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作品成果化

作品成果化

发布时间:2021-02-12 04:29:13

① 项目成果目前的应用、转化情况及其前景分析

本专题所研发的钻机及配套钻进施工技术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物探爆破孔施工效率,而且能有效地满足复杂不稳定地层快速钻进成孔,同时还可满足工程地质钻探、水文水井钻探、地源热泵施工钻探、地质勘探取样钻探等。因此,该设备及技术方法为地震物探钻进成孔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和支撑。本成果准备用于目前正在实施的深部探测地震剖面施工项目中。由于常规钻进方法对于复杂不稳定地层没有十分有效的技术措施,而本设备及技术方法对破碎地层较有效,所以在未来复杂地层地震物探爆破孔施工中无疑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另外,该钻机是一种多功能钻机,对于加速我国西部地区地质找矿钻探施工市场也将有良好应用前景。目前承担试制的厂家在积极进行产品宣传,并准备小批量投产,以满足不同地质钻探需求。

② 叶勤的作品成果

发表了《磁控溅射法制备/CoFe2O4多铁性复合薄膜及其铁电铁磁性研究》、《陶瓷粉末靶与陶瓷块状靶溅射制备薄膜的性能比较》、《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RF Sputtering Deposited Thin Ferroelectric Pb(Zr0.52Ti0.48)O3 Films》、《LCD体散射导光板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退火温度与ZAO透明导电薄膜晶体结构及特性关系的研究》、《掺碳可见光TiO2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射频溅射法和电弧离子镀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的性能对比》、《体散射液晶导光板的光线追迹模拟》、《反应溅射掺碳二氧化钛(TiO 2-xCx)薄膜可见光激发的亲水性和光催化特性研究》、《WO3薄膜退火温度与Li+致色性能关系的研究》、《碳掺杂锐钛矿结构二氧化钛(TiO 2-xCx)可见光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及表征》、《Hydrophilic properties of nano-TiO2 thin films deposited b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等三十余篇科技论文。获得了《体散射导光板模拟设计软件》的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并获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承担并主持的科研项目有:《掺碳可见光活性半导体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新型光散射聚合物液晶导光板》(广州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③ 作品区别于其他劳动成果的特征是什么

一个人创作的作品属于脑力结果,就是“智力成果”

智力成果具有下列特征:

(1)创造性。是指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创新和突破的特点。人类的智力成果虽具有继承性,但智力成果
要成为权利标的应具有创造性。各项具体的智力成果要求的创造性不同。一般而言,专利发明要求的创造性最高。一项发明要得到专利保护,必须具备新颖性、先进
性等条件;它必须是该技术领域中先进的、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成就,它所体现的技术思想、技术解决方案,必须使某一领域的技术发生质的飞跃。著作成果要求的
创造性次之,它要求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独创性,必须是作者创造性劳动成果。商标标记要求的创造性再次之,仅达到易于区别的程度即可。

(2)非物质性。智力成果是一种非物质化的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人们对其占有不是具体实在的控制,而是表现为认识和利用。但智力成果总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文学作品表现为小说、诗歌、散文等;商标表现为一定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
(3)公开性。权利主体在对其智力成果取得专有权或者专用权前应将该成果向社会公开(商业秘密除外)。就专利产品而
言,公开是指将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构思和技术方案以公告的形式进行公布。商标专用刃为了使自己的商标与他人商标区别开来,就必须公开使用自己的商
标。至于作品,作者创作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之传播。[1]

④ 以自己的特长作品和成果作为内容写文章标题怎么写

高考作文各种文体写作复习技巧
当前,对于高考作文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很多考生拿到了作文题,往往不知道写些什么,脑子里似乎不存在所要写的东西。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高考满分作文,他们无一例外地写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写作上根本不存在“写什么”的问题。难道他们有不同于一般学生的特殊生活吗?一般来说,是没有的。要说他们与一般学生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比一般学生强,心灵比一般学生敏感,能够从生活中观察和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造成多数学生作文课上不知道“写什么”的原因,大概就是在这里。
那么,怎样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呢?
叶圣陶早就说过,要在平时充实生活,丰富经验,增长阅历,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认识事物的习惯,养成有条理地周密地推理判断的习惯。叶老还强调,“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是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如果是为了写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这就是说,不是为了写作才去生活,才去丰富生活经验,而是为了生活才写作,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够把叶老的说法化为实践,那么“写什么”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从高考满分的优秀作文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怎样思考生活的,怎样感悟周围人物的,怎样体验美好人性的。从这一切,我们不难获得关于“写什么”的启发。
而对于“写什么”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考生来说,“怎样写”则是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了。
关于学习“怎么写”,鲁迅先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这就是说,应该从大作家的经典作品中去学。在中小学生语文教材中,大都是这类作品,它们应该是我们学的重点。最近几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也应该作为学习“怎样写”的对象。从这些作品中,学习作者怎样立意,怎样选材,怎样谋篇,怎样遣词造句。平时人们都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的。
同学们不妨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去阅读经典作品,如朱德熙先生所说:“重要的是得联系自己,要‘心中有我’,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去想:这篇文章要是让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照这样写是比原文好还是不如原文。如果不如原文,那是为什么?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文章,一定有很多收获,特别是从中悟出许多作文的道理来。”
然而,在自己写作的时候,“愈不把阅读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因为“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叶圣陶语)。自己写作文,材料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作文内容的写作方法。换言之,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只是借鉴,绝不是生搬硬套。

