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韦正谈成果

韦正谈成果

发布时间:2021-03-20 21:47:50

① 徐州博物馆的科研成果

专著文集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周学鹰:《徐州汉墓建筑——中国汉代楚(彭城)国墓葬建筑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邹后本主编:《江苏考古五十年》秦汉部分,南京出版社,2000年。南京博物院邳州博物馆: 《邳州山头东汉墓地》 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刘尊志:《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王恺、葛明宇:《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主编,夏凯晨、及巨涛副主编:《两汉文化研究》(第一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王中文主编,及巨涛、夏凯晨、刘玉芝副主编:《两汉文化研究》(第二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孙厚兴、郭海林主编,夏凯晨、刘玉芝副主编:《两汉文化研究》(第三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综论尤振尧:《江苏汉代诸侯国的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价值》,《南京博物院60周年纪念文集》,1993年出版。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考古学报》1998年1期。郑绍宗、郑滦明:《汉代诸侯王陵的营建和葬制》,《文物春秋》2001年第2期。刘瑞:《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三题》,《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出版李银德:《徐州西汉楚王陵墓考古的发现与收获》,《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辑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周保平、刘照建:《西汉楚王陵墓形制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邱永生、刘照建:《江苏汉代王陵研究》,《东南文化》2005第5期。孙波:《西汉诸侯王墓的发现和研究》,《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刘照建:《西汉楚王陵墓制度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郝莉蓉; 杨孝军:《浅谈外来文化对汉代艺术的影响──从徐州狮子山汉楚王陵出土的金带扣谈起》,《四川文物》1997年第5期杨孝鸿:《欧亚草原动物纹饰对汉代艺术的影响——从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金带扣谈起》,《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8年第1期申茂盛:《试论西汉初期汉廷对诸侯国军队控制的加强——从狮子山出土的兵马俑谈起》,《秦汉文化比较研究——秦汉兵马俑暨两汉文化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王恺:《徐州狮子山兵马俑与西汉楚国》,《江苏史论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狮子山楚王陵出土文物座谈会纪要》,《文物》1998年第8期王进南、刘尊志:《原始道教和早期佛教思想在徐州汉墓中的体现与反映》《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墓葬结构梁勇:《从西汉楚王墓的建筑结构看楚王墓的排列顺序》,《文物》2001年第10期。邱永生:《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园初步研究》,《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孟强:《从墓葬结构谈狮子山西汉墓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2002年第3期。耿建军:《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的结构特征及形成原因》,《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辑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刘照建:《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天井成因考》,《考古》2006年第3期。耿建军:《徐州狮子山楚王墓陪葬人位置问题初探》,《蒋赞初先生八秩华诞颂寿纪念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9年。刘照建、梁勇:《楚王山汉墓群考古调查》,《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出版。周学鹰:《因山为陵葬制探源》,《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刘尊志:《西汉晚期楚王(后)墓葬浅探》,《中原文物》2007年第1期马永强:《对徐州龟山和狮子山汉墓结构的几点认识》,《华夏考古》2008年第2期。汉墓墓主人研究王云度:《狮子山汉墓墓主刘戊说释疑》,《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五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宋治民:《狮子山西汉楚王陵的两个问题》,《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1期。耿建军:《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开凿时间考析》,《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刘照建、张浩林:《徐州狮子山汉墓墓主考略》,《东南文化》2001年7期。刘瑞:《狮子山楚王陵墓主考略》,《文博》2002年第6期。韦正:《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墓主的再认识》,《考古》2002年第9期。刘尊志:《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墓主再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孟强:《从随葬品谈徐州狮子山汉墓的墓主问题》,《考古》2006年第9期。耿建军:《刘戊还是刘郢(客)——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墓墓主之谜》,《中国考古谜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冉如波、陈海霞:《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墓主身份及其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江汉考古》2007年2期。李春雷、李红:《徐州狮子山汉墓墓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邱永生、茅玉:《北洞山王陵考略》,《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4期。葛明宇、孙凤娟:《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墓主应为夷王刘郢客》,《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19日。