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划分

成果划分

发布时间:2021-01-18 02:29:10

1. 成果要求

设计书要求提交的各项成果都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完成。水文地质测绘的最终成果包括文字报告和附图两部分。诚然,比例尺不同其内容有所差异。但报告书的提纲可大体参照下列章节拟定:

(一)绪言(目的、任务,前人研究程度,国民经济概况,实际完成各项工作量,工作阶段和方法,质量评述)

(二)自然地理(地形,气象,水文,植被)

(三)地貌及第四纪地质

(四)地质构造(地层划分,岩性描述,构造类型的形态和成因)

(五)水文地质条件(按含水介质划分的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化学特征及有供水意义的储水构造类型,可能的最佳富水地段)

(六)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七)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

(八)结论(主要水文地质规律及地下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开展下一步工作的设想)

附图部分应以综合水文地质图和地下水资源分布图为主,除必须有实际材料图外,应根据具体地区的需要来确定取舍及合并(按设计书要求)。例如,基岩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地下水埋深图,水化学图,及其他各种专门性图件等。

复习参考题

1. 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什么?

2. 应怎样正确选择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如何布置观测线与观测点?它们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3. 通过泉与井(孔)的野外调查,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4. 在基岩山区、河谷区、平原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应分别着重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

5. 水文地质测绘要求最终提交的成果(报告和图件)应包括哪些重点内容?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2. 科研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摘要:答: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包括总结、鉴定、应用、推广和成果奖励等。 (1)科研资料版的整理和总权结:对所扶得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统计分析。写出学术性总结报告或学术论文及工作总结;(2)科研成果的举定:由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鉴定;(3)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通过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可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可提高护理质量与学术水平;

3.  主要成果

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以下:

(1)通过对近万米露头剖面的实测,建立了塔北地区寒武—侏罗纪的露头层序划分方案,共划分出6个巨层序,13个超层序组,42个超层序,129个三级层序,并建立起相对水深变化曲线。

(2)在划分各层位生物地层带的基础上,确定了各地层单位的绝对年龄值,首次建立起塔北地区寒武纪—侏罗纪层序年代系统。

(3)首次进行生物群落分析,划分出32种生物群落类型,据此推断出各地质时期沉积环境变迁和相对水深变化规程。

(4)利用现有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层(从寒武系至第三系)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层序划分,共划分出70个地震层序。并通过层序界面性质及规模的详细分析,将其组合为三级(四分),从而建立起系统的地震层序地层格架。

(5)对沙32井和沙11井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地层分析,根据基准面升降变化旋回和层序叠置关系,将其分为4级,建立起塔北地区钻井层序地层方案。

(6)建立了三个典型露头的层序地层模式,详细分析了各个层序的体系域特征。

(7)根据地震和测井层序内部的体系域构成、三级层序叠置形式及平面展布特点,归纳出塔北地区的层序地层学特征。

(8)根据地震剖面上上超点的迁移方向,编制出塔北地区上超点曲线。

(9)探索出一套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沉积基准面变化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并形成系统软件应用于塔北地区。根据测井曲线编制出反映海(湖)平面变化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曲线,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0)研制开发出硅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发育演化动态模拟系统,阐明了复合密集段和复合层序的形成机制和类型,并成功地应用于塔北三叠系、石炭系和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演化模拟,合理地解释了有关地质问题。

4. 科技成果有哪些类型

科技成果可分为三大类型: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

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

(4)成果划分扩展阅读:

科技成果的基本成就:

1、是新颖性与先进性:没有新的创见、新的技术特点或与已有的同类科技成果相比较为先进之处,不能作为新科技成果。

2、是实用性与重复性:实用性包括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实施条件、满足社会需要。重复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复使用或进行验证。

3、是应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科技报告等。

4、是应通过一定形式予以确认:通过专利审查、专家鉴定、检测、评估或者市场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会确认。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1]中把“科技成果”定义为: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试验和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并经过鉴定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

在新的时期,为了明确认识,把“科技成果”分解为“科学成果”和“技术成果”两部分,并把“软科学成果”排除在“科技成果”的范围之外。

5. 成果的主要意义

本次研究立足于寻找煤炭接替资源,创新划分了鲁西北隐伏区构造单元,系统建立了各构造单元煤系地层序列,分析了其特征,研究了赋煤规律,科学预测了煤炭资源潜力,取得的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其意义主要表现为:

