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三峡好人成果

三峡好人成果

发布时间:2021-03-22 22:02:04

1. 三峡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特征

一、《三峡好人》的叙事分析

1、叙事主题:变化的中国。
贾樟柯电影的中心主题是变化,不仅是《三峡好人》,从《站台》到《世界》,贾樟柯一直关注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通人的生活变化以及情感方式的变化。在《三峡好人》中,这种变化更直接:故乡正在消失,婚姻、邻里、亲朋的关系也在变。贾樟柯说,“我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描写变化中的中国。因为,不管是中国经济加速度发展也好,社会生活迅速发展也好,这种精神的变化说到底是我们国家现代化的问题。”三峡工程全国瞩目,三峡拆迁的影响是超出本地的,所以贾樟柯以两个山西外来人寻找的目光来看待拆迁中、变化中的三峡。这是一种正在消失的现实,它深具中国当下特色:各种各样的拆迁,或许是发展的代价,带有现代化逆程中特有的过渡性质。拆迁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也不是一个通过个人的反抗就可以遏止的过程,拆迁就这样渗透到了最普通的人的生活之中。在影片中,贾樟柯对这一变迁的态度仍然是客观面对、尊敬现实、反思现实。他面对奉节老城的目光有些恋恋不舍,无奈的伤感和浓浓的乡愁替代了批判的锋芒。比如在影片中,摩的司机指着茫茫江水懒懒地对韩三明说:“停在那里的那条船,我家原来就在那里,早就没有了。”韩三明说:“你知道淹了还带我来(麻幺妹的老家)?”小伙子气愤地回答:“又不是我叫它淹的。”再比如“小马哥”对韩三明说的那句经典台词:“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们了,虽为我们太怀旧了”,“一个两干多年的城市,两年就拆了”。我们的生活在经历剧烈而快速的变化,钱越来越多,开放性和发展方面越来越多,但是生活有没有更好?人有没有更好?这正是贾樟柯提出和思考的问题。
2。叙事背景:小县城,大世界。
贾樟柯擅长表现小县城的生活世界。在以往的作品中,贾樟柯关注的是故乡小县城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变化。作为一个出生于七十年代,故乡生活剧烈变化的见证者,在现代文化中传统文化撞击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的小城人,他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很有价值的反思。他的早期作品几乎都是在山西汾阳拍摄,把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和作品本身融为一体,塑造出独特的美学风貌。由此,“县城影像”成为贾樟柯的标签,也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一种另类的叙述文本。这与导演本人出身于小县城有密切的关系。贾樟柯说:“城镇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种文化上的信心,这是我从县城里吸收到的最大的营养。这使我不管走到哪,都能有一种勇气。”从《世界》开始,贾樟柯走出了山西,虽然他把场景搬到了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仍然是小县城式的生活。《三峡好人》同样如此,与其说它是在反映三峡地区的人民的生活,不如说是一个县城的镜像,他通过奉节这样典型的南方老县城展开中国社会的全景:拆迁、人口贩卖、黑社会、失地百姓和征地政府之间的矛盾,这些社会问题显然不仅仅是山西、四川或重庆的个案。
中国的县城是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它既有现代性因素又有乡土文化的传统,它的社会形态的变迁,最集中地折射出近二十多年来中圉现代化进程的真实面貌,是中国社会蜕变的最生动体现。贾樟柯的电影不仅为中国小县城刻画了典型的形象:灰色、嘈杂、了无生机、充满垃圾和废墟、夸张的小商业景象等等,他还进一步深人到这种县城人的生活状态:小人物的蜉蝣人生———种流浪者式的边缘化的特殊生活。比如韩三明在三峡遇到的一群民工、沈红在路上遇到的找工作的小女孩,还有被人利用的英年早逝的“小马哥”等等。他们在时代变迁的波涛里无力地漂流。
3。关注对象:小人物与弱势群体。
《三峡好人》刻画了一群最最普通的移民形象,就连韩三明和沈红拘身份也是普通的矿工和护士。关注生活在小县城的底层人物、边缘八物是贾樟柯作品一贯的特点:《小武》里的小偷小武,《站台》里的歌舞团演员,以及在《任逍遥》中的社会问题青年等等。把镜头对准底层人物的导演不止贾樟柯一个,贾的特点在于真正赋予了这些普通人一种生命的质感、青春的质感,在灵魂上与他们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揭示他们的真实状态,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尊重,没有俯视,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同情。贾樟柯说,“无论如何,我想通过它(电影)去挖掘和展现人民之中蕴藏着的进步的力量。”与过去作品不同的是,《三峡好人》的主角在性格上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韩三明和沈红的行为中,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有了主动了断的勇气,他们都做好了所有承受结果的心理或物质准备,而不是像《站台》或《世界》里的人物随波逐流、盲目地被生活的变化摆布。

