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水利科技成果验收

水利科技成果验收

发布时间:2021-02-20 02:28:28

❶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

五十年来,该院为广东水利水电建设及交通、能源和建筑等其他各类相关行内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容,解决了一大批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曾参与长江三峡工程、飞来峡水利枢纽、潮州供水枢纽、北江大堤加固达标、东深供水、珠江河口整治、广州市河涌整治、2008北京奥运会青岛帆船比赛基地、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岭澳核电站、武广客运专线、广州地铁、广深珠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广东三江核电厂等多项工程的科研攻关工作。该院还主编了国标《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及《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参加编写了《广东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广东省标准土钉支护技术规程》、《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

❷ 高级水利工程师的评审条件

高级来工程师正常申报条件源: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需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的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2)水利科技成果验收扩展阅读

高级水利工程师的要求:

1、具有解决生产过程或综合技术管理中本专业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

2、有系统广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3、有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社会经济效益。

4、能够指导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❸ 中级工程师怎么升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申报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需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的职务五年以上。

在事业单位,如你取得技术职称可竞聘相应技术岗位,中级可竞聘8、9、10级岗位,相当于副科级,副高可竞聘5、6、7级岗位,相当于副处级。

在企业,你除了要取得这些技术职称外,还要努力考取注册类的证书,如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建筑师等等,这些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有了这些证你在职场的路会越来越顺!

现阶段,工程技术类的职称分三档(初级、中级、高级):

初级(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工作1年,专科毕业工作3年,可以认定助理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任助理工程师3~5年后,可以申报评审工程师职称;(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1年后可直接申请认定中级)。

高级(副高):任中级2~5年可以申报评审升高级工程师职称(相当于大学中的副教授)。

任高级工程师5~8年,可以申报评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相当于大学中的正教授)。

(3)水利科技成果验收扩展阅读

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申报助理级,助理级满4年可以申报中级,中级满7年可申报高级;

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可申报或单位直接评为助理级,助理级别满4年可申报中级,中级满5年可申报高级;

硕士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半年可申报助理级,助理级满1年半可申报中级,中级满4年可申报高级;

博士学历,直接申报副高级。申报人由市建设委员会先进行推荐,具体评定结果由市人事局办理。

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须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把握本专业国内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熟悉相关专业国内外的科技发展动态。

根据国家和本省科技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提出具有重大技术价值(或学术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问题,承担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重大工程技术或研究项目,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或重大疑难问题。

取得突破性进展或重大的科技成果,或进行科技成果的开发、推广,取得显著的效益,发表了高水平的论著;学术造诣深,是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有指导本专业高级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

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注:从2016年起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不作统一要求,成绩仅作为参考条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术作风正派。

参考资料:网络-高级工程师

❹ 收到中经会能源委员会发的2012年全国水利水电科技成果交流会(颁奖仪式)的通知,会议是正规的吗会不会是

请问这件事后面是怎么解决的啊,我今天也收到了这个通知!!!

