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发布时间:2021-03-15 11:25:37

❶ 教育部思政司关于公布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的通知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一等奖(共4名)
(排名不分先后,下同)
湖南大学:《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功能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
南京理工大学:《凝炼国防教育文化特点 营造创新和谐育人氛围》
中国海洋大学:《飞翔的海鸥——海鸥剧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南京晓庄学院:《“国旗下讲话”:晓庄独特的文化景观》
二等奖(共10名)
北京师范大学:《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湘潭大学:《突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立体工程》
浙江大学:《树育人理念 创特色文化——宿舍文化建设成果》
武汉大学:《项目运作激发活力 品牌战略带来繁荣——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超市”》
华南理工大学:《弘扬高雅艺术 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
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 构建财经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长安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天津工业大学:《铸造校魂 培育英才——天津工业大学以弘扬学校精神为主题建设高品质校园文化》
西北师范大学:《以学分制的方式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湛江师范学院:《推崇名师 追求学术——“学术人生”系列访谈节目的策划与效应》
三等奖(共20名)
东北大学:《以爱国爱校教育为主线,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东华大学:《魅力校园 人生讲坛》
复旦大学:《复旦的学生传媒:从一种现象到一种文化》
中南大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机制、内容与方法的全面创新》
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成电讲坛”育人功能 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
东南大学:《全员参与 多空间展示 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人文素质平台》
天津大学:《多彩校园文化交融科学殿堂》
华中科技大学:《推进三大融合 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筑地学特色校园文化 弘扬艰苦奋斗大学精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弘扬北航精神 创新文化育人机制 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天津商学院:《突出抓好艺术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中州大学:《培养毕业生爱校意识 形成母校情结 升华感恩情怀》
南京师范大学:《浇树要浇根 成人先诚心——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本科生诚信教育特色活动》
山东滨州职业学院:《高扬“文化兴院”旗帜 搭建“文化育人”平台 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
武汉科技大学:《系统开展感动教育工程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武汉工业学院:《打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品牌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云南民族大学:《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各族青年团结进步》
甘肃农业大学:《发挥宿舍潜在教育功能 努力推进公寓文化建设》
新疆大学:《打造绿色大学的绿色使者——新疆大学环保公益活动蓬勃开展》
新疆医科大学:《用特色文化打造魅力校园》
优秀奖(共30名)
中央财经大学:《铭榜样之精神 绘五彩之青春》
东北师范大学:《走进“双百论坛” 感悟学术人生》
同济大学:《繁荣以高雅艺术为主的多元校园文化 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山东大学:《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全面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基地建设展“魅力校园”新风采》
中国矿业大学:《切实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合肥工业大学:《突出亮点,彰显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利用资源 打造精品 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一批绿色使者的绿之梦——绿色协会推动绿色文化建设纪实》
天津财经大学:《强化主题实践 提高学生素质》
天津医科大学:《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德高医粹医学人才》
太原科技大学:《树科学工作思路,创一流校园文化》
内蒙古大学:《弘扬社会主义旋律 构建清新校园文化》
浙江师范大学:《实施“三化”运作 搭建四大平台 促进学子成长》
宁波大学:《凝炼精神 打造品牌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福建师范大学:《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服务体系 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集美大学:《发挥学校历史传统优势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扬老区精神 育时代新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老区精神教育活动》
湖北美术学院:《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人文与艺术相辉映》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全面塑内涵 以创新求发展 以专业为根本——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侧影》
四川警察学院:《创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西昌学院:《创新校园文化 建设魅力校园 培育优秀人才》
云南财经大学:《大力开展校园活动 推动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云南农业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贵州师范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西藏大学:《围绕育人目标 开展丰富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
西藏民族学院:《缔造魅力民族校园 营造温馨公寓文化》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京剧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塔里木大学:《胡杨深处惊现青春几缕亮色 大漠边陲昭显风景这边独好》

❷ 易班媒体运营部是干嘛呢

职位描述:1、根据公司产品策略,策划推进公司的业务运营战略、协调公司各部门执行、实现公司的运营目标;2、建立并完善日常运营相关的制度体系、业务流程,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3、策划推进及组织协调公司重大运营计划、进行市场发展跟踪和策略调整;4、制定运营部部门战略发展和业务计划,协调各项工作,建设和发展优秀的运营队伍;5、制定运营指标、年度客户发展计划,推动并确保营业指标的顺利完成;

