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6杭州G20峰会的成果是什么
2016杭州G20峰会的成果:
第一次提出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工内具来促进全球经济容的增长;第一次构件了结构性改革的量化指标体系;第三个‘第一’是第一次对多边发展机构如何通过量化资产负债表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出了量化目标;第四,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经济的突出位置;第五个‘第一’,推动制定了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最后一个‘第一’是推出了G20创新增长蓝图。”
望采纳我的回答。
B. 历届峰会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1 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完善问责制、加强管理、促进金融市场完整性、强化国际合作以及改革国际金融机构
2 同意为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其中IMF资金规模由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
3 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新兴经济体赢得了在全球经济事务上的重要话语权。
4 在发达国家削减财政赤字、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改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时间表,强调采取进一步行动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5 通过了“首尔发展共识”和跨年度行动计划;此外,最终通过了《G20集团首尔峰会宣言》,既对当时经济复苏和长远全球治理的焦点问题给出了解答,又对包括发展在内的全球性议题作出了承诺。
6 一、确保IMF拥有充足资源以发挥其作用,将在此前增资共识的基础上随时进行新的增资;二、采取一切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三、强调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G20集团成员,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承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 对各国财政整固、货币和汇率政策、结构政策进展进行评估;向IMF累计承诺增资4560亿美元;宣言强调一个开放、可预测、有规则可循的、透明的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保证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心地位。
8 通过了涉及12个领域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圣彼得堡宣言》,明确了世界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增强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促进更高速度的增长和改善就业。
9 同意采取行动建设反腐败合作网络,包括加强司法互助,返还腐败资产,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罪港。
10 增长战略包括采取措施支持需求和结构性改革,提升实际和潜在增长,创造就业,增强包容性,减少不平等。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承诺确保包容性增长,创造就业,到2025年实现将各成员中最有可能被劳动力市场永久抛弃的年轻人比例降低15%的目标。
11 从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四个重点领域达成有价值有执行力的共识。
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G20金融峰会旨在推动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2012年6月,在墨西哥举行的G20峰会上,中国宣布支持并决定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数额为430亿美元。
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C. 什么是国际医学学术成果交流高峰论坛
国际医学学术成果交流高峰论坛是由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华中医回药学会、中华精神疾病康答复协会、北京中科抑郁症医学研究院、中国医师协会等机构组织的。
主要是针对为了让更多的精神分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等一类的疾病病人可以获得健康而举办的。
D. G20历次峰会主要成果是什么
2008年华盛顿峰会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一次峰会。峰会就各国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达成重要共识,通过了47条金融领域改革行动计划。
2009年伦敦峰会
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在英国伦敦举行第二次峰会。峰会出台总额1.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计划,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团结一致和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有力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
2009年匹兹堡峰会
2009年9月24日,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第三次峰会。峰会确立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确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大金融机构量化改革目标,启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以及相互评估进程,并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机制化等达成重要共识。
2010年多伦多峰会
2010年6月26日,二十国集团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第四次峰会。峰会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妥善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挥积极作用,要求在11月首尔峰会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同时为发达国家削减赤字和公债设定了量化指标和时间表。
2010年首尔峰会
2010年11月12日,二十国集团在韩国首尔举行第五次峰会。峰会完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量化改革目标,就全球经济失衡制定“参考性指南”达成原则共识,并将发展问题列为二十国集团长期议题。
2011年戛纳峰会
2011年11月3日,二十国集团在法国戛纳举行第六次峰会。峰会承诺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促进增长和就业行动计划,就建立更为稳定和抗风险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经济治理达成重要共识,对应对欧债危机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还确定2013年、2014年、2015年峰会主办国分别为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
2012年洛斯卡沃斯峰会
2012年6月19日,二十国集团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第七次峰会。峰会承诺致力于保增长、促就业、促稳定,继续支持欧洲国家处理好主权债务问题。为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足够资源应对世界经济领域的风险,不少国家在会上宣布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增资。峰会还在加强国际金融体系、贸易、发展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
2013年圣彼得堡峰会
2013年9月5日,二十国集团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第八次峰会。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把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6年。各方关注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呼吁有关国家采取负责任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时同各方加强沟通。
2014年布里斯班峰会
2014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第九次峰会。峰会以“增长、就业和抗风险”为主题,主要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全面增长战略、经济改革、就业、国际贸易、能源等议题。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全球能源治理,致力于实现未来5年二十国集团整体经济增长在当前政策水平上额外提高2%以上的目标。会议宣布由中国主办2016年峰会。
E. g20杭州峰会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g20杭州峰会都取得以下10大重大成果:
