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潘杰明的详细资料~个人简介
潘杰明
潘杰明是黑白混种人,其母亲为黑人,父亲为白人。潘杰明本名为Benji,2007年带着明星梦来到中国,并试图通过参加中国的选秀节目在中国走红。 2007年在武汉参加上海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的时候,潘杰明使用的中国名字叫“石磊”,可惜没有进入最后的决赛。辗转几年陆陆续续参加过国内大大小小的选秀比赛,都未能出名。后来改用潘杰明这个中文名前往台湾参加由利菁主持的《超级偶像》,但是仍旧未能进入决赛。潘杰明立志要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界第一个唱国语歌的美国籍歌手。
中文名:潘杰明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阿拉斯加州出生日期:1982年6月6日职业:演员,歌手
毕业院校:杨百瀚大学曾用名石磊:石磊身高:188厘米体重:89kg
目录影视作品参加节目琼瑶谈潘杰明
影视作品2007年拍摄上影集团的都市言情剧《朝九晚无》
2008年拍摄
华谊公司电视剧《爱你所以离开你》
2010年拍摄《新还珠格格之燕儿翩翩飞》(第一部)饰演 外国人班杰明
2010年拍摄《新还珠格格之风儿阵阵吹》(第二部)饰演 外国人班杰明
2010年拍摄《新还珠格格之人儿何处归》(第三部)饰演 外国人班杰明
参加节目
《新还珠格格》中的剧照2007年4月参加上海东方卫视大型平民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第一轮被淘汰
2007年参加《东方新人》节目录制
2008年参加上海东方卫视电视节目《全家都来赛》
2008年客串了Shanghai Quest的试映片
2008年参加了《超级偶像》三 获得第十五名
2011年7月16日参加《快乐大本营》
琼瑶谈潘杰明自从我构思新还珠的剧本,这个新人物就在我脑海浮现,并不断鲜活起来。剧本开始之初,班杰明的名字是亨利。后来,我在台湾的歌唱比赛节目中,偶然看到了潘杰明,也为了他,把这个新人物的名字,从亨利改为了班杰明,因为班杰明是潘杰明的英文名字。关于这一段,大家应该已经在素媛的介绍中看到了。其实,选潘杰明演出这部大戏,实在有点冒险。我只在他比赛中看过他,对他完全不了解,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演戏。但是,这个外国演员是我们剧组中最大的难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当时,
新还珠中的潘杰明(右)我觉得潘杰明的外型不错,又能说流利的中文,好像还很合适!经过琇琼的安排,我见到了他。
他给我的印象很好,一点也不像电影中那些嚣张的美国青年,他彬彬有礼,充满阳光。回答我的问题,更是应对如流,让我大为意外。经过交谈,我发现他会弹钢琴,会唱歌,会拉小提琴!正好这个角色要拉小提琴,我觉得他的出现,实在太戏剧化,好像老天一定要我重拍这部戏似的。记得,那天,我问他想演这个角色吗?他一迭连声的说:“想,想,想!”我问他,你对自己演戏有信心吗?他一迭连声说:“有!有!有!”我再问他,你能吃苦吗?他又一迭连声的说:“能!能!能!”我问他,你知道什么叫“吃苦”吗?他这才楞了楞,然后,我告诉他:
“你可能因为出外景,住在非常荒凉的地方,可能吃不惯,住不惯,还会睡眠不足。可能一清早被叫起来拍戏,给你上了妆,却让你等在那儿,因为还没轮到你的戏。然后,可能因为天气不好,或是前面演员NG太多,你到了晚上还一个镜头都没拍到。导演说收工了,明天再来!那时,你会生气吗?”他诚恳的看着我,点头说:“我知道,拍戏就是这样的!我有心理准备,我绝对绝对不会生气!”
