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王昕的教育科研
【教学工作】本科生:先后主讲《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等课程。研究生:先后主讲《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保险》、《WTO与医疗卫生服务》等课程。留学生:先后主讲《卫生经济》、《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学》(全英文授课、独立承担)【科研工作】【主要科研方向】卫生经济卫生政策卫生事业管理【主要科研项目】(将新近的研究项目写在前面,倒序)1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年立项,主持。11. 《培养学生运用IT技术自主学习的模式研究》,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年立项,主持。10. 《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研究》,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立项课题,2012年立项,主持。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1年立项,主持。8.《医院药品零差率后的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价格机制研究》,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年立项,主持。7.《城市进化过程中预防贫困问题加剧的预警机制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0年立项,主持。6.《公立医院取消以药养医后的财政补贴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研究》,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0年立项,主持。5.《辽宁省农村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对策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09年立项,主持。4.《提升大学公信力,创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研究》,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发展研究项目,2008年立项,主持。3.《应用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7年立项,主持。2.《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体制改革的研究》,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05年立项,主持。1. 《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医科大学校级重点课题, 2002年立项,主持。【主要科研成果】(将新近的成果写在前面,倒序)(一)期刊论文31.《我国公立医院内部经营管理改革举措的前沿观察》,《管理现代化》,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CSSCI(A)。30.Xin Wang, Zhibo Zheng. Narrowing The Rural-Urban Care Gap In China. Soc SCI Med,Health Affairs,March 2011 vol. 30 no. 3(SCI源期刊),影响因子:4.313,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新医改进程中公立医院管理面临的挑战》,《医学与哲学》,2012年第33卷第8A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9.《对保障农村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思考》,《中国卫生经济》,2012年第31卷第5期(总第351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8.《新医改中的公立医院取消“以药养医”后的补偿机制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第28卷第12期,总第282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7.Xin Wang1, Bo Li 1, Wei-Dong Zhao, Yu-Hua Chen.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triggers tight junction ‘‘opening’’ in brain endothelial cells via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Available online 27 May 2011. 410(2011)258_263(SCI源期刊),影响因子:2.484,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6.《破解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难题》,《党政干部学刊》,2011.5,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5.《构建新型的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体系模式》,《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第29卷第12期总第334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4.《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 《中国卫生经济》,2011年第30卷第5期(总第339期),通讯作者/通讯作者23.《医院管理者职业化的措施探讨》,《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第36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2.《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必要性的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第8期第20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1.《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解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中国卫生资源》,2010年第2期第13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0.《西方经济学家20世纪理论成就的历史回眸》, 《中国市场》, 2011年4月刊,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9.《急诊部见闻》,《中国卫生人才》,2011年第2期,总第154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31.《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民主问题的历史性创新》,《中国市场》,2011年2月,总第616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8.《从城镇职工医保看农民工医保的局限性》,《中国市场》,2011年第1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7.《综议中国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商场现代化》,2010年12月下旬刊,总第633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6.《谈经济学人才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商场现代化》,2010年12月中旬刊,总第632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5.《强化大学生的医保意识》,《中国卫生》,2010年第9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4.《投诉与反馈——一位病人在中国医院的经历》,《医院管理论坛》2010年第7期第27卷,总第165期,第二作者。13.《改革引发的变局》,《中国卫生人才》2010.6总146期,第二作者。12.《颠覆技术价值与销售价值的畸形定位》,《医院院长论坛》,2010年第2期第7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1.《用四个强化来深化反腐斗争 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学理论》2010年1期,总第535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0.《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隐性教学模式初探》,《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第21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9.《开展辽宁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4期第36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8.《医院的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2期第36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7.《试论开展城市亚健康人群健康状态的社会预警监测》,《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38卷,通讯作者/通讯作者。6.《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6卷第2期,第一作者/通讯作者。5.《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一战线工作》,《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12月,第一作者/通讯作者。