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86年,老挝和越南同时革新开放,30多年过去了,现状如何
成长的旅途有多久?
对于一个人而言,或许就在一天,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直到现在我才发现,一个人的成长与苍老不是慢慢的岁月,而是一瞬间老去的。”
对于一座城而言,或许就在一时,像张爱玲说的那样:“为成全一座城,千千万万人为之倾覆,千千万万人也同样为之死去。”
而对于一方国家而言,或许就在一世,像张载说的那样:“国之重器,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土地和人一样,有着生命,有着岁月,虽不可言语,却也在汲取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沉淀,不断在时光洪流里,驾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驶进,长期以来,土地都在历史里解释着成长的不易与坚定。
而当下,土地之上盖起了万千高楼,而高楼成了国家的脊梁,土地成了国家的血脉和脚印,国家就此继承,向未来和远方无畏奔腾下去。
小结:
成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直在追寻和探求的。但成长的道路里也总是布满荆棘和沙砾,因此这条不易的道路里,国家命运的车轮也总是颠簸和散乱,看着那片硝烟弥漫的焦土,满目疮痍的房屋,不尽的惋惜感慨涌上心头。
『贰』 越南革新开放的成就向社会主义国家昭示着怎样的道理
昭示着一种与资本主义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前景,从而推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更深刻的变革
『叁』 请问当越南革新开放100年时,能否把越南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86年以来,越南走向改革内部经济体制和外联东盟、开放欧美日的革新、开放、发展道路。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越南已基本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1986--2006年间越南GDP年均增长接近7%成为亚洲仅次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第二的国家,而且未来5年内有望继续保持在年均7.5%以上的速度。人民生活迅速得到改善,越南收入低于贫困线(日均收入低于1美元)的人口数量从1990年的51% 降到2006年的8%。与此同时,越南在广泛学习其他国家的制度经验基础上,积极稳妥地逐步进行政治体制革新。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走出了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道路。
照这个趋势发展,当越南革新开放100年时,可以把越南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肆』 革新开放的事件过程
越南自从1986年革新开放以来,“以华为师”,并坚持结合自身实际,锐意创新,20年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又迎来了全面体制改革的另一个契机。
越南的经济“革新”发端于1986年的越共六大,20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86~1991年
越共六大政治报告会前向全国公布,征求人民意见,可谓越共施政转折的象征。1986年12月,大会召开。大会检讨了过往政策,公开承认党的重大主张和政策,犯了“严重而长期的”错误,必须立即、坚决地予以纠正。值得一提的,是越共对过往执政存在的问题“事实”面向的认定,本着“直面事实,正确评价事实,说明一切事实”精神,越共首先对执政中忘记人民,忽视人民作用,做了反省;其次,对党指导、管理经济工作中存在的违背客观规律现象,做了自我批评。
“六大”成果之一,是阮文灵当选总书记。因其“老革命”身份,以及“六大”前后发表的一系列革新言论,使其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不仅在党内获得合法性,也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越共“六大”及其阮文灵执政5年实施的各项政策,为越南此后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越共六大确立了“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由国家管理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的改革发展总路线。这一阶段,越南党和政府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决定和法规,如《关于扩大国营企业自主经营的决定》《外国投资法》《区分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职能的决定》《正式确认农民家庭拥有全面自主经营和长期使用耕地权利的决定》等。然而,这些决议、决定和法规的实施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越南仍处于对市场经济的探索徘徊阶段。 1991~1996年
面对当时依然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以及人民生活贫困的现状(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200美元),1991年6月,越共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全面调整了越南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在经济改革方面,七大明确提出:“为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巨大潜在能量,必须废除官僚统包制度,转向由国家以法律、计划、政策和其他工具进行管理的市场机制。”
在农业领域,越南早在80年代初开始对农民实行单位面积产量承包制试验,1993年7月越南国会通过立法,在“土地归全民所有制”的前提下,土地交给农民长期使用,期限可以长至15~50年。
在工业领域,把国营企业实行严格指令性计划的产销制度,改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制度,把国营企业推向市场,按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同时,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已由10%上升到45%。
在商业领域,越南已经取消了地方政府对商品流通所设的各种检查站,把国家统一定价改为市场调价,到1993年,除电力、邮电、港口运输、汽油、化肥、水泥等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外,其他商品价格全部放开,由市场调节。
在金融领域,1992年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允许国有、股份和合营等多种形式的银行并存,建立多元的金融体系,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工商、农业、投资与外贸专业银行为支柱的银行系统,实行国家管理下的较为灵活的汇率政策。越南的全面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是越南经济社会发展高速起飞阶段。 1996~2006年
1996年6月越共召开了“八大”,会议对过去十年总的评价是成绩显著,问题困难不少,但政策仍沿着“六大”制定的改革总路线前进。会议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时间从15年(1996~2010年)改为25年(1996~2020年)。2001年越共九大重申:“我们党所提出的四个危机仍然存在,并且更加复杂。各种危机互相交叉,互相作用,不能轻视任何危机。”他们提出几点对策:1、按既定的社会主义方向进行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2、加强全民团结、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3、外交、安全和国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4、建设具有浓厚民族本色的文化,抵御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5、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加强党的建设,这是防范和消除危机的决定性因素。
经过调整,越南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1~2006年,越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6.89%、7.08%、7.34%、7.79%、8.43%、8.17%,居东盟各国之首。外界评论其经济增长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