❸ 中南民族大学哪个专业很好

中南民族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1. 应用化学

  2. 民族学

  3. 生物技术

  4. 电子信息工程

  5. 汉语言文学



  1.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中央部属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大学横跨民族大道,位于武汉“光谷”腹地。学校西面南湖,北临雄楚大道。东临武汉纺织大学,南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对面即为华中农业大学。

  2. 学校占地1554亩,校舍面积73万余平米,馆藏图书280余万册,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

  3. 2001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5年5月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该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再度荣获优秀;2008年,学校获“国家民委文明单位”称号,成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0年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之后连续10年5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❹ 佛山都有哪些大学

本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1A,东北大学南海校区2A,佛山大学2A,
专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3A,东北大学南海校区3B,佛山大学(大沥校区)即系兽专3A,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A.(以上全部都是在狮山那边的.至于顺德还有一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听说还不错,
如果是3A的,个人还是比较推荐华师,那里的师资都不错,比顺德的那间还略胜一筹..

❺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哪

石家庄市裕华区珠江大道219号(主校区)

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交通部在全国最早创办的六所公路工程院校之一,2002年5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名沿用至今。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684.2亩,图书馆藏书近70万册,有招生专业51个,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共有6系3个教学部1个分院。学院共有教职工550人,专任教师495人,博士36人、硕士242人。

(5)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扩展阅读:

学院运输管理系党总支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经济管理系会计专业第一党支部、道路桥梁工程党支部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是河北省党建工作示范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被团中央评选为全国“最具影响好项目”。

获河北省第二届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一等奖1项、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北省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三等奖2项,是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两次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❻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怎么样

简介:◇ 办学历史悠久,社会声誉优良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由原潍坊教育学院改建而成的国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历史悠久,起源于1881年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培真书院,学院几经变迁,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潍坊教育学院,开始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1998年经批准成为山东省首批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转制改建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目前,学院有青州市南、北两个校区和潍坊校区,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有13个教学院系,开设44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6000余人。学院主要承担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任务。开设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主要有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空中乘务、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技术及应用、会计电算化、生化制药技术、建筑造价等30余个专业。学院先后获得“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全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科教兴潍先进单位”“潍坊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全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全省第二批技能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和实行单独招生政策的高职院校。 ◇ 办学理念先进,引领教学创新 学院秉承“做精做实,创业创造”的校训精神和“先于企业,高于企业,严于企业”的办学理念,围绕“为了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紧扣“专长突出、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专业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确立了“国际化、集团化、特色化”办学方向,探索创新“SQC”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政行企军”协同育人办学体制,办学特色鲜明,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师资力量雄厚,师资结构合理 学院有一支由两院院士引领的优秀教学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为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庄洪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等为特聘教授。“双师素质”教师达90.03%。拥有“卡特彼勒课程开发与建设省级教学团队”“学前教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省级教学团队”“艺术设计专业省级教学团队”“会计电算化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聘请551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选派教师到英语、美国、德国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拓展了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学院广泛开展院、系两级教研、科研活动,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研教改和科研促教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组织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建立了与企事业联系制度,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 “三化”办学,共赢发展 学院坚持“国际化、集团化、特色化”办学方向。 国际化办学:国际化办学成效突出。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在学分互认、课程对接、教师出国进修、学生出国实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集团化办学:逐步形成了“校政行企军”多元协同发展新格局。 校企合作方面,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潍柴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江淮汽车有限公司等100多家知名企业和集团深度合作。卡特彼勒公司在院内建成“校中厂”--亚太地区最大的“卡特彼勒培训中心”,双方共建二级学院,按照世界名企用人标准共育技能人才。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化视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与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公司在院内共建“校中厂”—产学研一体化的生产性食品实训车间和食品研究所,与青州百年老字号“隆盛糕点”共建校内食品研发实训基地,在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内建成2万平方米的“厂中校”---现代学徒制实训中心,与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共建中等职业学校---潍坊科技工程学校。 校政合作方面:与青州市政府共建“校中校”---青州花卉学院;与潍坊高新区管委会、潍坊机关幼儿园共建学前教育实训中心,与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共建“园中校”---地理信息工程学院。与潍坊综合保税区共建的电子商务中心正在建设中。 校行合作方面,与潍坊食品工业协会共建潍坊市食品职教集团,牵头成立潍坊市工程机械职教集团,与潍坊电信公司合作共建数字化校园,成立了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以我院为主体,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校军合作方面,为火箭军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通信技术四个专业,为陆军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两个专业共380名技术技能人才。全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示范观摩现场会在我院举行,火箭军副参谋长、军务部正副部长来学院调研直招士官教学工作。学院当选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专业组副组长单位。 特色化办学: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创出了自己的品牌。目前,学院已拥有7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0个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5个市级特色品牌(重点)专业和4个定向培养士官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潍坊市重点实验室。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有61门省级精品课程或特色课程。学院建有全省建筑面积最大、条件最好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拥有高精密度的五轴加工中心,培养高于一般企业需求的数控技能人才。 ◇ 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科学研究成效显著 学院坚持“科研强校, 产学共赢”战略,科研成果丰硕。成立了食品研究所、花卉研究所等校内研究所8个、科研创新团队9个、博士科研基金项目4个,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山楂干红酒酿造技术、基于抗氧化效果的柿叶活性成分提取研究、青州银瓜果酒酿造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以柿子为主体的无抗发酵生物饲料及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等多项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 就业特色鲜明,创建省级品牌 学院始终把学生的成才、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将毕业生作为学院努力打造的终极品牌。 先后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和就业基地工程,用就业引领各项工作,积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层次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一次签约率一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近两年平均就业率98.3%。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层次、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打造出了省级品牌。先后与深圳、上海、广州、青岛、烟台等大中城市建立稳固的就业联系,开辟了深圳教育集团等40多个大型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每年举办多场不同规模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积极探索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途径。多年来,我院专升本录取率、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学生由于综合能力强、岗位适应快、职业素质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 ◇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于2011年创建为省级文明单位。几年来,学院创新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京剧院专场演出、喜迎十八大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等,吸引着一颗颗青春萌动的心。 学院深入开展了以“我光荣,我是一名劳动者”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鼓励更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创造财富;开展了以“回首那份爱”为主题的新生感知父母恩教育活动,将感恩父母作为新生入学思想教育第一课。该活动先后荣获教育部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❼ 华南农业大学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的特色活动及品牌项目

