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鲁能股权转让

鲁能股权转让

发布时间:2021-02-12 13:32:27

A. 鲁能泰山为什么停牌了

鲁能泰山因控股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山东鲁能集团股权转让事宜,公回司股票自2月4日起停牌公告答
鲁能泰山于2008年2月4日接到控股股东的控制人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批复,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会山东电力委员会和山东鲁能物业公司收购原由公司实际控制人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95.47%的股权。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为中央国有企业。转、受让各方已经于2008年2月4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正在准备相关资料。为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自2008年2月4日起停牌,直至上述事项相关公告发布后复牌。

B. 鲁能改制了吗

鲁能集团悄然改制 700亿资产归属仍在迷雾中

2007-01-09 11:23:35 大洋网

--------------------------------------------------------------------------------

山东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全国电力系统最大职工持股企业鲁能集团悄然改制,但700亿资产的归属仍在迷雾中。

2006年12月30日,山东省省会济南市迎来了2006年的最后一场雪。纷飞的雪花中,带有“鲁能”字样的各色广告灯牌悬挂在主要的道路边,在深夜清冷的街头显得格外耀眼。

鲁能近年来崛起于山东大地,横跨煤电、矿业、房地产、工程建设、金融、体育等多项产业。这个名字不论是对电力业界资深人士,还是街头匆匆而过的行人,都如雷贯耳。鲜为人知的是,经过一年来的辗转腾挪,这个庞大的企业王国已悄然易主。

鲁能集团,这个原为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下属的“三产多经”企业(电力行业内部对“三产”和多种经营公司的通称),如今已然是羽翼丰满的企业王国,总规模不仅超过原母体山东电力集团,也超过胜利油田、兖州煤矿、海尔集团等其他知名本地企业巨头。据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截至2005年底的数据,鲁能集团以总资产738.05亿元傲居山东企业第一。

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巨无霸”数年前已并非国有企业,主要由具有垄断地位的电网系统职工控股;更少人知道,今天的鲁能,已经完成了惊险的一跃:在内部人严密运筹之下,职工退股已经基本完成,两家位于北京的企业——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大能源)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下称国源联合)——已获得鲁能集团91.6%的股份。鲁能集团股权的作价依据,为鲁能集团截至2005年底的账面净值,并且减去了鲁能集团向股东支付的2005年度现金红利。以此计算,两家公司收购总价格约为37.3亿元。相关新闻: 鲁能系齐问鲁能集团是否私有化 尚未得到答复

2006年12月,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陈光健上书国务院,反映鲁能清退职工股并引进两家私人企业股东的情况。这封信措词峻急,请求国务院成立专门调查组,查清这一事件中可能涉及的“腐败问题”。

鲁能两个“新主人”的名称,在鲁能内部一个极小的圈子里一度被称为“绝密中的绝密”;如今,正是这两家名不见经传的神秘公司,成为这一大型综合性财团的绝对控股人。从这两家“幸运的”新股东往上追溯,则是层层叠叠密如蛛网的股权转让与交易网。

今天的鲁能究竟属于谁?云深不知处,答案在这张网中。

既成事实

“鲁能集团公司层面的职工退股已基本完成。”2006年11月8日,鲁能集团政治工作部宣传负责人金涛向《财经》记者证实。

事实上,鲁能集团远不止是“基本完成”职工退股而已。在鲁能内部,北京两家私人企业入主鲁能集团的说法早就悄悄流传,但长期以来,无人知晓是哪两家公司,更不清楚是用什么价格、什么方式转让股权。即便到了2006年下半年,鲁能集团股权转让及相关的股权变更手续完成以后,这一消息仍然被严密封锁。《财经》记者遍询鲁能集团与山东电力业内人士,无人说得出新股东的名称。金涛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仍然否认鲁能正在进行改制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说法。