高考作文各种文体写作复习技巧
(一)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一种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提示语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要求作者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以“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新形式,使考生的创作个性得到展现,优势得到发挥,才干得以施展;同时,高一级的学校所需要的能够写不同文体的学生也能够在话题作文这种考试形式中得到满足。随着作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在不断完善,从近三年各省市中考作文题来看,话题作文的出题形式有了新的变化:
1.用导语引出话题。如200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物使我们感动。同时,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别人。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用材料引出话题。题面由文字或图画材料和话题两部分组成。材料的作用是激活思维,引出话题,限制写作范围。大多省市以这种形式命题,高考也是这样。
3.直白式。作文直接呈现话题的题目,不做任何解释说明。
写话题作文审题很重要。下面我们以200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为例,分析一下审题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审文题要求、规定语,明确写作范围。话题作文试题的文字部分至少包括写作导语、话题范围、具体规定或要求三部分。这三部分的文字,都需要我们逐一阅读,辨析要求,明确界限,避免违规。题面上的硬性规定,如文体限制、字数要求、选拔性阅卷不得出现暗示性文字,对姓名、校名、地名等方面的要求,要言听计从,如果硬闯红灯,得分会惨不忍睹。
二审文章体裁要求,确定适合的写作体裁。话题作文虽然一般不限文体,可是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又要有文体色彩,不能用《谈感动》一类的题目写记叙文,也不能用《感动游览记》一类的题目写议论文,议论文也不要有题记、小标题之类记叙文特点的写作形式。如果文章缺少文体规范,写出来四不像,大段的记叙和大段的议论生硬地捆绑起来,会使阅卷老师一头雾水,搞不懂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去体味呢,还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理解,你是没有驾驭这种文体的能力呢,还是分不清记叙、议论和说明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其阅卷印象自然会受影响。
三审材料与话题的关系。话题作文规定的写作内容往往范围很大,如以“感动”为话题,容易使考生思绪万千,无所适从,加之时间限制,导致考生想到哪写到哪,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对“大话题”加以限制。使之由大化小,由抽象变具体,从一个角度写自己的见闻或感受,注意突出情感的转化过程。那么生动传神、见解独特、立意新颖的文章自然会喷涌而出,使文章达到“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理想境界。
(二)全命题、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作文题目中留有空缺。其特点是有较大的开放度、灵活性,给人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这两年中考全国有不少的省市采用了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半命题作文根据有无提示语可分为有提示语和没有提示语两种形式;根据题目空缺的位置可分为前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
写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补全题目。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成为全命题作文,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例如有关“读书”“亲情”“学校生活”之类的作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写过不计其数的文章,我们可以将2005年重庆中考作文题“那是一首歌”写成“读书经历是一首歌”“母爱是一首歌”“学习生活是一首歌”。也可以将2005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精彩”演变成相类似的形式。
2.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如2003年湛江中考作文题要分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
3.标题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调、精神和色彩,好的标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4.立意要鲜明,集中,新颖。
例如:“生活因__更精彩”和“生命因__更精彩”都是半命题作文,限制较少。空缺处可以填名词、动词、形容词,如音乐、读书、挫折、爱等,也可以填短语,如得到关注、奋力拼搏、遭遇苦难等。题目一旦确立,就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彩链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节来写,要写出精彩的一瞬、精彩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总之,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写的词语,突出主题。
其次,表达的角度要巧。在突出主旨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悬念、插叙、呼应、对比等技巧,要设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行文中要注意反复点题。
另外,选材要新。要善于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打动人,以此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材料作文
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或图画等具体材料,按照作文命题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
写作者要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提炼主旨、联想想象、筛选甄别、文字表达等步骤,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材料作文的类型有:根据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例如2005年中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
1.要读懂材料。认真阅读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确材料指向,归纳材料要点,把握材料寓意,最终提炼写作中心。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也是考场作文能否及格的第一步。
提炼中心练习。阅读所给文字,归纳写作要点:
小时候妈妈经常教育我们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别人对你的恩情,这才是做人的根本。”现在我也用妈妈这句话教育我的孩子,希望他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人。2002年6月的某一天,儿子放学回来,一进门就说:“妈妈,我们学校要给受灾地区捐款,这一次我捐100 元。”“为什么?”“因为这次受灾地区有陕西省,我很担心周至县枣春小学的孩子们,还有我住过的老乡家是否被水淹了。妈妈,他们会被水淹死吗?还有那些可爱的小狗。”说着说着儿子的眼圈红了起来,我也被他感动了,于是从包里拿出100元递给他。他所说的地方是他2001年随星星河记者团采访过的地方。
这则材料只要找到点题句——希望儿子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人,即“感恩”,中心内容就迎刃而解了。
2.要联系实际。确定写作中心后,内容构思是要选择切入点,从身边小事、眼前情境、街头见闻等入笔,徐徐展开生活画卷,联系作者的学习、生活实际,写实事、抒真情、谈看法、说体会。
3.要力求出新。在文章观点无误的前提下,展开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维定势,克服从众心理,独辟蹊径,力求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摄人心魄的好文章。还是“感恩”的材料,一位同学的作文是这样开头的:
