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条目

成果条目

发布时间:2021-02-18 10:15:23

① 怎样撰写志书条目

志书体例的基本特征是横分门类,纵述史实,即“横排竖写”。条目撰写是志书篇目与资料的结合,一部志书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最终要通过条目来体现。因此,条目撰写一直是修志同仁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在志书的篇目框架完善并确定之后,条目的撰写就成为决定志书质量的关键一环。志书条目的撰写,文无定法,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条目作为志书最基本的记述单元,以时为序,直陈其事。条目的撰写,要立足全局高度,全面概括、归纳本行业(部门)志书断限内的主要工作、活动,展示全貌,反映发展变化,总结经验,点明成绩,探索规律,也不回避曲折与失误。写法上直入正题,用实事说话,言之有物,力戒空洞虚浮。专题性事目主要记述单一性、专题型的事物、事件、事情,按照具体内容分列,一事一目。条目标题要确切、简练,文题相符。条目的选题,应抓住行业特点、地方特点、时代特点,着力记述主体工作。条目撰写要加强综合性,体现著述性,避免不加选择,事无巨细,记成流水账。 从目前收到的各单位上报的资料稿件来看,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质量方面良莠不齐,缺乏统一规范,难以达到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编写的立足点不高,部门工作总结的痕迹较为突出;二是缺乏志书最基本的写作规范,资料堆砌、流水账式记述、文件汇编式记述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地方特点、专业特点、时代特点不突出,大事要事也不突出。从资料价值上看,存在着“五多五少”,即微观资料多,综合提炼的宏观资料少;概念、理论、政策、制度的内容多,反映重大决策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少;表面、平面的一般性资料多,有深度、有新意的资料少;众所周知的、陈旧的资料多,独家资料和新披露的资料少。因此,有必要就如何搞好条目撰写问题作进一步思考。本文试就三种不同类型条目的撰写谈点个人浅见,并在撰稿实践中与大家探讨。 1.条目的撰写,要从理解志书的体例和篇目结构入手 各单位的承编人员虽大多属于兼职,承担的任务也属于临时性质的,但修志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协调难度大、涉及面广泛的相对复杂的工作,而志书编纂又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专业规范,按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时间上又要求各部门齐头并进,在统一时间内全面完成资料编写上报任务。因此,了解一些志书编纂的基本要求和常识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对做好工作很有帮助。 体例即志书内容的特有表现形式,包括结构、体裁、章法三项内容,或称三要素。 结构,指志书的编排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横排纵写”,即横分门类,纵写发展变化;纵横结合,以横为主,侧重于从横的方面展示一方事物的广泛性。结构在志书诸要素中起主要作用,而结构的核心是条目。条目是志书构成的基本单元。采用纲目体结构形式的志书,分纲列目,纲举目张,每一个条目于其类属中抽出来,因事创设,以目为记述的实体,分为三类:总分型条目、综述型条目、专题型条目,为志书的基本结构单位,在结构中起支配作用。均属于实写目,成书后,它又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词条”。在撰写过程中,要分清条目的不同类型和属性,从宏观上看事物,从高层次往下看,可以视为三种不同层次的条目。按条目撰写是志体横排的必然结果,章法受到具体条目的制约。在志书编纂中,只有充分认识到条目在志书结构中的作用,横排才有实际意义,才能把握住志体的主要特点。 篇目,也称纲目,是指一部志书各卷的标题目录,也是一部志书的内容提纲,是谋篇布局、材料取舍的总体设计和结构蓝图。篇目具有指导材料收集、具体撰写以及成书后作为全书目录的作用。篇目是志书编写的核心。在志书编写过程中,篇目始终处于指导地位,资料的收集、稿件的撰写和志稿的修改、审定都要围绕篇目来进行。另外,篇目是志书体例的集中体现。志书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著述,志书是否符合志体,首要的一条就是看其篇目是否遵循了“横分门类,事以类从”的分类标准。 2.条目的撰写,要以积累丰富翔实的资料为基础 3.分清条目类型,确立条目主线 条目是构成一部志书的“细胞”,也是一部志书最基本的记述单元。《楚雄彝族自治州志》篇目设计方案中,其基本结构单元由三种类型的条目构成。应该说,各种条目类型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因事制宜、具体分析,灵活设置。在具体的实践中,要通过对资料的全面掌握,从中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来,深度挖掘有存史和资政价值的资料,因事设立条目。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和内在关联性,区分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1)综合型条目 设置综述型条目,类似于上部《楚雄彝族自治州志》所设的无标题小引,提纲挈领,勾勒州情特点,增强志书的著述性、整体性和资政功能。