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涉矿概念股有哪些涉矿股票一览
涉矿概念股一览
湘潭电化(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19.73-17.9021.15定向增发6月8日收官,募资2.257亿元用于收购电化集团拥有的与锰矿开采及锰粉加工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及锰矿开采业务后续建设的资金投入。
雄震矿业-6.1517.8725.2近三年来资源收购动作不断,继2007年收购云南玉溪鑫盛矿,2010年收购内蒙古银鑫矿后,今年5月31日又收购风驰矿业。
明星电力(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10.3028.8917.08目前拥有国内各类矿权共9个,其中探矿权6个,采矿权1个。
中天城投(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18.576.9914.69与贵州省地矿局102地质大队签订了《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小金沟锰矿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合作开发贵州遵义小金沟锰矿。
风帆股份(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7.73-2.8415.032007年8月与天津华北地质勘察总院签定《探矿权转让合同》,以6800万元向其购买位于河北省涞源县、涞水县境内部分探矿权。
中润投资(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23.3411.9912.615月12日,控股子公司中润矿业与山东博纳投资有限公司,以1.17亿元受让湖北三鑫与中国黄金四川公司共同持有的四川平武中金矿业100%股权及6190.26万元债权,以及湖北三鑫持有的西藏中金矿业100%股权。
西昌电力(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13.8829.2212.16先后参股四川康西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德昌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占康西铜业公司20.18%股权、德昌铁合金集团21.8%股权。
路翔股份(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32.97-36.3318.03公司7310万元收购了四川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51%股权,拥有呷基卡矿区134号脉锂辉石矿511.4万吨开采权,金属锂含量7.37万吨,是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锂矿资源。
西藏发展(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44.75222.3236.976月8日,鉴于公司已出资2亿元参股厚地稀土,而西昌志能原计划用于出资的采矿权证迟迟无法办理转移,为加快项目进度,西藏发展直购项目公司股权。
广晟有色(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7.606.3469.09拥有的广东富远稀土是国内分离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南方稀土全分离企业之一。6月3日与中科院在赣州联合挂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广晟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
包钢稀土(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27.7559.3775.83全资收购华美,华美年产碳酸稀土10万吨、各类稀土氧化物和化合物2.5万吨、各类单一稀土金属300吨、纳米晶稀土合金磁粉100吨。国内最大稀缺资源垄断股。
中色股份(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2.9415.3836.39将建成南方规模最大的稀土分离企业。与宜兴新威集团合作进行缅甸境内北部地区及其他地区金属、工业原料矿物和矿石等资源的勘探、开采项目,双方在缅甸密支那和云南腾冲分别成立合资公司,中色占股51%。
厦门钨业(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10.57-9.7042.76和厦门三虹未来拟投入20亿元以上进行钨资源的勘探和矿山开发。
五矿发展(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3.456.0934.69五矿集团有整合大型稀土一体化企业集团的决心,今年3月在北京签约拿下了广东河源的稀土矿。
金瑞矿业(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74.42117.5825.5重组后,新设立的青海能源公司作为青海省鱼卡矿区的唯一开发主体,对该矿区进行统一开发。
天山纺织(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23.3716.8415.68重组获批,拟向凯迪矿业及青海雪驰分别定向发行7402.83万股和3701.41万股,收购其所持有的西拓矿业50%和25%的股权,天山纺织由此变身矿企。
2. 初级勘查公司
初级勘查公司或初级矿业公司,是指那些通过私募或在证券市场上销售股票筹集资本,进行矿产勘查的小型公司。投资者投资或购买这种股票的目的是,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通过转让权益或出售股票,最好是将所发现的矿床转为大型矿业公司的股份,从而使矿产勘查的投资增值或赢利。初级勘查公司,直接冠以勘查公司名字的公司有,但为数不多。它们有的称勘查(Exploration)公司、有的称资源(Resources)公司、有的称矿业(Mining)公司、有的称金属(Metals)公司等。是不是初级勘查公司,要看实质。初级勘查公司一般没有生产矿山,从事矿产勘查,拥有可能发现矿床的探矿权或已控制资源量/储量的矿产地。一般说来,初级勘查公司现金流为负值,没有收入,但公司的资产有高增长性。为避免概念混乱,本书以后就将这类公司统称为初级勘查公司。
初级勘查公司规模通常很小,一般只有几名到十几名勘查地质学家和雇员,几间办公室,总市值一般在几百万到几千万加元。主要是拥有探矿权资产,一般占到80%以上,固定资产和现金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很低。可供立即投入矿产勘查的现金资产的数量,是衡量初级勘查公司活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公报,截至2006年12月31日,在中国开展矿产勘查的20家初级勘查公司的市值见表2-1。
表2-1 初级勘查公司的市值
以下以几个实例来说明初级矿业公司的简要情况。
一、明科矿业及金属公司
明科矿业及金属公司(Minco Mining&Metals Corporation)1994年进入中国开展矿产勘查,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初级勘查公司。公司总部在加拿大温哥华,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MMM。截至2006年10月27日,发行股票4214万股,股价1.53加元/股,公司市值为6 448万加元。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是蔡之凯博士。