❺ 水利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的水利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水利科学技术档案(以下简称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水利科技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水利档案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结合水利科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水利科技档案,是指在水利科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应归档保存的水利科技文件材料。
第三条 水利科技档案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水利部的统一领导下,水利科技档案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的档案业务机构分级进行管理,以确保其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四条 各单位应认真履行档案管理与保护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水利科技档案工作制度,统筹安排业务经费,依法保障水利科技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单位的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条 水利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应全面、系统地反映水利科学技术研究、勘测与规划设计、基础数据观测与分析、项目建设与运行维护、设备仪器制造等水利科技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具体内容见附件《水利科技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第七条 应归档的水利科技文件材料,须由文件材料产生、经办部门或项目(课题)组,指定专人进行收集整理后,按规定移交给本单位档案工作机构集中管理,任何部门与个人均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按时归档。
第八条 各单位应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同步管理”规定,把项目文件材料管理纳入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列入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在下达项目计划或签订项目合同、协议时,应同时明确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要求;在检查项目进度时,应同时检查项目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情况;在进行项目鉴定(验收)时,应先期或同步检查、验收项目文件材料的整理与归档情况;在科技人员考核与职称评审涉及有关项目时,应有该项目已按要求完成归档工作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完整、准确、系统的水利科技档案是进行项目鉴定(验收)的必备条件。各单位科技、基建、档案等业务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把好项目的鉴定(验收)关。凡水利科技档案检查、验收不合格项目,不得进行或通过项目的鉴定(验收),更不能申报科技奖励。
科研项目在申请验收(鉴定)前,其档案应先通过本单位档案部门的审查、验收;重点科研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由项目验收主持单位的档案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水利部要加强对各单位档案验收情况的监督检查,如发现未经档案部门审查、验收或档案不符合要求的科研项目,已获得奖励或正在上报科研成果,科技部门将按规定推迟或撤消对该项目成果的奖励。
第十条 水利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限:反映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勘测、规划设计等基础业务工作的科技文件材料,一般应按年度,在第2年上半年完成归档工作;各专业项目产生的科技文件材料,应在项目实施完成后3个月内完成归档工作(周期较长的项目,可分阶段或分单项计算归档时限);重要仪器设备的随机文件材料,应在安装调试或开箱验收后1周内完成归档工作;项目鉴定或验收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在鉴定或验收后1个月内完成归档工作。
第十一条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或系统水利科技档案分类方案,细化归档范围,明确整编要求。归档的水利科技文件材料应为正本,重要或有专门需要的水利科技文件材料,可适当增加保管份数,其相应的电子文件材料应按有关要求同步归档。
第十二条 由若干单位协作或合作完成的项目,主持单位应负责项目重要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协作或合作的单位,应负责其承担项目产生水利科技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并将阶段或结论性文件材料,报主持单位归档。
第十三条 水利科技文件材料的整理应符合《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其中整理录音、录像、照片等声像材料时,应注明材料反映的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及作者等内容。
第十四条 电子文件归档,参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1999、GB/T17678.2—1999)执行。重要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形成相应的纸质文件材料一并归档。
第十五条 水利科技文件材料归档时,应编制归档文件材料移交目录(一式2份),由项目或课题的部门负责人审签,交档案部门查验,交接双方应认真履行交接手续。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部门应不予接收。 第十六条 对已接收的水利科技档案,档案部门应及时进行分类、编目、入库等管理工作,为档案的保管利用创造条件。
第十七条 各单位保管的水利科技档案,应使用档案专用库房和装具,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水利科技档案的保管、保护条件满足规范要求。
第十八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水利科技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应及时修复,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价值时限。
第十九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水利科技档案利用制度,配备必要的档案利用设施设备,积极开展水利科技档案的利用与编研工作。
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做好水利科技档案的统计工作,认真执行档案年报的统计、报送制度。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应积极开展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确保水利科技档案管理与本单位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不断提高水利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撤销或合并时,应按照国家有关档案归属与流向的要求处置原单位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调离时,须交清应归档的水利科技文件材料或借阅的档案,不得擅自留存或处理。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依据《水利部保密工作管理规定》(水办[2005]380号)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保密局令第20号)的要求,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加强对水利科技档案的保密管理。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水利科技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并按要求对水利科技档案进行鉴定,提出保存或销毁意见,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销毁档案,应到国家指定场所进行监销,并由2名监销人员在销毁清册上签字。销毁清册应归档保存。
第二十五条 水利科技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和定期(30年、10年)两种。划分原则与标准,参照《水利科技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应按水利科技档案移交进馆要求,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 第二十七条 对在水利科技档案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部门或个人,上级主管部门或本单位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上级主管部门或本单位应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改的,应按规定对相关单位或直接责任人给予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水利部设有专门的档案工作部门,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依法对水利科技档案工作履行如下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档案法规制度,制定、完善水利科技档案规划与规章制度;
(二)督促水利档案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检查、指导水利科技档案工作;
(四)组织重点项目(课题)的档案专项验收。
第三十条 各单位应结合工作职责与任务,明确档案工作部门和人员,依法加强档案管理、认真履行档案管理职责,为促进水利科技档案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十一条 水利科技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档案专业和水利等相关专业知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并应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十二条 各单位应有计划地开展对水利科技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水利部1988年9月2日发布的《水利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水利科学技术档案保管期限表》(水办[1988]7号)同时废止。
附件:水利科技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略)