与此同时,中央国资委、国家电监会等部门的高级官员也表示,迄今没有接到鲁能集团股权转让的报批文件。

然而,新晋股东绝对控股鲁能集团,早在半年前就已成为现实,有关工商登记变更业已完成。

山东省工商局资料显示,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获得了当时鲁能集团35.77亿股本中的91.6%。鲁能集团50家股东中,除三家公司,其余股东均已完成职工退股,随即将所持鲁能集团股权悉数以净值作价转让。其中,山东省电力工会委员会(当时名称为中国水利水电工会山东电力委员会,下称山东电力工会)持有的31.52%股权转让给首大能源;其余46家股东合计持有60.09%的股份则转让给国源联合。

2006年6月10日,鲁能集团已经召开了新一届股东会,刚刚完成股权变更的新晋大股东立即宣布增资。首大能源与国源联合计划共同增资37亿元左右,采用分期付款出资的形式进行。目前,第一期认缴出资7亿余元(国源联合4.1亿元,首大能源3.4亿元)已打入鲁能账户;第二期认缴出资29.7亿元约定于2006年12月31日之前到位。

待增资完成,鲁能集团的注册资本将达到72.94亿元,国源联合、首大能源分别拥57.29%和38.59%。

鲁能集团新一届董事会亦已正式产生:原董事会成员钱平(山东电力集团总会计师)、焦德房(鲁能物业公司总经理)、刘建旬(山东青岛供电公司总经理)、王鲁军(山东电建三公司经理)等去职,同时去职的还有于世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等五名监事。新晋大股东国源联合派出三名董事李彬(国源联合董事长)、霍宏、肖翠兰,首大能源派出两名董事熊宏伟(首大能源董事长)、曾鸣(首大能源子公司首大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在九人董事会中共据五席。

代表新大股东进入鲁能集团董事会的国源联合董事长李彬年仅36岁,是内蒙古包头市人氏。

鲁能集团核心人物董事长高洪德与总裁徐鹏继续担任原职。

高洪德与徐鹏均从山东临沂起步。高洪德历任山东临沂行署办公室科长、电业局副局长、山东电力局局长助理、山东鲁能控股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之后经历鲁能历次股权转让,目前仍担任鲁能集团的董事长;徐鹏曾任山东临沂电业局局长,2003年前后进入鲁能集团总部,任分管地产业务的副总裁,其后很快被提升为鲁能集团总裁。

如果一切顺遂,新董事会及其所代表的新晋大股东意志,将主导鲁能这家总资产超过700亿元的企业巨头未来的命运。

“转制”三部曲

2006年的这场改制,对鲁能决策者来说,可能是水到渠成之举。

作为一家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养育的公司,鲁能集团近年来在业务层面数道并进,跨地区跨行业拓展雷厉风行,作风高调进取,迅速崛起为煤电、房地产和资源行业的重要玩家;同样是近年间,鲁能集团内部股权结构与资产交易频仍,作风同样激进却极为低调,令业内资深人士也难窥堂奥。

“鲁能的企业性质到底是什么?”前不久,电监会价财部一位负责官员向鲁能旗下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发问。答曰:“不是中央国有,不是地方国有,也不是私人企业,是‘四不像’。”

“那资产呢?”

“资产也说不清,国有、私营都有。”

“说不清”的鲁能,历史原本并不模糊。

“鲁能”,原本是山东电力集团(当时为山东省电力工业局)下属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企业的总称,创建于1995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88年成立的鲁能电力开发公司。鲁能第一任总经理崔兆雁回忆,创业之初“只有五个人,一间办公室”。这是第一阶段的鲁能,至1998年时总称“山东鲁能集团总公司”,经营的资产约26亿元。

1998年,山东电力集团撤销“山东鲁能集团总公司”,成立“山东鲁能集团公司”。这是第二阶段的鲁能,特点是职工持股和国有股共存。这一时期鲁能集团的股权结构是:山东电力工会代表职工持股超过20%,而山东电力集团直接持股为17%,另有由山东电力工业局下属的鲁能物业持股19%。