明科矿业及金属公司和大型矿业公司Teck Cominco组成战略联盟,在中国开展矿产勘查开发。目前,该公司组建了内蒙古华域明科矿业公司、甘肃科银矿业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在广东富湾、内蒙古BYC和戈壁、甘肃白银小铁山等项目上拥有权益,但尚无采矿企业。明科矿业及金属公司目前虽尚无找矿的重大突破,但该公司管理团队在业内有良好的信誉,所以投资者一直支持该公司的勘查项目。
二、斯巴顿资源有限公司
斯巴顿资源有限公司(Sparton Resources Inc.)成立于1982年,公司总部在加拿大多伦多,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SRI。截至2006年10月27日,发行股票3 984万股,股价0.12加元/股,公司市值为478万加元。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是李巴克博士(Dr.Lee Barker)。
斯巴顿资源有限公司在中国与云南省核工业地调院201队成立了云南斯巴顿矿业有限公司。曾包机运送钻机,开展潞西金矿勘查。斯巴顿资源有限公司因缺乏鼓舞性的找矿成果,该公司的股价一直在低位运行。另外,斯巴顿资源有限公司在墨西哥Siera Rosario金矿、美国内华达州SBD金矿、加拿大Lake Folson铂矿拥有权益,但这些项目均是工作程度低的勘查项目。
三、亚洲金矿公司
亚洲金矿公司(Asia Gold Corporation)是一家以蒙古国斑岩型铜金矿为主要勘查目标的初级勘查公司。公司总部在加拿大温哥华,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ASG。截至2006年10月27日,发行股票1 578万股,股价2.20加元/股,公司市值为3 472万加元。公司总裁是欧文斯(David Owens)。
亚洲金矿公司由艾芬豪矿业公司控股47%、必和必拓公司控股7%,形成了初级勘查公司和大型矿业公司的战略联盟。艾芬豪矿业公司将中蒙边界的部分探矿权转入亚洲金矿公司。亚洲金矿公司在艾芬豪矿业公司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外围找矿。2006年在奥尤陶勒盖铜金矿西部找到了Khongor斑岩型铜金矿。艾芬豪矿业公司转入亚洲金矿公司探矿权中,部分探矿权具有寻找焦煤的潜力。再由亚洲金矿公司和中国的公司合资勘查开发。另外,亚洲金矿公司同时还在保加利亚的Tashulaka热液金矿、印度尼西亚的Kaputusan斑岩型铜金矿开展风险勘查。
初级勘查公司是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主体中的主力军。初级勘查公司的勘查投入总和超过大型矿业公司的总合。初级勘查公司分为私公司(Private company)和上市公司(Public company)。据统计,全球有3 786家上市的初级勘查公司,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上市的最多。其中有一部分初级勘查公司,因筹措的勘查资金已用完,又没有新的项目再筹资,处于休眠状态。私公司因信息不公开,无法统计其数量。
初级勘查公司精干的组织结构、灵活快速的运作、多样化的筹资方式、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业性矿产勘查文化,适应矿产勘查难度加大、新区风险找矿的要求。近年来,全球大多数重大突破或发现都是初级勘查公司做出的。例如,全球保有储量位居第二的大铜矿蒙古奥尤陶勒盖(Oyu Tolgoi)铜金矿、全球位居第四的大镍矿加拿大沃依斯湾(Voisey's Bay)镍矿,以及加拿大赫姆洛(Hemlo)金矿、墨西哥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金矿,还有最近在中国发现的云南东川的播卡金矿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级勘查公司取代了大型跨国矿业公司的勘查部,成为找矿的主力,在风险矿产勘查中发挥了主导地位。
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运作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随着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大型矿业公司的勘查部对目标矿种的选择、对目标矿床规模的限定、高比例的管理费用、层层报批的管理运作模式,导致大型矿业公司找矿成功率越来越低,远不如由少数找矿专家组成的初级勘查公司的找矿成功率。由于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高风险和富于探索性的特点,矿产勘查公司最重要的不是“规模生产”和“生产效率”。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产业特点决定了,不能像制造业、建筑业那样,追求企业规模,组建大型集团,打造航空母舰。初级勘查公司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好的资本成长性、相对低廉的运营成本、对找矿设想的迅速实施和在风险资本市场上的筹资能力,在矿产勘查阶段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J.Hetternan报道,1997年有1 400家初级勘查公司,勘查投入形成矿权的资本化市值为200亿美元,占当年全部新发现矿产地资本市值的80%。根据加拿大金属经济小组公布的数据,2000年初级勘查公司和大型跨国矿业公司在矿产勘查上的投入比例为72:28。
初级勘查公司的激励机制,与风险找矿一致,符合矿产勘查的内在规律。上市的初级勘查公司,经董事会同意,证监会批准,可以给公司雇员期权股(Option)。该股还可以给其他为公司作过贡献的人员,如技术顾问等。其涵义是,在指定的时间以内,以指定的价格,购买该公司指定数量股份的权力。例如某初级勘查公司给公司一位项目地质学家为期5年,每股1美元的期权股,共10万股。其涵义是该项目地质学家在期限内,可以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10万股。由于找矿有进展或找到了矿,比方说,股价上升到每股6美元,该项目地质学家买进期权股后,再卖出,就可以挣到50万美元。如果找矿没有进展,股价上升很少,或股价不升反降,期权股对于这位地质学家是没有意义的。初级勘查公司人数少,一般说来重要的雇员都有期权股,依其在初级勘查公司中作用和责任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配给。在期权股实施期前离开该公司的,期权股的权力不能带走。很显然,这种激励机制解决了国内十分关心的“找矿工作中,地质人员的知识价值”问题。引导初级勘查公司的地质学家,乃至全体人员都关心找矿,关心找矿成果,并有利于稳定队伍。大型矿业公司勘查部的地质学家只能拿工资,找矿成绩优秀的,可以得到晋升、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如授予BHP人的称号,带全家环球旅行等,和国内地勘单位的情况差不多。两者的激励机制相比,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初级勘查公司找矿比大型矿业公司多。
这里要澄清一个观念。近年来,许多初级勘查公司进入中国寻求勘查项目、合作伙伴、投资机会。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这轮勘查高潮中,进入中国的国外初级勘查公司有百家以上,和我国地勘局队、矿业公司、各级政府部门有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由于对初级勘查公司不了解,产生了各类说法,到底应当怎样看待这些初级勘查公司呢?