刘瑞:《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墓主考》,《考古》2008年第10期。葛明宇:《徐州北洞山汉墓年代与墓主探讨》,《考古》2009年第3期。刘照建、边策:《也谈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墓主和时代》,《东南文化》2010年第3期。蒋若是:《徐州龟山楚王陵及其家族墓葬制年代、葬制与钱币类型》,《徐州博物馆三十年纪念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器物研究李银德:《徐州出土西汉印章与封泥概述》西冷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编《青泥遗珍--战国秦汉封泥文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冷印社出版社梁勇:《试论“大匠宫司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孟强:《西汉楚王刘注墓薄葬刻石浅析》《中国文物报》2010年2月17日。吕健、杜益华:《江苏徐州黑头山汉墓出土印章的几点认识》《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6辑李永乐:《馆藏汉代玉枕》《收藏》2010年第2期。赵赟、刘照建:《江苏邳州纪年东汉墓出土铜人造像考辩》《青铜文化研究》2010年第六辑。王恺:《浅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东亚玉器》第二册,香港,1998年出版。王恺、王凌:《西汉楚王刘戊墓及出土玉器》,《收藏家》2000年第11期。张玉、李国安:《中国古代玉敛葬现象研究》,《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梁勇:《徐州出土汉代玉器的历史价值》,《光明日报》2003年4月8日。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石荣传:《从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玉器看汉玉艺术风格》,《文物春秋》2004年第1期。卢兆荫:《弥足珍贵的西汉楚王陵墓玉器》,《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辑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田芝梅:《徐州出土汉墓玉器的分类》,《东南文化》2008年1期。王黎琳:《徐州出土汉玉概论》,《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谷娴子、 丘志力、李银德、 杨萍、 李榴芬:《西汉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中的石墨包裹体》,《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魏鸣:《鳞片式玉衣》,《文物天地》1987年第2期。卢兆荫:《再论两汉的玉衣》,《文物》1989年第10期。龚良孟强耿建军:《徐州地区的汉代玉衣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1996年第1期。李春雷:《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镶玉漆棺的推理复原研究》,《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1期。李银德:《汉代的玉棺与镶玉漆棺》,《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2001年。徐州市博物馆:《徐州狮子山楚王墓金缕玉衣修复》,《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第3期。王恺:《狮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和封泥对研究西汉楚国建制及封域的意义》,《文物》1998年第8期。赵平安:《对狮子山楚王陵所出印章封泥的再认识》,《文物》1999年第1期。韦正:《从出土印章封泥谈汉初楚国属县》,《考古》2000年第3期。黄盛璋:《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墓主与出土印章问题》,《考古》2000年第9期。耿建军:《试析徐州西汉楚王墓出土官印及封泥的性质》,《考古》2000年第9期。刘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封泥考释》,《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汪俊明 韦正:《从出土印章谈西汉王侯国行政关系》,《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吴荣曾:《从西汉楚国印章封泥看王国中央官职》,《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辑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梁勇:《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印章与墓主问题的再认识》,《考古》2006年第9期。刘照建:《秦汉兵马俑形体差异探源》,《秦汉文化比较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张玉:《徐州汉兵马俑的再认识》,《考古与文物》2002年汉唐考古增刊。张振中:《徐州狮子山西汉兵马俑阵大揭密》,《文史春秋》2002年第3期。张玉、刘照建:《徐州地区西汉陶俑的发现及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02年第11期。邱永生、葛明宇:《狮子山楚王陵铁甲胄研究综述》,《中国文物报》2000年2月13日。申茂盛、阎红霞:《试论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铜质“鸡鸣戟”》,《秦汉文化比较研究一秦汉兵马俑暨两汉文化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杨泓:《徐州楚王陵墓出土兵器初论》,《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辑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葛明宇、邱永生、白荣金:《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铁甲胄的清理与复原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第1期李银德:《徐州出土“明光宫”铜器及有关问题探释》,《江苏省考古学会论文·1984-1985合集》。邹厚本、韦正:《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金扣腰带》,《文物》1998年第8期。单月英、 黄琛:《大汉楚王的时尚腰带》,《文明》2006年第4期。李永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金腰带扣面图案含义略考》,《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孙机:《徐州楚王墓出土文物珍品散记》,《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辑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顾风:《寥若晨星珍比拱璧——徐州龟山汉墓石刻文字的发现与研究》,《书法丛刊》1998年第3期。赵雄伟:《先秦至西汉札甲形制的继承与演变》《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年第2期。文物保护王爱超:《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壁面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山西建筑》2005年第13期万俐、徐飞、范陶峰、陈步荣:《徐州狮子山汉楚王陵彩绘陶俑的保护研究》,《文博》2009年第6期。