family,家庭。F代表爸爸,father;a代表和,and;m代表妈妈,mother;i代表我,I;l代表爱,love;y代表你们,you。把汉语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
那晚,我和一个语文课代表,为了帮老师查点什么,晚上八点左右,才在同学们的关心声与道别声中,走出了校门。也就在此时此刻,我才想起我忘记把晚归的事情告诉给这个世界上最爱我,最疼我,最关心我的人——我那恩重如山的家人。
4.要锤炼语言,巧用修辞,力求使文章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5.避免材料作文跑题的方法是要注意开头、结尾的写法,做到首尾呼应,反复点题。(冠华作文网)
六谈情景作文题材
情景教学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情景作文教学以观察情境为基础,激发情趣为核心,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它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智力开发,性情陶冶,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从课堂到课外, 从封闭到开放,引导学生树立大作文思想,用心灵去感受,去体会写作情境,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以下情景作文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一,生活体验.
1,自然生活.远足活动,参观游览,体验美好,探索奥秘.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好的精华.学生有意识地走入自然,观察馥郁的山谷,五彩缤纷的原野;观赏蔷薇色的春天,玫瑰色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鹅毛色的冬天……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他们的诗情,培养他们的情趣.
2,家园生活.开展"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等摸拟扮演角色,体验长辈的甘苦,领悟真实的生活.
3,校园生活.举行小发明,小制作,小考察等活动,参加田径运动会,进行升旗仪式,设立小小辩论会等;接触现代科技,学习和应用电脑,网络等技术,了解科技成果,体验巨大的科研力量.进行对话交流,增强对信息的收集和应用的能力,升华创新意识.
4,社会生活.走进社会,走进村坊街道和社区活动,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扩大信息汇量,让源头活水滋润他们的心田.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调查访问,清扫卫生,服务社会,了解劳动的含义,体验劳动的价值.平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这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言描述.在情境出现时,老师或学生伴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以增强立体感,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三,听声想象.提供各种音响,钩连思维,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产生表达欲望.可先说故事,再想象构思.
四,扮演体验.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活动,表演是学生的本能使然,让学生进入游戏,课本剧等角色,激发情绪,增加亲切感.看演唱,细观察,增强趣味性.
五,实物演示.以实物为主,配置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出某一特定的情景.如出示"一张照片",进行横向联想,想象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图画拼凑.用课文插图,挂图,简笔画等图画形式再现写作情境,可用几幅图组成不同形状的图案,或用几根小棒随意组图,再编造一个生动的故事.这样既发展了智力,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以上六种是立体式,多维式的情景活动,能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源头,让其在"生活空间"中眼,耳,手,脑各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并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素材,拓展了写作思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我要写"为"我乐写".(冠华作文网)
击中话题作文的软肋
由于话题作文只是要求考生在一个大范围里作文,其他的限制很少,因此,考生完全可以打开自己的记忆库,找出一些写过或者读过的文章,加以改造,添进一些紧扣话题的语句,完成作文。这是话题作文的软肋,是要害所在。考生如果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省却许多工夫。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先来读一篇文章:
画弧
(任志鸿主编《优化设计》,学苑出版社)
由于交通阻塞,当我匆匆赶到现场时,比赛已经开始五分钟了。
大门口的上方挂着标语:“‘太阳杯’中学生现场书画比赛”。我环视四周,只见讲台上放着一只茶壶,一个苹果。我知道这是比赛题目。
其他参赛者已经开始在画了,好的位置已被他们抢走了,我只好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放下画架,开始作画。
作画前首先要观察。讲台上那只茶壶是极普通的,下边是圆圆的“肚子”,旁边是长长的“嘴巴”。虽然我迟到了,但幸好题目简单,我已画过许多茶壶了,心里暗自庆幸。
可是不对,茶壶的“肚子”怎么是直线型的?难道我眼花了?再看,没错,确实是直线!忽然我觉得茶壶的明暗色调也不尽对,映入眼帘是的黑茫茫的一片!
该死的位置!糟糕的位置!我终于明白了缘由,看看周围的人都快完成了,我也不再埋怨。那茶壶的“肚子”,我是该画弧还是直线呢?如果画弧,那不是失去了“现场”比赛的意义吗?如果画直线,肯定得不了奖。一番斟酌,我决定按我看见的画。
时间一分分过去,其他同学陆续交画,偶尔有人走过我的身旁:
“你看她画的茶壶,太有趣了,茶壶的‘肚子’怎么可能是直线型的?”话说得很小,但我能听见。
“是吗?真是个大笨蛋,连这最基本的也不懂,居然敢来比赛!”
……
我没有抬头,顾自画着,但我知道眼睛里有点湿,我给画拟了个题目《丑陋的茶壶》。
铃声一响,我是最后一个交画。老师看看我的画,又看看我的位置,有点皱眉。
“老师,可我看到的真的是直线!”我也知道我的茶壶太不像了。
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不同的位置,当然是不同的画,能把你看到的画出来就好了。”
三天后,还是在那个大厅里,只是换了标语:“‘太阳杯’中学生现场书画作品展”。当我进去时,我看到一大群人围着一张画,还听见老师在介绍:
世界是丰富的。答案是多彩的。站在不同的位置,当然有不同的画。小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实实在在的描绘,画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群散后,大厅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墙上挂着一副熟悉的画——《丑陋的茶壶》,下面的标签上写着:特等奖。
《优化设计》对上文的评论是:这是一篇用记论文形式写作的高考应试佳作……用老师的介绍表扬,不露痕迹地点明“世界是丰富的,答案是多彩的”这一题旨。
不知大家会不会同意这篇文章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为话题写的优秀的考场作文,现在我们先假设大家同意,那么,我以为小动小术,本文完全可以旧貌换新颜:可以改成符合2001年全国以“诚实”为话题的作文;也可以改成2002年北京市以“规则”为话题的作文;还可以改成2002年全国以“心灵的选择” 为话题的作文。
下面就是我对此文的改造:
一、将倒数第三段末尾的“就在这里。”改为“就是诚实”。(符合“诚实”话题)
二、将第五自然段中的“一番斟酌”改成“我内心矛盾着、斗争着、最终作出选择。”(符合“心灵的选择”话题)
三、将倒数第三段“世界是丰富的,答案是多彩”的一句换成下面的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画画同样要讲究规矩,但当原先定的规则和眼前的现实相抵触时,就绝对不能死抱着规则不放。(符合北京“规则”话题)
如果说这篇考场作文装在2000年的瓶中可以称得上好酒的话,那么我们以为装在2001和2002年的瓶中仍然不失为好酒。
同样,还可以将本文改造成符合“位置”、“条件”等类话题的文章。
将同一篇文章贴上不同的标签,写成不同的文章,这绝对不是应对高考作文的正确途径,但既然话题作文存在这个致命的弱点,命题者又不能很好的加以防护,我们又为何不能趁机钻点空子呢