就这样,我们连试镜都没有,就选定了他。在剧中,他是个热情纯真还带点傻劲的青年,一头栽进小燕子的世界中,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他的戏,和剧中每个重量级的人物,都息息相关。我的“冒险”,如今已经看到了成果,他周旋在小燕子和永琪的感情世界中,从此波涛起伏,有惊有险,有悲有喜,还有数不清的意外。
B. 主要成果
一、划分矿床类型与矿产预测类型
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上,按照空间、时间和成因为主要因素,参照著名的典型矿床进行划分,共划分出五种预测类型和14个矿床式。预测类型分别为沉积型、层控(内生)型、热液型、风化型(残坡积型)和火山-沉积型。主要是沉积型矿床,其次为火山-沉积型和层控型,热液型、残积坡积型重晶石矿资源较少。沉积型、火山-沉积型和残积坡积型重晶石矿容易识别,层控型重晶石呈充填交代脉状、浸染状、囊状等形式产出。14个矿床式分别为:秦巴式、大河边式、湘黔式、石榴村式、李坊式、宋官疃式、潘村式、谭子山式、大豁落井式、镜铁山式、铺沟式、大池山式、南庄坪式、象州式。
二、典型矿床研究
在矿床类型与矿产预测类型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26个典型矿床,分别为贵州天柱大河边,湖南贡溪,广西三江板必重晶石、来宾市洪江,湖北省随县柳林,四川省城口县巴山,陕西省安康市石梯,甘肃省肃北大豁落井、文县东风沟,福建永安李坊,安徽石榴村、石桥,浙江临安冷田边,湖北枝城南庄坪,四川彭水,河南汲县大池山,陕西勉县铺沟,浙江绍兴西裘,广西象州县潘村,山东宋官疃,湖南谭子山、秀山,甘肃镜铁山,广西象州县寺村,扶绥县思同、鹿寨黄冕,广东水岭,报告中抽取了15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矿床,并对其进行了所属的成矿区带、区域成矿条件、矿体特征、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总结,绘制了成矿模式图。
三、成矿区带研究
根据成矿的构造背景及成矿作用性质、产物及强度等矿化信息,划分了中国重晶石矿Ⅲ级成矿区带。讨论了各成矿区带的划分原则,给出了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及矿产预测类型、规模和成矿时代,共划分出九个成矿省和23个Ⅲ级成矿区带。
四、矿集区及成矿远景区研究
在典型矿床及成矿区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构造背景、岩相古地理及成矿条件等因素,划分出九个重晶石矿矿集区,分别为甘南-陕西南-鄂北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黔东-湘西-桂北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鄂西南-川东南-黔中层控(内生)型重晶石矿集区、邢台-汲县-运城层控(内生)型重晶石矿集区、安丘-临沭-含山热液型重晶石矿集区、闽西南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桂粤热液型重晶石矿集区、锡铁山-镜铁山-青铜峡火山-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桂粤琼风化(残坡积)型重晶石矿集区。矿集区的划分基本反映了沉积型、层控(内生)型、火山-沉积型、热液型、风化(残坡积)型重晶石矿矿床的自然分布和成矿的集聚区,表现了我国重要重晶石聚集区的基本特征。对五个资源潜力在2000万吨以上重要找矿远景区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初步预测重晶石矿远景资源量10.2亿吨。可作为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种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的基础。
C.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科研成果
历届学院抄学生在读期间,科研与袭学术成果卓著。如2000、2001级学生在校期间,累计发表论文40篇,有部分论文在IEEE上发表;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14个;2003至2005年期间,在国际、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获得国际特等奖3人次、国际一等奖9人次、国际二等奖27人次。毕业生前景广阔。读研率达80%以上,其中出国读研率在20%以上,一大批毕业生已在其研究或工作领域崭露头角。
部分获奖情况
浙江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奖二等奖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获团系统组织工作奖
第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彭伊莎(05理科班,理学院)
国际数学建模竞赛:
潘姚华(05混合班)、赵心怡(05文科班)等三支队伍9位同学获得国际一等奖,占浙江大学所获一等奖的75%
浙江省“网新国际杯”程序设计竞赛:
欧阳嘉林(06工科平台)等五位同学获得一等奖
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吴昊(05混合班)、朱旸(05混合班)、刘泽(07混合班)等多位同学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被SCI, EI或ISTP收录)。
D. 潘建伟在量子通讯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什么却与诺贝尔奖无缘
首先,是谁说的潘建伟院士10天就发一次重大突破?这种说法纯属是无稽之谈,造谣之说。无非就是潘院士近几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与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文章,就又被一些好事者拿来攻击了。
