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全面理解“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提法中,其中“成果”、“人民”尤其是“共享”的含义都要仔细地分析。“成果”指的是包括经济发展成果在内的各方面成果。发展成果首先是经济成果,这是毫无疑义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现代化成就最突出的是经济方面,人民改善经济生活的要求最为迫切。这一切说明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都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但是,发展成果不仅仅限于经济成果。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是全方位的,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既要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也要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以及不断增进人民政治民主、社会公正等各方面权益上。当前的重点是提高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步完善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逐步完善广大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维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利,逐步完善广大群众共享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的体制机制。从某种意义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比共同富裕的涵括更广,因为共同富裕更侧重于“富”,即经济方面的内容;而发展成果包括“富”、但不限于“富”。“人民”指的是包括各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人民有全体、大部分、小部分等限定语。发展决不能只顾一部分人的发展而不顾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只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更不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些情况在剥削社会是常态,但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格格不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格格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共建与共享是紧密关联的。所以共享成果的人民,不能是部分人,必须是全体人民。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是绝大部分人受益、很少一部分人受损,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人民共享。
❷ 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如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国家提出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是要保障公共健康和教育问题,帮扶弱势人群获得受教育、就医和就业等平等机会。只有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抓紧抓好,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二是力求公平公正。从理论上来说,不平等分三类:机会的不平等、过程参与不平等和结果的不平等。真正的平等在于赋予每个人机会的平等和过程的平等。让他们可以有平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让他们可以在透明和公正的规则下,参与平等竞争。也就说,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要解决越来越突出的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等问题,根本措施是在继续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偏重于大幅提高穷人的收入,“并使穷人的收入增长,能够比整个国民经济的平均收入增长,或者说比富人的收入增长更快。”
三是要完善分配体制。过去在初始分配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存在机会上的不均等,而这个机会不均等来自于权利的不平等,比如基本的就业权利很大程度上没有充分体现。这样会导致劳动收入的分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另外,在再分配阶段,涉及到政府公共财政政策,包括社会福利政策等等,也存在着制度上的区别对待,对部分人群的歧视,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城市而不是农村,更多的社会保障资源用于城市职工,而忽视了农民和农民工。如大量的外来人口或者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却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不能同等地享有社会公共服务,造成他们与当地城市居民之间明显的贫富差距。如果这些解决不好,它会长期地困扰我们的社会和政府。因此,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需要在初始分配过程及再次分配过程中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
四是要建设完全非政府保护的竞争化的市场,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和产品。要避免出现:一方面是很多失地农民得不到足够补偿,另一方面却出现了很多人靠土地暴富等不正常现象。要明白:只有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以后,城乡差距才能得到改善,地区差距才能得到改善,社会矛盾才可能减少。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不能只靠转移支付来救助穷人和弱势群体,关键是要加快政府改革,以合理管理公共资金和资源。如果不能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化的、透明的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的管理制度,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势将不断扩大,很难逆转。那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是一种奢望。
❸ 如何让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回配制度,为实现发展成答果由人民共享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另一重要举措。
(我认为 “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就等同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所以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❹ 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科学发展的根本目专的是发展属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❺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三者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人民利益原则,不同点以人民为中心是决策点,为人民服务是方法也是过程,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是归宿。
❻ 怎样理解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说明了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坚定追求,是习近平同志民生思想的凝练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党和政府对改善民生的追求也没有止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论述,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凝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强大合力。民生工作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放眼世界,那些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民生改善的国家,最终都会陷入经济社会乱局。
(6)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扩展阅读: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意义:
共建与共享相辅相成。一方面,没有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就没有可供共享的成果。“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
因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让人们共同担负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归根结底要由全体人民共享。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实现这三个“共同享有”,需要建立健全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共享制度,更广泛地实现社会公平、更普遍地改善民生。
❼ 怎样理解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着眼于共同、公正的分享。
❽ 4.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三者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发展思想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党的目标三者之间根本上是一致的。
❾ 什么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收入分来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源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收益分配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对收益总额进行的分割,它主要是以企业的税息前利润(即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为对象在各利益主体间进行的分割。收益分配的构成,广义上是企业收入的分配;狭义上是税后利润的分配。
(9)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扩展阅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报酬,如工资和薪金是对付出劳动的报酬,租金和赁金是对提供地产或者一段时间内转让其他实物资本的回报,提供货币就能得到利息等,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再次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生产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包括收入税、财产税、社会缴款、社会福利、其他转移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