4.《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年第1期第34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3.《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可行性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第30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2.《辽宁省卫生总费用结构性失衡》,《中国医院院长》2011年7月,71——73,第二作者。1.《合理预算防范购买失误》,《中国医院院长》2011年6月,77. 第二作者。(二)著作7.《辽宁省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副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6.《辽宁省“十一五”期间卫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编委,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5.《高素质文化创新人才研究》,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4.《高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研究》,编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3.《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研究》,编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2.《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编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1.《食品加工工艺卫生》,编委,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三)教材《医学与社会》,编委,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获奖情况】2012年,教学软件《Health Laws》获“2012年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2011年,教学软件《大学语文》获“辽宁省第十二届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2010年,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问题研究》获得“沈阳市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论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获得“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
B. 于淼的教育科研
【教学工作】
本科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修课课程,讲授《创造学》选修课课程。
研究生:讲授《创造心理学》课程。
【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方向】
方法论、创造心理与创造教育
【主要科研项目】
1. 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医学创造性解决问题影响因素研究。2008-2010,负责人;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度重点专项规划课题——医学PBL教学模式下团队创造氛围研究。2008-2010,负责人;
3、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哲学和文化研究。2006-2009,负责人;
4、辽宁省“十五”首届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目标与模式研究。2001-2003,负责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2001-2004,主要参加者;
6、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高校创新团队核心竞争力培育和评估研究。2005-2007,主要参加者。
【主要科研成果】
(一)期刊论文 1、马斯洛人本主义创造观及现象学方法论审视。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60-63。第一作者。
2、弗洛伊德无意识创造力理论及现象学方法论释义。医学与哲学,2010,(5):9-11,19。惟一。
3、机关公务员创造性调查与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5-69。第一作者。
4、文化语境下“人的创造性”解读。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惟一。
5、创造动机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理论前沿,2004, (9):47-48。第一作者。
6、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小环境。红旗文稿,2004, (8):38-39。惟一
7、重视生态伦理道德建设。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 (6):53-54。惟一。
8、医学院校开设创造性课的思考。医学与哲学,1999,(4):47-49。第一作者。
9、建国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理论前沿,1996, (10):26-27。惟一。
10、教育领域创造氛围研究的进展与展望。教育导刊,2010,(2):11-14。第二作者。
11、医学生创造力倾向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62-63。第二作者。
12、协和育才模式与创造人才人格。医学与哲学,2007,(5):68-69。第二作者。
(二)著作 1、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合著。
2、团体创造力——通过合作创新。辽宁人民出版社,主要译者。
(三)教材
1、大学生创造力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副主编。
2、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副主编。
【鉴定成果】
课题“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目标与模式研究”,获辽宁省“十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
【获奖情况】
(一) 综合获奖
1、辽宁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中青年理论骨干教师”,2005年。2、中国医科大学2007-2008年度“三八红旗手”,2009年。
(二)科研成果获奖 1、“马斯洛人本主义创造观及现象学方法论审视”获辽宁省哲学学会2009-2010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2、“机关公务员创造性调查与分析”获辽宁省哲学学会2007-2008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3、“高素质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研究”获第四届辽宁省人事编制科研成果评审一等奖。
4、“建国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获1998年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三)教学成果获奖 1、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教学片一等奖,2008年。
2、作为课程负责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被学校评为精品课,2004年。
C. 我在辽宁省教育科研管理协会获奖论文有效吗
要在期刊上发表才算,你可以找发表吧帮忙
D.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习发的证书是科研成果吗
不是。所谓科研成果是指经过自己或团队的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利于推广的经验等。
E.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学院成果
全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在《求是》、《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专发表论文属1000余篇;全院教师主持国家及教育部科研项目30余项,辽宁省科研项目50余项,参与各类研究项目60余项。学术研究实力强劲。
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均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使学院的整体发展水平居于全国省属师范大学同类院系的前列。首先在辽宁师范大学实现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工作站零的突破;首先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先获批教育部首批100名国家级教学团队;首先获批全国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首先在特殊教育专业招收残疾人大学生,并以电影《不能没有你》和电视片《联合舰队》为载体将辽宁师范大学的声誉远播全国。《中国教育报》以《一个地方高校院系的发展之路》和《教育教学结合、课堂实践互动》为题肯定了学院的办学成就。
“用文明的圣火,点燃年轻的梦想,以百倍的努力,创造未来的辉煌”的院训,代表了学院师生的崇高追求和向更高目标奋进的雄心壮志。
F. 怎样查询辽宁省教育科研管理协会获奖的论文
该协会在教育厅公开的网站上获奖论文都不被承认,现在属于个人管理运作。
G. 马驰的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 51403130.项目级别:国家级.执行时间: 2015-2017.主持人.
2.辽宁省科技厅.项目号: 20141081.项目级别:省级.执行时间: 2014-2017.主持人.
