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中国最新科技创新的成果

中国最新科技创新的成果

发布时间:2021-02-27 15:55:17

① 中国现代科技成果有那些

1、我国“人造太阳”装置创造世界新纪录

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

东方超环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对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由于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作“人造太阳”。

该成果将为未来ITER长脉冲高约束运行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实验支持,也为我国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预研、建设、运行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2、国产水下滑翔机下潜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于2017年3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完成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

“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是根据中科院B类战略先导专项的部署,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

从原理样机的研发到深渊观测任务的圆满完成经历了13个年头,包含浅海、深海、深渊等不同型号的水下滑翔机20余台。

此次“海翼”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共完成了12次下潜工作,总航程超过134.6公里,收集了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渊区域水体信息,为海洋科学家研究该区域的水文特性提供宝贵资料。

3、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2017年5月3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宣布光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了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实验测试表明,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000倍,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这台光量子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基于光子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4、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

我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14时许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C919的全称是“COMAC919”,COMAC是C919的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名称简写。

“C”既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19寓意C919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190人。

C919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国内最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工程人才,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

5、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所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中国人民又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

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从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层中开采上来,点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钻探平台“蓝鲸一号”的喷火装置。这是我国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对资源量占比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储层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

从“蓝鲸一号”起步的可燃冰试采,不仅对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能给世界能源接替研发格局带来改变。

② 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

成就如下:

1、“两弹”的成功研制。

研制目的: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加强国防建设。成功研制: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意义: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 中国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全球首对体细胞克隆猴姐妹“中中”“华华”诞生

2018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多年来,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没有解决,成为世界性难题。该成果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2、“慧眼”卫星填补我国空间X射线探测卫星空白

2018年1月30日,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其进入科学成果产出的新阶段。据介绍,“慧眼”卫星已多次参加了国际空间和地面的联测,获得了银道面扫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阳耀发等的大量观测数据,发布了30多个伽马射线暴的观测结果,直接测量到了目前最强的中子星磁场回旋吸收线,完成了国内最高精度的脉冲星导航试验。

3、我国科学家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肺脏再生

从患者支气管刷取出的几十个干细胞,在体外扩增数千万倍之后,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经过3至6个月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这些干细胞逐渐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气管结构,进而完成了对患者肺部损伤组织的修复替代——同济大学医学院左为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利用成年人体肺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成功实现了人类肺脏再生。

4、“301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揭示水稻遗传信息密码

2018年4月2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长文刊登了“301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用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平台,对这些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基因组重测序和大数据分析,解析了水稻种群基因组多样性本质。

5、“天鲲号”海试成功中国疏浚事业迈向深蓝

“天鲲号”于2018年6月8日-11日进行海上试航,期间,“天鲲号”完成多项考验,如航速测定、停船试验、回转试验、抛锚试验、操舵装置试验、船舶动力系统功能试验及其他辅助系统功能试验。除了航行时需要进行慢车、停车、全回转、溺水救生等一系列紧急动作外,还要对雷达、电罗经、磁罗经等助航辅助设备进行调试校正,返航后开始为后期挖泥试验做准备。

④ 中国最近的科技发展成就有哪些

中国近些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较多,简单举几个例子。

①超级计算机。在大数据广为应用之下,超级计算机越来越受重视,而且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这使得超级计算机成为“国家科技体现的标配”,毕竟国家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而实现这个标准的物质基础,就是超级计算机。近些年,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发展速度极快,目前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遥遥领先于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形成了中美争霸的局面,这本身就说明中国科技的崛起。

事实上,核电技术是我国未来要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出海”的主力产品之一,我个人认为他要比超级计算机更具变现力和战略性。

⑤ 5年来中国诞生了哪些高科技成就

【载人航天】

“自从有了3D打印机,自己的一些小物件,比如笔筒、名片盒,对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全部都可以由打印机解决。甚至婚戒盒,也是打印的。”

技术人员介绍说,目前的3D打印机主要分为桌面级和工业级,前者以民用为主,后者偏向工业应用。在工业上,3D打印多以铝合金、钛合金等作为原料,在智能制造、工业设计、航天、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刷脸支付】



