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新疆科技成果

新疆科技成果

发布时间:2020-12-17 12:48:29

『壹』 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变化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是:把今天教的这篇课文读给爸爸或妈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的话写下来。

一进家门,放下书包,我就迫不及待地大声喊道:“妈妈、妈妈,快过来,请您告诉我,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妈妈说:“你看你,像火烧眉毛似的,让我慢慢告诉你。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太多了。像最早火药的发明,使人类能劈山开路、架桥、建筑,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军工也得到迅速发展; 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人类有了书写条件,推动了人们文化、艺术、语言、科技、经济等等的广泛交流;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航海、贸易的发展,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使人类认识了地球;现在的杂交稻、超级稻的科技成果,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世界上人口的吃饭问题;像神五、神六…这些航天飞机帮助宇航员登上月球、探索火星、在太空中漫游;人造卫星为我们提供了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还能转播电视信号;机器人能做许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如潜入深海考察,闯入火场救人;磁悬浮列车速度特别快,给人们出行节省了时间;人们利用原子能来发好多好多的电…

人类还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有用的物品,如:电话、电脑、电视等等,这些物品使人们很方便干一些事情。比如说电话:两个人远隔千山万水,可是只要拿起听筒,拨几个号码,不用花几分钟,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行语言交流,这就是电话给人类带来的奇迹。有了电话还不够,人类又发明了电脑,电脑比电话还好,电话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而电脑则又可以进行文字沟通,还可以视频对话,能够看见对方。如果有什么节日,发一个E-mail,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既可以节约纸张,还可以快速让别人收到……科技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在20世纪,人类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有用的物品,如:电话、电脑、电视……,这些物品使现代人类很方便干一些事情。

两个人远隔千山万水,可是只要拿起听筒,拨几个号码,不用花几分钟,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行语言交流,这就是电话给人类带来的奇迹。电话已经发明有100多年了,在现代社会中,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爷爷奶奶如果生了病,只要打个电话,觉得不是很严重的病,就提醒他们该吃什么药,或该注意些什么就行了。 20世纪,是电话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贰』 新疆石油学院的研究成果

作为一所单一型工科院校,新疆石油学院在保证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力量,面向三大油田,积极开展科研与科技服务,科研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学院陆续成立了石油天然气勘探研究所、石油机械研究所、CAD研究所等9个院属研究所,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71人。
设立了院内科研基金,支持广大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加强了同国内外的科技交流和校际往来,目前学院已与新疆石油管理局、青海石油管理局、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独山子炼油厂以及一批新疆地方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造就了新疆石油学院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力量。数年来,学院共完成包括国家和自治区级科研项目、新疆石油局及油田厂处单位委托项目近百项。“七五”以来,学院在国内外期刊及有关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400多篇,数百篇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部分科研项目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其中,由梁肇基教授、崔平正副教授研制的“半球摇摆转子泵”获国家发明专利,荣获广州国际博览会金奖,并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由唐文初教授等承担的“沙漠公路除沙机的研制”作为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塔里木沙漠公路工程”中的子课题,一九九五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司十大科技成果和国家十大科技成就。一九九六年又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勘探系承担的总公司中青年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柯克亚地区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地层分析新方法研究”,由于成果突出,受到总公司高度重视,总公司科技局长亲临学院主持评审验收。
梁肇基教授等承担的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容积泵类机构型研究与应用“通过自治区科委的鉴定验收。这些重大科研项目的完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中国近年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天;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天成功

近几年国家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1、“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排名第一。

2、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英文简称刚好是FAST。 FAST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射电望远镜,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

3、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

4、“天河二号”是由国防科大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5、C919客机(COMAC C919):学名是 "中短程双发窄体民用运输机"(而C929是远程宽体客机),在中国飞机史上自然是大飞机,但在当代世界客机界属中型(而大型客机是远程宽体)。

6、量子卫星就是以量子信号做为卫星与地面之间数据传输媒介的卫星。

(3)新疆科技成果扩展阅读

1、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亮相。经过7年设计研发,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新一代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的首架机2015年11月2日在上海总装下线,公开亮相。

2、世界首颗 “量子卫星”发射升空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肆』 有哪家单位可以做新疆科技项目、奖项申报(高企、科技进步奖、专利奖

新疆在科技咨询领域最专业的机构应该是 经纬智库
经纬智库是2017年新疆地区唯一获得中国社科回院答“中国核心智库”的机构
专门做新疆地区科技咨询,科技奖补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代理业务的咨询机构。
你可以了解一下。