中心负责的大型活动及品牌项目有:“勤工助学工作进社区”校园招聘会、春运学生列车乘务员志愿者活动、贫困生励志强能工程——“竹铭计划”培训课程、广东省农林、工程、食品、园林类高校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以下做详细介绍),另外中心参与的工作还有:广东省普通高考美术术科统一考试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十大自强之星”评选活动、 校园开放日会场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新生“绿色通道”设置点布场、新生指引、疏流以及五山校巴中转站等志愿服务工作。 春风化雨温暖春运铁路,腊梅吐芳彰显华农风采。该校助学管理中心本着资助育人、励志强能的理念,先后九次组织学子支援广州铁路春运,为广州春运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顾乘务员工作的发展历程, 03年,400名志愿者在黎明破晓中踏上征程,从此翻开华农学子支援春运、服务社会的鸿章。 05年,510名志愿者再次整张,SCAU随列车长奔而飞扬。06年,2900名志愿者独立承担重任,用火热的心铸造华南农业大学志愿服务品牌。07年,2500名志愿者四度出征,亲身践行“和谐春运”的庄重誓言。08年,1100名志愿者面对特大冰雪灾害顽强拼搏,展现华农学子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风采和价值追求,同年,该校乘务员志愿者服务队先后被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共青团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抗灾救灾先进集体”、“广东省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这也是我省高校系统中唯一获得抗雪救灾表彰殊荣的单位。09年,1200名志愿者弘扬丁颖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华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10年,1100名志愿者续写青春的豪言壮语,将丁颖精神洒遍祖国的五湖四海。13年,500名志愿者第八次挑起大梁,共同谱写“和谐春运情、美丽中国梦”的华丽篇章,同年,《十载和谐春运梦情暖风雨归家路——华南农业大学创新责任教育载体,十年组织万名志愿者支援铁路春运》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据统计,2003—2013年十年间,华南农业大学过万名志愿者累计运送旅客1461.09万人次,约占同期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客运段总送客量的22.3%,极大地缓解了广州春运的压力,受到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大旅客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 “竹铭计划”是该校学生工作部(处)助学管理中心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工作理念,坚持“树信心,长技能,促就业”的育人思路,以自信心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不断加强对贫困生的励志教育和精神扶贫力度,增强贫困生自信心,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一项贫困生励志强能工程。截止目前,“竹铭计划”培训课程已举办13期,共吸引92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课程现共设有九门:大学生心理创富训练营,大学生自信力训练营,有效沟通与社交礼仪,形体训练,情境英语口语训练,演讲与口才训练,图片处理技术与应用,office办公自动化基础,创业素质训练”。
广东省高校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农林、工程、食品、工程、生物技术、园林、管理类专场每年在该校隆重举行。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队作为助学管理中心下设的学生组织,主要负责供需见面会的后勤服务工作。在供需见面会现场,志愿者和服务队成员全力以赴,用规范、整齐、有序的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安全、高效、细致、到位”的服务,保证了供需见面会顺利开展。