1)对地层划分研究的意义。鲁西北地区为第四系覆盖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低,地层序列建立难。本项目对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序列的划分研究填补了本地区的研究空白,大幅度提高了地层研究程度,对于正确认识坳陷区与隆起区的地层对比和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面认识华北板块组成提供了资料基础。本项目在一些地区识别出部分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则修正了部分传统认识误区。

2)对大地构造划分演化的意义。本项目将基底构造单元与上叠构造单元分别划分,充分考虑构造单元的叠加、复合关系,改变了以往仅考虑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的构造单元划分思路。高级别构造单元与山东省和全国构造单元划分保持一致,有利于区域大地构造对比研究。低级别构造单元划分与油田构造单元划分相统一,有利于地质部门与油田部门的研究相协调。新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既具有全国划分对比意义,又突出了本地区特点,大大提高了地质构造演化认识水平。

3)对煤炭资源勘查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煤炭资源开发强度逐年增大,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地质工作强度的不断加大,新的煤炭发现难度越来越大,许多矿山成为危机矿山。因此开展深部找矿,寻找新的接替资源迫在眉睫。本项目开拓了鲁西北煤炭找矿新空间,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和目标,对于指导找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经济意义。本项目成果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预测资源总量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可供近期勘查的预测资源量潜在价值近50亿元人民币。今后应用本成果开展深部找矿,必将取得令人振奋的新成果,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6. 科技成果有哪些类型

科技成果可抄分为三种类型:袭(1)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2)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3)软科学成果,是指对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动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研究报告。

7. 省级成果汇总

根据农用地分等的工作程序和技术方法,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的规定,农用地分等先进行等别划分和确认,然后进行汇总,形成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分等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字部分,包括《农用地分等工作报告》、《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标准样地设置报告》;二是图件部分,包括各级农用地经济等别图、利用等别图、自然质量等别图、标准样地分布图;三是数据部分,包括农用地分等指数计算数据、面积统计数据、标准样地属性数据等。

(一)乡(镇)级农用地等别汇总

根据计算得出乡(镇)级(农场、林业局)农用地各分等单元的等别指数,按照已确定的分等间距分值及黑龙江省农用地等别划分表(表 3-10)中所列出的农用地等别间距指数,将属于同一间距值的分等单元归为一类,再对照有关农用地等别指数所对应的农用地等别,最终确定该分等单元的农用地等别,并将其汇总。

按照上述方法,根据各分等单元的农用地等别指数,逐一确定每个分等单元的等别,然后将同一等别内的单元合并,形成农用地分等成果图。

(二)县(市)级农用地等别汇总

在乡(镇)级(农场、林业局)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将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行政区内的各乡(镇)级(农场、林业局)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形成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要求如下。

1. 县(市)级农用地等别确定

根据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要求,确定全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范围内农用地的等别,即在全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范围内将农用地划分成几个等别。

2. 县(市)级农用地分等面积统计

按各乡(镇)级(农场、林业局)农用地各等别的面积,汇总全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农用地各等别的面积。农用地分类的面积应和全县(农垦分局、森工管局)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涉及的农用地分等的地类面积一致。如农用地分类中地类为耕地,则通过农用地分等所划分的各等别的耕地面积总数应和全县耕地面积总数一致。

3. 县(市)级农用地分等图

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图包括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经济等别图。

(三)省级农用地等别汇总

在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的基础上,形成省级农用地等别汇总成果,其中,市级农用地等别汇总可以作为省级农用地等别汇总的中间成果。

1. 省级农用地分等成果确定

根据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形成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经过省级成果汇总,黑龙江省农用地经济等别划分为 2 10 等共 9 个等别。

2. 省级农用地分等面积统计

省级农用地分等面积统计主要是根据全省各县(市)及各农垦分局、森工管局农用地分等的面积,逐级统计汇总情况。在统计全省农用地分等面积时,应采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的数据,以便使全省农用地分等面积和全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的有关数据一致。

3. 省级农用地分等图

在县(市)级农用地分等图的基础上编绘全省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和经济等别图,其中,农用地经济等别图是全省农用地分等的主要图件。