二、《三峡好人》的影像艺术风格

《纽约时报》的影评人评价贾樟柯“犹如一位拥有古典智慧的后现代主义者”,这种评价比较巧妙地概括了《三峡好人》丰富的美学特征。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饱满的细节以及更典型的人物性格塑造,而拍摄构图、色彩处理和人物造型都有古典油画般的静穆感。包括影片对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添加一些生活化的幽默喜剧元素等等,这些东西共同形成一种非常深沉的、值得反复体味的魅力。但是贾樟柯依然是贾樟柯,与张艺谋、陈凯歌等喜欢尝试不同风格的第五代导演相比,他有着自我追求的单一风格:单一的镜头方式,单一的叙述方式,单一的影像风格,甚至是单一的演员。可以说他在坚持不懈地阐述着自己的电影语言,从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转变风格。《三峡好人》依旧延续了他在《小武》《站台》中体现出来的品质:纪实性大于故事性,真实性大于情节性。
1.新现实主义与“声音”美学。
意大利著名编剧柴伐梯尼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现实主义创作的六原则:“用日常生活事件代替虚构的故事”、“不给观众提供出路的答案”、“反对编导分家”、“不需要职业演员”、“每个普通人都是英雄”、“采用生活语言”。贾樟柯的作品深受新现实主义及台湾导演侯孝贤的影响,在创作上基本把“六原则”作为自己的创作理念。“我的摄影机不撒谎”,这几乎是贾樟柯电影的文化标志。他的拍摄大量使用长镜头、非专业演员、方言。《三峡好人》依然惯用长镜头,固定机位的中景、中近景特别多,特写很少,基本上没有镜头的推、拉以及机位的移动,只有不多的几次缓慢的摇镜头。他用这种沉默、俸滞、缓慢、凝重的影像语言反衬出故乡正在被瓦解、被拆迁、被淹没的轰然变化的事实。这种镜头语言能够带给观众情感上的巨大张力。
在贾樟柯的写实手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叙述元素是声音。H·樟柯对银幕声音的理解非常独特,各种声音是他用来还原时代气息、拓展叙述空间的重要工具。从《小武》一直到《三峡好人》,在每部影片里都可以听到大量来自日常生活的噪音:交通工具的暄闹、各种机器的轰鸣、市场上的叫卖、收音机和电视机发出的声音等等密集地分布在影片的每一刻,永不消停。嘈杂、拥挤,尤其充斥着汽车和摩托车的声音,这是中国大多数小城镇的真实特色。贾樟柯从来不刻意过滤这些自然环境中的噪音,就像他几乎不对拍摄场景作任何美化处理。在《亘峡好人》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声音承担着丰富的叙事功能:拆迁过程中工具敲打石头的声音、江水奔流的声音、码头的汽笛声,共同编织出特定的声音背景在显示人的变迁。同时,影片对流行歌曲的巧妙运用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通过老歌《酒干倘卖无》来表达移民的离愁别绪;当地小孩唱的《老鼠爱大米》唤起了韩三明对妻子的思念;舞厅里《潮湿的心》暗合了沈红的心境。而现实中,流行歌曲确实成了普通人的情感归宿,他们需要这个归宿。在贾樟柯的其他电影中同样运用了众多契合时代潮流的流行歌曲,《站台》和《任逍遥》就直接来用了流行歌曲名。此外,电视机也是贾樟柯惯用的复原空间的手段,在《三峡好人》中,通过电视我们可以看到三峡移民搬迁的专题片、电视剧《三国演义》等等。这些片段在土种近乎无意的状态中丰富了影片的意昧。
2.超现实手法与诗意叙事。
《三峡好人》公映以后,观众讨论最多的是几处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飞碟”将韩三明仰望天空的视线与沈红连接到一起;在美丽的晨色中,经过一夜煎熬的沈红站在阳台上,她背后的巨型纪念碑突然象火箭一样升向天空;小马哥去世后,镜头从韩三明摆放的遗像左移到刘、关、张穿着传统戏装却围坐在桌前发短信;结尾处的画面背景出现了一个高空走钢丝的人。其实,熟悉贾樟柯作品的人可以看出,他并不是第一次使用这些新鲜元素,在他的上一部作品《世界》里,就有超现实主义的FLASH表现,虽然《世界》和《三峡好人》同样保持了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形式要素:记录性、实景拍摄、长镜头、非职业演员、方言等等。这些神秘的画面,是导演对片中人物(其实是导演自己)在心里、感觉、情绪的形象化表达,他不仅给人以是觉得美感和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它深刻表达了现实世界的不真实感、神秘感、不确定性,以及导演置身陌生时空的孤独感。正是这些诡异的镜头进一步赋手于影片一种意味深长的诗意。
诗性,这是《三峡好人》不同于贾樟柯以往影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他用最朴素的镜头,最朴素的人物,一片又一片的废墟,永不消停的噪音,让观众感到一种忧伤的美感。影片的英文名被翻译成“静物”,贾樟柯对此的解释是“我带着摄影机闯入这座即将消失的城市,有一天闯入一间无人的房间,看到主人桌子上布满尘土的物品,似乎突然发现了静物的秘密,那些长年不变的摆设,桌子上布满灰尘的器物,窗台上的酒瓶,墙上的饰物都突然具有了一种忧伤的诗意。静物代表着一种被我们忽略的现实,虽然它深深地留有时间的痕迹,但它依旧沉默,保守着生活的秘密。”而这些终年不变的静物在三峡,三峡在变,房子街道被淹没在水底,人们离开了旧居,四散到中国的各个地方,它们却仿佛游历于现实之外,就像那些沉默的移民,就像那些表情静穆、终日抡锤拆房的民工。贾樟柯深情凝视这些简陋的物、质朴的人,给这些被遗忘甚至就要消失的东西致以一种宝贵的、温暖的敬意。

2. 一带一路取得哪些成果

一带一路项目成果:

1、蒙内铁路

肯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唯一的支点,是新丝路建设中获得中国资金援助最多的国家。

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肯尼亚期间,中肯签署了关于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相关合作协议,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百年来建设的首条新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咽喉,也是东非次区域互联互通重大项目,规划全长2700公里,预计总造价250亿美元。

