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家大地坐标,地心坐标属于什么密级数据
这个问题问的很不清楚,单纯讲某个点的大地坐标而不讲精度等级,那是没有意义的。
保密法规规定,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成果和其他精度相当的坐标成果属于机密级。
㈡ 测绘局购买的测绘成果大地坐标为什么是概略位置
应该是买的水准点,它有点之记,可以找到
测区附近有,b.c级点最好买这个成果的两套成果,坐标,高程都是高精度的
㈢ 大地的成就影响
《大地》(The Good Earth)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赛珍珠的诺贝尔奖获奖著作。
在这部被瑞典皇家学院誉为“对中国农村生活”具有“史诗般描述”的作品中,赛珍珠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以饱蘸同情心的笔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
在小说出版的20世纪上半叶,作品跨越了东西文化间当时存在的巨大鸿沟,有力地改变了不少西方读者眼中中国那种“历史悠久而又软弱落后的神秘国度”印象,客观地促进了东西文化的沟通。
在1938年12月盛大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瑞典学院主持人所言:“赛珍珠女士,你通过那些具有高超艺术品质的文学著作,使西方世界对于人类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你赋予了我们西方人某种中国精神,使我们认识和感受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思想和情感,而正是这样的思想情感,才把我们大家作为人类在这地球上连接在一起。”
小说1931年一问世,就在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他们看到中国农民兄弟身上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存意志力。可以说,《大地》通过对中国形象更加实际的塑造,以及对中国人自身新的、更亲切、更有感染力的描写,取代了大多数美国人自己想象出来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
㈣ 什么叫大地经纬度
经纬度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度线。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测定的呢?公元344 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著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 250千米,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㈤ 什么是大地园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具体位置在:北纬34°32′27.00″,东经108°55′25.00″。
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是国家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大地原点是人为界定的一个点,是利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方法建立全国统一坐标系,使用的“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80系”,也称为“1980西安坐标系”。20世纪70年代,中国决定建立自己独立的大地坐标系统。通过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最后将中国的大地原点,确定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
大地原点的整个设施由中心标志、仪器台、主体建筑、投影台等四大部分组成。高出地面25米多的立体建筑共七层,顶层为观察室,内设仪器台;建筑的顶部是玻璃钢制成的整体半圆形屋顶,可用电控翻开以便观测天体;中心标志埋设于主体建筑的地下室中央。
大地原点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㈥ 测绘成果密级的划分是怎样的
测绘成果密级的划分:
1)绝密级测绘成果
包括: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心坐标系以及独立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参数;分辨率高于5’×5’,精度优于±1mgal的全国性高精度重力异常成果;1:1万、1:5万全国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参数及算法。
2)机密级测绘成果
包括: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成果以及其他精度相当的坐标成果;国家等级天文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卫星大地测量的观测成果;国家等级重力点成果及其他精度相当的重力点成果;分辨率高于30’×30’,精度优于±5毫伽的重力异常成果;精度优于±1m的高程异常成果,精度优于±3″的垂线偏差成果;涉及军事禁区的大于或等于1:1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1:2.5万、1:5万、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空间精度及涉及的要素和范围相当于上述机密基础测绘成果的非基础测绘成果。
3)秘密级测绘成果
包括:构成环线或者线路长度超过1000m的国家等级水准网成果资料;重力加密点成果;分辨率高于30'×30'~1°×1°,精度在±5mgal~±10mgal的重力异常成果;精度优于±(1~2)m的高程异常成果,精度优于±(3~6)的垂线偏差成果;非军事禁区1: 5 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或多张连续的、覆盖范围超过6km2的大于1:5000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1:10万、1:25万、1:5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军事禁区及国家安全要害部门所在地的航摄影像;空间精度及涉及的要素和范围相当于上述秘密基础测绘成果的非基础测绘成果;涉及军事、国家安全要害部门的点位名称及坐标;涉及国民经济重要设施精度优于±100m的点位坐标)。
㈦ 中国最中心点在哪
中国的中心点是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具体位置北纬343227.00,东经1085525.00。
1976年1月8日,薛章带着选址计划赶往北京。国家测绘局一致同意地球起源地选址方案。
具体位置为北纬34度32'27.00,东经108度55'25.00,海拔417.20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来源于1977年由国家测绘局投资建设,1978年投入使用。
地球的起源被人为地定义为起源点。以此为原点,中国建立了统一独立的国家坐标系,简称“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或“80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选择报告》解释了该大地原点位于泾阳县永乐镇的原因:“为使各方面大地测量成果数据统一计算,产地最好在中国大陆中部。”
(7)大地成果点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的起源由四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中心标志、仪器平台和投影平台。主体为7层塔式穹顶建筑,高25.8米,半球形玻璃钢屋盖,可自动开启进行天文观测。中心符号是起源的核心部分,由玛瑙制成,半球顶部刻有“十”字。
镶嵌在花岗岩地标裸露部分的中心,稳固地埋于地下。它是永久保留的。“十”字的中心是测量计算中心。仪表台建在中央标志的顶部。空心圆柱,高21.8米,顶部用于安装测量仪器。
建成后不久,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球起源》中增加了国家基本重力点和天文基本点。
原点标记的中心标志埋在主楼地下室的中心。从塔楼一楼大厅到地下室,你可以看到这里也是一个大厅,大厅的屋顶很高,将近8米。大厅的中间是一块边长为0.55米的方形红色大理石。底座是用整块大理石凿成的,重7吨。在石头的中心是一个半球投影,原点坐标石头。
㈧ 请问大地水准点是什么 请学过测量的人回答。
你说的是中国水准原点吧, 那是高程基准,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
水准基面,通常理论上采用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延伸到全球的静止海水面,也是一个地球重力等位面,实际上确定水准基面则是取验潮站长期观测结果计算出来的平均海面。
青岛地处黄海,而我国把黄海海平面定为海拔基准面,而这个海拔基准面就是根据验潮站提供的数据来确定的。验潮站的主要作用:监测、记录潮汐变化数据,为海港研究开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风潮等自然灾害研究提供了有关资料和预测、预防等服务。中国以青岛港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推算出的黄海平均海面作为中国的水准基面,即零高程面。青岛验潮站1900年开始验潮,1904年开始正式建立。
中国永久性水准原点位于青岛观象山山顶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测绘局于1954年建成,作为中国的海拔起点,全国各地的海拔高度皆由此点起算。
该水准原点因其在中国独一无二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中国高程测量的“格林威治”。
在观象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小石屋,外面有两层高栅栏,石屋子内还有三道铁将军把门。在石屋子里面,有一个价值不菲的拳头大小、浑圆的黄玛瑙,玛瑙上一个红色小点,上面标出“此处海拔高度72.260米”,这就是我国的“水准原点”。球形的水袋玛瑙标志,其上有铜制和石制护盖两层,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与验潮站上所求出的平均海水面进行联测,测出它的高程为全国高程起始点,国家测绘局将它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当时国家规定,采用由此青岛验潮站求得的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高程基准面,其绝对高程为零,凡由此基准面起算的高程,统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中国水准原点建成后,由此构成原点网。用精密水准测量测定水准原点相对于黄海平均海面的高差,即水准原点的高程,定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算高程。-----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高程起算点为水准原点。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系统”,共有292条线路、19931个水准点,总长度为93341公里,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高程基础控制网。
我知道就这些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