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是山东大学好还是吉林大学好
山东大学更好一些,因为山东大学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下面是山东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各项对比:
一、师资力量:
1、山东大学:有在职教职工7493人,共有教授1246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受聘为特聘教授。
2、吉林大学:有教师6664人,其中教授1978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186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49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
二、教学建设:
1、山东大学:有省级教学成果获奖数为140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
2、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39个。
三、科研成果:
1、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共获得四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2、吉林大学: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教师社会科学研究到账经费突破7000万元;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42项。
Ⅱ 吉林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二、机械工程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及系统的技术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的人才。
三、法学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材料学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五、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相关理论和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Ⅲ 吉林大学 怎么查全校的课程
貌似你的知道课程代码,而且好像也不是所有课程你都能看到
Ⅳ 东北大学和吉林大学哪个更好
“吉林大来学的综合实力、排名源和知名度都要比东北大学好一些。但是东北大学也有自己的优势。他的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都比吉林大学好一点。所以,建议你结合具体专业进行评价。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
截至2019年6月,学校6个校区7个校园占地61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下设46个学院;教师6624人,在校全日制学生72376人;本科专业1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Ⅳ 东北大学和吉林大学,哪个要好一些
吉林大学更好。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
Ⅵ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1 深化“两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姚秋杰、张慧君、高淑贞、金祥瑞、林丛 省三等奖 2001年 2 落实“两部”文件精神,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姚秋杰、张慧君、高淑贞、金祥瑞、林丛 校一等奖 2001年 3 医学人文课程系列教材建设 郭乡村、强盛春、李彦秋、陆翠岩、张晓虎 校二等奖 2001年 4 世纪转换中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建设 金祥瑞、赵连普、田丽艳、宋自芳、李艳菊 校二等奖 2001年 5 邓小平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庞雅莉、程喜田、邱 红、夏 军 校三等奖 2001年 6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尤红、郭乡村、李楠、高继成、关汉生 校三等奖 2001年 7 在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发挥哲学课功能的研究实践 张慧君、于新、张言海、曹毅哲、周敏 校三等奖 2001年 8 理工科大学生提高文学素质的研究 刘冰洁、关晓梅、李冬坚、彭丽、吕红霞 校三等奖 2001年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与教育方法创新 韩喜平、邵彦敏、吴英慧、李新宇 校二等奖 2005年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政治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教学尝试 赵海月、里光年、储新宇 校二等奖 2005年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赵显钧、韩喜平、王健、吴薇 校三等奖 2005年 12 普通高校思想道德修养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董丁戈、田丽艳、陈军、刘首华、关晓梅 校三等奖 2005年
Ⅶ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呵呵,肯定不是了,我老家就在那里,虽然没本事去那读书,但一般情况还是略知一二的版。老吉大的院舍是权很旧了,但气氛依旧。
吉大经过重组后,把长春市很多其他规模不小的大学也纳入其中,比如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国地址学院等,近年来吉林艺术学院的教学成果也是硕果累累,随着政策的放宽,加之吉大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学术交流影响等,在长春市的开发区新建了规模不小的新校区。其校区占地面积之大,校区内部规划布置之完善,以及教学环境之优雅,是可以与国际大学妣美的。不仅是软件还是教学硬件都是相当高的,这些你可以从她的不腓的学费价格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的话,你可去吉林大学的网页看看。
http://www.jlu.e.cn/newjlu/
Ⅷ 吉林大学有服装设计专业么这个专业在吉大有研究生么 怎样考取呢
1有的,全称为服装设计与工程,是吉林大学农学部军需科技学院的,考试科目是版“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权。
2参考书目《服装材料学》王革辉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功能纤维与纺织品》,张梅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3对四六级无要求
4在吉大一般,不过特别冷门,很少有人考,基本上过最低线就能上了。
5祝你好运,加油。
Ⅸ 吉林大学是一所怎么样的大学,在中国算名校吗
吉林大学(
university),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著名学府,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21世纪学术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6月12日,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组建新的吉林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有全日制学生69196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24202人,本专科生43383人,留学生1404人。
作为中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吉林大学涵盖13大学科门类,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
Ⅹ 吉林大学的机械工程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5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的机械系,由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等院校的相关专业组建而成。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院校合并及专业调整,先后与吉林工业大学的工程机械系、力学系、农机系(部分)以及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长春邮电学院的相关专业整合,于2000年建成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工业工程系等五个系和机械原理与设计教研室、工程与计算机图学教研室等两个基础课教研室,拥有国家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工程力学和工业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工程力学和工业工程五个博士授权点、机械工程和力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是首批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授权单位。
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中得到重点建设。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在智能精密制造、数控机床可靠性、工程机器人、工程装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流体传动与电液控制、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材料微观性能原位测试技术、制造系统集成等研究方向具有优势和特色,拥有机械工业数控装备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车辆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装备先进设计制造重点实验室等4个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工程装备实验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近年来,负责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863”重大/重点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高水平科研项目。
经过近60年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为在校本科生1600余名、研究生900余名、教职员工230余名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床和工程机械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教授为代表的2万余名毕业生,获得了一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励,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