首先,对初级勘查公司实力要有个正确估价。对于初级勘查公司不能片面地以规模,即公司的资产和员工多少来论实力,看到某初级勘查公司的资产和员工不多,就认为没有实力;也不能看到某初级勘查公司在几个国家有矿产勘查项目,就认为是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对初级勘查公司实力看三条:第一,公司是否曾为投资者带来过良好的回报;第二,公司团队在矿产勘查业内的知名度;第三,在公司的账户上还有多少可用于矿产勘查的现金。这三点都非常重要,对于上市公司,这些信息是公开的。
其次,对初级勘查公司信誉也要有个正确估价。全球有数千个初级勘查公司,由于公司规模小,良莠不齐,在勘查高潮到来时,泥沙俱下的情况是存在的。加拿大的初级勘查公司:Bre-X公司的世纪黄金勘查骗案,就给全球矿产勘查带来过灾难性后果。任何行业都有信誉不好的公司,矿产勘查行业也不例外,但大多数初级勘查公司是有信誉的。初级勘查公司规模小,市场运作上往往需要探矿权的多次流转,不应一概斥之为“炒矿权”,这不应当成为初级勘查公司信誉的障碍。对初级勘查公司信誉,必须根据商业信息作具体分析。
3. 买天津亿华二手车过户到齐齐哈尔怎么办手续
需要到天津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再到齐齐哈尔申请办理车辆落户上牌手续。
办理车辆过户手续,需车辆之前违章处理完毕,车检合格。
由买卖双方持有各自身份证和车辆手续(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等),双方一起到车辆登记的车管所咨询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日内,确认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收回号牌、行驶证,确定新的机动车号牌号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转移事项,重新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机动车登记规定》:
第十三条 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迁出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的,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日内,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变更事项,收回号牌、行驶证,核发有效期为三十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将机动车档案交机动车所有人。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临时行驶车号牌的有效期限内到住所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机动车转入。
申请机动车转入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身份证明、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档案,并交验机动车。机动车在转入时已超过检验有效期的,应当在转入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并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和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日内,确认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审查相关证明、凭证和机动车档案,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转入信息,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第十八条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交付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转移登记。
机动车所有人申请转移登记前,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第十九条 申请转移登记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现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证明、凭证;
(三)机动车登记证书;
(四)机动车行驶证;
(五)属于海关监管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解除监管证明书》或者海关批准的转让证明;
(六)属于超过检验有效期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和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现机动车所有人住所在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日内,确认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收回号牌、行驶证,确定新的机动车号牌号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转移事项,重新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现机动车所有人住所不在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六十四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四)身份证明是指:
3.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在暂住地居住的内地居民,其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以及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4.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的事故调查
当紫金矿业的重污染让汀江流域百姓痛不欲生之时,有人却因紫金矿业活得极为滋润。10年前,陈发树、柯希平和陈景河三人一起玩转紫金矿业;10年间,他们从中疯狂吸金65亿元,摇身一变成富豪:陈景河已是中国第一金矿的董事长、柯希平成了厦门首富、陈发树则登上了“福建首富”的宝座。紫金矿业直接催生了闽商系的三条巨鳄。
因紫金矿业结缘
“他们三人很像,又非常不像。”紫金矿业厦门总部的一位老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陈发树、柯希平和陈景河是多年的黄金拍档,“他们因紫金矿业结识,虽各具特色,但做事都很果敢。”
现年50岁的陈发树靠新华都(18.50,0.00,0.00%)百货起家,是福建省零售业的大佬;柯希平则是厦门恒兴实业的董事长,主要从事建材生意。
1997年,陈发树和柯希平共同出资成立了新华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华都工程”),其中陈发树占股51%,柯希平占股49%。