第二阶段的鲁能为时甚短,1999年9月以后,山东电力集团确定以鲁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鲁能控股)为核心来管理旗下“三产多经”企业。鲁能由此进入第三阶段:鲁能控股由山东电力集团全资拥有,将本已试行职工持股的鲁能重新全数纳入国有轨道,并大量注入山东电力所属国有资产。

此时的鲁能控股,规模已然不小。原来的“山东鲁能集团公司”则更名为“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能发展),主营发电业务,成为鲁能控股旗下骨干企业之一。30多台发电机组从山东电力划拨到鲁能发展,总装机容量400多万千瓦,相当于彼时山东全省总装机容量的10%以上。正是依托早年间电力系统的行业垄断地位,鲁能控股获得极大发展,是山东电力集团辖下同时拥有电力和非电力资产的国有企业。这一时期,山东电力工会开始通过协议转让等方式收购鲁能控股旗下的优质资产。

2001年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启动年。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打破多年集发电、配电职能于一身的国家电力公司及下属各省公司的超级垄断地位;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实行“(发电)厂(电)网分开”政策,原电力系统仍然能够以垄断地位掌握电网资源,旗下电力资源则划至国家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亦即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

依改革之势,原山东电力的资产一分为二,电网资产组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为“中央驻鲁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所属企业”,以垄断地位专责山东电网运营;发电资产则大部划入五大国有发电集团。但是,已经在此前划至鲁能发展的电力资产不在“分家”之列。

此后,山东电力又在“鲁能”这一旗号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2002年11月8日,鲁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鲁能集团)成立,由此进入鲁能的第四阶段。山东电力工会将持有的鲁能发展、恒源经贸、鲁能物资等公司的股权作价8.6亿注入鲁能有限。当年年底开始了职工集资改制。集资由山东电力集团正式提出,要求“自愿集资,数额固定……普通员工和科技干部3万元;处级干部5万元;局级干部8万元”。

完成了改制的鲁能集团,已接近百分之百的职工持股。与此同时,国有的鲁能控股依然存在,二者并存至今,但始于2002年,从国有之鲁能控股到电网职工之鲁能集团的资产交易便开始了。

C. 山东鲁能泰山西周矿业有限公司的最新消息

2008年12月,鲁能泰山抄(股票代码000720)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控制人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能发展)与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下称华能山东)于2008年12月11日签署股权转让合同,华能山东以6.37亿元收购鲁能泰山电缆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泰山电缆电器)56.53%的股权。而鲁能泰山电缆电器公司又为“鲁能泰山”的控股股东,这意味着鲁能泰山的实际控制人已经变更为华能集团,
据了解,鲁能集团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鲁能集团持有鲁能发展89.73%的股权。这次股权转让,也意味着鲁能集团的资产结构整理拉开序幕。而华能集团是国务院出资设立的国有企业。华能山东是华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本一亿元人民币。

D. 鲁能在内4支中超球队中性名需整改,球队取名有哪些规定

1月8日,中国足协透露,58家职业俱乐部上报的中性名,有超过80%符合要求,也就是说,还有近20%,差不多10多家俱乐部不符合要求。本报通过各俱乐部以及相关途径了解到,中超共有4家俱乐部不符合要求,其中包括以原名字上报的长春亚泰和以新名字上报的山东泰山。

这其中,有两家俱乐部申请了延期,其中国安是因为中赫要收购中信股份,所以,申请延期3个月再提交俱乐部名称;至于建业,由于上报的“洛阳龙门”引发了轩然大波,所以,他们向足协申请延期审批,同时,抓紧时间拟定新名字。

从本报了解到的情况看,有4家俱乐部使用了现名字,其中大连人和深圳符合要求,不过,长春亚泰和青岛黄海,都被足协否决,理由很简单,含有俱乐部股东名称,不符合“六点规范”中的第3款。

“长春亚泰”未能通过,是因为股东关联关系,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控股股东为长春吉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00%股份),该公司为长春市二道区国有资产管理局下属企业。