② 有哪些看了停不下来的电视剧推荐

《安家》,翻拍自日剧,是孙俪时隔多年再次出演现代戏的力作。虽然播出之前,屡次改名,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播出之后的反响热烈。在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双台联播,还能在两个台的实时收视中取得双破二的好成绩,剧中各位主创和相关剧情更是天天热搜见。

一部剧能爆,真的是要聚齐天时地利人和,而且有时候,播出期间也许点击很不错,但是播过之后,或许没有人想再看第二遍。能称之为经典的剧,还是少之又少。

③ 你觉得《爱5》结局后谁是最大的赢家

而成果就不同了,大家对于她爱情公寓诸葛大力的印象不是太深,而且现在的时代也不同了,现在科技发达,网络迅速,不像十年前,在爱情公寓第一季的时候,大家看完后,就只会记住其中的角色,而现在,看完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去了解自己喜欢的角色的演员,所以大家通过诸葛大力这个角色去了解了成果这个人,而且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子,所以在爱情公寓5结束后,大家会对成果这个演员本身印象更深,所以之后成果的发展一定会很顺畅,所以爱情公寓五最大的赢家就是成果了。

④ 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住进同福客栈还是爱情公寓

如果可以选择当然就是住进爱情公寓呀,因为只是听过爱情公寓,对这个公寓熟悉的所以才是愿意住进去嘛,毕竟都是熟悉的才是会选择入住,否则谁也不是陌生的地方就直接肯住的呀,都是听说爱情公寓的多,也是了解一些它的信息才这样选择的。
爱情公寓还是比较广泛一些,比较流行流传一些呢,因此大家也是都基本愿意选择爱情公寓了哈。至于同福客栈,真心没有听说过了呢,所以当然就不是这样选择的,谁愿意去住进去嘛。因为不熟悉同福客栈,不了解同福客栈了,所以也是不选择它。总之都是这样子的,都是愿意选择熟悉的地方去入住,这样子才是现在很多人的做法呀。

⑤ 韦正突然官宣新剧,爱情公寓原班人马都会回归吗

韦正突然官宣新剧,《爱情公寓》原班人马回归,网友:太期待了!

有很多新剧陆续官宣,而且在这些作品当中,不乏有一些大制作大IP的作品。而且演员也都是非常有实力非常有演技的,比如说像胡歌、赵丽颖等人。

一直以来,在娱乐圈里有很多知名的导演实力也是非常强的,比如说像张艺谋等人。我们说的这位导演,他也是非常厉害的,而且作品更是受到了一代人的喜欢,那就是韦正导演,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爱情公寓》系列。

不管这部作品究竟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粉丝而言也是非常期待这部作品的,因此当导演官宣这部作品之后,很多粉丝也是在留言区纷纷的表示非常的期待。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⑥ 谁能告诉我太平天国四个王的故事

《太平天国》人物谱

《大平天国》人物众多,为方便观众欣赏,现简要介绍其主要人物如下: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天王。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师长及亲友赞许。1827年,未满15岁的洪秀全轻而易举通过了县试,但府试却落选了,此后又先后三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不幸都名落孙山。1843年,洪秀全受《劝世良言》一书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提出天下男女,皆兄弟姐妹,应独尊上帝,不行恶事,斥封建皇帝为“阎罗妖”,号召人民奋起将其“击灭”,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冯云山(1815~1852)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因父亲早故,家道中落,他在家乡教读,屡试不中,对科举与清政府不满。1843年他与洪秀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支持和参与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杨秀清(1823~1856)太平天国东王。家境贫寒,幼丧父母,饱受生活磨砺,虽不曾读书,但谙于世事,富于权谋。1844年加入拜上帝会。1848年冯云山陷狱,洪秀全离开广西,拜上帝会濒于瓦解,杨秀清假天父下凡,发号施令,稳定团结众心,又设法营救冯云山脱险,使拜上帝会危而复安。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萧朝贵(?~1852)太平天国西王。家境贫苦,萧朝贵稍长,即以佣工及种山烧炭谋生,后举家由武宣移居桂平县古棚村,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翼王。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
韦昌辉(1826-1856)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经冯云山启发加入拜上帝会,并奉命在家开炉打铁,明则制造农具,暗中制造武器,准备起义。金田起义就是在韦家祠堂宣布的。1851年3月,洪秀全登极,韦昌辉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是五军主将之一,永安封王时,又被褒封为北王。冯云山、萧朝贵分别在全州、长沙牺牲后,韦昌辉的地位自然上升,仅次于洪、杨、居第三位。

1851年,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4年后,这场气势磅礴、震惊世界的农民革命战争失败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中的歌曲——“能共那苦中苦,难共那甜中甜;能过那生生死死般般险,难过那花花绿绿重重关;不问那千秋大业为何毁一旦,只叹那剑上血还是那么成,风中泪还是那么酸”——非常贴切地道出了太平天国的衰亡之一:其领导人物在性格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衰亡。