1、通过主场外交,中国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国领导人与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频频会面,除了就世界经济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中美、中俄、中欧等领导人还围绕当今世界重大问题深入磋商。
从中美领导人夜游西湖,到公布35项主要共识和成果清单就能看出,中国在这次主场外交中收获不少。
除了这些彰显国际地位和领导力的“成果清单”,中国还在峰会期间与各个国家就区域合作、重大问题提出倡议和举措。它们不但体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担当,更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
2、为世界经济开药方,增强中国话语权。
峰会刚开幕,中央总书记开门见山,就世界经济发展提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等建议。对这些药方,不少国家给予积极评价,还特别表示要“同中方继续保持密切交往”。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已经先后推出“一带一路”等重要发展倡议,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随着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股权、人民币加入SDR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在国际规则方面的话语权正不断提升。
3、回击“中国经济崩溃论”等错误论调,给世界吃下定心丸。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提出“三问”: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还有人自问自答,给出“中国经济崩溃论”的结论。
对此,中央总书记在峰会期间斩钉截铁地回应,“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他更指出,“行胜于言。中国用实际行动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
这一权威表态,不仅将让不少人吃下定心丸,更能把信心传递出去,鼓励更多国家“勇做世界经济弄潮儿”,让那些整天试图泼中国冷水的人自讨没趣。
4、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展现中国义利观。
这次杭州峰会,中国邀请了埃及、塞内加尔、乍得、老挝、泰国等嘉宾国领导人与会。这些国家虽然文化政治因素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发展中国家。
安排这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交流对话,还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中国的良苦用心显而易见:抓住杭州G20契机,让发展中国家集体发声,争取更大权益。
尽管经济体量越来越大,但中国从未接受西方一些人忽悠的“发达国家”身份,不仅致力于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还不断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同他们站在一起争取权益。中国一直在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努力减少全球发展的不平等、不平衡现象。这份真诚和实干,已经在杭州峰会上得到体现。
5、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G20峰会关注世界经济,关注创新增长、经济治理、国际贸易投资、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由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推进产能合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联通的力度等举措,正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世界经济的生动实践。
此次峰会,不少参会国家都是“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在双边交谈中对“一带一路”都极为热心。
通过G20峰会这个大舞台,中方倡导的“一带一路”不仅进一步提升“知名度”,还将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其中,为中国及沿线国家带来众多“”。
6、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增强中国金融治理能力。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让人记忆犹新。
本次峰会达成共识,要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决心加强落实各项金融改革举措,密切监测和应对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脆弱性,深化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气候资金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对中国而言,随着人民币加入SDR,亚投行、金砖银行蓬勃发展,这些话现在绝不是空口说说。杭州峰会发出的声音,显示着中国对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热心与信心。推动这项改革,就是为了通过金融稳定,将“金融风暴”那样的风险扼杀在萌芽中,这对中国以及其他任何国家都是有益的。
7、重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国家想通过短期的贸易保护主义缓解压力,反而引发人们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心。为缓解这种忧虑,G20杭州峰会再次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这种重申,不是清谈。
G20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两个文件的核心,就是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在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不少国家的企业已深受其害,世界经济也因此蒙上黯淡前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不仅让世界经济重新焕发活力,所有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也将从中受益。
8、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反腐是一项世界性工作,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此前,中国的海外追逃工作,得到了不少国家的配合和支持,成效显著。不少“红通”人员被引渡回国,或者迫于压力回国自首。
更好的消息是,G20杭州峰会就继续深化反腐败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决心让腐败分子在二十国乃至全球更大范围无处藏身、无所遁形。在如此重要的国际场合,中国倡导建立反腐共识,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反腐败、追逃追赃的坚定决心。而反腐大网进一步遍及全球,更是让很多中国老百姓高兴和提气。
9、推进全球气候治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G20杭州峰会上,各成员同意在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和美国两个最大经济体同时批准和接受《巴黎协定》,中美这一举动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做出了示范,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这件事同样跟中国老百姓息息相关。更多的蓝天,更清新的空气,将出现在更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10、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
西湖美景、杭州美食,经典的越剧唱段、漂亮的中国服饰,随处可见的中国特色和杭州元素展现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让参加G20杭州峰会的各国政要、企业家和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F. G20峰会取得的成果
