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上海进博会提出的上海精神是什么
2018年第一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网页链接(并非上海进博会)提出的上海精神是:新时代 共享未来。
㈡ 上海世博会的成就有哪些
世博会鲜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等发展的新理念。
上海世博园本身就是一个低碳的典范,园内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高达4.6亿兆瓦,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运用超过千辆,象征工业文明的165米高的大烟囱被改装为气象信号塔,用最新低碳材料和节能技术建造的各国展馆比比皆是。
馆内陈列的最新低碳技术和产品不计其数。首次设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逼真的模型展示了世界各国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智慧,描述了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模式。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人类最新科技成就,如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新材料、生态节能建筑等,彰显了人类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
世博会生动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上海世博会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充分展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这里不仅有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而且有非洲独特的民族服饰和黑木雕,还有精美绝伦的加勒比海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手工制品。这些产品都是人们在长期劳动时间中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理念,是一个民族凝固的文化。除了丰富的展品之外,世博园内每天都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文艺节目,原汁原味的非洲土风舞,华丽恢弘的法国宫廷舞,热情洋溢的阿根廷探戈,凝练简洁的日本能剧,欢快浪漫的英格兰民族音乐,优美典雅的中国京剧,这些世界各国艺术的精华使世博会更加生动鲜活,更具吸引力。世博会告诉我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值得骄傲的传统文化,各种优秀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都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一枝独秀不可能形成争奇斗艳的百花园。
世博会充分表明了追求平等、和谐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世博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节日。参加世博会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如果没有相互理解和信任,没有对和平的热爱和对和谐的向往,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欢聚在一起。首次集体亮相世博会的14个太平洋岛国和13个加勒比海岛国,有的是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有的还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是都兴高采烈地加入世博会的行列,这充分说明世博会是超越国家、民族、宗教界限的。
上海世博会把服务参观者和参展方放在突出位置,园区内大量增设便民设施,特意挑选9家清真餐厅进驻,使人处处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世博园内首次设立了残疾人馆,所有活动都有无障碍座位,并为残疾人馆提供轮椅租赁、无障碍寄存等各种特殊服务,充分体现了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世博会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并不仅仅看有多少高楼大厦,还应当关注每个人的现实需要和精神需求,让社会关爱的阳光温暖人们的心房。
㈢ 首届进博会招展成果会远超预期吗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举办进口博览会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内热烈响应,各国容企业参展报名踊跃。企业展招展工作顺利结束,招展成果远超预期。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以及企业商业展三大部分组成。王炳南表示,剩下的100天,将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博览会的目标和主场外交活动定位,重点着力于开展工作演练,做好论坛和重大活动筹备等工作,聚焦一流服务,全力做好参展参会城市综合保障工作。
㈣ 2018年中国取得的成就
【嫦娥四号抄探测器成功袭发射】
【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
【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
【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17种抗癌药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
【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启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1亿多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行动正在继续】
【1300万人在城镇找到了工作】
【580万套棚户区住房开工】
【很多港澳台居民拿到了居住证】
【香港进入了全国高铁网】
【“南仁东星”】
【林俊德和张超】
【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
【为保护试验平台挺身而出、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
【主场外交发出中国声音】
【出访五大洲】
㈤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还有多少天举行
11月5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目前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筹备工作总体进展情况如何?主办城市服务保障情况怎样?7月27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主办方商务部与上海市的有关负责人对相关情况做了介绍。
构建“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进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
“各项城市保障工作进展总体顺利。”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说,上海把举办进口博览会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安全、有序、便捷、高效的目标,举全市之力推进各项城市服务保障工作。
据悉,上海紧紧围绕“进得来、出得去、行得畅、住得下、吃得好、守得稳”的总要求,专门成立了城市保障领导小组,精心制定进口博览会城市保障工作总体方案和19个专项保障方案,一手抓硬件改造,一手抓软件升级,全面推进展会保障、全面升级安全保卫、全面优化城市服务、全面营造城市氛围。
展会保障全面推进。统筹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加快场馆改建、软装设计和艺术创陈等工作,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综合整治、绿化景观提升等配套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正抓紧组织实施,总体进度可控。西厅主会场、平行论坛会场、国家馆、室外空间等“三区一空间”施工进展顺利,主要场馆改建预计8月底基本完成。南广场绿化景观和整体立面、能源中心、艺术创陈等工程预计9月底前完工。
城市服务全面优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心细致做好城市服务保障,推动城市整体品质有更大提升。目前,内外宾接待、住宿保障、餐饮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工作都已有力推进。
城市氛围全面营造。面向全社会倡导服务进口博览会、参与进口博览会的浓郁氛围,提高进口博览会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努力向全世界展示和进一步提升上海更加开放、文明的卓越城市形象。组织5000名志愿者、挂牌100个“青春上海”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站点和100支志愿服务队伍,为进口博览会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
㈥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多少个国家和企业参展
首届博览会吸引了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超过1000多家企业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将近三分之一;参展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占企业展总展览面积16.5%;参展展品涵盖了农产品、日用消费品、服装服饰等多个门类。
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共有82个国家和世贸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参展。
企业商业展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规模大、国别分布广、企业质量优、新产品新技术多、展览展示水平高。展会期间,将举办200场左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各类配套活动。
(6)首届进博会成果扩展阅读: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区:展示贸易投资领域有关情况,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各国有特色的产品。只展示不成交。
