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锦的作者简介
谢翌,男,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62年6月生,湖南省洞口县人。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学历。历任湖南省怀化市教育局教学仪器站副站长、站长,怀化市电化教育馆馆长等职。中学高级教师。参与怀化市承担的国家级、省级“十五”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结题,成果丰硕。承担湖南省“十一一五”教育技术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及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任务,任负责人、组长。承担中央电教馆“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研究”主体任务,任总课题组成员、怀化市协同教育研究专家组首席专家。并在怀化市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协同教育实验区”。主持开发的《E考通》信息技术考试题库经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评审,授予省级优秀资源成果奖。《协同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等多篇论文、学术报告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工作者,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个人。参与编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出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题解(小学、初中、高中)”全套,任主编。任全国性《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编委会成员。2005年起,任湖南省教育厅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评审专家组成员、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区)评审专家组成员。2008年湖南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电教工作者”、中央电教馆授予“全国电化教育优秀工作者”称号。2009年怀化市教育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❷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锦的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活动剪影
第二部分研究论文
第三部分研究方案
第四部分研究报告
第五部分教案荟萃
第六部分组织架构
❸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锦的内容简介
本书复收集了怀化市电教部门和制中小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省、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工作所取得的部分成果,主要涵盖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远程教育、协同教育等领域。贯穿课题申报、立项、开题、研究、活动、评估、总结、结题等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全书共分六部分,分别是活动剪影、研究论文、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教案荟萃和组
❹ 马九克的研究成果
《用PowerPoint2003制作教学课件》;
《PowerPoint2003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Word 2003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Excel 2003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均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已作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向全国推荐的“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教材”。该系列丛书分别由张民生主任、刘雍潜(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教授和黎加厚(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项目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特邀专家,著名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家,上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授作序。刘雍潜教授在本丛书的序言中写到:“……该系列丛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化繁为简,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其内容几乎覆盖了日常应用的所有需求……。学习了这套丛书,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工作变得轻松了;你的教学也可以挥洒自如……”。作为教育科研项目,已获得闵行区重点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现已经被批准立项为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上海市闵行区一百多所学校的中小学全体教师已经进行PowerPoint深度应用的全员培训,并全部通过了考试。Word和Excel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培训,也已经列入十二五教师培训计划。在全国及上海的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部骨干教师等各类培训班)做培训报告近百场,福建省教育学院已经把该项目作为在省教育学院培训的全体学员的基础课程进行培训。目前不少省、市、学校、培训单位都在按照该书进行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一些师范院校已经将该书作为学生教材用书。华东师范大学和闵行区分别把该研究成果作为“教育部在全国开展的‘国培计划’培训课程资源征集、遴选、推荐活动”的推荐项目,上报到上海市教师教育资源专家委员会,已经过上海市组织统一评选,现已上报教育部作为‘国培计划’培训课程资源。
❺ 如何将信息技术实践研修成果运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许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择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通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间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