❻ 求文档: 水利工程验收规程(SL233-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223—2008
替代SL 223—1999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Acceptance code of practic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2008–03–03发布 2008–06–0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08年第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223—2008 SL 223—1999
2008.03.03 2008.06.03

二〇〇八年三月三日

前 言

依据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等有关文件,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 2002)的要求,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 1999)进行修订。
本规程共9章15节145条和23个附录,主要内容有:
——验收工作的分类;
——验收工作的组织和程序;
——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和验收成果性文件;
——验收所需报告和资料的制备;
——验收后工程的移交和验收遗留问题处理。
对SL 223—1999进行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对验收工作的名称重新进行划分和归类;
——对规程结构进行调整;
——增加工程验收的监督管理章节;
——调整单位工程验收内容;
——增加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内容;
——调整阶段验收内容,增加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调整竣工验收内容,取消初步验收,增加竣工验收自查、工程质量抽样检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以及竣工技术预验收;
——增加工程移交以及遗留问题处理章节。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L 184—86
——SL 223—1999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
中水淮河安徽恒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 涛 韦志立 司毅军 伍宛生
江瑞勇 何建新 宋崇能 王韶华
宋彦刚 邓良胜 张忠生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何文垣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

目 次
1 总 则 1
2 工程验收监督管理 4
3 分部工程验收 6
4 单位工程验收 8
5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10
6 阶 段 验 收 12
6.1 一 般 规 定 12
6.2 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 13
6.3 水库下闸蓄水验收 14
6.4 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 15
6.5 水电站(泵站)机组启动验收 15
6.6 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18
7 专 项 验 收 20
8 竣 工 验 收 21
8.1 一 般 规 定 21
8.2 竣工验收自查 22
8.3 工程质量抽样检测 23
8.4 竣工技术预验收 24
8.5 竣 工 验 收 25
9 工程移交及遗留问题处理 26
9.1 工 程 交 接 26
9.2 工 程 移 交 26
9.3 验收遗留问题及尾工处理 27
9.4 工程竣工证书颁发 27
附录A 验收应提供的资料清单 29
附录B 验收应准备的备查档案资料清单 30
附录C 法人验收工作计划内容要求 32
附录D 法人验收申请报告内容要求 33
附录E 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 34
附录F 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 36
附录G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格式 39
附录H 阶段验收申请报告内容要求 42
附录I 阶段验收鉴定书格式 43
附录J 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格式 46
附录K 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格式 49
附录L 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内容要求 52
附录M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自检工作报告格式 53
附录N 竣工验收主要工作报告格式 56
附录O 竣工验收主要工作报告内容格式 58
附录P 堤防工程质量抽检要求 64
附录Q 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格式 66
附录R 竣工验收鉴定书格式 69
附录S 工程质量保修书格式 72
附录T 合同工程完工证书格式 74
附录U 工程质量保修责任终止证书格式 77
附录V 工程竣工证书格式(正本) 79
附录W 工程竣工证书格式(副本) 80
标准用词说明 83
条文说明………………………………………………………85