『伍』 张钊的科学成就

组织新疆果树资源调查 为发展果树生产打下基础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多种经济作物的原产地。各种瓜果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是,50年代以前,对新疆果树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很少有人进行过系统的调查。1959年,自治区成立了果树资源调查委员会,由农业厅厅长深治任主任委员,张钊任副主任委员兼调查队队长。调查队由自治区农业厅、新疆八一农学院、新疆农林牧研究所、自治区商业厅、新疆农业学校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北京植物园、湖北果茶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全疆3个直属县、11个地、州、市、77个县的果树种类、品种和甜瓜重点产区品种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新疆果树的栽培种、半栽培种和野生种,查明新疆乔、灌木及草本果树资源隶属16科、35属、78种和17变种,总计约有900个以上的品种和类型,其中优良品种300个左右,在生产中普遍采用的近百个。调查中,张钊还鉴定和发现新疆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杏叶梨(P.armeniacaefolia Yu)等内地没有的种类,丰富了中国果树的种类资源。这次调查为制定新疆果树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从50年代开始,张钊即率园艺工作者到伊犁地区,对天山山脉谷地中的野果林资源进行了详细考察。1956-1982年,他还先后组织和参与塔城和阿勒泰地区野巴旦调查、新疆野核桃综合考察、全疆野生近缘果树调查、昌吉野生山楂调查等,基本查清了新疆野果林树种的种质资源和分布特点。张钊与俞德浚、孙云蔚、李育农、林培钧等经多年研究确认:中亚山区是全世界苹果最古老的起源地,天山野果林中的塞威士(Malus sieversii)苹果是苹果的原生种,是栽培苹果的祖先。张钊富有远见地提出,在开发利用野果林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好野果林这一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他身体力行,先后参加了巩留县莫库尔地区和新源县交托海地区野果林改良场的组建工作。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于1980年和1983年批准建立了塔城巴尔鲁克山野巴旦林自然保护区和巩留县野核桃林自然保护区。
提出新疆果树产区划分
苹果在新疆分布很广,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疆苹果栽培面积很少,多为宅旁庭院种植,非商品化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苹果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新疆土地辽阔,气候复杂,果树又是多年生作物。因此,区划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张钊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即着手研究新疆果树的分布和区划工作。他从新疆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环境条件出发,根据果树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商品化生产等社会因素,将新疆划分为3个苹果主要产区:(1)天山南部暖温干热区,包括和田、喀什、克孜勒苏绿洲、阿克苏绿洲和库尔勒;(2)天山谷地温暖湿润区,包括伊犁谷地、拜城、焉耆、哈密等盆地;(3)天山北麓准噶尔和塔城盆地,包括东起奇台,西至博乐、塔城及阿勒泰地区。他指出,天山南部区易作为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天山谷地区应该主要在逆温带发展果树种植,平原河谷易受冻害,天山北麓区将会成为具有新疆特色的果树栽培新区。他预见新疆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瓜果生产基地。现在,他的愿望已经实现。截至1990年底,新疆果树种植面积已达15.4余万公顷,其中苹果种植面积为2.79万公顷。位于天山谷地的伊宁县,仅其中一条北山沟逆温区1996年已建成果园0.27万公顷,成为农牧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新疆生产的苹果,以其着色鲜艳、含糖量高、较耐贮运而享誉国内外。
改进新疆苹果匍匐栽培技术
果树匍匐栽培是高寒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发明的,这种栽培方法在中国东北、新疆北部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乌拉尔等地广泛使用。采用匍匐栽培有效地解决了许多优良水果品种因抗寒力较弱而不能在寒区栽培的问题。但是,匍匐栽培果园管理工序多,劳动强度大,果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存在矛盾。张钊于1952年在新疆八一农学院利用废弃地规划了匍匐果园30公顷,引进苹果、梨、葡萄、桃、杏等试栽。他亲自参加定植、整形、修剪、施肥、管理,深入研究匍匐树生长发育的特征,认真总结果农的生产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匍匐栽培技术。针对匍匐树是一种人工树形,改变了果树自然生长发育规律,他创造性地提出“调节从属关系,平衡树势,采用撑、括、顶、疏的方法,重压强枝、侧枝,辅养枝,轻压干枝、弱枝、幼树”的整形原则和扣压方法,并在前苏联采用的“盘形”、“灌本形”、“扇形”等匍匐树形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种结果早、造形易、成形快、能够丰产稳产的新树形——“一干二主圆头形”匍匐树。实践证明,这种树形能够大幅度提高苹果产量,对寒区发展优质大苹果生产,繁荣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
培育抗寒苹果新品种 促进新疆苹果生产发展
苹果匍匐栽培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北方寒区优质苹果种植问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发展苹果生产最根本的出路还是培育直立的抗寒苹果新品种。张钊来到新疆就下决心要培育出一批抗寒、优质、高产的苹果新品种,为新疆人民造福。1955年他开始着手进行苹果抗寒育种试验,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一课题先后被列为学校、自治区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试验范围从乌鲁木齐逐步扩大到石河子、奎屯、伊犁、塔城、博乐、阿勒泰等整个新疆北部地区,参加单位最多时达22个。为了让北方寒区人民吃上优质苹果,他奋斗了30多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非人待遇的情况下,他还是想方设法到试验地走一走,看一看,公开不让干就偷着干,试验从未中断。
张钊根据多年的科研实践,总结出“查、选、引、育”并举的育种方法,加速培育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50年代初,他利用各种机会先后从新疆、陕西、河南、辽宁等地收集优质苹果78种,获得种子6000余粒,采用自然实生选种法,种植在学校实验果园。60年代初,从中选育出最优品系4个,进行中期试验和引种试栽。同时,进一步有目的进行人工杂交、回交、重交,在杂交后代的连续变异中,选出耐寒优质新品种。先后在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进行杂交试验。到70年代初,从中选育出最优品系5个。在杂交的基础上,实行异地培育,诱导与强化杂种实生苗某些性状的发育,使其稳定下来,形成新品系。张钊还与东北三省有关单位协作,经过10 余年的努力,初步选育出新品系9个。通过以上途径,张钊及其助手先后选育出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系)73个,其中最优品系18个。这些新品种(系)经过新疆多年严寒考验,证明达到了耐寒力强、优质丰产的育种目的,已在天山北麓和中国北方寒冷省区引种试栽。其中张钊亲自参加培育的5个品系于1978年获得新疆科学大会奖。