把脸凑近,“滴”一声,你就付完钱可以走人了。刷脸支付的实现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技术,目前支付宝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已远超肉眼,且能够克服光线、表情、化妆、年龄甚至是整容的技术障碍。其独创的活体检测算法则能判断采集到的人脸信息是否为照片、视频等冒充。

此外,人脸等生物识别信息,不仅能认证身份,结合人工智能分析,还能帮人们进行贷款理财,能精确实现身份认证,在降低网贷审核成本同时,还能提高效率和风控能力。

【智能家居】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应用场景已走进人们的生活。新买的大米,扫一下条形码,智能电饭煲就能匹配相应的煮法,多种加热方案让众口不再难调。傍晚一进家门,迎接你的也不再是黑洞洞的屋子,而是开门瞬间便已亮起的灯光、舒适的温度,甚至还有你所钟爱的歌曲。网购语音下单,买东西成了“一句话的事儿”,电视猜你喜欢,娱乐可以“商量着来”。最后,无需布线的墙壁开关让你躲在被窝里就能一键关灯,安心入梦。

⑥ 中国最新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至少三个

1、世界首条双层隧道在上海建成

2004年9月,经过32个月施工,中国第一条双管、双层越江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在上海建成。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建成通车的双层隧道。该隧道的建设采用了国际罕见的双层、双管设计,共设6个车道,高2.6米,可供各类小型车辆通行;下层隧道设一车道,高4米,可供公交车等大型机动车辆通行,并备有一条紧急停车道,隧道的车流量比普通隧道增加了三成。同时,考虑到双层隧道的特殊防火要求,共设置了120组消火栓和160组自动水喷雾喷头,每隔30米一组,如有险情,喷淋系统会自动打开。复兴东路隧道全长2785米,总投资15.9亿元人民币。

2、青藏铁路攻克冻土世界性难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零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冻土在冻结的状态下体积膨胀,到了夏季,冻土溶化体积缩小。在这两种现象的反复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底就会出现破裂或者塌陷。高纬度冻土,比较稳定,如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而青藏铁路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烈。加上青藏高原构造运动频繁,那里的冻土具有地温高、厚度薄等特点,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有“世界第一高遂”之称的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轨面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冻土层以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青藏铁路开工前,有西方媒体预言:青藏铁路根本过不了风火山,因为风火山地下全是长年冻土,冰厚达150多米,在冰山上打隧道根本不可能。
2001年10月18日,风火山打响隧道第一炮。负责施工的中铁二十局创造性地研制了两台大型隧道空调机组,将隧道施工温度控制在±5℃,有效地防止了地下冰融化滑塌。他们和多家科研单位合作,相继攻克了浅埋隧道进洞、冰岩光爆、冻土防火隔热等20多项世界性高原冻土施工难题。
青藏铁路堪称冻土工程的“博物馆”。青藏铁路有一种特殊的路基,即在土路堤底部填筑一定厚度片石,上面再铺筑土层的路基。这种长达111千米的“片石层通风路基”为国内首创,它好似散热排风扇,冬季从路堤及地基中排除热量,夏季较少吸收热量,起到冷却作用,可有效保持冻土路基稳定。青藏铁路“以桥代路”桥梁达156.7千米,铁轨飞架而过却不惊扰冻土,如此大规模采取“以桥代路”措施在世界上还是首次。