1 总 则

1.0.1 为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管理,使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工程验收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由中央、地方财政全部投资或部分投资建设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含1级、2级、3级堤防工程)的验收,其他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验收可参照执行。
1.0.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按验收主持单位可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
法人验收应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水电站(泵站)中间机组启动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等;政府验收应包括阶段验收、专项验收、竣工验收等。验收主持单位可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增设验收的类别和具体要求。
1.0.4 工程验收应以下列文件为主要依据:
1 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2 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
3 经批准的工程立项文件、初步设计文件、调整概算文件;
4 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的工程变更文件;
5 施工图纸及主要设备技术说明书等;
6 法人验收还应以施工合同为依据。
1.0.5 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检查工程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建设;
2 检查已完工程在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等方面的质量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情况;
3 检查工程是否具备运行或进行下一阶段建设的条件;
4 检查工程投资控制和资金使用情况;
5 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6 对工程建设做出评价和结论。
1.0.6 政府验收应由验收主持单位组织成立的验收委员会负责;法人验收应由项目法人组织成立的验收工作组负责。验收委员会(工作组)由有关单位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
验收的成果性文件是验收鉴定书,验收委员会(工作组)成员应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对验收结论持有异议的,应将保留意见在验收鉴定书上明确记载并签字。
1.0.7 工程验收结论应经2/3以上验收委员会(工作组)成员同意。
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其处理原则应由验收委员会(工作组)协商确定。主任委员(组长)对争议问题有裁决权。若1/2以上的委员(组员)不同意裁决意见时,法人验收应报请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决定;政府验收应报请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决定。
1.0.8 工程项目中需要移交非水利行业管理的工程,验收工作宜同时参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1.0.9 当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或进行后续工程施工。验收工作应相互衔接,不应重复进行。
1.0.10 工程验收应在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提出明确结论意见。
1.0.11 验收资料制备由项目法人统一组织,有关单位应按要求及时完成并提交。项目法人应对提交的验收资料进行完整性、规范性检查。
1.0.12 验收资料分为应提供的资料和需备查的资料。有关单位应保证其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并承担相应责任。验收资料清单分别见附录A和附录B。
1.0.13 工程验收的图纸、资料和成果性文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要求制备。除图纸外,验收资料的规格宜为国际标准A4(210mm×297mm)。文件正本应加盖单位印章且不得采用复印件。
1.0.14 工程验收所需费用应进入工程造价,由项目法人列支或按合同约定列支。
1.0.15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验收除应遵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验收监督管理

2.0.1 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水利部授权,负责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2.0.2 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应对工程的法人验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组建项目法人的,该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是本工程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由地方人民政府组建项目法人的,该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工程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
2.0.3 工程验收监督管理的方式应包括现场检查、参加验收活动、对验收工作计划与验收成果性文件进行备案等。
2.0.4 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以及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可根据工作需要到工程现场检查工程建设情况、验收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对接到的举报进行调查处理等。
2.0.5 工程验收监督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验收工作是否及时;
2 验收条件是否具备;
3 验收人员组成是否符合规定;
4 验收程序是否规范;
5 验收资料是否齐全;
6 验收结论是否明确。
2.0.6 当发现工程验收不符合有关规定时,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应及时要求验收主持单位予以纠正,必要时可要求暂停验收或重新验收并同时报告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2.0.7 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应对收到的验收备案文件进行检查,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备案文件应要求有关单位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2.0.8 项目法人应在开工报告批准后60个工作日内,制定法人验收工作计划,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当工程建设计划进行调整时,法人验收工作计划也应相应地进行调整并重新备案。法人验收工作计划内容要求见附录C。
2.0.9 法人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技术性问题原则上应按合同约定进行处理。合同约定不明确的,按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规定处理。当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暂无规定时,由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负责协调解决。