从宏观总体角度勾玄提要反映某个地方或某个行业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突出时代特色和专业(行业)特色,突出事物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性。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对比,发掘事物的因果关系,以事实印证决策的得失、事业的兴衰,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特点、趋势以及对当代人的启迪。综合型条目的,撰写要注意:内容不宜过于宽泛,忌面面俱到、包罗万象;撰写时要高屋建瓴,加强综合提炼。 (2)总分型条目 即总目和分目的合称,总目下再划分出若干细目,总目统辖分目,从总体上反映事物的概貌,反映事物总体方面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展示事物的现有发展水平,内容上相对要宏观、文字要简略一些;分目是对总目进一步细分的结果,内容上相对较详,资料的发掘与运用也更加微观、具体。要注意因事设目,同类的事物要适当归并,以减少层次、避免条目设得过多、过滥,影响志书的整体性。从目前收到的部分单位上报的资料稿件来看,一些资料内容缺乏必要的综合归纳,或归类不当,或提炼不够,层次过多,使得资料零散琐碎,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事物的历史与现状之整体面貌;有的资料语焉不详,难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深度,削弱了资料价值,不仅编纂起来常感到无从下手,即使编纂成书,其资料也不好用、甚至不可用,徒劳无益。 (3)专题型条目 为突出反映典型事物,在原来的条目中划分出典型性条目,以专题的形式单独列条目记述人和事。这类条目,可以理解为总分型条目的延伸和扩展。增加了志书的信息含量,增强了资料价值和可读性。写好专题型条目,是一部志书展示特色的关键,要在求“特”上下功夫。上一轮编纂的一些志书,读者常有“千志一面”、“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方面是由于许多志书的篇目趋于雷同化,使一些很有地方特色、行业特点的事物湮没在一般篇目的共性之中,掩盖了志书内容本该具有的千差万别的、鲜活的个性特征。 总体而言,条目的撰写,以时为经,以事为纬记述事业的发展。或者说以时间为序,纵述主线,横陈各要素的变化。所谓纵不断线,横不缺项,只是主线不断,要项不缺,并非年年月月,巨细并取。而是根据主题要素的变化或发展特点呈现的阶段性,分阶段记述,每个阶段变化大的主体要素要多记,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的少记或不记。在一定意义上说,纵不断线是不断阶段,横不缺项是指起决定作用的和变化的要项不缺,以及横断面反映事业发展的要素数据不缺,包括那些在阶段中没有变化的数据不缺,做到断面清晰,脉络清楚。 抓住主线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以反映事业兴衰的主题要素为主线。记述多因果的事物一般用此法。二是以决定事物盛衰的主要原因为主线。如有些事物的盛衰,政策是决定因素,要以政策的变化这个因为主线。三是以条目的主题思想为主线。三种确定主线的方法各有侧重,但有一致性。第一种以主题要素为主线,也可以说是以果为主线;第二种以因为主线;第三种以事物发展规律为主线。三者在每个条目的记述中应该是统一的。把它们统一起来,以事物盛衰的主题(或标志)为主线,把因果规律寓于记述之中。具体办法是:把事物的主题要素(标志)数据列表,然后根据数据划出起伏曲线,这条曲线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也就是主线。 纵观事物发展过程,总有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又从部分质变到全部质变的飞跃过程。有兴衰起伏的变化,必然呈现出阶段性。划分阶段的依据和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按事物在本地的发端、发展变化和现状划分阶段。一般记述事物在本地发端和以后较稳定的一段时间为一阶段,现状指下限前至下限较稳定的几年划一阶段。中间根据事业发展变化和特点划分若干阶段。二是按事物发展的主题要素(或标志)数据的起伏,起一段,伏一段。三是根据事物发展特点划分阶段。四是按历史时期划分阶段。如民国时期、解放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等。几种分法,有些阶段是一致的,在实践中往往又混合使用。一般采用事物主题要素数据起伏,结合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性质、状态、规模水平、特点来划分阶段。不仅反映事物的兴衰,也体现各阶段的特点。阶段划分准确,阶段特点抓得准,记述就能事半功倍。要准确记述事物的发展动态。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地方志就是要把事物发展的这种动态记述下来。要抓住事物的转折写出动态。 三、要注意利用以前志书的资料。 第二轮修志要充分利用首轮修志成果,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一是篇目结构调整和条目的增、删要从实际出发,既尊重客观实际,又要符合志书体例,以不破坏志书的整体构架为前提,又要体现事物发展的时代特点。二是记述内容既要保持前志记述准确的内容,又要充实相关的时代新内容,以求完整反映事物发展变化、事业兴衰起伏的历史脉络。三是写法上要从事物发端写起,保持所记事物的完整性,准确地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现状及水平。