⑤ 鲁迅的创作成果.!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 科学 ”与“民主”。1902 年赴日本留学 ,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1906年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 ,发表了《 摩罗诗力说 》、《科学史教篇》 、《文化偏至论》等富有战斗精神的论文 。1909年8月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课余辑录亡佚古代小说。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到北京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家族制度与封建礼教 。此后“ 一发而不可收 ”,陆续发表《 孔乙己 》、《药 》、《阿Q正传》等杰作。同时 ,他还结合斗争需要 ,创造了被称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文和论文,后来结成杂感集《热风》,论文则收入《坟》。1920 年 8月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课,编定《中国小说史略》等书 ,并相继出版了小说集《 呐喊 》、《 彷徨 》。1925年领导青年建立莽原社、未名社,主编《莽原》,翻译介绍外国文学 。1926年8月在军阀迫害下 ,离京到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 。1927 年10月到上海,专事著述 。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0年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其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党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在上海期间 ,陆续出版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 。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计有小说集3部 ,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 ,回忆散文集1部 ,1400多封书信 ,还有1912 年5月5日到1936 年10月18日的日记(其中1922年的已佚),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 100 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印成33部单行本。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这些著作曾有各种不同版本出版,现有1959年版《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版《鲁迅全集》16卷等。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 、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的一生,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对于鲁迅思想和创作的研究,是从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汇编了这方面的部分重要成果。另外尚有鲁迅研究专家的多种专著。