中国企业也携手通用电气开拓EPC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比如2015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在其承建的肯尼亚基佩托风电项目中采用60台通用1.7-103风机。

2、中匈协议

2015年6月6日,正在匈牙利进行正式访问的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布达佩斯同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亚尔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合作文件。

3、卫星通信

为保障“一带一路”通信卫星信号无障碍,国内的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经对“一带一路”的卫星发射进行了规划和研究,未来三年到五年内,将发射多颗通信卫星,与此同时,“一带一路”途经国家的通信信号也将逐步实现全覆盖。从而在通信领域为“一带一路”铺平道路。

4、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今后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

4月28日,为期两天的亚投行第四次谈判代表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是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名单最终确定后首次齐聚北京,代表们对多边临时秘书处起草的《亚投行章程(草案)》修订稿进行讨论并取得显著进展。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年中完成亚投行章程谈判并签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亚投行。

5、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

2015年12月22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与巴基斯坦国家高速公路管理局正式签署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苏库尔-木尔坦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项目为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长约1,152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公司本次签约承建的苏库尔-木尔坦段,为中巴经济走廊早期收获项目,全长392公里,建设工期36个月。合同金额2,943亿卢比,约折合人民币184.6亿元,约占公司201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31%。公司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取得重大实质性成果。

6、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

2016年1月10日,在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50多公里处的吉拉姆河畔,三峡集团承建的卡洛特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这是丝路基金首个对外投资项目。中国政府已承诺在2030年前向巴基斯坦投资至少350亿美元,为建造发电厂提供融资。通用电气表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订单金额已升至超过10亿美元,而五年前还不足1亿美元。

7、中巴经济走廊

2015年12月31日,“中巴经济走廊-2016中国产能合作友好访问团”新闻发布会暨大型纪录片《巴铁》启动仪式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举行。


8、中亚天然气管线项目

2009年,该项目由中石油海外工程集团承建,GE为该项目提供了四个压缩机站的十二台压缩机和航改型燃机。除技术、资金支持外,GE还调动沿线国家的本土团队,协助进行项目沟通,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通过中亚管道接入西气东输管道,覆盖国内25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用户,造福5亿多人。

9、印尼雅万高铁

2016年1月21日,印尼雅万高铁开工奠基仪式举行。这将是印尼乃至东南亚地区的首条高铁。

10、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高铁

3. 中国电影有哪一些成就呢

近年来中国电影没有很大的的发展,只不过是流量明星带起来的经济泡沫让人以为中国电影似乎很繁荣。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电影界仍有一批志在实现电影梦想或者立志为中国电影奉献一切的电影人不断尝试突破目前,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用电影启发民智,讽刺现实。在这其中去年的《我不是药神》,《一出好戏》算是其中不错的代表。

除此之外,几步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战狼》系列都在近几年迎来不错的口碑,他们很集中的表现了中国这个国家的整体形象,电影风格是很直接而且硬朗的。但令人失望的是,国内影视剧平均一年也就一两部口碑不错,这对于我们这样大的一个电影市场来说远远不够。

4. 华人导演赵婷凭《无依之地》获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她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中国姑娘赵婷创造了历史!第78届美国金球奖落下帷幕。之前提名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剧情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4项大奖的《无依之地》,最终拿下最佳导演和剧情类最佳影片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中国女导演。

她也创造了历史,成为首位拿下金球奖最佳影片的亚裔女性导演,也成为继芭芭拉·史翠珊(1984年《燕特尔》)后,金球奖历史上第二位获得最佳导演的女性。

在获奖感言中引用了《无依之地》中关于同情心的一段话,大意是“同情心能够掀开所有隔阂,让我们走到一起”,她也感谢了所有曾慷慨让她自由追求电影梦想的人。

这个38岁的华人导演突然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我们在惊喜中也好奇,她是谁?她从哪里来?她有怎样的故事?

赵婷,1982年生于北京,父亲是前首钢总经理赵玉吉,继母是演员宋丹丹。赵婷的整个电影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找投资、找资源而精疲力尽。最辛苦的时候,身高170公分的赵婷瘦到只有88斤。她离开家去伦敦的上学的时候只有14岁。

18岁拿到签证后,她搬进洛杉矶韩国城的一套单间公寓里。在采访中,她说:“在国内,最好的高中通常都是以地方命名。我翻了翻电话簿,看到了洛杉矶高中。我想,那我要去洛杉矶高中。”

赵婷拿到蒙特霍利约克学院的学位之后,靠学生贷款到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继续深造。为了赚生活费,她当过酒保;公交司机罢工,为了省钱,她买滑板上学。

首作《哥哥教我唱的歌》原计划拍摄资金100万美元,但最终拍摄全片的预算只有区区10万美元。这还全数来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小鬼当家》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在纽约大学设立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当年共有三个剧本入围,赵婷《哥哥教我唱的歌》就是其中之一。

最拮据的时候,她也没有向家里求助。直到很多年之后,宋丹丹看到《导演帮》的报道才感慨:真不知道她当时那么缺钱。想说缺钱我资助的时候,她已经不需要了。从这个时候开始,赵婷电影的母题渐渐浮出水面:边缘人群、空旷神秘的美国西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任意转换。

斩获2017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最佳影片艺术电影奖”的《骑士》,同样是在成本极低的状态下,采用了非专业演员进行拍摄。这个故事讲述了美国西部,一个竞技骑手是如何在受伤后一步步放弃梦想。这部影片和《三块广告牌》同时入围了2017年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后者主演麦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 )在看完影片之后,发出了和很多好莱坞制片同样的疑问——“谁是赵婷?”