② 张宗友的研究成果

《经义考》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
朱彝尊年谱,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 1、论江南制造局的翻译出版事业,《南京大学中文学报》,1998年
2、论晚清官书局的图书发行,《编辑学刊》,1999年第3期
3、试论晚清官书局的创立,《文献》,1999年第4期
4、论朱彝尊《尚书》学研究,《古典文献研究》(第6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5、论中国古代经学目录的产生与发展,《古典文献研究》(第7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6、从思想史的发展看西方天地之学传入中国的意义,《江苏大学学报》(第6卷第4辑),2004.7
7、孙犁编辑思想论略,载《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九辑),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四库全书总目》与《经义考补正》误解《经义考》一则考辨,《古典文献研究》(第8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9、论《经义考》的条目著录体系,《古典文献研究》(第9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10、《四库全书总目》误引《经义考》订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1期
11、徐善生卒年补订,《文献》,2007年第3期
12、《经义考》分类论略,《古典文献研究》(第10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13、朱彝尊《经义考》问世原因析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5期
14、《经义考》续补诸作考论,《古典文献研究》(第11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15、《经义考》目录学成就及影响简论,《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6、论学科目录的概念与分类,《图书馆》,2008年第2期
17、论《经义考补正》提要二种,《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5期
18、论王重民先生《老子考》的目录学成就,《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年第3期
19、《六艺略》命名探微,《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叁)其他文章
朱士嘉学案,载《民国学案》(第5卷),张岂之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③ 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蒸汽汽车、火车、轮船被发明出来。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美苏英法中成功地试制原子弹。1978年的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5亿次。80年代发展为智能计算机。90年代出现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

(3)成果条目扩展阅读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得全球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学术上,出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参透的新特点,新的学术与科技思潮不断涌现。

④ 我国有哪些重大科学成果

建国六十年之际,网络上开展了评选“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的活动”。 入选原则是:自主创新,具有科技史上的始创性;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其结果如何,尚待揭晓。然而本人见到有的网站却捷足先蹬,发布了关于“新中国60周年十大科技成就”的条目,( “沉积岩” 于2009-07-06 23:44:02 上帖)值得参考。现引用来供网友们评议。(按年代排序)

1. 两弹一星 —卫星发射回收(1964—1970)

2.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5)

3.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到“1+2”(1966)

4. 杂交水稻(1973)

5. 核潜艇(1974)

6. 激光照排(1979)

7. 运十大飞机(1980)

8. 银河巨型计算机(1983)

9. 载人航天(2003)

10.歼十飞机(2006)

⑤ 《自然史》全书中多少个条目按学科可以归纳为几部分

全书记载的各种事物多达近两万种,其34707个条目按学科可以归纳为八大部分。由此可见,由于罗马在当时已经汇集了希腊与东方文明长期发展的成果,其自然科学知识已经较为丰富和全面。

⑥ 形容取得了丰富成果的词有哪些

功成名就 丰功伟绩 永垂青史 功高镇主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鸣惊人 举世瞩目 举世无双 劳苦功高 汗马功劳 功盖寰宇

如日中天
百举百捷
蒸蒸日上
鲤鱼跳龙门
名利双收
如日方升
滴水穿石
计日奏功
九转功成
可操左券
一蹴而成程门立雪
水到渠成
累足成步

成语词条: 马到功成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 mǎ dào gōng chéng
成语释疑: 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成语示例: 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间,果能运筹制胜,~,各省抚臣岂易于为力?
★明·卢象升《剿荡衍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
(其中~代表本词条:马到功成)

成语词条: 功成名就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语释疑: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成语出处: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成语示例: 你则说做官的~,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元·范子安《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二折)
(其中~代表本词条:功成名就)

成语词条: 旗开得胜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 qí kāi dé shèng
成语释疑: 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成语示例: ~姜文焕,一怒横行劈董忠。(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旗开得胜)

成语词条: 指日成功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 zhǐ rì chéng gōng
成语释疑: 指不久即可成功。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成语词条: 一蹴而就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 yī cù ér jiù
成语释疑: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成语出处: 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成语示例: 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于繁赜,毋乃不可!(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其中~代表本词条:一蹴而就)