3、中国最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

“上海光源”工程由国家、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上海光源”并非简单的“发光装置”,而是一个进行“同步辐射光源”研究和应用的高科技建筑物。“上海光源”总投资达12亿元人民币,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衡路上,占地约15公顷(约300亩),整个建筑由周长432米的闭合环形高科技装置和上百个科学实验站等部分组成。“上海光源”从装置到建筑,均由我国自行设计和集成,建设周期为52个月,外部的建筑工程将于2006年5月完工,其内部设备的制造、安装和调试将从2005年3月开始,预计2010年前完成整个建设并投入使用。
“上海光源”即同步辐射光源,是继电光源、X光源、激光光源之后的第四种光源,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敲门砖”。“上海光源”是目前世界上正在设计或建造中性能最好的光源之一,其能量居世界第四(前三名是日本SPRING-8、美国APS、欧洲ESRF),科学寿命超过30年。该科学装置建成后,每天能容纳数百名全世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将对推动我国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起到重大作用。
“上海光源”应用十分广泛:
1.照亮生活,诊断疾病将更加精确
采用“上海光源”产生的射线可以获得安全的、高清晰的心血管成像;利用同步辐射光的高分辨特点,可发现很小的肿瘤,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提高肿瘤的治愈率;通过同步辐射光源,可以进一步看清SARS病毒的真面目,为预防和控制SARS提供更有效手段。
2.照亮科技,为各种研究提供平台
“上海光源”具有几十条向用户开放的光束线和上百个科学实验站,它们将为我国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许多基础学科提供研究平台。目前,世界已处于后基因时代,各国蛋白质研究的竞争愈演愈烈,而我国对蛋白质的研究中,80%以上工作需依靠“上海光源”。
3.照亮工业,可提高微细加工技术
“上海光源”将为医药、石油、化工等高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很大帮助,并将有助于我国的工业基础及早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另外,“上海光源”还将对微细加工技术起到支撑作用。科学界估计,对线度在几十纳米以下的集成电路,“上海光源”将成为主要光刻手段。

4、高科技亮相”珍珠型”国家大剧院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西侧,有一个巨大的珍珠型建筑物非常引入瞩目.它就是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最大的特点,应该算是环型的景观水池了。大剧院四周环绕有1.2万立方米的景观水池。在剧院的南北面都有主入口.当你穿过长安街,从北面的地下主入口通过30米的长方形水下长廊,就可以进入剧院大厅。
整个剧院大部分在地下32米左右,共有4层,地上一层主要包括三个剧场.从东向西依次是音乐厅、歌剧院和戏剧院。三个剧场各有特点,歌剧院有2416个座位,规模最大;而戏剧院的舞台最大;
音乐厅虽然最小,但设备先进,它拥有一架全国唯一的世界一流的管风琴,价值1600万美元,合人民币大约1.2亿元。地下三层则是休息厅、化妆间、小剧场等。在国家大剧院最强烈的感受就是高科技无处不在。
进入大剧院,你会发现这里的屋顶十分空旷,没有任何支撑 整个屋顶一共是三块,底部和顶部都是最先进的钢结构环梁设计,连系着中间148个梁架, 构成了无柱撑天穹形钢壳屋顶。这个椭圆形屋顶.东西212米,南北144米,重达6750吨。在剧院大厅,有一块6000平方米的大玻璃幕墙,这块幕墙形状像透明的水滴,厚度是普通家用玻璃的6倍,有60厘米,但透过幕墙,您仍然可以尽情欣赏外面热闹的长安街景。幕墙采用最先进的钢化和加胶技术处理,抗震性强,安全性高。
大剧院3.8万平方米的壳体屋面,由2万多块耐腐蚀的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大小不等的有色玻璃组成;从外面看,大剧院银光闪闪.你一定会担心如果下雨或它的清洁问题,其实,全部的屋面已经使用了先进的纳米材料自洁系统,这些特殊的纳米材料涂在壳体外面,就像荷叶一样.保证了表面不吸附水珠、灰尘、烟尘。
在剧院外面,你可以在四季恒温的环行景观水池旁休息 这里的水不是外来的自来水,而是抽取的深层地下水,经过一套先进的微循环处理系统,使水温长期控制在零度以上,冬天不结冰,不起雾,夏天不生绿藻,还大大节约了能源。
国家大剧院总建筑面积为149520平方米,总投资约为26.88亿元.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

⑦ 中国现代科技成就有哪些

1、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在近代中国科技十分落后,外国人讽刺中国铁路工程师还未出世情况下建成的。

2、冯如研制飞机: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研制的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时速和航程均创当时世界纪录。

3、兵器制造家龚振麟:龚振麟鸦片战争爆发后,他眼见大好山河被英国侵略者践踏,刻苦钻研科技、改良兵器,自觉投身于反侵略战争中。他亲身奔赴甬东战场,仔细观察英军火轮,制成用人力驱动的叶轮击水“车轮船”和“车轮战船”。林则徐“戴罪立功”于浙江期间,他被调到炮局工作,造出了“枢机新式炮架”,使大炮能够四面转动,灵活射击。

