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说出宁夏人民是如何治理这段沙漠的
中卫防沙林场职工与中卫第一代治沙人挺进沙漠。从东起胜金关、西至迎水桥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平整沙地,植树造林,为这片荒漠播撒下了绿色的种子。经过多次实践,终于创造了中国人治沙的“魔方——1米X1米麦草方格”,结束了人类在沙害面前无能为力的历史。
经过长期治理,沙漠表面沙结皮和植被覆盖度逐渐扩大,使地面流沙移动速度不断降低,为沙漠铁路构建了一道绿色屏障。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以后,中卫固沙林场几代人结合当地实际,解决了高大流动沙丘的治理难题。
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国家的治理沙漠的专家学者都去过那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沙漠铁路两侧植被覆盖度保持在70%左右。有柠条、猫头刺、黄刺玫、沙拐枣、珍珠梅、沙漠锁阳、兔丝子、沙葱、沙米、花棒——有些植物好像在内蒙时见过或者也听说过。
中卫沙坡头被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其实我至今还没闹机密,可能就是不许外国人再去开发和利用吧?那里有大漠、黄河、高山、绿洲,在沙漠铁路的南场是江南的秀美,沙山下就是奔腾的黄河,因为有水,所以植被特别好。在沙漠铁路的北场就是西北大漠风光的雄奇。那里有为人类征服沙漠树立典范和震惊世界的沙漠成果,她不仅赢得了“世界环保500佳”的殊荣,还为闻名遐迩的沙坡头锦上添了花。
这里有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这里有中国四大响沙之一的“沙坡鸣钟”,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滑沙场,而且还很独特,那些百米高的沙坡,突兀挺拔,登到最高顶,再乘着松软的细沙自然滑下,就能听到如钟似磬“嗡”的声音, 滑的越快“嗡”声越大,这就是那个有名的四大响沙“沙坡鸣钟”。这里又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沙漠自然保护区。
当年这里曾被人们称为“魔鬼城堡”,留给世人的也许只是灰色的记忆和毁灭的痛苦,可是现在那里已经是大自然瑰丽的交响乐的沙坡头了。
2. 中国治沙40年荒漠变绿洲,为何如今更令人担忧
我国领土面积十分辽阔,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就像近几年的重庆、成都等,随着网络视频的传播,这些城市开始进入大众的眼球,成为国内热门旅游城市。不过除了这些热门城市受欢迎,现在沙漠地区也是很多驴友喜欢的旅游景点。
看到这些消息后,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心疼治沙人,也呼吁人们要好好爱护环境,毕竟30多万治沙工人的心血不能毁于一旦,他们流的汗水不能白费,况且保护环境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必须该负起的责任。
3. 震惊联合国!千年沙漠乌毛素从不毛之地变成大漠绿洲,中国治沙技术有多“硬核”
千年沙漠乌毛素从不毛之地变成大漠绿洲,靠的是坚毅不拔的坚持,靠的人愚公移山的精神,才让这沙漠在不断努力中变成绿洲。这过程的艰辛,这过程里面的故事绝对是坚持在治沙技术上努力的人才懂,中国治沙技术并不是靠技术,靠的是坚持。
千年沙漠乌毛素从不毛之地变成大漠绿洲,是一棵棵树苗种下的,种下了希望最后得到了收获。
4. 我国为了治沙,都做了哪些离谱的事情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其地理环境多样丰富,有着著名的历史遗迹故宫等,又有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深圳;既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江南水乡,还有着震撼的大自然景观沙漠。
如今,有了丰富的自然环境之后,也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去这里观光,想要去感受感受祖国的治沙成就。不得不说,我们中国的治沙,放在世界来看,都是数一数二的。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有机会的话,你愿意去居延海看一看现在的景象吗?
