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五年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在刚刚闭幕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来自11个国际组织和50多个国家的代表,就此进行了交流并给予高度评价。
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1)扶贫成果有哪些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㈡ 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有哪些
1、贫困人口数复量大幅减制少
2016年至2019年,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2020年4月,云南正式宣告拉祜族等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当前,我国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
全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2019年的9057元,年均增幅30%。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
(2)扶贫成果有哪些扩展阅读:
回望“十三五”,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面向“十四五”,中国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㈢ 宁夏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果
8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会召开。回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答人社厅、住建厅、农牧厅、卫计委和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宁夏成立60周年以来脱贫攻坚新成就。
结合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紧紧围绕“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制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大力发展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富民产业。于2017年打造扶贫示范村109个、扶贫龙头企业124家、规范培育扶贫合作社375家、提升发展致富带头人2103名。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助贫困人口挪穷窝。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累计搬迁移民120多万。
㈣ 精准扶贫都提出了哪些有成效的措施
精准扶贫,将扶贫瞄准机制精确到“农户”层面。在这一阶段,有很多扶贫创新,主要为: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县到村,现在到户;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这是精准扶贫的“四个转变”。
㈤ 贫困地区脱贫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专生率属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计下降7.1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举世瞩目,但这不是终点。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紧要关头,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干部到被帮扶的困难群众,更加需要坚定信念、明确方向、同力协契,为实现全面小康全力冲刺。来源:人民网
㈥ 脱贫奔小康社会阶段性成果是什么
我品备小康社会阶段性成果是什么?就是大家都脱贫呀,然后实现全面健康,建成小康社会
㈦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就
一是在全国范围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基本摸清了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帮扶回需求等信息,实现答贫困信息精准到户到人,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二是大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大驻村干部选派力度。全国累计选派驻村干部277.8万人,实现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
三是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推进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开展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全面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
四是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规定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严格规范贫困退出,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质量。
五是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为脱贫攻坚重点区域,确定重点脱贫对象。强化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从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金安排和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㈧ 安徽省扶贫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安徽省扶贫开发区域涉及70个县(市、区),2011年全省贫困人口790.2万人,贫困发生率14.7%。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强化脱贫攻坚保障体系,实施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安徽省贫困人口下降到2016年的208.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88%,20个国家级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5195.7元增加到2016年的9890.04元,年均增长18.07%。
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完善农村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安徽打造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的产业联合体,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实现脱贫致富。黄山市利用山区流水资源,用扶贫资金和小额信贷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生态养鱼池3000口,2016年养鱼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带动1236户3261人稳定脱贫。
㈨ 1)近年来,我国在扶贫事业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2014年,中央对贫困人口全面摸底,建档立卡,找准贫根儿。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作出全面部署。
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已经全面展开,到2020年,中国现有的贫困人口,将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9)扶贫成果有哪些扩展阅读:
扶贫工作四大措施:
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贫增收。
二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四是实施城镇居民就业工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执行最低生活保障线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推进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哪些成就
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这个重大决定性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来体现。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减少了将近9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6万个,有10万个贫困村已经脱贫退出了。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有153个宣布摘帽,2018年预计还有280个左右要脱贫退出。
(10)扶贫成果有哪些扩展阅读:
脱贫攻坚的相关要求规定:
1、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投入保障更加有力。作风建设和干部培训取得明显成效;考核监督进一步完善。
2、强调脱贫攻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脱贫攻坚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