3 分部工程验收

3.0.1 分部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单位)主持。验收工作组应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运行管理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参加。
质量监督机构宜派代表列席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分部工程验收会议。
3.0.2 大型工程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其他工程的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执业资格。参加分部工程验收的每个单位代表人数不宜超过2名。
3.0.3 分部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其内容要求见附录D。项目法人应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验收。
3.0.4 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所有单元工程已完成;
2 已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经评定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毕或有监理机构批准的处理意见;
3 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3.0.5 分部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检查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或合同约定标准的要求;
2 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3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3.0.6 分部工程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听取施工单位工程建设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情况的汇报;
2 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
3 检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及相关档案资料;
4 讨论并通过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3.0.7 项目法人应在分部工程验收通过之日后10个工作日内,将验收质量结论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分部工程的验收质量结论应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3.0.8 质量监督机构应在收到验收质量结论之日后20个工作日内,将核备(定)意见书面反馈项目法人。
3.0.9 当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质量结论有异议时,项目法人应组织参加验收单位进一步研究,并将研究意见报质量监督机构。当双方对质量结论仍然有分歧意见时,应报上一级质量监督机构协调解决。
3.0.10 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应有书面记录并有相关责任单位代表签字,书面记录应随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一并归档。
3.0.11 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E。正本数量可按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各1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自验收鉴定书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法人发送有关单位,并报送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

4 单位工程验收
4.0.1 单位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法人主持。验收工作组应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必要时,可邀请上述单位以外的专家参加。
4.0.2 单位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每个单位代表人数不宜超过3名。
4.0.3 单位工程完工并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出验收申请报告,其内容要求见附录D。项目法人应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验收。
4.0.4 项目法人组织单位工程验收时,应提前通知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主要建筑物单位工程验收应通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列席验收会议,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应派员列席验收会议。
4.0.5 单位工程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所有分部工程已完建并验收合格;
2 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已处理完毕并通过验收,未处理的遗留问题不影响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并有处理意见;
3 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4.0.6 单位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完成;
2 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3 检查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及相关记录;
4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4.0.7 单位工程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听取工程参建单位工程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
2 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
3 检查分部工程验收有关文件及相关档案资料;
4 讨论并通过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
4.0.8 需要提前投入使用的单位工程应进行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应由项目法人主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也可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主持。
4.0.9 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除应满足4.0.5的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工程投入使用后,不影响其他工程正常施工,且其他工程施工不影响该单位工程安全运行;
2 已经初步具备运行管理条件,需移交运行管理单位的,项目法人与运行管理单位已签订提前使用协议书。
4.0.10 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除完成4.0.6的工作内容外,还应对工程是否具备安全运行条件进行检查。
4.0.11 项目法人应在单位工程验收通过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验收质量结论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4.0.12 质量监督机构应在收到验收质量结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核定意见反馈项目法人。
4.0.13 当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质量结论有异议时,应按3.0.9的规定执行。
4.0.14 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F。正本数量可按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各1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自验收鉴定书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法人发送有关单位并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 (还有不少内容,请写个邮箱,我发个完整的给你)

❼ 水利工程师职称评定对专业有何要求

有要求的。

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

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7)水利科技成果验收扩展阅读

年限要求:

1、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

2、具有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任助级职务4年;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任助级职务4年;

4、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任助级职务4年。

5、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业绩显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

