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奠定成果

奠定成果

发布时间:2021-03-18 02:35:36

1. 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最积极成果奠定了什么样的基础

选B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它是在批判地吸取以往的、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2. 陈凤桐的主要成就

建设新中国农业科技事业
陈凤桐于1949年4月在原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中央林业实验所华北林业试验场、中央畜牧实验所北平工作站、农林部兽医防治处北平分处以及河北省农业改进所等机构的基础上组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并于当年5月1日宣告成立。陈凤桐根据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不仅提议设置农作物系、园艺系、病虫害系(后改为植物保护系)、理化系(包括土壤、肥料、微生物和农药研制等)、畜牧系、家畜防疫系、森林系,还增设了开展遗传、生理、生化等基础研究的应用植物学系(后改为发育生物系)和开展农业小气候、气象灾害和物候学等方面研究的农业气象室。他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情报和普及推广工作,专门设置了“编译委员会”和“农业推广委员会”,前者着重收集翻译国内外农业科技情报资料和编辑出版农业科学专著与学术刊物;后者主要是组织推广本所的科研成果和从事农业科技宣传普及工作。上述机构的增设,是陈凤桐具有战略意义的创举,为中国农业科学有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陈凤桐提出“全国小麦锈病研究急需统一起来”的建议,并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农业部的主持下,于当年8 月召开了有30 多位小麦锈病专家和育种专家参加的全国小麦锈病会议,成立了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委员会并制定出统一的研究计划,各地相继育成一批抗锈高产品种,从1965 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控制了小麦条锈病的严重危害。
蝗虫特别是中华飞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害虫,陈凤桐亲自组织科研人员深入蝗区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蝗虫的种类和发生规律,总结提出查卵、查蛹、查成虫的“三查”测报和六六六粉剂与麦麸毒饵治蝗技术,为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在飞蝗孳生地消灭蝗害作出了贡献。
为新时期农业科学建言献策
1962年12月,陈凤桐在江西省农业科学技术会议上提出:“确定江西为华东红壤丘陵研究的中心,从各方面装备它、支持它,使它逐渐形成强有力的红壤丘陵研究基地,把专家、学者稳定在这个基地上,使他们安心地、最有效地进行继承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个建议后来为中央有关领导所重视,196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把“南方红壤山丘利用及水土保持”作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列入全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1963年正式在江西进贤县设立江西省红壤试验站(后改为研究所)。
1977年7月16日,陈凤桐向党中央提出对我国农业科学工作的十一项具体建议;12月25日,他再次上报《关于中国农林科学院专业研究所体制的建议》。
1978年3月,陈凤桐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书面发言提出《对我国农业科学工作的十项建议》,内容包括:(1)当前农业科学的重大任务——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总结群众经验、引进外国新技术;(2)农业科学应首先为全国重点建设县服务;(3)农艺如何和机械化结合;(4)土壤肥力标准问题;(5)关于农业经济的研究工作;(6)农林牧三结合;(7)农业科学的协作问题;(8)关于培养人才问题;(9)建立农业科学学术报告会;(10)加强农业科技的宣传推广。他还号召:“我们农业科学工作者,必须站到生产第一线上来,有计划,有重点,争时间,通力合作,完成科研任务。”陈凤桐这十项建议,反映了他一贯的科学研究思想,对中国农业科技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序号名称发表刊物发表日期1农业推广和普及科学思想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创刊号1942年6月12日2边区冬季护林工作解放日报1944年9月25日3北岳的农业推广解放日报1944年12月2日4造林护林是防止水旱灾害的百年大计解放日报1945年8月20日5全国小麦锈病会议的成就光明日报1950年8月17日6向农业科学的新方向努力农业科学通讯,1951,(1),1.1951年7新中国农业科学工作概况农业科学通讯,1951,(10),231951年8农业科学工作在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的时期必须走向新方向农业科学通讯.1953年,(1),4.1953年9农业科学工作如何结合实际农业科学通讯,1953,(9),366—367.1953年10深入农村,为生产服务,是农业科学工作的正确道路农业科学通讯,1954,(1),4—5.1954年11让我们的工作向前跨进一步农业科学通讯,1954,(9)459—460.1954年12两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农业科学通讯,1955,(6),312—313.1955年13巨大的自然资源——红壤江西日报1961年9月23日14大力营造防护林人民日报1963年3月14日

3. 下列哪一项成果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A.火的发现和铁器、铜器、火药的使用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

A、火的发现和铁器、铜器、火药的使用,只是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错误.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以正确.
C、最早提出空气组成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不是舍勒,且该成果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错误.
D、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 宋元时期,为近代印刷术奠定基础的重大科技成果是什么