那年,陈发树花6000多万元购买了一批水电站设备。“对于当时资金并不雄厚的陈发树而言,这批6000多万元的设备更像是一种赌博。”陈发树的一位朋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做好了收益会很高,做不好陈发树就可能即刻面临破产。”陈发树的豪赌气质可见一斑。
然而,正是这批设备,让陈发树结识了陈景河。
设备到位后,陈发树和柯希平的新华都工程公司先后承接了浙江和江西开采土石方的工程。当陈发树得知紫金矿业也有土方工程的需求时,便主动与对方接触,随后陈发树结识了陈景河,并开始承接紫金矿业的业务。
1992年,科班出身的陈景河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上杭县开发紫金矿山,委以上杭县矿产公司经理的重任。“陈景河是一个工作狂,”上述紫金矿业的老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经常加班,十分敬业。”
“1992年,紫金矿业的利润只有5万元,但1993年实现了55.4万元的利润之后,就开始逐年迅速增长,1996年达到了1000万元。”在陈景河看来,紫金矿业的壮大与发展在情理之中,“人们把技术神秘化了。其实,有些看似很复杂的东西,把它弄明白了,与生产一结合,就显得很简单。”
随着紫金矿业资产规模不断膨胀,2000年,紫金矿业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革,陈景河任董事长。而正是在这个千禧年,陈发树、柯希平和陈景河三人第一次真正汇聚于紫金矿业。
“当时的紫金山矿是贫矿且开采难度大,也因陈景河的技术攻关需要不断试错,所以欠下陈发树很多工程款。改制时,紫金矿业就将欠下陈发树的工程款折合为股份入股。”紫金矿业的老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陈发树入股紫金矿业的原因。
随后,在陈景河和陈发树的牵线搭桥下,柯希平也成功入股紫金矿业,与陈发树一起成为紫金矿业第一、第二大自然人。
超低价入股
这10年间,陈发树、柯希平和陈景河持股紫金矿业共计7.1亿多股,如按当时9.15元的股价计算,这些股票已让这三大闽商的身家暴涨至65亿元。然而,令人咋舌的是,当时他们都是以0.1元的超低价入手,总投入不足7000万元。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陈发树和柯希平个人拥有的6.1亿股紫金矿业都来自于新华都工程公司。当时,新华都工程以0.1元的面值无偿转让给陈发树3.5亿股紫金矿业,同样以0.1元的面值转让给柯希平2.6亿股。这就意味着,陈发树和柯希平的投入成本只有6100万元。
2003年12月23日,紫金矿业成功登陆港交所,陈发树旗下的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紫金矿业已发行股份的13.16%,陈个人直接控制紫金矿业已发行股份的3.41%。 据此陈发树直接和间接持有紫金矿业的股份近18.5亿股,占比14.05%。
作为引领陈发树和柯希平进入紫金矿业的带路者,陈景河也同样以低价收购入主紫金矿业。
2004年,陈景河以0.1元/股低价收购了金山贸易持有的紫金矿业600万股,又以0.65元/股的价格从新华都百货处收购了400万股。2006年,类似的转让两次出现,陈景河以同样的低价再次拿下4167.52万股。陈景河仅仅花了735.28万元就成功获得了紫金矿业总计1.14594亿股。
至此,三大闽商花了不足7000万元就跻身紫金矿业十大股东,成为三大自然人,坐拥65亿资产,已然成为福建三大巨鳄。而紫金矿业和陈景河显然是陈发树和柯希平的贵人,虽然陈和柯在入股紫金矿业前已有自己的企业,但紫金矿业的暴涨才使得他们的企业从池塘进入海洋,开始真正的“飞跃”,两人从紫金矿业所获的利润比他们此前20年的收入都要多。
“与陈景河不同,陈发树和柯希平入股紫金矿业有很明显的投资痕迹。”厦门一位从事零售业的闽商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这位闽商所指的投资痕迹,其实就是陈发树和柯希平通过“新华都工程”来避税。陈发树和柯希平的6.1亿股通过新华都工程划拨到自己名下,由企业股转为个人股,按当时股价来计算,这些股票的价值达到55.815亿元,如按25%的企业所得税计算,陈发树和柯希平则将应缴纳的13.75亿元税款直接当做“利润”收入囊中。
疯狂减持套现
去年4月底紫金矿业大小非解禁后,陈发树和柯希平开始疯狂套现。
解禁之时,柯希平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紫金矿业2110万股,通过上证所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减持紫金矿业5367万股。以紫金矿业此间的加权均价8.88元计算,柯希平此次套现约6.64亿元,而陈发树套现达42亿元之多。
两人从紫金矿业“吸金”后,立即着手扩张自己的投资版图,陈发树随即入股青岛啤酒(34.80,0.00,0.00%)和云南白药(54.99,0.00,0.00%),成为其大股东之一;柯希平则入股京东方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我们只动用了套现的部分资金。”陈发树和柯希平在面对外界的质疑时,回答惊人的一致。
数十亿元的大手笔投资,陈发树和柯希平已淡然面对,紫金矿业给陈和柯带去的,也许远不止金钱。陈发树早已不是那个担心6000万元的设备会让其破产的青年;柯希平也将自己的企业安在了厦门最具小资气息的高档区域。
就在陈发树和柯希平疯狂套现的同时,陈景河也按捺不住,开始减持了。陈景河转让了紫金矿业近2760万股,套现2.5亿元,其中近8成转让给了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管。
三大个人股东集体减持套现,引起市场一片恐慌,人们纷纷猜测紫金矿业将进入“夕阳”。“事实上,陈发树、柯希平或是陈景河的减持未必就是对紫金矿业前景的担忧。减持后他们仍是紫金矿业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前述紫金矿业厦门总部的老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当时代周报记者走访柯希平的厦门恒兴公司时,公司的内部人员向记者证实了紫金矿业老员工的话:“我们对外界炒作套现之事也很反感,至少现在紫金矿业仍是我们业务的一部分。”而陈发树旗下的上市公司新华都的董秘龚严冰此前也向时代周报记者承认紫金矿业的重要性:“紫金一直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
瞄准海外并购
十年的磨合,竟然使得三人的气场如出一辙,低调、寡言。当时代周报记者向这三大闽商询问对彼此的看法时,三人都宛若不认识对方般,“不予置评”。与陈发树和柯希平不同,带领紫金矿业驰骋国内外多年的陈景河虽不愿谈及商业伙伴和商业秘密,但在与时代周报记者的交流中却始终保持礼貌,彬彬有礼。
早在几年前,陈景河就已将紫金矿业陆续推出国门,“我们要利用海外资源供应国内市场。”陈景河一直坚持走国际路线,“这是中国政府积极鼓励的,也是紫金未来发展应该认真实践的课题。”陈景河这几年的国际化转型之路走得略有成效,2009年,紫金矿业荣登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第243位。
也许受到了陈景河的影响,陈发树和柯希平也开始走海外并购之路,只不过他们选择隐身于一家叫天然乳品的公司之后。
这家只有11名员工、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的神秘香港上市公司,日前已完成了对新西兰最大私营农场Crafar Dairy20%股份的收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家公司多年亏损、市值只有11亿港元的公司是如何“吞下”比自己公司规模大7倍的公司的?