至于潘院士为什么没进入今年的诺贝尔提名,那是应为诺贝尔奖在物理学领域更注重重大理论发现、对重大理论的验证和新发现等方面。量子通信的概念早就提出来了,潘院士则是在想尽办法一步一步实现量子通信,属于应用,当然很难得到诺贝尔的青睐。再说了,就算不得诺贝尔奖也不能说研究没有意义。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不是照样没得吗。
E. 2018年一月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什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是墨子号。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墨子号),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专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属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
(5)潘成果扩展阅读:
科学依据:
基础量子理论非常成熟,这是大学三年级学习量子力学时我们的老师特别强调的。量子力学不可理解的事情不是他的模糊理论或错误或遗漏,而是对一些基本公理的解释。
例如,观察问题确实有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这很难理解,一加一等于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用它来推出一加二等于三,或者自然数是亚伯群,但是量子理论真正难以理解的是上个世纪初,因为它颠覆了当时的概念。
F. 用英语解释我的名字潘成果的意思
that means "long for success"(盼成果)
G. “潘”这个姓氏是怎么由来的
出自姬姓来,是黄帝的后代。周文王姬源昌第十五子毕公高在西周初年被封在毕,建立毕国。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潘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为潘
H. 潘家毅这名字好吗
很不错,态着顺口,听着好听,还有寓意,希望潘家的人有坚强的毅力,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I. 潘季驯的介绍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字时良,号印川。湖州府乌程县(今属版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权。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世界水利泰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曾于江西、广东等地任职。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开始,到万历年间止,他奉三朝简命,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卒,年七十五。著有《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留余堂集》等。潘季驯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27年。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他吸取前人成果,全面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治河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发明“束水冲沙法”,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的”治黄”思想和实践,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世界著名河工专家恩格斯教授叹服道:“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西方人这才开始对中国古代的水利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J. 翁同龢、潘祖荫在晚清文化圈中核心地位的研究成果
翁同龢(一八三○——一九○四年),字叔平、瓶生,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一甲一名进士,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翁同龢为光绪师傅,“得遇事进言”,光绪 “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
翁同龢之兄翁同书因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颂贼”等事,遭到曾国藩、李鸿章弹劾,翁同龢由此终身与李鸿章为仇,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张的变科举、重西法、练海军、开铁道诸事,处处遭到主持户部的翁同龢掣肘,“故李公困疆畿二十年,疑谤纷纷,终不获行其志”
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李鸿章认为中日实力相差悬殊,主张寻求国际调停,尽力避免战争。而翁同龢则极力主战。七月十四日李鸿章电请从朝鲜撤兵,清廷不准。翁同龢力主添兵,“调东三省及旅顺兵速赴朝鲜。”
八月一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十七日,翁同龢在军机处阅李鸿章“电谓俄人有兴兵逐倭之意”后,“力言俄不能拒,亦不可联,总以我兵能胜倭为主,勿盼外援而疏本务。”九月十六日,平壤失守。次日翁同龢抨击:“合肥(李鸿章)事事落后,不得谓非贻误”,促使光绪帝颁谕“著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十七日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损失惨重。翁同龢感到“鸭绿江一线可危,即渤海亦可危。”二十一日,建议“宜调东三省兵,而急设大粮台,派大员经理,又于鸭绿江岸筑土炮台等数事。”十月十四日,翁同龢得知英使欧格讷提出由列强联合行动促成中日和议,但日本须索兵费的主张后,极为愤慨,当着慈禧太后的面“指陈欧使可恶”,力主继续战斗。二十四日日军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次日第一军强渡鸭绿江,连陷九连城、安东(今丹东)、凤凰城等地。三十一日,翁同龢拜见光绪帝时即 “力陈京师阽危情形,请勿再迟一刻。”十一月三日,翁同龢被补授军机大臣。