3.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项目来源: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级别:省级. 执行时间:2015-2018. 主持人.
4.等离子注入材料阻燃改性技术. 项目来源: 国家外专局. 项目号: 20072100240. 项目级别: 国家级. 执行时间: 2008-2009. 排名: 2.
5.宽温域T-ZnO晶须/SIPN杂化阻尼复合材料. 项目来源: 辽宁省教育厅. 项目号: 2007T145. 项目级别: 省级. 执行时间: 2008-2010.排名: 2.
6.等离子注入材料阻燃改性技术. 项目来源: 辽宁省外专局重点. 项目号: 辽外专2008[70]. 项目级别: 省级. 执行时间: 2008-2009.排名: 2.
7.沈阳市先进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项目来源: 沈阳市科技局. 项目号: F11-239-1-00. 项目级别: 市级. 执行时间: 2011-2013. 排名: 2.
8.宽温域T-ZnO晶须/SIPN杂化阻尼复合材料. 项目来源: 沈阳市科技局. 项目号: 091444. 项目级别: 市级. 执行时间: 2009-2010.排名: 2.
9.PVPIPN电场响应智能凝胶材料的制备及行为研究. 项目来源: 辽宁省教育厅. 项目号: 2006005. 项目级别: 横向. 排名: 2.
10.烟气脱硫非金属补偿器所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制. 项目来源: 沈阳市红星密封材料厂. 项目号: 0-3-3. 项目级别: 横向. 排名: 2.
11.增塑剂在氟橡胶中应用评价. 项目来源: 多恳升特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项目号:0-3-21. 项目级别: 横向. 排名: 2.
12.新型止水带研发. 项目来源: 辽宁润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级别: 横向. 排名: 2.
13.辽宁省高校资源共享课建设《高分化学(上)》, 2012年第二批, 排名: 5.
14.双氧化(2EO)双酚A甲基丙烯酸脂的研制, 项目来源: 沈阳普瑞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项目号: 2013210101002625. 项目级别: 横向. 执行时间: 2013-2016. 进款额: 10万元. 排名: 2.
15.聚氨酯制品模塑脱模剂的研制, 项目来源: 沈阳爱迪生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号: 2014210101001474. 项目级别: 横向. 执行时间: 2014-2017. 进款额:15万元. 排名: 2.
科研奖励
1. 高性能纳米涂料, 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0.12, 证书编号:2010F-2-06-02
2. 高性能纳米油性涂料及其规模工业化应用,中国石化协会科技发明二等奖, 2011.10, 证书编号:2011FMR0036-2-2
3.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改性高耐磨性聚氨酯材料, 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6.12,证书编号:2006F-3-08-02
教学奖励
1. 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网络教育平台, 辽宁省第九届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 2009年, 第一完成人.
2. 2010-2014年连续多年获得学院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代表性论文
[1]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etrapod-shaped ZnO whisker filled polyurethane cross-linked epoxy/polyurethane damping composites. J Reinf Plast Comp, 2012, 31(22): 1564-1575. 【SCI】
[2]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damping composite consisting of polyester-type polyurethane/epoxy resin, Adv Mat Res, 2011, 295: 747-750. 【EI】
[3]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 (ester-ether) urethane/Tetra-Pod like ZnO Whisker Damping Composites, 8th Hellenic Society Symposium on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eece , Hellenic, 2010,
[4] Damping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Hybrid Composite Consisting of Polyurethane / Epoxy Resin and ZnO Whisker, Asian Polyolefin Workshop, Korea, Soul, 2009.
[5] Damping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Hybrid Composite Consisting of Polyurethane/Epoxy Resin and ZnO Whisker, New chemical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and 7th China-Russia-Korea Symposium, China, Shenyang, 2012.
[6] Characterization of α-tocopherol as interacting agent in polyvinyl alcohol–starch blends, Carbohyd Polym, 2013, 98(2) 【SCI】
[7] Comparison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ability of polylactic acid and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vi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J Polym Eng, 2013, 33(2) 【SCI】
[8] Preparation of basic magnesium chloride whisker and reinforcement in chloroprene rubber(CR23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emTech Research, 2014, 6(2): 1286-1290.【SCI】
[9] 新型高强度智能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7(3): 853-856.