答案也许正是陈发树和柯希平。如今的陈发树和柯希平已是福建富豪,作为天然乳品的股东,两大巨鳄在背后力挺,此番海外并购进军乳业的成功实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陈发树、柯希平和陈景河的海外拼图正在酝酿升级中,也许下一次三人再联手时,已与矿业无关了。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今天下午致电中国青年报记者,对本报披露的紫金矿业“封口费”事件表示关注。
报刊司的李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受领导委托,他特地打电话了解紫金矿业“封口费”事件的相关情况。本报记者在电话里详细介绍了采访经过,并一一告知7家媒体记者自述遭遇紫金矿业公关的情况。李先生表示,会向有关媒体做进一步的核实了解,并关注事态的发展。
而在今天早些时候,福建新闻出版局的官员也打来电话了解相关情况,本报记者同样做了详细介绍。
自从7月26日本报报道紫金矿业“封口费”事件之后,该公司一直没有对此做出正式回应。这两天,本报记者多次打该公司宣传部部长邹永明的手机和办公室电话,均无人接听。
据《东方早报》报道,邹永明对有关媒体表示,“封口费是他们(记者)在乱说”。而据经济观察网报道,邹曾经发誓:“如果有拿钱堵记者嘴的事,我的腿将被人砍掉”。
“这是邹永明个人的说法,不能代表公司,他要对自己的说法负责。”紫金矿业董事会秘书郑于强今天上午对本报记者表示,关于“封口费”的真伪,现在还不清楚。“我们问过公司宣传部,他们说没有这回事。公司会对此事进行调查,给公众一个说法。”
该公司监事会主席林水清告诉记者,关于“封口费”的事,他只是听说,事实真相还有待调查。他认为,作为公司层面,不应该有这样的行为。
记者打电话给上杭县纪委,接电话的一位女士称领导不在。她说,在网上看到过有关紫金矿业“封口费”的新闻,但由于不是“正规渠道”得来的消息,当地纪检部门还没有就此进行调查。
另外,总部在北京的《新财经》杂志昨天否认在外地设有记者站。该杂志一位李姓总编助理对本报记者说,所谓的“福建记者站站长”郑某,只是该杂志发行代理公司的人员。此前,被此间媒体圈认为是《新财经》“福建记者站站长”的郑某对本报记者声称,紫金矿业给他们的6万元汇到了福州中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通过网上搜索,记者找到了《新财经》杂志在福建分支机构的地址。但上门一看,办公场所除了悬挂“《新财经》杂志社华东南站”的牌子外,还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福建联络处”以及“福州中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招牌。
据紫金矿业今晚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副总裁、原紫金山金铜矿矿长陈家洪因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已于7月27日被警方刑事拘留。
5. 紫金矿业的发家史
紫金矿业老板,"2008最牛商人"陈发树的发家传奇
:
2008年4月25日,紫金矿业虽以高达40倍的发行市盈率于弱市中登陆A股市场,但其0.1元的发行面值,仍在当日一度冲高22元。这家中国最大的黄金采掘生产商已经不是第一次引起资本市场哗然。
上市至今,紫金矿业股价虽已从峰值跌去近三分之二,如果按照7月30日7.69元的收盘价计算,公司股票背后两位个人大股东陈景河与陈发树财富值仍然分别高达8.81亿元与141.49亿元。如果按紫金矿业(2899.HK)在H股8月1日6港元的收盘价计算,陈景河与陈发树财富值仍然分别高达6.88亿港元与111亿港元。陈发树与陈景河,一位于上市前慧眼识珠入股紫金矿业,一位从职业经理人华丽转身为公司大股东,两人创富路径背后的财技值得关注。
陈景河:735.28万元换来的8亿财富
据世界经理人学堂报道,十年间,作为紫金矿业创始人的陈景河共计持有紫金矿业11459.4万股,与陈发树玩转资本投资不同,陈景河持有的股权皆为低价转手获得。陈景河比陈发树大3岁,1957年出生在福建龙岩。198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到闽西地质队,开始与紫金矿业结缘。
1998年,陈景河与上杭县政府开始动员当地居民、政府人员、紫金职工集资入股。紫金矿业由国有独资公司转变为国有控股公司,除了上杭县财政局(后将股份转让给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闽西兴杭实业有限公司)拥有86.80%股份外,紫金矿业工会委员会、上杭县旧县乡政府、上杭县才溪镇政府和上杭县才溪镇同康村委会成为4家外部股东,其中紫金矿业工会委员会拥有10.17%的股份,股份拥有者是包括陈景河在内的紫金矿业职工--这些原始股权证在紫金矿业A股上市前后最多被卖到了65万元。
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陈景河谋求紫金矿业股份之路就此展开。
2000年,上杭县财政局将其拥有的福建省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86.80%股权全部划拨予闽西兴杭实业有限公司。
同年7月28日一家名为紫金矿业而生的金山贸易公司注册成立。
短短几天之后(2000年8月1日),紫金集团工会委员会、上杭县才溪镇同康村委会分别与金山贸易签订转让出资协议书,将起各自拥有的福建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12.19%、1.01%股权全部转让给金山贸易。
当时紫金的股东变成闽西兴杭实业有限公司和金山贸易。
同月,闽西兴杭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新华都(002264行情,股吧)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7家发起人,发起设立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并进入上市冲刺阶段。
紫金矿业招股说明书显示,陈景河与金山贸易在2002年2月1日签署《股权激励协议书》。
依据上述协议,2004年7月12日,金山贸易将持有的紫金矿业600万股转给了陈景河,每股0.1元/股。
“当时股东的想法就是希望紫金矿业通过上市,实现公司资产和股东财富的保值增值。”按照公司董秘郑于强说法,公司成功上市,陈景河以每股0.10元的价格获得股权转让并不出人意料。
6. 火箭”炸“出了一位神秘富豪 480亿身家是怎样炼成
根据最近《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在中国,身家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多达430人,比美国以外的其他任何国家都多。这其中,就包括王靖。
有着"运河狂人"之称的北京商人王靖,在2015年胡润百富榜上以480亿元身家排名第21位。王靖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一般民营企业家无法企及的宏大项目震惊世界:在克里米亚投资深水港,在尼加拉瓜挖运河……但王靖却自称是"普通人"。这让他显得很神秘。
9月1日,美国特斯拉(Tesla)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爆炸,则让王靖的又一次"大手笔"投资曝光。这位神秘中国富豪在卫星产业的"野心"被公之于众。