八日,翁同龢知金州已失,旅顺告急,即请派唐仁廉赴旅顺增援,允之。二十二日旅顺失陷,翁同龢“愤虑填膺”。当清廷派使赴日议和时,翁同龢等仍主张征集湘军,用刘坤一为统帅,以挽危局。清廷采其议,命刘为钦差大臣,节制关内外各军。
光绪二十一年初,日军加紧进犯,一月十日盖平失陷。十四日,翁同龢对议和发表意见:“臣于和议向不敢阿附,惟兹事亦不可中止,使臣已遣而逗留,恐彼得藉口,且我之议和,正欲得其贪吻之所出,先作准备耳。幸少留意。”为鼓励官兵奋勇作战,翁同龢提出“悬破格之赏,不次之迁,以作将士之气”的建议。荣成与威海南帮炮台失陷后,翁同龢和感到“大局糜烂矣,焦灼愤懑,如入汤火。”二月二日威海卫城与北帮炮台尽失,翁同龢发出“愤极愧极!寇深矣,若之何”的叹息。此时,他又得知清政府派赴日本谈判代表,竟被日本政府无理驱往长崎的消息,又发出“近于辱矣”的慨叹。十三日,清廷改派李鸿章为赴日议和全权大臣。二十二日,光绪接见李鸿章时,军机大臣中,孙毓汶认为“必欲以割地为了局”,翁同龢则力“持不可”。三月二日,李鸿章又谈及割地事,翁同龢坚决反对,申明“台湾万无议及之理”。
四月三日,翁同龢悉李鸿章来电中的和约十条,愈感“胸中磊块,未易平矣”。次日,翁得知光绪帝希望议和速成,再“力陈台不可失”,指出,如割台“恐从此失天下人心”。《马关条约》签订后,翁同龢又“极言批准之不可速”。十九日,翁同龢收到丘逢甲等自台湾来电,“字字血泪”,翁痛感内疚,发出有“无面目立于人世”之感。再次“力陈批准宜缓”,以求救急之法。此时上奏者甚多,其中“大率谓和约当毁”,翁同龢虽不赞成,仍认为“公论不可诬,人心不可失”。五月二日光绪帝批准《马关条约》。八日,中日代表在烟台换约。清廷决定限期割台。十七日,翁同龢“见台民公电,为之流涕”。
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翁同龢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力主变法图存。六月十六日慈禧令光绪下谕将翁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十二月四日,又奉朱谕,将翁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三十年(一九○四年)卒于家。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
世人知道潘祖荫,多是因为他曾当过清朝大臣刑部尚书,更因为他是古玩字画的大收藏家。他的眼光之厉害,在收藏界是有名的,文物是否真品,有无价值,值不值得收藏,他一眼就看得差不多,人们叫他潘神眼。他收藏的大盂鼎和大克鼎,至今还在故宫博物院存放,是国宝级文物。
不过,潘祖荫还不只是会玩,只在古
玩方面眼光不凡,要是光那一点本事也就不值得在这儿说了,因为,要论玩他怎么也玩不过那些八旗子弟;殊不知,他在识人用人方面也是极具眼光,眼神极毒的。晚清三杰中最放异彩的左宗棠,由一介平民而出将入相,彪炳史册,就与他的鼎力举荐大有关系。咸丰九年腊月,当时还是翰林院侍读学士的潘祖荫向咸丰帝写了一道著名奏疏,其中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下同)
潘祖荫的这两句话,让左宗棠的名字几乎一夜传遍全国。须知,此时,左宗棠正做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也就是个帮忙的师爷,一个平头百姓。潘将一个无品无级的幕僚的作用看得这么重要,这么高,简直是身系国家安危。你这是不是耸人听闻,夸大其词,故弄玄虚,这可是玩火啊,弄不好要犯欺君之罪,负举荐连带责任。咸丰帝虽然搞文字狱的水平和魄力不如他的祖上,但也绝不会“言者无罪”,轻易放你过去。可是,潘祖荫坚信自己的眼光没有错,宁愿冒险去赌一把。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有本事的人大多生性傲岸,恃才傲物,左宗棠自然也不例外。永州镇总兵樊燮昏聩无能,还贪污兵饷,到巡抚衙门办事时,左宗棠给他冷板凳,还用言语嘲讽他。樊燮哪能受这窝囊气,一状告到京城,说左宗棠是“劣幕”。咸丰帝也很气愤,下令要湖广总督官文处理此事,若属实则将左宗棠就地正法。
眼看左宗棠的脑袋就要保不住了,潘祖荫愤然上折为左宗棠力辩,于是就有了那两句名言。他又接着说:“湘勇立功本省,援应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所向克捷,虽由曾国藩指挥得宜,亦由骆秉章供应调度有方,而实由左宗棠运筹决策。”然后笔锋一转,“宗棠一在籍举人,去留无足轻重,而楚南事势关系尤大,不得不为国家惜此才。”言外之意,如果杀了左宗棠,湖南就会垮台,东南大局必将崩溃,你大清江山就完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挠到了咸丰帝的痒处,不由得他不为之心动,权衡利弊,终于赦免了左宗棠。
左宗棠后来也真没让潘祖荫看走眼,东进西伐,南征北战,短短几年工夫,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特别是他力排众议,收复新疆一战,以花甲高龄,抬着棺材行军,硬是从血里火里为子孙争回了六分之一的国土,还不辞辛苦,栽了一路左公柳,堪称绿化模范。就是从官衔上看,他也没有辜负潘祖荫的厚望,身兼数职,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七个头衔,个个显赫,可谓位极人臣。
饮水思源,陶澍、林则徐、胡林翼、贺长龄、郭嵩焘等都曾上疏举荐左宗棠才可大用,但最早保荐、保荐最力的,则非潘祖荫莫属。人才要脱颖而出,还须伯乐发现扶持,无疑,潘祖荫就是左宗棠的最佳伯乐之一。世间许多人都妄称伯乐,但真合格的不多,因为要当一个称职的伯乐,除了要有过人的眼光,能见微知著,还要有宽阔的胸怀,无私的公心,不存偏见,不守陋习,无怪乎韩愈会发千古一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人生在世,能做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固然好,建不世之功,留千秋美名,就像左宗棠;退而求其次,能慧眼识珠,发现举荐出一个大英雄、大豪杰,譬如潘祖荫,也是功德无量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