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房产抵押债权转让是否合法
《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因此,债权人转让主权利时应当将从权利一并转让,受让人在得到权利的同时,也取得与债权人有关的从权利(包括抵押权等)。
(1)主债权转让抵押权扩展阅读:
主债权的转让,是指存在担保等从债的情况下,不改变主合同的内容,主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地移转于第三人享有。
主债权转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主债权的转让必须是在保证期间内发生的。保证期间是担保银行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限。根据《担保法》第25条的规定,在保证期间内,主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换言之,银行的保证责任随着保证期间的届满而消灭,在保证期间届满之后,主债权人将其债权转让给第三人,就与担保银行毫无关系了。
2.主债权的转让必须依法或依约作出。首先,须有合法有效的主债权存在,这是主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其次,主债权须有可转让性,依据债权的性质(如以特定身份为基础的债权或基于原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特殊信任关系的债权)或原合同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不能转让。再次,主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了转让债权的书面协议
Ⅱ 在债权转让合同,抵押权没有变更登记,是否可以随主债权一起转让
债权转让抵押登记需要变更根据住建部《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抵押内权可以随债权转让。容抵押权转让时,应当签订抵押权转让合同,并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抵押权转让后,原抵押权人应当告知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房地产可以转让或者出租。抵押房地产转让或者出租所得价款,应当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Ⅲ 房产抵押债权转让是什么
“房产抵押债权转让”顾名思义就是房产抵押后的管理或是使用的权利转让给第三者。第三者可以得到高的回报,转让人也可以赚到差价。是一个双赢的项目,赚的钱都是借款人给的,房产升值空间大,风险低。
Ⅳ 最高法院:最高额抵押权可否随主债权一并转让
最高额抵押权可以随主债权一并转让。抵押权是一种法律协议,当资金借入人不能支付债券或票据所要求支付的款项时,它能够保护资金借出人。抵押权赋予资金借出人从协议中确定的资金借入人资产的出售所得现金中获得偿还的权利,借贷双方规定了各项抵押条款。

《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4)主债权转让抵押权扩展阅读:
抵押实现的方式:
以抵押物折价即以协议的形式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立法多有限制,其中最主要的就县对“流质契约”的禁止。 所谓流质契约,又称位流押契约、流抵契约或期前抵押物抵偿约款,是指物的担保当事人于设定抵押权或质权的合同中或于债务履行期届满之前,约定债权届期未获清偿时担保物即归债权人所有的条款。
“流质契约”之禁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担保物的价值高于债权额或日后升值时,多余部分不再退还给担保人.担保人或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将会受损;而如果担保物之后发生贬值,双方也不再找补,则担保权人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失。
上述情况均有失公平,尤其是,债务人往往系经济上的弱者,而债权人则通常居于优越地位。债权人可能借债务人因急迫困窘而举债之机,逼使其以价值较高的抵押物担保较小的债权,并希冀债务人届期不能偿债时,取得抵押物所有权以获得暴利。
因此。基于民法公平原则及正义观念,为保护作为弱者的债务人的利益并平衡各方权益,近现代各国民法大多禁止流质契约。我国《物权法》对此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 除上述方式以外,理论上与实践中一般还允许抵押权人可与抵押人协商以其他方式实现抵押权。
其中最有意义的方式,就是参照英美法的制度以抵押权人占有抵押物而收取孳息,或对抵押物托管经营来实现抵押权。如金融部门有的与抵押人协商出租抵押房产或由银行使用抵押房产,以房租抵还贷款。
在我国涉外项目融资中,由于抵押物多为大型电站、公路、桥梁等,以拍卖的方式变价较为困难,故通常认可境外债权人有权接管抵押物并以收益抵债。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抵押权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Ⅳ 关于债权转让抵押权是否一并移转 详细
关于债权转让抵押权是否一并移转 说明:以下论证的前提是债权可以转让,即不存在债权不得转让的情形且该债权转让符合法律相关规定。
一般情形:债权转让抵押权一并移转 抵押权是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权利,即抵押权担保的对象是债权而不是债权人。故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应一并移转,具体包括如下情形:
债权全部转让时抵押权一并移转 依据《合同法》第 81 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物权法》第192 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

(5)主债权转让抵押权扩展阅读:
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作为担保物权的一种,抵押权以其所担保的债权存在为前提,投有债权,就不可能有抵押权,抵押权失去了债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抵押权具有附随性。那么,抵押权能否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是否一并转让,这些都需要法律予以明确规定。
由于抵押权不具有独立存在的特性,因此本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根据这一规定,抵押权的转让或者以抵押权为其他债权设定担保,应当与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一同进行。
抵押权人转让抵押权的,抵押权应当与其所担保的债权一同转让;抵押权人以抵押权向他人提供担保的,抵押权应当与其所担保的债权一同向他人提供担保。单独转让抵押权或者单独以抵押权作为其他债权担保的行为无效。
Ⅵ 有抵押担保的债权转让时,抵押权是否随主债权一并转让
《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内让对债务容人不发生效力。只要对债务人履行了通知义务即可(通知的义务履行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不必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债务人的同意并不是这种转让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Ⅶ 有抵押的债权转让,受让人对抵押权有优先吗谢谢!
物权法192: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债权转让,抵押权一并转让。
Ⅷ 最高额抵押担保的主债权确定前,全部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并不随
应该也不随之转让,因为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还未确定,还有可能发生新的债务,所以没到期之前即使全部转让了,最高额抵押权也不转让。
Ⅸ 抵押权消灭的原因是什么,A.主债权转让 B.抵押权实现 C.抵押权人死亡 D.抵押人死亡
我的理解复是:主债权转让,只是制债权的主体之间发生变化,抵押物品依旧是抵押物品,只是归属于另一债务人,所以抵押权本身依旧存在。而抵押权实现,就是被抵押物已经成为了债务人偿还债权人的财产,抵押权变成了所有权,所以抵押权消灭。 不是专业的,只是参与,不要批评,共同学习下。
Ⅹ 债权转让后抵押权是否转让
一般情形:债权转让抵押权一并移转。
抵押权是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权利,即抵押权担保的对象是债权而不是债权人。故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应一并移转。
例外情形:债权转让抵押权不移转。
1、法律另有规定。例如《担保法解释》第6 条规定:主合同变更或者债权人将对外担保合同项下的权利转让,未经担保人同意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担保人不再 承担担保责任。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即在对外担保的场合,因法律另有规定,债权转让的,抵押权(保证担保权、 质权)不移转。
2、当事人另有约定。依据《物权法》第192条2规定,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债权转让担保权不移转。 《担保法》第22 条、《担保法解释》第28 条对保证担保的此种情形作了规定。《担保法》第22 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 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法解释》第 28 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债权同时转让,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 但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 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法律作此规定的主要原因是保证担保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
3、担保权专属于债权人 依据《合同法》第81条3规定,担保权专属于债权人的,债权转让担保权不移转。学理上解释专属于债权人的担保权主要为保证担保、抵押人为债务人以外第三人的抵押担保,目前并没有相关法律对此做出规定。
抵押权一并移转的实现条件。
在一般情形下,债权转让抵押权一并移转,但并非自动移转, 需履行通知债务人、重新登记程序始得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