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重大

成果重大

发布时间:2021-07-18 16:15:57

『壹』 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制造超级计算机、人工合成蛋白质、成功研制激光器、载人航天技术、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等

1、超级计算机

神威蓝光,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这台名为“神威蓝光”的计算机2012年9月16日安装在山东省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很可能排在世界最快的20台计算机之列。更为重要的是,该系统采用的8700片神威1600微处理器是由本国的一家计算机研究所设计、在上海制造的。

2、人工合成蛋白质

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个单位联合,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

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3、激光器

在激光技术方面从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宣布研制成功,上世纪8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个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激光技术,经过20多年努力,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掌握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技术的国家。

4、载人航天技术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5、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该水稻亩产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因此获得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贰』 举出我国近年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

1、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

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探月任务成为中国科技工业综合实力的一次完美展现。准时发射,精确入轨,稳定落月,创新探索,嫦娥三号的每一步都代表着中国航天新的进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许达哲说:“美国和前苏联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都经过了20次以上的任务,我们是用三次就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2013年夏天,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的“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实施了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这标志着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将就此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

2、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2013年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既是理论物理领域的突破,又具有极高的商用价值。量子霍尔效应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让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

3、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诱导多能干细胞,逆转生命时钟

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领导的团队2013年成功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并克隆出后代。与克隆羊“多莉”的技术相比,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是更简便和彻底的克隆方式。

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而随着生长发育分化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人类一直在寻找方法让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脱分化),使之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通过借助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传统克隆)或者使用特定物质诱导(iPS)的方法,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进行“重编程”获得“多潜能性”。日本人山中伸弥曾以病毒诱导法获得iPS细胞,获得2012年诺奖。而邓宏魁团队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替代病毒,大大提高了技术安全性,具有革命性意义。

4、艾滋病感染粘膜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清华大学张林琦、香港大学陈志伟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的研究团队三方合作,于2013年完成了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临床前试验研究,看清了预防艾滋病的“攀登珠峰之路”。

该团队发现这种黏膜疫苗可以大大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与传播。

艾滋病被发现的30多年以来,已导致2500万人死亡,至今全球仍有3300万感染者人体内的各类粘膜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该疫苗如能最终进入临床试验并证实有效,将对阻断和减缓艾滋病毒通过

粘膜途径感染(性接触)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5、中科大测出量子纠缠速度下限(光速的10000倍)

相距遥远的两个量子会呈现关联性,影响其中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也会发生反应,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超距作用”的量子纠缠。我们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光速是物质传播的最大速度,而中科大70后青年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的团队测出,量子纠缠的速度下限比光速高四个数量级(可理解为30亿公里每秒)。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自由空间量子物理实验领域继续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基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大尺度量子理论基础检验、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是国际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12年前回国组建实验室,为中国在该领域迅速走到世界前列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培养了一批科技英才。潘建伟院士与他所在的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导专项协同创新团队,2013年还实现了单个量子高维度存储、星地量子通信地面验证等,继续向着建立实用的全球性量子通信网络稳步迈进,帮助中国在“绝对保密”的量子通信这个未来战略性领域继续领跑全球。

量子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超距作用”,是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

6、成功研发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SFGT)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张卫教授团队研发出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SFGT),这是我国微电子器件领域首次领跑世界。半浮栅晶体管(SFGT)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电子基础器件,它的成功研制将有助于我国掌握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从而在芯片设计与制造上逐渐获得更多话语权。2013年8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Science)刊发了张卫团队关于半浮栅晶体管(SFGT,Semi-Floating-Gate Transistor)的科研论文。

新型晶体管可在三大领域应用 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器件半浮栅晶体管(SFGT)可应用于不同的集成电路、还可以应用于DRAM领域以及主动式图像传感器芯(APS)。

7、世界首个存储单光子量子存储器,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前进了一大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史保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综中的存储与释放,证明了建立高维量子存储单元的可行性,迈出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关键一步。

这是量子计算机的基础。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8、天河2号世界超级计算机头名

2013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比第二名快了近一倍。继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夺冠之后,我国“天河”系列计算机再次登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首。在11月份的排名中,天河2号再次蝉联冠军!