5. 中国因为在防治荒漠化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荣获2017年的什么奖啊在线等
中国因为在防治荒漠化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荣获2017年的“未来政策奖”银奖。世界未来委员会是一个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政策以保护人类未来利益的国际性非营利机构。“未来政策奖”被誉为“政策界的奥斯卡奖”,是全球唯一一个以政策而不是人为奖励对象的国际奖项。
2017年“未来政策奖”将焦点放在迫在眉睫的环境挑战和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奖项的获得者都是来自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中国用实际行动向全球其他国家展示了对于环境治理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决心。
(5)中国治沙成果震惊世界扩展阅读
一、2017年8月22日,世界未来委员会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公布了2017年“未来政策奖”,以表彰世界上最佳的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政策。中国因为在防治荒漠化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荣获2017年“未来政策奖”银奖,颁奖仪式将于2017年9月在中国鄂尔多斯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举行。
二、为防治荒漠化,中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推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
三、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对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严格保护和集中治理。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治理,实现了荒漠化扩展态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荒漠生态功能增强。
6. 中国治沙三十年,究竟变得怎样了呢
中国治沙三十年,虽然沙漠面积没有明显的减少但最起码就是没有明显的增大,也是不错的消息了。很多人错误地觉得,治沙就是代表沙漠面积在减少,其实治沙最大的目的就是控制,因此能够控制沙漠面积就很好的,但也不会忽视其他对沙漠产生的影响。
中国治沙的三十年里面,沙漠的面积确实能够基本地保证了它的不增长,说明了治沙是成功的,但是也得正视旅游业对沙漠的影响,否则只会影响了治沙的发展。
7. 中国的治沙经验,为什么在国际上会受到热捧
中国在治理土地沙漠化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最近的一次治沙成果统计数据上,中国是近十年来贡献最大的一个国家,并且成为了第一个让土地停止退化的国家。土地沙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面临着这个威胁,而中国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中国在这方面的治理经验也受到了全世界的追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治理方法十分先进,且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国对于治沙是极为重视的,从国家到个人无不为此倾尽全力,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国研发出了多种治沙技术,并开创了许多先进的治沙理念,为全世界做出了表率。从最开始的人工治理,到后来的机械式治沙,再到近期的“蚂蚁森林”治沙方式,中国在治沙方面一直都在探索实践,在成功降低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同时,全世界也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
8. 中国是如何在沙漠中挖出水库令国外震惊
中国的陆地面积是在全球上都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沙漠,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地形,现在中国全部沙漠的面积也占全国的8%,有70万平方公里。在中国有八个大的沙漠,但是大部分沙漠都是处于西北干旱的地方,沙漠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在有些地方,经常会受到一些沙尘暴的威胁,严重的时候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这几年国家对于治理沙漠也是非常的看中。
所以沙漠的奇迹工程也被称为是“中华之最”,是全亚洲最大的一个沙漠水库。当然这个红崖水库修建成功之后,给周边的人们带来非常大的便利,水库也灌溉着几百多亩的耕地,支持人们的用水生活。然而当美国听说中国在沙漠中修建了这么大的一个水库,他们表示这不是真的,然后在确认后,也是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脸。
那就是中国在沙漠中修建了红崖山的水库,其实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在沙漠中修建水库,但是却没有一个赶上中国修建的水库大。这个地方是被沙漠包围着,水库也是依山建设的,这里的水高达15米,长度高达8000米,而且水的容量已经达到了1.21立平方米,比九个西湖还要大。
9. 中国库布其治沙模式已走向世界吗
在6月29日举行的库布其30年治沙成果总结暨服务“一带一路”绿色经济推进会上,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发布《亿利库布其三十年治沙成果报告》。报告指出,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达910万亩,创造了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使10多万沙区民众受益。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10多年持续净减少,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党组书记张建龙表示,亿利在库布其30年治沙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是中国治沙经验的成功典型。库布其治沙有政府的支持、老百姓的参与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关心,是我们创造的中国经验。他将库布其精神和库布其经验概括为:责任担当,科学治沙,注重效益,回报人民。“库布其经验和情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确实推动中国治沙事业的发展。”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