从一种现象到一种文化》
中南大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机制、内容与方法的全面创新》
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成电讲坛”育人功能 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
东南大学:《全员参与 多空间展示 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人文素质平台》
天津大学:《多彩校园文化交融科学殿堂》
华中科技大学:《推进三大融合 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筑地学特色校园文化 弘扬艰苦奋斗大学精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弘扬北航精神 创新文化育人机制 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天津商学院:《突出抓好艺术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中州大学:《培养毕业生爱校意识 形成母校情结 升华感恩情怀》
南京师范大学:《浇树要浇根 成人先诚心——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本科生诚信教育特色活动》
山东滨州职业学院:《高扬“文化兴院”旗帜 搭建“文化育人”平台 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
武汉科技大学:《系统开展感动教育工程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武汉工业学院:《打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品牌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云南民族大学:《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各族青年团结进步》
甘肃农业大学:《发挥宿舍潜在教育功能 努力推进公寓文化建设》
新疆大学:《打造绿色大学的绿色使者——新疆大学环保公益活动蓬勃开展》
新疆医科大学:《用特色文化打造魅力校园》
优秀奖(共30名)
中央财经大学:《铭榜样之精神 绘五彩之青春》
东北师范大学:《走进“双百论坛” 感悟学术人生》
同济大学:《繁荣以高雅艺术为主的多元校园文化 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山东大学:《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全面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基地建设展“魅力校园”新风采》
中国矿业大学:《切实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合肥工业大学:《突出亮点,彰显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利用资源 打造精品 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一批绿色使者的绿之梦——绿色协会推动绿色文化建设纪实》
天津财经大学:《强化主题实践 提高学生素质》
天津医科大学:《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德高医粹医学人才》
太原科技大学:《树科学工作思路,创一流校园文化》
内蒙古大学:《弘扬社会主义旋律 构建清新校园文化》
浙江师范大学:《实施“三化”运作 搭建四大平台 促进学子成长》
宁波大学:《凝炼精神 打造品牌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福建师范大学:《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服务体系 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集美大学:《发挥学校历史传统优势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扬老区精神 育时代新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老区精神教育活动》
湖北美术学院:《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人文与艺术相辉映》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全面塑内涵 以创新求发展 以专业为根本——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侧影》
四川警察学院:《创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西昌学院:《创新校园文化 建设魅力校园 培育优秀人才》
云南财经大学:《大力开展校园活动 推动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云南农业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贵州师范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西藏大学:《围绕育人目标 开展丰富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
西藏民族学院:《缔造魅力民族校园 营造温馨公寓文化》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京剧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塔里木大学:《胡杨深处惊现青春几缕亮色 大漠边陲昭显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