世人瞩目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虽然没有达到像会前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产生一些“实质性”的成果。比如,从对危机的严峻程度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宣布联合降息的行为,或者对IMF和世界银行组织的风险管理模式和给新兴市场国家更多话语权方面进行务实的“游戏规则”变革,或者对美元货币体系加强“硬性”约束以及提出可操作性的变革内容等方面都没有“兑现”市场的期待。但是,这次峰会的意义还是为各国政府的联合行动,抵御危机,恢复市场信心打下了坚实的“信赖”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开始建立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及合作的战略共识 危机当头,一直以来对欧美过分依赖、经济发展处于严重失衡的各个新兴市场国家,与此次危机的源头和重灾区的欧美各国都会很自然地强调各自国家的利益,强调政府的干预作用,而这些做法用过头,很容易产生贸易和投资的保护主义,很容易发生政府替代市场的干预行为。但是,此次参会的20国集团领导人却一致认为,市场原则,加上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以及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还是能够再次催生被当前的危机压抑掉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活力、变革和创业精神,恰恰正是这些元素的激活,才会确保今后全球经济的彻底复苏和更可持续的平衡发展,才会帮助我们社会当前实现就业、减贫的紧迫目标。 另一方面,通过这次峰会,美国向来会的嘉宾们确认了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共同合作”的盟友基础。在此次大会的声明中,世人可以明确看到,各国政府都认同了美国政府的这一危机管理意识,也同样希望通过建立持续的伙伴关系,坚持合作和多边主义,来克服当前全球所面临的挑战,以尽快恢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二、正在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虽然美国政府坚持的市场理念没有动摇,它也确实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过程中发挥了功不可没的积极作用,但是,缺乏约束的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动摇,不仅在此次会议声明中,没有强调过去非常重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作用,反而接受了来自亚洲和其他地区多边主义的危机管理的架构,而且,中、日、韩三国财长就在华盛顿进行了会晤,同意扩大货币互换的规模,并强调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这一事件也暗示美国不得不接受美元体系在这场危机中变得十分脆弱的事实,不得不认可为摆脱美元危机所形成的区域金融合作的动向。 当然,今天替代美元的一个全新的货币体系并不存在,本届欧盟的执行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虽然在早些时候强调了欧元应该在重建的货币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欧洲经济自身和现有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结算体系,以及欧洲金融市场的成熟度都无法让全球各国自发的选择欧元而不是受到了重创的美元。近日,美元持续上涨欧元持续下挫就是市场在危机的最严重时刻,也就是世人都增加了对风险的厌恶程度的时候,毅然做出的选择。 尽管如此,我们看到,对美元货币体系的约束正在以各种方式加强。除了各国危机管理中出现了替代美元的新迹象以外,这次峰会声明中,特别强调要对那些金融机构滥用美元货币体系所支撑的金融创新活动,进行更为严格的跨国层面上的监管,一定要让今后世界的金融体系做到“透明”和“可信”,为此,峰会要求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和组织不断提高专业化监管的水平,发挥必要有效的“预警”功能,在基础设施和贸易融资领域引入新的贷款机制。 三、“中国牌”让世界看到了诚意和信心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一再强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稳定的最大贡献!如果说,这一说法代表了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深远战略,那么,近日公布的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和近两年中实施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投入,就是具体克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牌”——这是中国带给G20峰会最厚重的礼物,也是中国政府渴望峰会取得实质性成果的诚意表现。这些扩大内需的措施除了释放出此次危机冲击的凶险程度超过以往之外,也表明了中国虽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但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愿意和周边发达工业国家一起,共同应对危机、承担救市责任的坚强决心和克服危机必胜的信心。
G. 二十国集团峰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成什么共识
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第一,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继续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和协调,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运用好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等多种有效政策工具,向国际社会传递二十国集团成员共促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
第二,我们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我们一致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我们决定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全球增长开辟新路径,全面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第三,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我们同意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加强落实各项金融改革举措,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我们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就继续深化反腐败合作达成多项共识。
第四,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共同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期待在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下,世界经济将重新焕发活力。
第五,我们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我们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同意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和《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二十国集团有必要进一步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我们决心合力支持二十国集团继续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重要、最紧迫的挑战,加强政策协调,完善机制建设,扎实落实成果,引领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在G20各国共同努力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画上了圆满句号。相信此次会议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
H.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和亮点2000字左右
2018年中非合作来论坛北京自峰会9月3日至4日举行。据介绍,本次峰会是迄今为止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主场外交活动。
非方成员全部出席北京峰会,其中有40位国家元首,10位政府首脑,1位副国家元首,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来华出席会议的非洲国家正部长级高级官员超过240位。
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作为嘉宾,27个国际和非洲地区组织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中外参会人员总共超过3200人。
I. 中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峰会何时在北京举行
中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峰会 7 月2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以“专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属,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社会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投创业总经理高爱民表示,为更好推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国投创业以市场化方式融合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成果应用及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充分彰显出“基金国家队”的使命与担当。
J.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有哪些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各专国政府、地方、企属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中方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参与国家的参与、建设,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将会取得更加丰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