『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的主要任务

----发挥重要科技思想库和智囊机构的作用,围绕自治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论证和决策咨询,提出咨询建议,为科教兴新献计献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组织各族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金桥工程”,开展“厂会协作行动”和“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积极发展科技咨询产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民间科技交往活动,编辑出版学术书刊,刊登学术论文,报道科技成果,促进学科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繁荣,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技术工作者之间、科技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和科技培训工作,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充分发挥科协系统网络优势、科普工作优良传统和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不断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城市科普活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领导干部科普宣传和发展科普出版、展教事业等项工作,积极推进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履行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和参政议政职能,密切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反映科技工作者呼声、意见和建议,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党和国家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落实。发挥自治区政协科协界的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自治区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科学道德。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举荐优秀科技人才,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风尚,以科技界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柒』 科技人员、经费和成果统计

据《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2000年)》报道,2000年我部科学研究机构经费收入达45078.63万元,其中政府各种拨款(包括财政补助和科技项目收入)为28661.52万元;技术性收入为7689.68万元:生产经营收入达5996.86万元:其他收入为2730.57万元(表3)。

表32000年科研人员、经费和成果统计

2001年,按照科学技术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以及《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了对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首先,对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数据库进行了升级改造,使之适应科学技术部的总体要求,已纳入国家科技成果库,相关资料可在国家科技成果网上查询,网址是http://www.nast.org.cn。其次,加大了对科学观测原始数据的管理。以深部地球物理数据为重点,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在成果登记时,根据合同的要求向部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提供原始观测数据的备份。到目前为止,共接收《INDEPTHI-Ⅱ》、《新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与对比研究》三个项目原始观测数据,共计160张光盘。这些数据,将在国土资源部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和规程,逐步实现共享。

2001年度,在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登记的成果共计164项,比2000年增加41项,增长了33.3%。

“九五”以来,我部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发生较大的波动,从“九五”初期的400多项,下降到了“九五”后期的100多项,1999年达到最低点,仅为71项。除了因受机构改革的影响外,缺乏有效的成果登记约束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致使众多科研成果仍保留在科研人员的手中。从2000年开始,在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的指导下,成果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千方百计扩大成果登记项目数量,虽然在登记成果的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但仍没有达到“九五”初期的水平。因此,除了部科技主管部门努力外,还需得到相关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和研究人员的支持。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型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实现科技成果的社会化服务。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九五”期间我部科技成果登记状况,这里给出了2001年和“九五”科技成果有关统计数据。

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1996~2000年科技成果学科类别分布情况

阅读全文

与新疆科技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疫情投诉 浏览:149
知识产权合作开发协议doc 浏览:932
广州加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5
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管理办法 浏览:455
消费315投诉 浏览:981
马鞍山钢城医院 浏览:793
冯超知识产权 浏览:384
介绍小发明英语作文 浏览:442
版权使用权协议 浏览:1000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表 浏览:884
马鞍山候车亭 浏览:329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 浏览:709
张江管委会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浏览:635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督导的函 浏览:941
闺蜜证书高清 浏览:11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