SpaceX炸毁的Amos6卫星,来自以色列通信卫星运营商Space Communication。而在爆炸前一周,A股上市公司信威集团(600485.SH)刚刚披露,拟以2.85亿美元的交易对价收购SCC的100%股份。信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正是王靖。
猎鹰9号火箭将信威集团"炸"到了台前。网易财经调查发现,这家默默无闻的上市公司,或为王靖惊人能力的另一个注脚。细究这家公司的业绩、商业合作伙伴以及正在实施的战略,就如其控制人一样神秘莫测。
神秘客户带来逾90%业绩
信威集团的年报显示,公司在柬埔寨、乌克兰等国开展的海外公网业务带来的销售收入,占到年总营收的90%以上。但这些海外合作伙伴背后的控制者究竟是谁?对于机构和媒体的质疑,王靖本人以及信威集团从未披露过。
相较早前引发全球关注的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王靖的A股上市公司信威集团算不上一家知名企业。甚至是在王靖被媒体集中报道的时期,由其控制的信威集团也仅是被寥寥数笔带过。
但从多个方面来看,信威集团都可谓是一家特殊的企业。
一位曾经造访过信威集团的媒体记者如此描述这家企业:公司大厦大厅迎面是"八荣八耻"等宣传语录,大会议室的背景墙上是"报效国家"巨幅字幕。而王靖的会客室,则放着红军领导人会师的油画。每天早晨,公司广播里会播放《解放军进行曲》,下午播的则是《打靶归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威集团的主营业务,则是国内企业少有的"全球化"。信威集团的年报显示,公司在柬埔寨、乌克兰、俄罗斯、坦桑尼亚、爱尔兰、巴拿马、尼加拉瓜等国开展的海外公网业务带来的销售收入,占到年总营收的90%以上。
这些为信威集团带来90%以上销售收入的海外合作伙伴,背后的控制者究竟是谁?对于机构和媒体的质疑,王靖本人以及信威集团从未披露过。
而通过仔细查阅信威集团披露的前述海外项目的复杂交易结构,以及登记在香港政府机关的相关文件,网易财经独家调查发现,这些被信威集团称为"海外新兴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在兜兜转转之后,悉数处于一些香港公司的控制之下。
一位名叫"张渺"(MIU ZHANG)的香港籍人士,是信威集团海外业务的早期合作伙伴。其与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结构融资部主管同名。
2012年9月20日,张渺在香港注册成立Citic Capital SIF Telecom Investment Limited(简称"中信资本SIF投资"),这是一家注册资本仅100港币的公司。但仅仅两个月后,11月27日,公司即去掉了"中信资本"的前缀,更名为Citic Capital SIF Telecom Investment Limited(下称"SIF投资")。
SIF投资,曾是信威集团在乌克兰的商业合作伙伴Prosat Ltd的间接股东,持有后者98.11%的股份。Prosat Ltd采用信威集团的McWiLL 无线接入技术,在乌克兰境内组建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
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Prosat Ltd为信威集团带来了价值24.04亿元的基站软件、核心网设备买卖合同。
2014年10月31日与信威集团签下价值6.62亿美元基站设备及核心网络设备买卖合同的俄罗斯商业伙伴Polari Genies Telecom Limited(下称"PG"),同样由前述张渺间接控股。而PG的主要股东,则是张渺注册于香港的Russwill Telecom Limited(下称"Russwill")。
Russwill注册资本仅1美元,成立于上述合同签署前4个月。与SIF投资类似,Russwill也隐现"中信资本"的痕迹:Russwill成立最初的注册地址位于"香港中环添美道1号中信大厦28楼",这里是中信资本香港办公室。
一位名叫"凌利钢"的中国籍人士,是信威集团海外业务的另一位重要合作伙伴。这是一名活跃的投资者。网易财经查阅文件记录发现,凌利钢通过注册在香港的多家公司间接持股,实质上是信威集团在坦桑尼亚、爱尔兰、巴拿马和尼加拉瓜四个国家的商业合作伙伴。
凌利钢曾在通信巨头华为的多个海外项目中担任负责人。在信威集团2014年、2015年的年报中,华为被列为该公司境外公网行业主要的竞争对手。
网易财经发现,前述香港公司,多注册在一些由代理提供的地址上,在与信威集团签订合同之前,均无太多实质性经营痕迹。但正是这些隐藏在香港的公司,为信威集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是信威的主要业绩来源。
而根据买方信贷的合作方式,这些"海外买家"支付给信威集团的销售货款,主要是来自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等机构的贷款,并且由信威集团及其子公司为这些"海外买家"提供担保。
根据信威集团年报披露,2015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35.34亿元,其中海外公网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2.82亿元,占比高达93%。2014年海外公网业务的营收占比则高达96%。包括俄罗斯等项目的销售毛利率,甚至高达90%以上。
没有迹象表明,前述海外项目背后的控制者张渺和凌利钢,在与信威集团达成合作之时,与他们的职务身份、所在机构存在联系。网易财经未能联系到张渺、凌利钢本人对相关交易进行置评。中信资本企业关系部董事谭嘉雯、信威集团董事会秘书王铮亦未回复网易财经的问询邮件。
讳莫如深的财富历程
在王靖鲜为人知的履历中,柬埔寨,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也是他的"福地"。柬埔寨当地的媒体记者、接近王靖的人士均向网易财经确认,按王靖自己的说法,他早年是以矿业起家,在柬埔寨拥有一处金矿。不过,无人能说出该金矿的具体情况。
让信威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签下销售订单,业务遍地开花,在2014年顺利借壳上市,并自此保持销售毛利率在90%以上的人,是王靖。
但王靖是谁?除了"神秘富商"、"运河狂人"这些集中见诸报端的称呼外,没有多少人知道其来历。
王靖本人称自己仅为"一个普通人"。
"我是1972年12月出生的,出生地就是北京。其实这么多年,都是很简单地在生活。"王靖在一次罕见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说,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缠绵病榻11年后于2010年去世,母亲已经退休。此外,他还有一个女儿。
网易财经调查发现,在王靖鲜为人知的履历中,柬埔寨,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也是他的"福地"。
柬埔寨当地的媒体记者、接近王靖的人士均向网易财经确认,按王靖自己的说法,他早年是以矿业起家,在柬埔寨拥有一处金矿。不过,无人能说出该金矿的具体情况。