❽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在哪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坐落在珠三角腹地佛山顺德,占地面积117公顷(1749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或奖励。学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踏实做事、诚信做人、人格健全”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良好、制度先进、管理科学,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❾ 阿坝师范学院怎么样

简介: 学校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阿坝师范专科学校,2015年4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阿坝师范学院,属四川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建校39年来,学校发扬“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秉承“德才兼备 智慧永恒”的校训,坚持“重内涵强质量 创特色 铸精品”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 人才强校 特色兴校创新固校”的发展理念,突出“多元文化交融,民族艺术互通”的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特色,构建了教师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交融渗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建成特色鲜明、合格的应用型本科学院奠定了雄厚基础。 学校座落于被联合国评为“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的长寿之乡、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汶川县水磨镇,距成都市区60余公里,东距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20余公里,西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余公里,紧邻三江生态旅游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四川省园林式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 学校先后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学校是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应用转型院校联盟单位、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实验基地和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首批高校转型与课程改革联盟单位(首批72所)、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24所)和培育院校(首批6所)。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4亩,建筑面积约24.52万平方米。现开设有文、理、工、管、法、艺术、教育、历史8个学科门类40多个本、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0人;有12个二级学院、2个研究所、12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和1个艺术团。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现有专兼职教师500余人,其中教授50余人、副教授18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300余人。 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02万册。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教学用计算机2000余台,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7000余座,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实验室48个,校内实训基地3个、实训室7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学校积极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对外开放办学,建有教师教育实验区6个、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68个,托管普通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与美国北密西根大学、韩国崇实大学、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等建立合作办学关系。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校级科研团队7个、实体性研究机构3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12个。近五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委托项目1项、子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和四川省社科规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等各类省、厅级项目220余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近500项;2017年学校加快对外合作步伐,在横向课题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800篇,100余篇被EI、SCI、ISTP(CPCI)收录;出版教材、专著135部,近50项成果获国家相关部委、省级、厅州级奖励,80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学校坚持“传承创新 特色 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着力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搭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努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学校同时荣获四川省和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荣获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学校荣获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荣获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成绩突出,共获得国际性奖项3项、全国性奖项53项、全省性奖项78项。 学校在服务地方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近5年来,学校教师承担各类横向科研课题6项;与阿坝州人民政府、州科技和知识产权局、汶川县、黑水县、河海大学等建立了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关系,承担了阿坝州的教育人才、管理干部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学校积极推广藏羌文化,以藏羌歌舞文化为题材创作的民族组舞、民族歌曲作品,在国际性、全国性、全省性比赛中屡创佳绩,受到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在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创编拍摄完成并于2014年通过国际认证的5首原创排舞曲目中,有3首来自我校;我校主持研究的国家民委“十五”、“十一五”全国少数民族重点古籍出版项目《羌族释比经典》,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我校教师创作的藏族祥巴版画,凸显了极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现代性,一次性被国家美术馆收藏18幅,并多次赴台湾等地展出;我校师生创作的大型羌族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获得四川省首届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学生主演的羌族舞蹈“肩铃花”走进人民大会堂公开展演。不断涌现的优秀成果,奠定了学校在藏羌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地位。 面向未来,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紧紧围绕“两评估”、“两转型”中心工作,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合格的应用型本科学院而砥砺奋进。

❿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需上几年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需上三年。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浙江省物资学校,始创于1978年12月。2000年3月,筹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高等职业学校,由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举办。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连续5年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中获得“A”级。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世界500强企业——物产中大集团等行业引领性企业有着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建立6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9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2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3个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的实训基地。建有28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阅读全文

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