❽ 如何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

众所周知,水利是促进当前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的用水需求。现阶段,我们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其给水利工程来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部门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必须及时更新升级自身知识结构,加强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管理效率。一、水利技术发展现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量逐年缩小,这种发展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正在尽力改善其发展情况。现阶段的水利发展重点是农村,针对农村“面积大、污染点多”等特性,我们可以开辟一系列解决方案,再采取行之有效的创新措施。而对于城市而言,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工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唤醒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相反监测疏漏会出现废水偷排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水体的污染。水利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争取各级财政拨款的同时,还要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等手段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法制工作,根据现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障施工全程的安全问题,并且要实时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尽最大努力保障水利管理工作有效的执行。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中的优势资源,加大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整个水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二、对于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具体运用信息化技术一方面能给我们提供行之有效的防汛方案,另一方面能有效的支持会商。但是现阶段的信息化技术还不能给领导提供决策服务,为了其能更好的满足水利管理部门的需求,我们需要在信息化技术的系统中加入洪水预警和方案等。与此同时,系统还能模拟出洪水的总共流量和其对下流地区造成的影响,方便用户及时掌握这样的信息化系统就能更好的帮助上级领导得出更好的决策方案。我们一旦将信息化系统和掌上 GIS 系统进行融合,就能更好的方便用户及时了解水利方面的第一手信息,并且 GIS 技术还能移植到智能手机上,智能手机中的无线电话、短信等功能还能将“掌上 GIS 咨询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掌上 GIS 咨询系统”还能给我们提供全面资料的查询,其中包括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实时资讯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助相关部分责任人更好的查询实时消息,做出更加精确的决策。三、大力发展 RTK 创新技术RTK 简而言之,就是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它与 GPS 技术一样存在着差分解算,但不同的是 RTK 在差分计算上更具时效性。因此,RTK 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大面积普及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模式进行改革,更能使得工作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PTK 是类似 GPS 的一种测量方法,相比 GPS,其在静态、快速静态和动态测量不再需要事后处理精确度,它能够实时掌握物体在各种状态下的精确数据。主要原因在于 PTK 技术采用了动态时差分的测量方法,一定程度上说这种方法是具有关键性意义的,这能极大的提高野外工作效率。与此同时,RTK 技术相比 GPS 技术而言,其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它正在获得实时动态值的同时还能给站点实时提供坐标系的三维定点数据,并且精确度极高。在 RTK 作业模式下,基准站能收到一系列的观测值和观测坐标,并且总共时长不超过一分钟。RTK 技术是一项综合操作性极强的技术,面对现阶段水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独特的处理方式和解决方案。1)应用 PTK 技术能为管理领导人员提供最佳、最精确的实时数据,为其高效率的行政手段提供一定的基础。2)PTK 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实时的动态定位和精确的三维数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PTK 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但可以解决水利管理方面的数据资料收集,而且还能提供优质的管理方案,进而为其提高较好的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RTK 技术综合性较强,而 GIS 技术专一性较高,两项技术实际涉及的领域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有些时候为了更好的解决水利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其进行一定的有机融合,为我们的工作提高最佳的服务。四、加大在水利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水利科技创新需要得到大量资金的支持。这方面的资金,通常以国家支持为主,但是我们也要大力开辟新的渠道,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进而使得水利科技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在国家支持方面,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为其争取专项的支持资金,给水利创新科技提供质量最好,最优秀的发展平台,其次我们要将水利发展当前的重点放到科研中来,充分保障水利科技平台顺利稳定的运行,丝毫不受管理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让平台发挥其最好的经济效益。水利科技的创新离开不资金的支持,因此,现阶段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尽最大努力加大水利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五、加强水利方面的科技管理现阶段,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水利科技成果的保护,并且尽最大努力刺激水利部门发挥其最佳职能,完善一系列的内容,其中包括项目审查、评估、项目招标和合同签订等这些方面。为了这些环节的顺利实施,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水利科技研发部门进行一定的鞭策,鼓励其对自身进行科技管理,发挥其最佳的人员素质,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水利管理方面的水平,并为水利科研获得最佳的创新经济效益。六、结语众说周知,我们对水利项目的管理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因此水利管理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就如何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成了横跨在水利管理上的必过沟壑,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来提高水利管理的能力,跨过沟壑给我国水利项目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明天。

❾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的科技成果

·光照水电站抄分层取水进水袭塔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获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8)
·滩坑水电站高土石过水围堰保护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
·陡倾角斜井轨道运输安全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9)
·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长斜井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
·滩坑水电站深厚覆盖层高面板堆石坝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获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
·高寒地区不对称峡谷深覆盖层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技术获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
·引水钢管顶管施工工艺获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三板溪水电站高面板坝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6)
·抽水蓄能电站土工膜防渗技术研究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
·福建水口水电站2×500吨级垂直升船机建设及运行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

阅读全文

与水利科技成果验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