有据可查的王靖与黄金有关的业务,体现在一家名为"香港宝丰黄金有限公司(STR Gold(HK)Limited)"的公司。香港企业查册中心的记录显示,该公司于2009年7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万港币,实际缴纳为0。公司的董事名单中,除了王靖,还有两名商业伙伴高卫东、赵劲。不过这家公司持续经营到2013年后便宣告解散。
柬埔寨更为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王靖入主信威集团之时。
2010年3月,一家名为"博纳德"的投资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形式,以1.09元/股的价格认购信威集团1.2亿股股份。1.09元/股这个价格,甚至低于信威集团2004年一次增资扩股时资产评估公司给出的最低增发价。而在上述1.2亿股中,有8800万股为博纳德替王靖代持。
2011年7月,博纳德再次出手,从信威集团原股东大唐控股手中,以1.78元/股的价格购入2146.49万股股份。8月,博纳德与王靖等原隐名股东解除了代持关系,王靖自此走到台前,正式成为信威集团实际控制人。
奇迹由此发生——信威集团的股价在此后快速飙升。这也意味着,王靖等信威集团股东的财富暴涨。
距离王靖走到信威集团台前仅3个月后的2011年11月-12月,信威集团一名自然人股东关利民与他人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转让所持股份,转让价格高达59.7元/股。步入2012年后,信威集团经历8次增资扩股、股权转让,交易价格均高达79.2元/股。
信威集团在2014年借壳上市期间的公告中解释,上述股价的变化,得益于王靖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后完成的第一个规模化海外电信公众网络项目——柬埔寨项目。这个项目仅在2011年便实现收入11.71亿,净利润5.69亿元。柬埔寨项目给信威集团带来的销售收入,在2011年、2012年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84.70%、90.47%。
柬埔寨项目,后来被媒体描绘为王靖"点石成金"的案例。
但有意思的是,根据信威集团公告,当时持有柬埔寨项目80%股权的是柬埔寨公司Khov Primsec Co., Ltd.。网易财经从金边证券的一份报告中确认,Khov Primsec Co., Ltd.系柬埔寨当地的一家矿业公司。巧合的是,这家公司也是开发金矿。
王靖入主信威集团,并借助上市公司让自己一夜暴富,这一切均发生在其2014年12月宣布尼加拉瓜运河项目开工、成为"运河狂人",从而走入公众视野之前。
被"炸"出来的卫星梦
王靖对卫星产业的兴趣由来已久。早在入主信威集团之后不久,他就低调启动了"空天信息战略",致力于打造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在2014年成功借壳上市前夕,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首颗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搭载发射。
如果说依靠神秘买家构建起海外公网业务,并以此支撑起信威集团500亿市值是王靖的"今天",那么收购以色列公司SCC,在太空一展宏图,便是王靖的"明天"。
种种迹象表明,王靖准备在卫星产业大显身手。
王靖对卫星产业的兴趣由来已久,甚至早于投资建设运河。实际上,早在入主信威集团之后不久,他就低调启动了"空天信息战略",致力于打造低轨卫星星座系统。
在2014年成功借壳上市前夕,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首颗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搭载发射。而当时的政策背景,正值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60号文件",明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空间领域,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就在宣布收购SCC公司3个月前的2016年5月,信威集团宣布,将以定增方式募集资金,投资建设尼加拉瓜通信卫星系统并开展商业运营,拓展以拉丁美洲为主、覆盖美洲地区的卫星通信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信威集团在卢森堡的子公司,目前已取得西经84.4度轨道位置20年的使用权,拟在该轨位发射一颗对地静止卫星"尼星一号"并运营。尼星一号项目已经取得相应频率协调及运营许可,并与南北美洲的几乎所有国家,以及太平洋、加勒比海、大西洋海岸的法属岛屿、英属岛屿取得了频率协调及运营许可。
据悉,尼星一号项目建设期为2.5年,预计于2019年4月发射卫星,当年二季度开始运营,预计在轨运行的第五年(2023年)达产。根据信威集团公告,尼星一号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为3.6亿元,年净利润为1.31亿元。
在9月1日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爆炸前一周,信威集团宣布,计划以2.85亿美元的交易对价收购SCC的100%股份,并将这家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上市公司私有化。
作为一家全球静止卫星运营商,SCC拥有的几颗卫星均在地球静止轨道运行,并拥有4W、65E、17E轨位的使用权,主要覆盖的范围包括中东、中欧、东欧、亚洲及非洲等区域,均为卫星通信服务需求增长较快的地区。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卫星运营服务行业的主要收入贡献地区,中东地区是全球卫星运营服务行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如果能顺利收购SCC,信威集团运营的卫星将覆盖95%的世界主要人口分布区域,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乎覆盖全球的卫星运营商。
网易财经获悉,在与信威集团达成收购意向之前,SCC的控股股东,以色列私有控股集团Eurocom为了替SCC寻找买家,已经长达数年之久。此前曾对SCC产生兴趣的,是西班牙知名卫星电视运营商Hispasat。但是交易最终因以色列的相关法律障碍未能达成。
猎鹰9号火箭爆炸事故的发生,让SCC陷入困境。信威集团随后也停牌,不过对外表示"Space X火箭发射失败对拟收购SCC无本质影响"。
"发射卫星不仅是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核心资源问题。现在世界电联的卫星频轨资源十分拥挤,一般的情况是全球各个国家互相协调,统一向ITU申请轨道位置和频段,至于能否搞定,什么时候搞定,就要看运气了。"东吴证券分析师徐力曾高度评价信威集团前述两项卫星项目投资的"战略意义","这次收购花了2.85亿美元,关键不在于几颗旧卫星,而在于轨道和频率资源以及运营经验。"
徐力分析,假如信威集团收购SCC顺利完成,加上2019年发射的尼星一号,将弥补我国通信卫星覆盖严重不足问题。"换句话说,中国海外的大使馆、领事馆,其他驻外机构、飞机、轮船,甚至海外驻军,都能够通过我国自有的卫星通信系统进行全球沟通。"他说。