⑦ 怎样写调查报告的条目和观点提纲



您的调查报告题目想好了没?调查报告准备往哪个方向写,老师对这个选题同意了没,有没有先写个大纲给老师看一下?具体有什么要求呢
调查报告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能直接帮到你,最后真心希望你能顺利通过。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一、 选题 选择与调查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
二、 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3、调查内容 可以列举一下问卷询问的内容分析。
4、调查方式 一般为问卷式。
5、调查时间6
i 调查结果 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7、调查体会 可以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结果的原因及应对办法等。编辑本段问卷调查报告撰写的意义问卷调查报告是问卷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通过文字、图标等形式将调查的结果表现出来,以使人们对所调查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问卷调查报告撰写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三点:1、 是调查所有活动的综合体现、是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问卷调查报告是调查与分析成果的有形产品并将调查研究的成果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2、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透过数据现象分析数据之间隐含的关系,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3、 问卷调查报告是为社会、为企业、为各部门、为各行业管理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一个好的调查报告,能对企业的市场活动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调查的结果为企业作决策提供依据。

⑧ 知识是成果吗

知识到底是什么,目前仍然有争议。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度作回出的,如在《中国答大网络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
上述定义为我们讨论知识的内涵提供了哲学基础。但宏观的哲学反映论的认识还需要从个体认知角度进行具体化,这样才能有效地用以指导学校的具体教学。

⑨ 大学生的实践成果及收获体会怎么写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帮助、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动进行实践,丰富广大青年的暑期生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科技文化优势为社会服务,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为家乡、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本着这一目的,我院根据校团委提出的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了200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广泛动员 精心组织
我院始终把社会实践作为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部分来抓。按照校团委的要求,我院团委认真研究,领会精神,精心策划,确定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方案。并积极动员、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在放假前,特召开了各班级班主任和团支书会议,强调暑期社会实践。因为本次社会实践与以往不同,本次落脚点就是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农村等进行最段为期一周的工作,因此,为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投身暑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我们从6月底开始,就利用班团活动,寝室橱窗,海报等形式对今年暑期实践活动进行了详实、细致的宣传与安排。从号召广大同学投身暑期社会实践到集中组队报名流程,再到主题和主要内容、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社会实践报告的书写方法、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评比办法,再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往年暑期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绩都向各团支部做了具体说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更加有序,思路更加清晰,确保了我院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重点突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
今年是我院迎接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一年,在这样的形势下,动员组织广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引导学生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树立科院大学生良好形象,并进而为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院今年继续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核心,以“服务社会,完善自身”为宗旨,以“经风雨,见世面,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的,以“实践促成才 ,青春创和谐”为主题,积极动员、鼓励、组织全院广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科研课题”为方向,引导青年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学习进步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认识国情,提高素质。
1、点、面结合,灵活多样。不论是各实践团队还是个人,他们围绕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主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形成全面细致的整体实践成果。
2、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形式多样。今年我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的各个行业领域。有深入厂矿进行生产实习的,有深入偏远山区进行科技文化援助的,也有到农村进行科教、医疗卫生宣传的。有进行社会调查的,有开展文化服务的,也有开展技术服务的,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另外,各专业学生并不仅仅局限于在所学学科范围内进行社会实践,而是做了许多探索性的尝试,思路更加开阔。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有从事市场营销调研的,也有到工厂学本领练技术的,也有为企事业单位开发软件管理系统的,丰富了大学生专业知识以外的其它行业的技术本领。
三、工作扎实,成果显著
2007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同学们都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持久地开展实践,在深入了解社会的过程中,进行有深度的探究,获得可贵的一手资料。通过缜密的组织、认真扎实的开展实践,使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同学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书、阅读报刊、走访、座谈、听报告等方式,结合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理论著作的学习,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认识更加深入。
2、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广大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了解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了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使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高涨,为祖国腾飞而奋发读书的理想更加明确,增强了建设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使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体现,树立了青年一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不管去的是偏远的山区,还是繁华的都市,大学生们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给实践单位及更多的干部、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们通过认真投入工作,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展现了自身的素质,很好的体现了一名青年大学生的价值。
4、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大学生独立处世的能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不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还是成功,对他们都是一种收获,明确了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之处,面对社会更加自信。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基本结束了。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我院大学生能够围绕主题,扎实开展工作,深入实践,锻炼了能力,展现了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达到了社会实践的目的。为总结经验,巩固和深化社会实践成果,我们将继续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总结,加强社会实践经验的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社会实践的开展方式、方法。1

阅读全文

与成果条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