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上的一段话.出自谁的诗句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不是谁的诗句,,就是结婚证上的
2. 民国结婚证书上的一段美好的话怎么读的 怎么发音 谁能帮忙都标注下
“两姓联姻,一堂缔(dì)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chēng)。看 此日桃花灼(zhuó)灼,版宜(yí)室宜家,卜权(bǔ) 他年瓜瓞(dié)绵绵,尔昌尔炽(chì)。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jiān),好(haǒ)将红叶之盟,载(zaǐ)明鸳(yuān)谱。此证。
现代话翻译的意思是:不同姓氏的两家联姻,在一起缔结婚约,结成良缘,是得称的匹配,桃化盛开之际,正宜婚嫁(此处引自诗经),预料将来一定子孙像瓜蔓延绵,子子孙孙世代昌盛(见自诗经:绵),将白头到老的约定,书写于纸上,像红叶题诗一样的天赐良缘,记载于鸳鸯谱上,此证。
3. 古代结婚的时候有婚书,婚书上面都写的什么东西
古代结婚的时候婚书就是一张纸,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结婚证,而他们的婚书上也是较复杂的,要算好两个人的八字,还要签上各种人的名字。
“婚书单”是根据出嫁人的八字拟定的。一般在请阴阳先生看日子的同时,就推究明白,抄写出来,作为男女完婚当天的指南,有关行动都要按婚书单上的规定施行。
婚书一般由新郎的父亲书写,将一张大红纸折成若干竖行(以双为宜),以12行写就,暗含“好事成双”、“成双成对”的深刻寓意。如果父亲不在了的话,可以选择不写落款,或者只写上母亲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