7.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对外合作: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黄彩丽 杨群周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对外合作是从2004年开始的,开始主要是引进外资进行风险勘查与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8年局实施“走出去”战略,局属地勘单位在境外取得多处矿业权,在非洲、南美、东南亚到蒙古国都有河南有色找矿人。
一、引进来,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的对外合作是从“河南省洛宁县月亮沟银矿详查”等5个勘查区和内乡县银洞沟等3个勘查区引进外资进行风险勘查开始的。前者由于当时地质事业费拨款不足,该地区的勘查工作进展不大,局属一队也曾设法引入一些社会资金进行勘查,但限于其经济实力,资金投入也不大,勘查成果也不明显,且有严重的“后遗症”。后者自2000年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由于投入多,取得的勘查成果也较突出。
2004年1月30日,加拿大SKN公司总经理高建国由中国矿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益康先生陪同,实地考察“月亮沟”、“银洞沟”铅锌银金矿项目。考察后外方对这两个项目比较满意,双方于2月3日签订了合作意向。外方为英国威克多矿业有限公司(属加拿大SKN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方为河南有色地质矿产有限公司。2月20日,在谈判后,双方就月亮沟、银洞沟地区的8个探矿权的合作签订了协议。4月12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国际经贸洽谈会”上,冯锐代表英国威克多矿业有限公司、毕福海局长代表河南有色地质矿产有限公司就上述合作签订了合作合同,合同金额为1000万美元,决定成立中外合作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了该项目的合同签字仪式。
成立中外合作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首先面临的是军事禁区问题。在此前已有十几家外国公司想在河南省进行矿业勘查,都是因为此问题而失败。前期局通过洛宁县委、县政府等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毕局长亲自出面,多次到洛阳、北京,利用洛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各方关系同军事基地方面进行接触,同时毕局长还到第二炮兵参谋部进行汇报。经过了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个问题总算有了结果:内乡银洞沟3个探矿区的合作勘查开发被军方否决,洛宁月亮沟的5个探矿权只能限制在其范围内进行勘查开发。在河南省进行风险勘查开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是第一家。
军事禁区问题解决后,其他问题迎刃而解,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4年8月30日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办理“月亮沟”等5个探矿权由有色一队到合作公司的转让。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6月6日向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颁发“月亮沟”、“西庙—垒垒石”两探矿证。省工商局于2005年6月24日已向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颁发长期营业执照(30年),合作公司注册地已由郑州变更到合作公司生产经营地洛宁县。
二、合作中,以真诚的态度达到多赢
中外双方于2004年下半年开始对月亮沟地区开展合作探矿工作。在合作中,双方以诚相待,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两年多共投入坑探近5.5万m,钻探5万m,勘查投入8000余万元,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效果,目前仅在月亮沟勘查区就获探明、控制和推断的资源储量:银为中型规模,铅锌为中型规模。
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底取得月亮沟铅锌银矿采矿证,4月份开始采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中方在该项合作中从经济上受益匪浅,而加拿大希尔威金属有限公司(原加拿大SKN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在与中方的合作中得到大幅度的攀升,目前是数十家在华进行风险勘查的加拿大上市矿业公司中股票价格最高、最为成功的公司。
自公司成立以来,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为洛宁县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06年上缴税2000余万元,2007年上缴税9000余万元,另外还为当地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
该项目不仅给局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局还派出一些技术骨干参加到该项目。他们在与外方的交流磋商中,直观地了解了国际规则,规范了管理方法,更新了观念,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三、走出去,寻找更大可持续发展空间
2008年局党组深刻分析勘查开发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步伐,实施走出去战略。并认识到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历史给予我们“走出去”的新机遇,要求局属地勘单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境外取得矿业权,做强勘查,做大开发,真正做大做强自己的主业,形成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目前局属地勘单位在境外取得矿业权的有:①局属一队在菲律宾拥有一个矿业权;②局属二队在津巴布韦有一个矿业权,在蒙古国有两个矿业权;③局属五队在蒙古国有3个矿业权;④局属六队在澳大利亚有一个矿业权;⑤局属地勘总院在智利有一个矿业权。
这样,在非洲、南美、东南亚到蒙古国都有河南有色找矿人。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局不仅在对外合作勘查开发中获得了收益,更为参与更广泛的对外合作积累了经验,熟悉了规则,锻炼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