这直接促成了麦克多蒙德邀请赵婷担任《无依之地》的编剧兼导演,这是赵婷第一次邀请知名演员担任影片主角。

《Vogue》杂志2018年采访赵婷的一篇文章里称:“她重塑了我们对西部片的认知。”文中还提到,西部片之于美国,就像荷马史诗之于希腊,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是美国民族神话的源泉,它塑造了美国人对从正义、暴力到独立、自由和开放空间等一切事物的思考方式。而《骑士》不仅做到了不落窠臼地讲述一个现代西部故事,还刻画了一个动人且极富创新性的牛仔形象。

直到赵婷拿到《永恒族》和《无依之地》的导演两个片约,她才彻底还清了学生贷款、第一次拿到医疗保险。

《无依之地》虽然有知名影星加盟,投资依然只是百万美元级别。赵婷制片团队套用了此前《哥哥教我唱的歌》《骑士》的拍摄经验,提前找50个人录下视频,让赵婷在其中挑选演员。在接受IndieWire采访时,“很多时候,到了拍摄现场我才知道要选择拍谁。”

这种在不确定中达成目标的能力,来自学生时代的打工经验。在接受《好莱坞报道者》(Hollywoodreporter)采访时她说:“当酒保,只有小费(可赚),所以你要让顾客感到舒适,就必须与他们交谈。很多时候,你在拍电影也会遇到一些人。如果问我如何和非职业演员相处,我会说你要听他们的故事。”

5. 推荐电影

爱丽丝梦游仙境 很好的
孔子
2012
阿凡达
肖申克的救赎 很有意义,很让人震撼
飞屋环游记 温馨中有耐人琢磨的感动
海底总动员 虽然年头有点长了,但是是部很好的动画片
碟中谍
超级英雄 非常的搞笑

6. 谁能给一篇以山寨文化为话题的作文

篇述说“山寨”的文章,转过来大家看看。

前不久,我的朋友tom给我发了一封邮件,问我山寨是什么事情是这样的,google公司发布了年度中国搜索热门词汇(China's new hot words)排名,并把他们翻译成英文介绍给全世界的网友。这些词汇反映了过去一年中发生在中国的重要事件和现象,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山寨 ”,google使用的英文翻译是catting(无主见的家伙,复印机),对他的解释是:这个汉语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山中堡垒的强盗们(the mountain strongholds of bandits),首先被借用来描述那些剽窃仿造的产品,后来也用来指自制的产品,比如恶搞视频。

tom不懂中文,很困惑于这个词的意思,问我山寨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假的产品会成为过去一年中中国网络搜索最热门的词汇。他没有到过中国,我感觉到要向他解释这个很困难。我上网查阅了一些关于山寨的资料,发现这个词最早是用来描述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厂家生产的手机,这些手机使用了一种台湾研制的低价芯片,以极低的价格融合市面上主流手机的所有先进功能并有所创新,在过去的一年中迅速的占领了中国低端手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看到这个资料,我突然想起了去年7月我和几个朋友在西藏旅行时看到很多藏民使用的手机,就是这种山寨机。我记得当我把相机对准一个藏族年轻人时,他拿出他的山寨机对我说,你看我的手机也可以拍照。那种手机大都具有3"以上的硕大屏幕,四个以上的扬声器和像普通数码相机一样大的摄像头,且大都具有金属机身和超长的待机时间,不过最重要的特征是价格极其低廉,大概只有普通国际品牌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如果山寨是从描述这种手机开始,我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在我的记忆中,这种进行低价仿制的行为在中国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比如,80年代日本任天堂公司开发的第一代游戏主机FC(family computer,译注:就是红白机),我记得FC在90年代刚刚登陆中国时,对于当时的中国家庭而言非常的昂贵。而且对于处在高考压力下的中国80后一代来说,他们的家长很难愿意把钱投资在电视游戏上。我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中国同学因为没有写完作业就到我家里来玩FC而被他的父亲毒打,并且惩罚他再也不许来我家。没过几年,中国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叫做”小霸王学习机”的产品,其实就是把FC的芯片和功能集成到一个电脑键盘中,并开发了一些用于学习和打字的配套卡带,价格也要比FC便宜。不同于对待FC的态度,大多数中国学生家长都给孩子购买了“小霸王学习机”,因为当把这个“键盘”连接在电视上时,他们相信他们的孩子不是在玩游戏主机,而是在学习使用一台家庭电脑。同时,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中国产的游戏卡带,他们跟日本原产的卡带很不同,里面的芯片很小,同样的游戏内容被简化和篡改后可以变成多个游戏销售,我记得我的一个中国同学的200in1的卡带中其实只是一个马里奥兄弟的不同篡改。

这样看来,如果把当年的学习机叫做“山寨FC”也是很恰当的。从我在中国生活的记忆中,我过去见过的很多中国制造的电子类产品都和山寨FC类似,而且他们好像大多是从珠三角和东南沿海的千万家小工厂中生产出来。

比如,walkman流行时,中国就有很多山寨walkman品牌。VCD技术取代了录像带后,在中国家庭中就流行了各种“山寨vcd播放机 ”,这些机器的外观和品牌名称都跟sony和panasonic极其相似,比如song,ponosanic等等,而且大都具有超强纠错,全制式播放,卡拉ok等日本品牌不具备的附加功能,有的甚至还集成了FC游戏的功能,且一律价格低廉。