[10] PVP/(AA-co-AMPS)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电场响应性研究. 辽宁化工. 2007(2): 1-4.
[11] 锆钛酸铅掺杂聚醚型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酯型聚氨酯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第八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 中国沈阳, 2012.
[12] 聚醚软段对聚氨酯/环氧阻尼性能的影响, 2011年全国高分子科技论文报告会, 中国大连, 2011.
[13] 橡胶止水带受力状态下的有限元分析. 世界橡胶工业 , 2010, (11): 34-36.
[14] 三元乙丙橡胶的热老化行为及其BP神经网络预测. 化工新型材料, 2010, (10): 17-20.【核心/CA】
[15] 无机填料对聚氨酯阻尼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辽宁化工. 2012, (05): 475-477. 【CA】
[16] 胶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的研究进展. 辽宁化工. 2012, (06): 613-615. 【CA】
[17] 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J]. 辽宁化工. 2012, (05): 486-487. 【CA】
[18] 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改性研究进展. 塑料工业, 2008, (B06): 75-77.
[19] 手性偶氮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致异构化反应.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中国成都, 2012.
[20] 环氧树脂-聚氨酯模具复合材料, 2011年全国高分子科技论文报告会, 中国大连, 2011.
[21]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阻尼性能, 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中国南昌, 2010.
[22] CPE/PP 热塑性弹性体的动态硫化,2010 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中国南昌, 2010.
[23] 低温常压空气等离子处理织物阻燃技术,2010 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中国南昌, 2010.
专利项目
1、一种混合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201110000234.2
H. 《辽宁教育研究》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这个是可以到国家新闻总署专去查询的属
http://wenku..com/view/c06fd6fd0740be1e640e9a6b
I. 大石桥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教育科研
大石桥高中为迎接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对教育的挑战。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文化对教育的要求,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学校从“八五”起步,“九五”取得成果。“十五”深化构造了大石桥高中教育科研“三三二”工作体系。
即省市校三级课题,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以及规划研究和群体研究二类水平。
其中《目标管理软件建设与评价技术研究》获辽宁省“九五”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同步实施研究》获辽宁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十五”期间,该校的《高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调试》和《高中课堂教学创新思维的实验研究》均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验研究》第三个校级课题。并且已经开展研究性的教育论坛四期。
特长教育,是学校办学的又一大亮点。长期以来,学校在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基础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发展专长。 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作文的比赛中,已有58人次获得国家级金牌,获奖同学被成功推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高校。400百多名获银牌、铜牌的同学,顺利通过了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
学校在篮球、田径、皮划艇等体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体育生源,为专业运动队输送了大量的职业体育人才。2004年,清华大学授予大石桥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基地”称号。
有声乐、器乐、舞蹈、美术、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等艺术专长的同学,在学校里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清华美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到处都有从大石桥高中考入的同学。多名同学被直接选入专业艺术团体。学校已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
J. 党延忠的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共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9项科技成果奖;辽宁省先进个人等5项科技工作奖。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名
·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第1名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第3名
·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第1名
·辽宁省星火科技二等奖(1991)第9名 ·大连市软件产业发展战略与起步措施研究,1998年,大连市科委主持鉴定“国内领先水平”,主持人 ·软件产业发展研究的软系统工程方法及应用实例研究,1998年,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
·软件产业发展研究的软系统工程方法及应用实例研究,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信息技术对管理变革的影响及信息管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验收为“A”;教育部组织鉴定“国际先进水平”,第三名
·决策分析中经验与直觉的可视化处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结题评估为“优”,申请人
·系统分析与经营管理信息化(211工程一期建设项目),2001年,教育部“211工程”项目验收为“国内领先水平”,主要负责及完成人
·辽宁省科技计划决策支持系统,1998年—,辽宁省科技厅(已应用5年,正在使用),主持人
·辽宁省科技基金网上申报、评审支持系统,2001年—,辽宁省科技基金委员会(已应用2年,正在使用),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化建设与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三个报告),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正在应用),主持人
·大连市国际人才交流信息网,2001,大连市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正在应用),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