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证处错了,怎么维权那么难
认为公证处的公证书有错误,可以提交证据,向公证处提出复查,要求依法撤销。认为公证处有违法违规之处,可以向公证处所属的司法厅局投诉。对公证事项有争议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因公证处的过错给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损失的,公证处应予赔偿,就赔偿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修正后的《公证法》的规定比较完善了,认真看看网页链接就可以维权。当然要看你的具体情况,你这样笼统的说,也不解决问题。
⑵ 成绩单公证书出错了
是的 一定要去纠正过来 不然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麻烦事你也预料不到
及时区公证处更新 他们的的这项更新服务必须是免费的 (我也经历过这种事)
⑶ 公证书有涂改能采信吗
公证书有涂改,如果在涂改处加盖了公证处的公章,公证书及涂改处的内容就有效。
如果公证书的涂改处没有加盖公章 ,涂改内容没有得到公证处认可,公证书不能采信。
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公证暂行条例相比,改动哪些
从1982年4月13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公证体制早已突破了1982年的《公证暂行条例》,而且各条文彼此之间也存在不少矛盾,立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公证的发展。
2006年施行的《公证法》对公证而言无异是一场及时雨,它明确了公证的各项制度,并对公证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公证法》继承了原先绝大部分的公证制度,但也适当做了一些修改:
1、《公证法》第六条:“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公证暂行条例》第3条:公证处是国家公证机关。
2、公证机构的设置。《公证法》第七条规定:“公证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可以在县、不设区的市、设区的市、直辖市或者市辖区设立;在设区的市、直辖市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公证机构。公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这里明确了一个原则就是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这应该说是回归了公证机构的本性。原先公证机构有国家公证处,省级公证处,市级公证处,县级公证处,后来国家公证处已改为长安公证处,但省里依旧是三层设立公证处,这导致了公证管理的混乱及公证机构之间地不公平竞争。
3、公证机构设立的条件及程序。《公证法》第八条:“设立公证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二)有固定的场所;(三)有二名以上公证员;(四)有开展公证业务所必需的资金。”第九条:“设立公证机构,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颁发公证机构执业证书。”第一次明文规定了公证机构设立的条件。
4、公证的管辖。《公证法》第二十五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对于管辖的规定主要是参考了《公证程序规则》,只是增加了“经常居住地”。
5、公证的期限。《公证法》第三十条:“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原先《公证程序规则》规定的期限为:一个月。
6、法律责任。《公证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的,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原先公证法草案对此没有规定,在公证机构地要求下,增加了这一款,这对减轻公证机构的责任风险非常重要。
⑸ 公证认证的委托书写错了能涂改吗
你好,公证认证的委托书写错了不能随意涂改,需要重新填写。
大家填写委托书的时候,需要认真填写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业、现住址。委托的事项一定要写得明确、具体。应当注意的是,在民事代理中,代理人受托的事项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能够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
⑹ 公证书少了一份可以吗
===肯定是能修改的,无非是下一步如何去做的问题。
===如果想平和解决,你们协调沟通另一个银行,说明情况,两家拿着各自的公证书,一起到公证处申请修正。反正不是大事儿,两家银行沟通协调,心态平稳,稍微辛苦一下,公证处会感激,今后合作会更顺畅。
===也可以向公证处提交书面的修正申请,剩下的工作由公证处按程序办理。这种方式相对生硬一些。
⑺ 公证材料填写错了两个字能涂改吗
公证材料写错了是不能涂改的,如果涂改这样不会产生法律效应,是无效的。
⑻ 协议修正如何修正
离异后协议中写的是房子归我居住,去办理过户手续时,必须是房屋归我所有才可以。如果是笔误的话,协议修正如何修正?需要双方到那里进行修正? ···那是原则性的错误,不是简单的笔误问题。 所有权和使用权有天壤之别,有所有权才有了处分权,而使用权不是所有权,就如租赁的房子,所有权是房东的,使用权是房客的。 如果当时意思表示不准确,可以去公证处重新做出约定或协议,确定所有权,持公证书去房管局过户即可。
⑼ 强制执行公证书和公证书的问题
您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正)第二百一十四条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公证机构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
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的内容无疑义;
3、债权文书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按强制执行的承诺。
对事实清楚,证件充分,符合上述条件的债权文书,公证机构应当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即出具公证书。
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规定的义务,债权人向原公证机构要求出具执行证书并据此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举个例子简单解释一下,张三用房子做抵押向A银行借款,双方签订借款合同,合同中约定如果张三不能按时归还借款本息,银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双方办理了公证,B公证处依法出具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书”。借款到期时,张三无法还清借款,A银行拿着前面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书”和相关证明材料向B公证处申请办理执行证书,B公证处经过审查后认为符合出具条件,出具执行证书,A银行就可以拿着执行证书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
这里面有几点需要注意一下,1、张三和A银行都必须知道并且同意借款合同中的强制执行条款,否则公证处出具此类公证书的行为就是违法的,张三可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2、申请办理执行证书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3、申请执行证书只是A银行单方的行为,不需经张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