2000后,我进入了中国的大学读书,我发现我的中国同学们使用的各种产品都具有山寨的特征。刚入学时,每个人都购买了一种叫做“英语复读机 ”的产品,我觉得那就是一个为学习英语优化的walkman而已,当年生产这种复读机的一些公司如今已经成了著名的民族品牌,比如步步高,清华同方等等。但我觉得当年这些公司和现在那些生产手机的山寨公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到了二年级的时候,我还在用md烧录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正版cd时,中国的盗版数字音乐下载已经取代了盗版CD的地位,几乎学校里的所有人都开始使用mp3播放器听歌。中国瞬间好像出现了成千上万家生产mp3的工厂,我的一个同学的叔叔就是福建一家mp3生产厂的老板,她告诉我,她叔叔的工厂可以生产几乎市面上所有国际品牌所有型号的mp3,除了内部使用廉价的解码芯片以外。三年级的时候,日本的消费数码相机开始全面进入中国,但3000元以上的价格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还是过于昂贵。而我的一位中国同学,以800元的价格购买到了一台中国制造的数码相机,却拥有300万像素的cmos镜头和无限时摄像功能。更有趣的是,当年生产这台山寨相机的就是后来吞并蓝色巨人的中国第一民族品牌联想电脑公司。而我的另一个同学拥有一台据说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功能摄像机——网易拍。

中国这种廉价和仿冒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除了存在于电子消费品领域,在服装、箱包、鞋帽和日用品领域更加的普遍。他们构成了中国低收入人群日常主要的消费品来源。如果你有机会在中国旅行,在任何一个中小城市和村镇的小商品市场中,都会看到无数这种商品。去年在西藏旅行时,我看到拉萨街头的藏族青年,也很喜欢穿着adidas和nike的仿冒服装。甚至在北京这样的国际都市中,也不缺少山寨商品,在西直门附近有一家叫做金五星的小商品市场,那里几乎就是一个山寨商品的集散地,很受穷学生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欢迎。

那些企业为什么会去生产山寨产品呢方刚,中国一家网络公司的副总,在他的blog中认为,这是企业自发冲破经济壁垒的市场行为。我比较同意他的观点,中国作为晚发的资本主义国家(译注:原文如此),中国的企业跟西方的企业相比,在技术和研发上是不具有任何比较优势的,当国内市场打开后,外国品牌进入,他们的消费人群是富裕者,中国企业只能通过仿造,打低价策略来创造新的市场进行原始积累,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的民族品牌都是靠山寨商品起家。而对于那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而言,他们既没有资金投资在品牌建设和广告上,又要面对各种行业壁垒和行政壁垒等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公平竞争,生产山寨产品就成了他们能够生存的唯一选择。

所以,至少在消费品生产领域,山寨现象绝不是少数小企业的个别行为,而是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化经济中的后发经济体所体现出的结构性特征。



山寨机只是这个事情的开端,更有意思的则是“山寨”这个词汇在诸多文化领域的迅速扩散。中国言论界的大多数观点强调,这是对“山寨”的误读和滥用。但若从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角度出发考察这种误读,反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误读背后的文化动力。换句话说,人们为什么愿意滥用“山寨”,欣然选择用“ 山寨”这一符号去标示各种文化客体。我所在大学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 Professor Wu 认为:对山寨的命名和热情恰恰说明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和文化态度的某些特色。

这样看来,我很难向tom解释清楚什么是山寨,因为山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存在于中国社会文化中一种深层结构。我觉得,用山寨去标识某种现象和某个人群都是不恰当的。我更倾向于用阿尔都塞的方式去理解作为“症候”的山寨现象,所以我更倾向于用山寨去标识整个中国。

中国的思想界往往对山寨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北京的一位媒体评论家韩浩月将山寨视为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他说,山寨文化来源于草根,也面向草根。它给人们带来了另一种选择,和抵制主流文化价值的可能性。而在我看来,草根通过模拟主流的方式进行娱乐,恰恰说明了主流文化符号及其所标识的阶级身份在今日中国的强大话语能力。

根据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被标识为山寨的文本靠与被其模仿的原始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而获得关注和意义,这种意义往往体现的是对原始文本的崇拜而并非反抗。HiPhone、SciPhone和iOrgane手机无疑是对苹果公司iphone的崇拜和模拟,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春晚、山寨电视台是对 cctv这个国家电视台及其制作的节目崇拜和模拟(央视的说法证实了这种判断,央视春晚总策划秦新民上个月对中国媒体说,他们闹就闹去吧,现在想借央视出名的人太多了……我们没法一一回应),地方政府搞的山寨天安门和山寨阅兵当然是对更高级权力所具有的享乐和寻租能力的崇拜,农民搭建的山寨鸟巢更是一种对北京作为权力中心的崇拜,南京一家房地产商开发的山寨一条街上店面分别冠以“哈根波斯”、“必胜糊”、“巴克星”、“KFG”等标志,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他们模仿的是哈根达斯,必胜客,星巴克,KFC,而这些餐饮消费在今日中国被看做是中产阶级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在娱乐领域,山寨明星单靠与港台明星之间长相上的近似就可以在中国二三线城市中获得很高的人气和收入。而这种明星崇拜背后,是对香港和台湾所代表的“南方发达地区”文化和经济地位的崇拜,这种崇拜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比今日更加明显。以拍摄底层人生活而著名的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在他的作品《站台》中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北方小县城中一个文艺团体的生存状况,他们在巡游演出中,靠声称自己的艺人是刚从香港归来的著名歌星来招揽人气,从服装到演出形式内容也是完全的港台化。这种山寨文艺团体在今日中国还存在于很多欠发达地区。