『伍』 越南的改革开放是什么样的
首先,越南的改革开放不叫改革开放,而叫“革新开放”:
1. 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国家政策,即“改革开放”。随即中国实施了“分田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开始。现在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
2.越南的革新开放:
越南的革新开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经济上和思想上同时进行改革与开放、经济和政治同时进行改革与开放,即“革新开放”。随后的几年里,越南导入了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政策,革新开放如期进行。现在越南经过30多年的革新开放,国内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4.而且越南还计划在2021年,实行全国民主大选(即“普选”),全民参选国家领导人。这与美国的全民直选总统,是何其的相似啊!或许越南真的是在 “全盘西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进,未来的越南会如何呢?会不会真的发展成“西方式”国家?不得而知。
『陆』 越南的“革新开放”属于越南的近代史范围吗
就越南历史来说,从沦为法国的殖民地(1887年)至南北分裂的结束(1976年)被视为“近代”的范围。而革新开放(越南语:Đổi mới、“刷新”之意)则是指1986年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大会所提出的政策,主要是经济上和思想上的改革与开放。所以,“革新开放”不属于越南近代史范围。
『柒』 革新开放的事件背景
1954年按照《日内瓦协议》,越南实行南北分治后,北方独立,照搬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发展之路越走越窄:50年代时,越南北方人均的粮食已达360公斤,70年代减少至250公斤。
南北统一后,在南方进行极左、过激的社会主义改造,使越南的经济社会陷入空前危机:美国在越南南方经营了近20年,经济相当发达,市场经济基础很好,和泰国相差无几,西贡(胡志明市)的经济状况比当时的曼谷还要好,时称“东方巴黎”。南北统一后,越南采取了跟北方一致的政策,对所有企业实行国有化,对农村实行集体化,80%的土地集体化,90%的企业国有化。将相当部分城市人口赶到农村(新经济区),“把资本主义扫地出门”,极大地破坏了南方的经济和社会生产力。
1975年南北统一后,越共走了一条中国五十年代选择的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和闭关锁国——朝苏联“一边倒”政策。包括南方在内全面实现公有制的结果,窒息了经济发展,对外战争以及与中越之战,使本来已极其脆弱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据统计,其国防开支最高时,达到政府财政支出的50%。
国际因素是,与西方以及中国关系全面破裂,苏联戈尔巴乔夫政权提出以“公开、透明”等为核心的改革目标,与西方缓和关系,减少了对越援助——不啻压垮越南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1986年,其通货膨胀达到接近800%的历史顶点,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越南是现代战争立国、战争治国的典型国家。争取独立、统一的斗争,延续了整整30年(1945—1975),国力消耗殆尽。国家休养生息这口气还未喘上来,1978年便发动持续11年的越柬战争。对柬大规模用兵的第二年,中越战争爆发,零打碎敲,又整整11年,直到1990年2月打了最后一仗。持续打准现代化和现代化战争45年,不要说越南这样的纯农业国家,即便西方大国,也会将国家打个底朝上。所幸越共战争治国中,保住了政权。到1986年,人均GDP不足200美元。加之受联合国制裁,国际环境空前孤立。
还要看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也是越共决心实施革新开放政策的促动因素。首先是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以及效果的示范作用。其次,是亚洲尤其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刺激效应。
失去二战后两轮发展机遇,使越南成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穷兵黩武政策,更让越南几成世界弃儿——不仅与世界所有大国关系破裂(1986年后的苏联政府也急速减少对越援助),与周边国家以及东盟国家关系,也坏到极点。
党内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作为与政权对冲力量的人民,终于为了自救,公开挑战越共政策。首先站出来的是农民。有趣的是,跟80年代初的凤阳小岗村农民一样,越南海防市永富地区的农民,70年代末便自发分田到户,搞起了“土地承包制”,几经曲折,最终在越共“六大”后,为越南政府认可,1988年,越政府向农民发放土地证,成为越南革新开放的先声。
为回应人民的愿望,1981年,越共先后颁发了有关农业生产的“100号指示”,和下放企业经营的“25号决定”,效果奇佳。1985年9月,越共进一步推行“物价、工资、货币同步改革”措施,以失败告终,引发大规模通货膨胀。1986年越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就是在此背景下召开的。
『捌』 越南的改革,是文明的进步还是衰退
一.中国改革开放VS越南革新开放:
越南,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中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是曾经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老大哥之一。我们中国能够改革,越南自然也是能够改革的。我们中国能够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信越南自然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在越南,改革开放并不叫改革开放,而是叫“革新开放”。
3. 越南进行改革,进行“革新开放”,是文明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
越南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国度。越南也是我们人类的一员,也是我们的兄弟,是我们国家的邻国。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痛失安南,从而对越南带有偏见。诚然,我们可以对历史痛心,也可以对历史耿耿于怀。但是我们的确不应带有偏见,我们应该公平、公正地去看待它。
平心而论,越南进行改革、进行“革新开放”,既然是利大于弊的,既然是积极大于消极的。那自然也就是进步的,是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的进步。不单是我们的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相信越南人民对幸福美好的生活也同样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我们有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权利,越南人民也同样有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权利。而改革,正是一个国家带领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不二之选。这正是文明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
『玖』 1986年,老挝和越南同时革新开放,30多年过去了,现在状况怎样
1986年,老挝和越南同时革新开放,30多年过去了,现在状况怎样?
国家发展势必需要改革,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一跃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除了我国,老挝和越南也在1986年进行了革新。如今,老挝和越南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改革,他们的状况如何呢?
老挝和越南有着不同的国情,虽然都进行了革新,但是老挝的国情并不适合革新。其实,老挝的贫困与越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越南战争期间,老挝受到越南牵连,被美国炮弹洗礼。所以说,越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挝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