活字印刷的发明

北宋中期,约1041—1048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历史上没有记载。只有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提到毕升是个“布衣”,也就是说毕升是个普通老百姓,没有做过官。下面是《梦溪笔谈·技艺》中有关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庆历中(1041—1048),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yáng,熔化)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寄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以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fán,烧)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毕升的发明在当时没有得到重视,这样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除了沈括将他的名字记载下来,在历史上再无踪迹。毕升死后,他发明的部分泥活字被沈括的晚辈所获得,才引起沈括的重视,并把这发明记录下来。中原的活字印刷技术,后来传到宁夏、新疆等地,在西夏和回鹘也都使用活字印刷。1991年宁夏出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西夏文木活字印本,为我国现存的最早木活字印刷品,刻于1160~1205年。

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约在13世纪,我国活字印刷术就传入朝鲜半岛。朝鲜高丽王朝末期,已开始使用金属活字印刷,到李朝获得大发展。日本直到16世纪,才开始有活字印刷术,是壬辰(1592年)日本侵朝战争后由朝鲜传过去的。当时日本从朝鲜带回数以万计的铜活字和铸字工,从此日本有了活字刊印本。中国活字印刷传到越南更晚至19世纪。我国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在15世纪,是从我国新疆沿中亚、西亚逐步传到欧洲的。1450~1455年德国谷腾堡用金属活字印出欧洲第一套《拉丁文文法》。我国科技史专家潘吉星先生指出:“谷腾堡完成其活字试验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印刷术在欧洲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高潮。而在谷腾堡时代我们仍能看到中国的技术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5. 哪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奠定了钱伟长在世界力学界的地位

几年中,钱伟长在美国的《应用数学》季刊上连载了12篇新论文。国际力学界认为这是把张量分析用于弹性板壳问题上的富有成果的开创性工作。这项工作中所提出的浅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被誉为“钱伟长方程”。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奠定了钱伟长在世界力学界的地位。面对鲜花与掌声,钱伟长并没有陶醉。他无法忘记那片养育了他二十几载的故土,总希望有朝一日回到祖国去。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冯·卡门时,冯·卡门立刻严肃地回答道:“你是知道的,我们喷射推进技术研究所是美国极端保密的军事管制单位,他们能够让你离开吗?另外,从学术上考虑,我本人也不同意你走。”钱伟长觉得冯·卡门说得很有道理,马上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不久,他以“探亲”的名义提出回国申请,终于得到了批准。就这样,他搭乘从洛杉矶开往上海的货船,回到了久别的祖国,担任了清华大学的教授。

6. 为电力的产生奠定理论基础的人是谁 其成果是什么

库伦:静电的相互作用,静电场
伏特:电池,直流电
法拉第:电磁感应(交流发电基础),电解
爱迪生:直流输电
特斯拉:交流输变电

7.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期间,先后参阅了大量涉及区内的科研论文、相关的地质理论和基础的地质资料,在汲取前人资料中丰富营养的同时,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研究、样品采集、剖面测制和室内研究工作,对研究区内所存在的重大的、基础性的科研问题,如各阶段的构造环境、构造变形及演化、岩浆岩的侵位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尤其对研究区内东西向召河庙—四子王旗—大滩构造岩浆岩带的研究取得了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原1∶20万区调在耳营地—大脑包山等地所划分的震旦纪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变质特征、变形特征等,可与发育于色尔腾山地区的色尔腾山岩群对比,自下而上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火山岩—沉积岩的沉积组合,经历了绿片岩—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具有绿岩特征。

第二,首次在原1∶20万区调划分为海西期的花岗岩中识别出侵位于色尔腾山岩群的同构造期太古宙岩体,与研究区内新识别出的色尔腾山岩群共同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变形变质作用的改造,二者构成较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

第三,首次在伊和乌苏、大脑包山、大苏吉北发现了韧性剪切带。并将召河庙—四子王旗—大滩隆起带作为晚太古-早元古代构造岩浆岩带提出,认为构造带是早前寒武纪华北陆块北缘的增生带,经历了岛弧环境火山沉积、构造变形及构造隆升阶段,最终奠定了华北北缘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构造格局,并据地质体分布特征及剪切变形将其划分为北带、中带和南带。

8. 奠定了我国古代地位的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 指南针
• 火药
• 造纸术
•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9. 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最积极成果奠定了什么样的基础

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最积极成果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运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批判地吸取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严密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

阅读全文

与奠定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