山寨文本生产和消费再现了今日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和文化生态,再现了在主流文化和经济地位中处于边缘位置群体的匮乏感和向中心移动的强烈诉求。今日仍然占中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国非城市人口(译注:应该指中国农民和农民工),往往成为山寨商品山寨文化的最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处于社会权力结构的最底层,消费能力低,受现代教育的水平差,自身的民间文化已经被主流消费文化毁灭殆尽,但他们又没有能力进入主流文化的中心区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体现的是对主流文化的崇拜和被唤寻状态,另一方面又是对主流文化的相对陌生和不熟练状态。在主流价值中,他们常因这种状态而受到主流文化的观看和嘲笑,被标识为“ 土”(译注:原文boor),就连他们自己也认同了这种客体化的观看位置而自娱其中。

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的民族国家仪式的CCTV春节晚会,每年号称有超过10亿中国人观看,当中最受欢迎的节目是被称作“东方卓别林”的中国笑星赵本山出演的滑稽短剧,在他最受欢迎的几次出演中,他和他的搭档宋扮演的中国东北农民以在主流文化面前展现出的各种愚昧无知和误读供观众取乐。赵本山被社会各个阶层广泛的喜爱说明了这种新的霸权结构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牢固,虽然在30年前的中国,在共产主义的话语中,贫下中农(译注:the poor and lower-middle peasants)曾经是这个国家成分最尊贵的阶层。



中国作为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说穷人的山寨体现在崇拜和模拟富人的生活方式,那富人也同样是山寨的。中国的今日的富裕阶层可以说世界上致富速度最快的一代人。他们的上一代也大都是农民或者城市小资产阶级,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他们大多在少于30年的时间内经历了从赤贫到巨富的过程。然而在全球资本主义的语境下,他们仍然处于一种半边缘的位置。在这个没有贵族的社会,他们以效仿西方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来标榜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贵族地位,然而这种文化身份的学习却不能像财富积累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他们对西方文化身份也处于一种相对陌生和不熟练的状态。如果说穷人对这种匮乏状态的补偿性解决方案是对山寨内容的生产和消费,那么富人的补偿性解决则是消费,是想象性的通过消费水平的补偿来填充这种内在的匮乏。

我的一位生长在中国北方小城的同学告诉我,他每年放假回家,都会看到某种名贵汽车集中出现在城市的主要商业区,这种潮流每年一变,前年是 BMW X5,去年是porsche cayenne,今年换成了Range Rover(译注:路虎览胜)。他说,好像全城的富人都在追逐一种潮流,至于这种潮流究竟是什么,他们自己似乎也不太清楚,总之,在潮流面前,不能让自己落后。

中国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之一冯小刚,在他最近完成的一部为雅虎搜索拍摄广告作品中,由著名喜剧演员范(范伟)扮演的秦老板执意要在葡萄酒中勾兑雪碧,当被一名骑乘英国纯种马的年轻西方式贵族侮辱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身份焦虑当中。可以说,范所扮演人物的身份焦虑体现的正是一代中国富人的山寨症候,而这种症候和中国其他阶层的山寨症候没有多少本质的差异。

可以说,整个中国在以崇拜西方的方式将自己山寨化。中国成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中第三世界国家自我堕落、自我流放的最典型代表。

随着中国高速度的城市化进程,在本世纪初开始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房地产运动中,整个中国的城市空间景观被迅速的毁灭和重建,中国的文化学者戴锦华认为,整个中国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大工地(新华社记者王军的畅销书《城记》详细描述了北京市的现代城市化进程)。而在这场房地产运动中,各地的地产商都通过贩卖一种西方式的建筑和生活方式来销售自己的楼盘,而这种概念很好的刺激了中国新富阶层的购买欲望。如果你有幸在中国的大城市旅行,你会看到众多的高档住宅社区被设计成古希腊或巴洛克风格,山寨凯旋门和维纳斯更是遍布全国。近几年,地产商们又推出了一种本土化的概念营销,主打了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和生活概念,于是你会在外观为欧式的社区内部空间看到带有飞檐和壁画的精致中国仿古建筑,和园林布局。我想说,这些社区完全可以叫做山寨圆明园,那个曾经被西方入侵者建造并烧毁的著名清代皇家园林。在这样全国性的造楼运动中,社会记忆和文化身份被迅速地改写,而这种改写的范本恰恰来自资本主义的核心区域。

这种自我流放更深刻的体现在中国的文化领域,那些被中国人视为最优秀的本土文化而向西方输出的的文本,其实也带有这种山寨的特征。戴锦华认为,华语世界最优秀的那些电影导演们,无论是获得欧洲电影节确认的张艺谋,还是获得好莱坞确认的Ang Lee(译注:李安)都是通过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改写传统中国和革命年代中国的方式获得一种西方审美下的确认。更加激进的中国学者黄继苏甚至使用了这样的表述:不论是张艺谋的巩俐还是李安的汤唯,都是通过卖儿卖女和向西方下跪的方式获得赏识。