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移动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家电,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电子游戏,健康运动产品, 音频产品,视频与高清设备,生活科技,显示技术,在线与家庭娱乐,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等。
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展区:服装、纺织品、丝绸产品、餐厨用品、家居用品、礼品、家居装饰品、节日用品、珠宝首饰、家具、婴童用品、玩具、文化用品、美容美发护理产品、运动及休闲产品、箱包、鞋、钟表、陶瓷和玻璃制品等。
汽车展区:智能驾驶汽车与技术,互联网汽车与技术,新能源汽车与技术,品牌汽车等。
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数字化工厂,及物联网,材料加工及成型装备,工业零部件,信息通信技术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电力电工装备,航空航天技术装备,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装备,3D 打印等。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品、蔬果、茶和咖啡、饮料及酒类、甜食及休闲食品、调味品、罐头及方便食品等。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医疗器械,药品,健康及保健品,传统医学产品,医美产品,养老与康复,制药机械与设备等。
服务贸易展区:新兴技术,服务外包,创意设计,文化教育,旅游服务,物流服务,综合服务等。
㈦ 2018年中国取得哪些成就
1、55公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成开通
这座连接珠海、香港、澳门三地的大桥10月24日正式通车,使得三地交通时间大大缩短,构成“1小时生活圈”。
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大桥开通2个月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共验放旅客超过290万人次。其中,港澳居民出入境人数稳步增长,香港居民占比近30%,澳门居民数量也有大幅跃升。
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这个超级工程拥有“六个最”: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它的通车,标志着中国的桥梁隧道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2、19颗卫星——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2018年11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
自此,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将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等基本服务。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北斗迈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北斗三号工程启动于2009年,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此前,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首次发射;2018年3月底,完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星座部署。
3、2.9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有了新突破
2018年底前一周,10条高铁新线密集开通,新增高铁运营里程约2500公里,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2.9万公里。
这10条新线分别是:京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新民至通辽高铁、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铁、济南至青岛高铁、青岛至盐城铁路、杭昌高铁杭州至黄山段、南平至龙岩铁路、怀化至衡阳铁路、铜仁至玉屏铁路、成都至雅安铁路等。
新线的投入让部分城市间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压缩。比如,哈尔滨至牡丹江间全程压缩3小时,通辽至沈阳间全程压缩2小时21分,北京南至青岛间全程压缩58分钟。
4、1.2万列——中欧班列通达15个国家49个城市
日前召开的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传出消息称,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1.2万列。仅2018年1月~11月,开行就达5611列,同比增长72%。全年开行数量有望突破6000列,提前两年实现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年开行5000列”目标。
5、140米——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试航成功
2018年6月12日,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这标志着“天鲲号”向着成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迈出了关键一步。
“天鲲号”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它标志着我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实现了该船型关键技术的突破。
与以往的挖泥船相比,“天鲲号”在技术上有许多创新之处。比如,它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有了这个“大脑”,便可实时显示疏浚三维土质、推算潮位等。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自动定位,开始挖泥作业。
㈧ 2018-2019年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来功发射】自
【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
【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
【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17种抗癌药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
【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启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1亿多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行动正在继续】
【1300万人在城镇找到了工作】
【580万套棚户区住房开工】
【很多港澳台居民拿到了居住证】
【香港进入了全国高铁网】
【“南仁东星”】
【林俊德和张超】
【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
【为保护试验平台挺身而出、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
【主场外交发出中国声音】
【出访五大洲
㈨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
7月26日上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流现场服务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发布会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钟晓敏副局长主持。
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俞曾港现场介绍服务进口博览会远洋运输等有关措施。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唯一推荐的国际段运输服务商,承担展品在中国境外的运输服务。中远集团将提供全球服务网络支持,集装箱船队规模397艘、运力规模超过208万标准箱,排名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在全球范围提供362条航线服务,覆盖全球90个国家/地区、294个港口。
㈩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预计到会采购商将超多少万
“展览面积万平方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预计到会采购商将超15万”、“将会带来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之际,商务部公布的一系列数字透露出这场展览会的“不一般”之处。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7月27日表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和行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今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在今年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举办这一国际盛会意义重大。”
80个国家参加国家展 全方位展现国家贸易特色
除了被称为“进口版广交会”的企业商业展,此次进口博览会还将举行类似“小世博会”的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中国版的“达沃斯论坛”——虹桥国际经贸论坛。
据了解,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展区面积3万平方米,只展示不成交,目前共80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从国别情况看,参展的80个国家遍及五大洲,其中,发达国家21个,发展中国家50个,最不发达国家9个。
80个参展国中,70多个国家已确定了展示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特色产品等。此外,国家展中还将设立中国馆,通过讲述“中国进口故事”,展示进口在我国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及新时代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和扩大进口给世界带来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