天河二号服务阵列采用了国产的新一代“飞腾-1500”CPU,这是当前国内主频最高的自主高性能通用CPU

9、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能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

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

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以1HZ的分辩率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作为被动战略雷达为国家安全服务。

基于FAST的强大功能,如果银河系(直径约为15万光年)内存在外星人,他们的信息就很可能被发现。国际科研项目“搜寻外星人计划”(SETI)的首席科学家丹·沃西默最近向中方提出,希望在FAST加装设备,可合作搜索外星人信号。

『叁』 国民大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1. 国民大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2. 国民革命,也称大革命,第一次革命。国民革命在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时代步伐,着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并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3. 国民大革命的意义:

    ①通过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军阀内部的分化和革命,孙中山北上宣言和国民会议运动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扩大,国民革命开始兴起。

    ②从1924年1月开始到1927年7月失败,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利益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就是北洋军阀,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人民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③鉴于力量对比的悬殊,广州国民政府北伐采取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在工农运动的积极促进和配合下基本消灭孙、吴两大军阀,打败了奉系军阀。革命高潮由南向北,由珠江流域迅速席卷到长江流域。

    ④革命有四个突出特点:a、四个阶级结成统一战线,全力(规模大)进行革命;b、中共直接领导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此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没有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c、有正规的新式的革命军队,并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北代战争,这是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所无法比拟的;d、大革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上述四点足以说明这是一场国民大革命。

    ⑤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势力的瓦解破坏和蒋汪叛变革命以及中共的右倾妥协,北伐虽然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但又出现了充当中外反动势力代理工具的蒋介石集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未改变,民主革命任务仍未完成,大革命最后失败了。

『肆』 “一国两制”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中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洗血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澳门的回归,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这是旧中国的政府不能也不敢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一国两制”方针,中国政府通过与英国政府的外交谈判成功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

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愿望。香港从此摆脱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走上了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

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中央政府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办事,认真履行宪制责任,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4)成果重大扩展阅读:

“一国两制”实践成果:香港回归

历史意义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看:

1、对国内的意义: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2、对国外的意义:

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伍』 2019年中国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2019年,国家发展起得了重要成就。主要成就有克隆杂交稻种子、盾构机穿海工程、国际顶尖机场、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人造太阳”等。

1 、造福世界 我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1月,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4 、超级装备 最聪明盾构机挑战穿海工程

离大连市中心不远,有个梭鱼湾,大连地铁5号线要穿过这个海湾,考虑到巨轮出入,不能架设跨海桥梁,因此采用海底隧道。而这项工程催生出一台超级装备。

1月18日,海宏号盾构机在大连始发,它堪称中国研发的最聪明的盾构机。海宏号盾构机是中国中铁专门为该工程研发、也是世界上现有功能最全的盾构机,核心部件设计全球领先。

5、 时速600公里 国产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

“高速磁浮列车”成为2019年点击率颇高的关键词。5月23日,我国首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实现了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6、 中标ITER 中国企业为“人造太阳”装“心脏”

7月16日,中核集团收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俗称“人造太阳”)组织中标通知书,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工程)牵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参与,携手法国法马通公司等单位组成国际联合体,以工程总承包形式正式中标在法国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TAC1安装标段。

『陆』 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1、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以及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大桥项目总设计师是孟凡超,总工程师是苏权科,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是林鸣。

2、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3、射电望远镜FAST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

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柒』 21世纪的重大的科技成果有什么

1、两只克隆猴在我国诞生。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经过5年努力培育出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率先开启了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

2、北京大学江颖和中科院王恩哥院士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获得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并发现其输运的“幻数效应”,将在离子电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3、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实现水上首飞。AG60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研水陆两栖飞机,对于填补我国应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满足国家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能力建设需要具有里程碑意义。

4、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

5、首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建成。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7年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于2018年2月返回,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建成,所获取的连续和实时数据为我国的气候预报和环境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技创新大潮澎湃 重大成果竞相涌现

『捌』 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自建国后,20世纪至70年代,中国先后掌握了“两弹一星”技术;1973年,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该水稻亩产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因此获得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6年3月,在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下,时任中顾委主任邓小平作出批示,要求“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863计划”就因上述时间而得名。半年后,《863计划纲要》形成,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八个领域列为中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8)成果重大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设立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规格最高的奖项当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选出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公民,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和高额奖金。每位获奖者的奖金总额均为人民币500万元,其中50万元直接授予个人,另外450万元作为科学研究经费由获奖人全权管理具体用途。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的奖项,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奖不授予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奖设一、二等两个奖励等级。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国家最高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是授予在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同时国家技术发明奖不授予组织。国家技术发明奖设一、二等两个奖励等级。国家技术发明奖表彰的是当年中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先进的、效益好的新技术。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

『玖』 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国近年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颗装专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

(9)成果重大扩展阅读:

基本特征:

(1)是新颖性与先进性:没有新的创见、新的技术特点或与已有的同类科技成果相比较为先进之处,不能作为新科技成果。

(2)是实用性与重复性:实用性包括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实施条件、满足社会需要。重复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复使用或进行验证。

(3)是应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科技报告等。

(4)是应通过一定形式予以确认:通过专利审查、专家鉴定、检测、评估或者市场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会确认。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中把“科技成果”定义为: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试验和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并经过鉴定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

『拾』 中国近5年重大成就都有哪些

一、第五代战机歼20正式服役

2017年8月16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在中国酒泉顺利发射,被命名为“墨子号”为我国科研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阅读全文

与成果重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