4、李善兰与《方圆阐幽》:方圆阐幽》是清代的数学著作。其内容是关于幂级数展开式方面的研究。李善兰创造了一种“尖锥术”,并把“尖锥术”用于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用求诸尖锥之和的方法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虽然他在创造“尖锥术”的时候还没有接触微积分,但他已经实际上得出了有关定积分公式。英人伟烈亚力认为李善兰所著书中,“其理有甚近微分者”。李善兰的这一成就表明,即使没有西方传入微积分,中国数学也会通过自己特殊的途径,运用独特的思想方式达到微积分,基本上完成了由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转变。

⑧ 中国最新的科技成果是什么

1,在核物理方面,建成了.5米重离子加速器,开展了低能重离子核物理研究,首次合成超铀元素锎等。此外还建造了1.5兆电子伏直线感应加速器、同步辐射装置、同位素分离器、受控核聚变装置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科学研究设备以及大口径反光望远镜、太阳磁场望远镜、13.7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氢原子钟等天文仪器。

2、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如数理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有限元法的标准算法、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暖云降水理论、地球内核旋转稍快的发现,生命科学领域的牛胰岛素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合成、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蛋白质功能基因的修饰、水稻基因物理图谱,还有彗星和小行星的发现、准晶体的发现、澄江化石群等古动植物化石的发现,在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研究、东亚大气环流研究、古气候和古新星研究、黄河探源、雅鲁藏布江探险以及南极和北极的考察等方面都有众多收获。

3、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掌握高技术的能力。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掌握了制造原子弹、氢弹 、核发电和核辐射等核技术以及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各种用途的人造地球卫星乃至宇宙飞船的技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有10亿次巨型机、千万次向量机。数百万次超小型机以及曙光1号和曙光1000等高性能并行机,发展了时态逻辑语言、汉字语言信息处理系统、汉语语文转换系统等软件系统,研制了中文智能接口和高密度信息贮存装置,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方面也有了量子避错原理和量子隐形态实验可喜的进展。

4、在激光技术方面我们研制出“神光”等高功率的激光装置、半导体量子陷阱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1.35微米半导体激光器等激光系统并掌握了高速光导纤维通信技术。独创的双离子束外延机、3微米集成电路工艺的突破以及核工业机器人、六维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等多种机器人的制造和6000米水下机器人探海实验成功,代表了我们在精密制造方面的进步。

5、在生物技术方面,玉米和大豆的固氮、抗虫棉花、基因工程疫苗、试管婴儿和试管羊、人类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和高等动物克隆等生物技术成绩斐然。材料科学方面,高温超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高性能固体推进料、非线性晶体和激光晶体等的研究都取得可喜成就。

6、在技术科学方面还有复式燃烧理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冷压状态方程、齿轮动态整体误差理论、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等有影响的理论成果。

7、工程方面的进步突出地表现在大型设备的制造能力上,中国已能制造12.5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7.5万千瓦低水头发电机组、50万千瓦高压输变电设备、200吨级电渣重熔炉、1.5万吨涤纶拉丝设备、24万吨尿素生产、30万吨合成氨设备、1000万吨级露天采矿设备。

8、武汉和南京的长江大桥、长江葛洲坝和黄河小浪底两大水利枢纽以及正在兴建的三峡工程代表了桥梁和水坝的建设能力,万吨级巨轮、运7客机、高速公路建设和火车提速表现了交通运输方面的进展。

9、大庆油田的成功开发充分显示了中国自力更生方针的力量,喷气纺纱、合成橡胶表现了吸收和创新技术的能力。

10、农业进步的科学技术的贡献已经达到35%,在良种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革方面进展巨大。籼型杂交水稻、鲁棉1号棉花、铁丰1号和东农36号大豆和小麦等良种的推广对农作物增产起了巨大的作用,51年来农作物品种更换了四、五次,每次都增产20%~30%,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80%,造林成活率提高20%,复种指数提高了25%。

11、在医药卫生领域,显微外科和癌症早期诊断显示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基因工程多肽药物、向导药物和抗体工程等都有了可喜的进展,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已取代血源性疫苗投放市场,在中医药方面也有针刺麻醉和洋金花麻醉药以及抗疟疾青蒿素药物的成绩,在计划生育和人口理论方面的成功令世界瞩目。

阅读全文

与中国最新科技创新的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