我不想去评价这类激进阐释的适当性,至少在我看到的,中国导演对西方审美和评价体系的自觉学习和运用。上文提到的贾樟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中国的文艺界和青年人中,贾因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原创性”和“本土性”而受到大力的追捧,成为“第六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然而,贾其实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西方的人,他很善于发现西方现代性批判在中国的试用性,他的作品主题几乎无一例外的指向了“毁灭和重建过程中的迷失”这个现代性母题。至今他所获得的最高荣誉是《三峡好人》的威尼斯金狮,而这部片子正是关于全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而他的最新作品《24城记》,正是关于中国近年的房地产业。他的第一部获得本土公映的影片《世界》,正是发生在具有山寨特征北京世界公园中的一个爱情故事,而他自己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说,他在《世界》中使用的 flash动画等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是有意借鉴了罗兰.巴特的句段关系组合理论。如果按照黄继苏的观点,贾樟柯也仅仅是在把中国的现代性景观贩卖给西方。

有趣的是,贾个人的奋斗历程也是颇具山寨特征,在他的故事长片处女作《小武》中,那个北方小城的无业青年小偷小武正是贾早年经历自传式的投射,他并不是中国唯一的电影学院的正式毕业生,地下电影的拍摄经历也无疑带有冲破壁垒的山寨特征,在他成功后,被西方艺术电影体系和中国文艺界确认的大师身份似乎也正是隐喻了一次自我奋斗和自我流放的完成。

更进一步的八卦,我发现,分别作为“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张艺谋和贾樟柯都是出身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是所谓的“无身份的个人 ”,他们个人奋斗的成长经历作为一个好莱坞似的现代神话,连同他们的作品受到了中国普通民众同样的追捧。有趣的是,作为“第五代”中的另一位重要导演,出身传统中国贵族知识分子家庭的陈凯歌却在凭借《霸王别姬》获得华语世界唯一金棕榈奖的短暂辉煌后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冷遇。我觉得,这个事实正是对当下中国现状的并非偶然的隐喻。



将整个中国作为一个第三世界文本,我们看到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不可避免的扩张,以及中国在这种扩张中迅速的陷落和狂飙突进。最初主流把仿冒手机标称为“山寨”,反映了已经建立的权力和经济结构对这种野蛮生长方式的排斥和恐惧感;同样的,若把整个中国标称为山寨,则有整个西方对于这种狂飙突进的恐惧感。

吉登斯认为,西方的没落标识了西方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控制的日渐减弱,这并不是最早诞生于西方的资本主义体系冲击力逐渐减弱的结果,倒是这种体系全球性扩张的结果。可以说,今年的金融危机更加重了这种恐惧感,中国新富阶层赴美国看房团的出现正是山寨攻城略地的最好信号。西方已经在生产和消费领域丧失了自身的独特性,也会在中国遍地开花的山寨圆明园和兑雪碧的葡萄酒中丧失自身文化身份的独特性,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使得西方迫切想要寻求新的符号去标识自身的独特性,就像大陆新富阶层迫切想要寻求“西方符号”去区别自身和其他的普通的中国人一样。

我担心,这种恐惧感会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和中国崛起而带来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作为西方主流对中国文化诠释的最新成果,迪斯尼公司的《功夫熊猫》在美国热映后,我问tom对这部片子的观感。tom对我说,他感到很害怕,原来蠢笨可爱的熊猫仅仅是为了吃就可以学会所有的武功,战胜所有的高手。这让他联想到了在美国遍地生根的中餐馆、超市里中国制造的产品和那些勤劳得“不可理喻”的中国移民,他感觉到一股难言抗拒的强大力量(译注:juggernaut)正在碾过和改变这个世界……

嗨,如果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山寨,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要问一句,你准备好了么(

7. 中国有哪些著名导演

先说内地吧。

张艺谋

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早期执导的作品,艺术成就很高,并在国际上影响深远。电影《红高粱》斩获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入围4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且斩获了银狮奖最佳影片、费比西奖,《秋菊打官司》斩获4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活着》斩获4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并获得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一个都不能少》斩获5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奖、魔法时刻奖,《我的父亲母亲》斩获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英雄》斩获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阿弗雷鲍尔奖,此外还有《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作品入围各类国际电影节。

张艺谋国师之名,当之无愧,据我统计,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他累计提名20次,获奖12次,捧走了一座金熊奖、两座座金狮奖,可以说是中国内地当前在国际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导演。

此外特别提及一下蔡明亮导演,因为不是中国国籍,所以未列入其中。他本人也是囊括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累计获奖9次,捧走了一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三座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文/星夜行)

8. 什么样的片子叫做贺岁片

贺岁片
"贺岁片”这一说法是由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传入内地的。所谓贺岁片,是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因此其题材多与百姓节日期间喜庆、祝福的生活与习俗相关,形式多是娱乐性、消遣性较强的喜剧片和动作片。

贺岁片的起源和发展

贺岁片最早起源并流行于香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到岁末香港演艺圈内的一些明星都会自发地凑到一起,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影片献给观众。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满足以下两点:首先是喜剧,其次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是第一部以“贺岁片”的名义引进内地的影片,当年的全国票房收入仅次于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 1998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拍出了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该片获得当年“百花奖”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故事片三项大奖。《甲方乙方》在票房上的成功引出此后几年的贺岁片大战:投拍的贺岁电影一年多过一年,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加入执导贺岁片的行列。其中影响最大、票房最高的要属1999年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特邀冯小刚赴美拍摄的《不见不散》。

以下是2007年贺岁片:
06年11月23日《墨攻》
06年11月30日《父子》
06年12月01日《云水谣》
06年12月14日《黄金甲》
06年12月14日《三峡好人》
06年12月22日《伤城》
06年12月29日《大电影之数百亿》
06年12月29日《面纱》
07年01月 《落叶归根》
07年01月18日《门》
07年春节 《大城市小宝马》
07年02月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9. 有哪些电影是值得在高中时候看得