一、贪图享受

常言说,身正为范。一个人只有严以律已,才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如果贪图享受,这个人就会沿着下坡路走向洼地,甚至迈进深渊。太平天国从建都天京之日起,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领袖人物就贪图享受,丧失了进取心。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病死,11年中从未迈出天京城门一步,只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其余时间则在他的金龙殿里坐享荣华,其帝王生活的威仪和气派,是相当排场的。据说,洪秀全曾经拥有88个后妃,其数量超过了历代封建帝王的72后妃。太平军进入了天京,大兴土木,不少王府、将宅非常豪华,并且上下争奢赛富,竞相大搞华丽排场,连基层管辖25人的“两司马”也要乘4人抬的黑轿。东王杨秀清每次出行要乘48人抬的大黄轿,夏日轿下设玻璃注水养金鱼的水轿,每次出行时前后仪仗数里,像赛会一般。正是因为太平军上上下下抵挡不住贪图享受的欲望,从而导致了百万大军转瞬之间冰消瓦解,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二、骄傲专横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一个人如果取得了很大的功绩,那么他应该谦虚谨慎,这样会使他更上一层楼,会使他保一份平安。然而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物不采取这种正确态度,他们在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飘飘然起来,昏昏然起来,不仅骄傲自大,而且专横跋扈,这样,他们就因这种性格缺陷绊脚而栽跟头。东工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建立过程中,显示了出色的政治军事才能,但在革命成果取得的同时,他开始自恃功高,日渐专横起来。他对太平军将士随意处死,连许多王侯包括北王韦昌辉等人,也都受过他的杖责。1856年8月,清军包围天京的江南大营被打垮,太平天国的前景更加广阔,杨秀清乘机扩权,逼迫洪秀全亲自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对此,洪秀全表面上答应,暗中密令在江西的韦昌辉等人,迅速返回天京“救驾”。9月的一日,韦昌辉率心腹部队三千多人深夜赶到天京,迅速包围了东王府,大开杀戒,除杨秀清及其亲属外,还有两万多将士惨遭杀害。自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以后,开始转向衰退。杨秀清的被杀,是与他居功做校有关系的。

三、虚伪猜忌

俗语说:“巧伪不如拙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诚待人者的影响力是很强的,得到的收益也是很大的。与此相反,虚伪猜忌者,虽然自认为非常聪明,但却常常被聪明所误,因为与其交往对方得不到信任,自然也就不会与其倾心而交。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后,革命初期那种“寝食必俱,情同骨肉”的作风没有了,出现了“彼此暌隔,猜忌日生”的局面。洪秀全杀了杨秀清、韦昌辉后对石达开也有猜忌,他一方面对石达开礼遇有加,赋予其在天京主持军政大权;另一方面又对其加以防范,封他的两个哥哥为王,对其牵制。这种虚伪做法,使得石达开感到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境地,觉得在天京大展宏图之路已被阻绝,他对洪秀全不能以心换心而伤感不已,于是在1857年6月,负气离开天京,带走了十余万精锐部队。在太平军将领的眼中,石达开是个知书达礼、疏财仗义、居心仁厚、才能卓越的统帅,可是洪秀全没有给他应有的待人态度,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分裂加大,形势逆转急下。石达开的出走,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短短几个月后,清军乘机反扑,重建了江北、江南大营,围困住了天京。

四、心胸狭小

苏三娘是个俊美的太平女将,洪秀全想纳其为妃,可是苏三娘倾情于太平勇将罗大纲,洪秀全很不是个滋味。虽然罗大纲战绩显赫,功不可没,可是洪秀全就是没给他应有的官阶。从这件事上,众将领都意识到了洪秀全心里有一杆不公平的秤,这都是因为罗大钢的恋人苏三娘而起。将领们为洪秀全的心胸狭小而不满。

五、一意孤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就应该改掉。石达开负气离开天京,振臂一呼,带走了十余万太平军将士,去了云、贵、川等省份另辟新天地。由于孤军作战,没有根据地,虽然多次击败清军,但支撑日渐困难,将士们越打越少。到后来,连他最亲近的部将信心也开始动摇了。他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石达开领导的道路是错误的,于是苦苦相谏。面对众将的多次劝说,石达开就是抹不下面子,不但不肯回归天朝,而且言明至死不会回头。
http://mind.studa.com/2003/6-19/2003619155346.html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47/978/137618.html

阅读全文

与韦正谈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