《鲁迅全集》

鲁迅著作结集。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了20卷本;1973年人民出版社重印。前6卷收鲁迅创作的小说 、散文 、杂文,第7卷《两地书》、《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第8、9、10卷收学术论著和辑录校勘的部分古籍,后10卷收鲁迅译著。1956 ~1958 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不包括译文的《鲁迅全集》10卷 , 同时先后出版《鲁迅日记》2卷和《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编出版了《鲁迅全集》16卷(不包括译文) ,前6卷与1938 年版编排体例不尽一致 , 总内容相同 , 第7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第9卷《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第10卷《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第11~15卷收《两地书》,书信和日记,第16卷( 附集)《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索引》。这是迄今内容最完备、校勘注释最精确的版本。

⑥ 姚永全的创作成果

作品入选“广州市职工书法展览”、“广东省职工美术书法展览”、“纪念专孙中山属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外书法家作品展览”、“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书法篆刻展览”。1987年7月广东书法家会为其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览,并应邀在新会、茂名、增城等地巡回展出。1986年获“全国青年美术书法摄影大奖赛”书法优秀奖,作品被收入《国际书法展览作品精品》。曾应邀访问日本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⑦ 怎么样从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成果啊

到QQ的空间里,或者开个个人博客。人气旺的论坛里都可以发表你的作品呀!

⑧ 中国美术创作院的创作成果

中国美术创作院是新成立的创作机构。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积极想办法,围绕创品牌、创优秀作品、创社会影响上下功夫。集中院里各知名画家的社会号召力,先后主办了“南北山水”、“南北人物”、“南北花鸟”三个主题性的全国性学术展览及研讨会;组织了“彩墨大运河”、“彩墨青岛”、“山水境象”、“四季家园”、“水墨威海”、“东方暨白”等全国性名家邀请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创立了中国画研究新的学术平台。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先后成立了“中国美术创作院威海学术交流中心”和“中国美术创作院桂林写生基地”。拟每年组织画家、理论家前往中心进行写生、创作、研讨。并先后与华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中国美术家档案”,与天津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从传统走来”等学术著作。在美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好评,也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回报。
油画方面组织了名为“中华寻源?万里采风”云南之行的风景写生,回京举办了观摩展。并在中国美术创作院杨飞云油画艺术中心不定期的邀请一些文化界知名人士进行交流讲座,以求在创作之外扩展更大的学术空间。
有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关键是抓落实、在院领导带头的情况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自身能力建设。以国家的强盛发展为时代背景,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雄厚实力为依托,将为中国美术创作高质量的持续发展,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

⑨ 什么是作品和成果

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具有独创性而以一定有形形版式复制表现权出来的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

成果的是指通过对某一领域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探讨而获得的成果,可以是文字形式的、也可以是产品、形式类别不拘一格。课题成果是来自于团队实践思考的结果,具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能对某一领域的发展起到指导性和推动性的作用。

(9)作品成果化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是一种智力成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是作品,而用画笔描绘出山河美景,用相机记录下旖旎风光则可为作品。

作品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心中纵有万语千言”不是作品,落笔成诗跃然于纸上才可构成作品;作品是具有独创性的外在表达,“偷梁换柱”、“东施效颦”、“复制粘贴”不是作品,作品还需符合“独立创作、源于本人”,且“体现创作空间、达到创作高度”的要求。‍

⑩ 作品成果形式及所处阶段什么意思

直接到我的艺术网看看。

阅读全文

与作品成果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