都已经上高中了,建议就别整天看那些粗制滥造的圈钱国产流量片了。列一个必看清单给你:
001 西线无战事
002 卡萨布兰卡
003 桂河大桥
004 阿拉伯的劳伦斯
005 巴顿将军
006 教父(1、2)
007 飞越疯人院
008 猎鹿人
009 走出非洲
010 野战排
011 雨人
012 与狼共舞
013 沉默的羔羊
014 不可饶恕
015 辛德勒的名单
016 勇敢的心
017 英国病人
018 泰坦尼克号
019 角斗士
020 指环王全系列(全部要看)
021 黑客帝国全系列(全部要看)
022 国王的演讲
023 逃离德黑兰
024 为奴十二年
025 攻壳特工队全系列(动画片)(全部要看)
026 黄昏清兵卫
027 天使之城
028 最后的武士
029 盗梦空间
030 生化危机全系列(全部要看)
031 史密斯夫妇
032 罗马假日
033 钢琴课
034 末路狂花
035 简爱
036 黑天鹅
037 V字仇杀队
038 低俗小说
039 飞越疯人院
040 钢琴师
041 罗生门
042 七武士
043 七宗罪
044 全金属外壳
045 天堂电影院
046 西部往事
047 现代启示录
048 肖申克的救赎
049 这个杀手不太冷
050 终结者全系列(全部要看)
051 罪恶城市
052 蝴蝶效应(只看第一部即可)
053 搏击俱乐部
054 卡廷惨案
055 垂直极限
056 我是传奇
057 独立日(只看1)
058 先知
059 后天
060 完美风暴
061 茜茜公主
062 佐罗
063 悲惨的世界
064 巴黎圣母院
065 虎口脱险
066 基督山伯爵
067 最后一班地铁
068 虎、虎、虎
069 兵临城下
070 乱世佳人
071 窈窕淑女
072 偷天换日
073 生死狙击
074 明日边缘
075 战争与和平
076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077 情陷非洲
078 深海长眠
079 窃听风暴
080 社交网络
081 拆弹部队
082 阿凡达
083 云图
084 我是战士
085 机械公敌
086 猩球崛起(1、2)
087 CT Lucy
088 星际穿越
089 占水师
090 人鬼情未了
091 深夜食堂
092 斯坦福监狱实验
093 间谍之桥
094 达芬奇密码
095 天使与魔鬼
096 007全系列(全部要看)
097 X战警全系列(全部可看)
098 变形金刚全系列(全部可看)
099 冰河世纪全系列(全部可看)
100 刀锋战士全系列(全部可看)
101 第一滴血全系列(全部可看)
102 碟中谍全系列(全部要看)
103 谍影重重全系列(全部要看)
104 夺宝奇兵全系列(全部可看)
105 非常人贩全系列(全部可看)
106 复仇者联盟全系列(全部可看)
107 敢死队全系列(全部可看)
108 钢铁侠全系列(全部可看)
109 蝙蝠侠全系列(全部可看)
110 哈利波特全系列(全部要看)
111 死神来了全系列(全部要看)
112 加勒比海盗全系列(全部可看)
113 蓝白红三部曲(全部要看)
114 木乃伊全系列(全部可看)
115 狮子王全系列(全部要看)
116 速度与激情全系列(全部可看)
117 蝎子王全系列(全部可看)
118 午夜凶铃全系列(全部可看)
119 星际迷航全系列(全部要看)
120 星球大战全系列(全部要看)
121 异形全系列(全部要看)
122 最终幻想全系列(全部要看)
123 侏罗纪公园全系列(全部要看)
124 镖客三部曲(全部要看)
125 十二怒汉
126 好家伙
127 后窗
128 记忆碎片
129 生活多美好
130 日落大道
131 西北偏北
132 美国丽人
133 阿甘正传
134 拯救大兵瑞恩
135 发条橙
136 猜火车
137 杀死一只知更鸟
138 千与千寻
139 窃听风暴
140 洛城机密
141 飞屋环球记
142 致命魔术
143 雨中曲
144 回到未来
145 帝国的毁灭
146 摩登时代
147 美国往事
148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149 卢旺达饭店
150 老无所依
151 虎胆龙威
152 冰血暴
153 盗火线
154 死亡幻觉
155 宾虚
156 毕业生
157 硫磺岛的来信
158 卧虎藏龙
159 费城故事
160 无间道(只看1)
161 活着
162 非诚勿扰(只看1)
163 特种部队(1、2)
164 美国队长全系列(全部要看)
165 西西里的传说
166 爱情呼叫转移
167 黄飞鸿系列(全部可看)
168 鬼子来了
169 芙蓉镇
170 阳光灿烂的日子
171 赌神(只看1)
172 老友记(全部要看)
173 越狱(全部要看)
174 纸牌屋(全部要看)
175 豪斯医生(全部要看)
176 雍正王朝(全部要看)
177 走向共和(全部要看)
178 兄弟连(全部要看)
179 猫和老鼠(全部要看)
180 黑郁金香
181 魂断蓝桥
182 地狱医院
183 情陷撒哈拉
184 伦敦上空的鹰
185 攀登梅鲁峰

10. 谁能推荐几部农村题材的电影,要有意义的,

其实你该去看看贾章柯的片子,朴实生活化。觉得人人都能演。。
三峡好人,逍遥游等等~~自己找找吧`~~网络下就ok ~~迅雷没就上电驴拉`~`

阅读全文

与三峡好人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