查询可知,吉盛投资拥有吉林市亚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份,拥有吉林亚泰江南茶城有限公司95%股份,拥有吉林亚泰名车超级市场有限责任公司85%股份,拥有海南亚泰温泉酒店有限公司47.08%股份,所以,不符合要求。

如果想用亚泰,解决方案比较麻烦,毕竟,吉盛投资旗下拥有多家商号带有“亚泰”的企业,不管是股权转让,还是企业更名,都非常繁琐和麻烦。

“青岛黄海”俱乐部上报名称时表示,青岛地处黄海之滨,是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黄海体现了俱乐部的地域特色,其实是一个标准的中性名。

不过,黄海俱乐部股东之一是青岛黄海健康产业集团,占股比例为27%,此外,第一大股东深圳市衡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3.63%),旗下也有2家名字中带有“黄海”的企业,其一便是青岛黄海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00%股份;而青岛黄海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持股公司中,也拥有多家名字带“黄海”的企业。

这种情况下,通过股权变更、更改相关公司名称的办法,几乎无法走通,唯一的办法就是上报新名字,目前,俱乐部正在积极操作此事,已有多个备选,其中呼声较高的是“青岛人”。

至于申花,是老字号中唯一可以使用“现名”的球队,只不过,去掉了“绿地”字样。

E. 山东鲁能电力现在是国企还是私企

是国有企业抄

山东鲁袭能电力集团是鲁能集团前身,其煤电产业是按照煤电一体开发模式,重点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投资建设煤电项目,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和能源优化配置。

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是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以煤电、房地产等为核心业务。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落实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坚持资源型产业发展战略,依法经营,规范管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鲁能股权转让扩展阅读:

扎实推进“两个转变”,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电网发展、经营管理、优质服务、队伍建设,协调推进各方面工作,创建和谐企业,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是中央驻鲁企业,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所属企业,主要负责山东省境内的电网规划、建设、运营和电力供应。公司现有员工3.9万人,下属17个市供电公司和超高压公司、电力基建等32家企业。对全省90个趸售县供电企业实行代管。

F. 中电投山西铝业有限公司的资产划转

中电投山西铝业有限公司原名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由山东版鲁能集团公司和山西权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组建,鲁能集团公司控股经营。公司主营铝土矿、石灰石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等的生产和销售。
2011年9月25日,中电投集团旗下国际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暨托管协议签字仪式。
2012年3月底,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准了中电投集团对晋北铝业的收购。2012年5月底,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中电投山西铝业有限公司。对晋北铝业的收购使中电投集团公司在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产业链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提升了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G. 鲁能智能公司是不是被山东电力全资收购了

是的,楼主记住,所有的鲁能都是属于电力集团,因为鲁能就是电力的下属公司!

H. 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简介

2002年10月31日,山东鲁能集团与山西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成立山西鲁能晋北铝业回有限责任公司,由山东答鲁能集团控股经营。项目一期估算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按自有资金占25%计算,各股东方需现金注入15亿元人民币。公司注册资本2.1亿元人民币,其中山东鲁能集团占出资总额的70%。
2011年9月25日,中电投集团旗下国际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暨托管协议签字仪式。2012年5月底,中电投集团正式完成了对晋北铝业的收购,晋北铝业更名为中电投山西铝业有限公司。晋北铝业的收购使中电投集团公司在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产业链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提升了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1年10月左右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公司因国家发改委调控,转让给中国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名下的国际矿业投资公司,托管期为1年。

I. 关于鲁能集团股权转让问题

我怎么觉得有些中性。
原来依靠山东电力集团的背景发展起来,并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脱离山东电力集团变为私人公司的鲁能集团重新回到了发迹之初的国有股权架构。
但如果有注资的话或者有整体上市预期的话,肯定是好事啊

J. 听说鲁能的电厂要被华能收购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对的,电力行业合并是大趋势。就像通信行业的改革一样。

阅读全文

与鲁能股权转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