(四)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库

1. 建立电子表格数据库

为了使农用地分等的各项数据得以完善保存和应用,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统一的要求和格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电子表格数据库,内容包括分等单元原始属性数据表、分等基本参数、“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分等的基本参数表、土地利用系数表、土地经济系数表、样点产量-投入调查表、指定作物分等计算结果表、分等面积统计表、标准样地属性数据表等。并将以上各种数据统一存入软盘,以便保存和应用查找。黑龙江省在农用地分等中,已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电子表格数据库,表格统一采用 Excel 格式。

1)数据库的内容

(1)农用地分等基本参数表,包括国家下达的农用地分等指定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省统一计算的产量比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等。

(2)农用地分等指标区因素体系及权重值表。

(3)各指标区的“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

(4)省级农用地分等结果和省、市、县三级农用地分等面积汇总表。

(5)农用地分等结果地类面积汇总表。

(6)省级标准样地属性数据表。

2)表格格式要求

为了建立统一的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便于查找和应用,全省按统一的格式填写表格,输入计算机进行保存。

(1)汇总单元编号采用“省级行政代码(2 位)+地级市行政代码(2 位)+县级行政代码(2位)+单元流水编号(4位)”。行政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 2260-2002)执行。

(2)面积。农用地分等面积一律以公顷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 2 位。

(3)提交的格式。电子表格除要求提供 Excel 格式的表格外,其他表格一律采用 DBF 格式。

2. 省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

1)数据库内容

数据库内容必须与表格数据一致。数据库成果包括图形数据库、表格数据库和数据软件系统,对通用软件和国家要求格式的数据库,仅要求提供数据内容。对于图形数据库,其内容应包含提交的所有成果图件的数据;对于表格数据库或属性数据库,应与图形数据相关联;对于不需要图形对应的表格,可以仅提交电子表格。

(1)分等单元电子图的属性必须包括单元编号、地类代码、指标区名称、面积属性等。

(2)自然质量等别图属性必须包括单元编号、地类代码、各单元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自然质量分、自然质量等指数。

(3)利用等别图属性必须包括利用等单元编号、实际产量调查、二级区最高产量、土地利用系数和利用等指数等。

(4)经济等别图属性必须包括单元编号、投入、产量、土地经济系数和经济等指数等。

(5)农用地标准样地分布图与样地属性表相对应。

(6)综合数据应包括单元图形库和与单元相连接的综合数据表。

2)数据库要求

(1)分等单元、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注记、主要道路等不同信息应分别保存。

(2)要求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相关联,满足图属互查的要求。

(3)成果图件的电子图颜色、注记、图例、图廓等必须设置完整。

(4)应建立电子文本文件,对电子图作出必要的说明。

(5)不同的地理信息颜色不同,可根据有关参考色标进行调整。

3)数据格式

基础数据库的点、线、面及注记层编码的规则,对照《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2005 年 6 月)、《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执行。

8. 成果与认识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分析测试资料和数据,按照上述的研究路线和思路,通过对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演化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

1)在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北部陡坡带区域构造特征以及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层序地层特征。将沙河街组共划分出了2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并建立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

2)通过大量岩石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粘土矿物分析等测试数据、资料的分析,详细研究了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等类型。其中,不同的层序内以及不同构造部位的成岩作用有所差异。并详细研究了陡坡带沙河街组内5种不同沉积体系内的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3)详细研究了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层序形成演化与成岩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层序界面对成岩作用有着控制作用,层序界面之下通常发育碳酸盐胶结和溶蚀作用,界面之上通常发育粘土矿物胶结和石英次生加大,此现象在盆地边缘的二级层序界面表现尤为明显;体系域对成岩作用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例如湖盆扩张体系域通常发育有石英次生加大和铁碳酸盐胶结和黄铁矿胶结。不同层序内的成岩作用组合也存在差异,从SQ1—SQ6层序演变过程中,由于湖盆水体的变化,使成岩作用演化存在差异,导致成岩作用差异。

4)划分了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成岩演化阶段。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主要处于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和中成岩B期。SQ1—SQ6层序演化阶段对应于中成岩B期—早成岩A期。

5)对沙河街组成岩演化进行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层序形成之后,后期的成岩作用受到了原始水介质、构造条件、成岩酸性流体的控制。同一层序,由于后期埋藏深度和地温条件的不一样,成岩作用存在差异性。总体来讲,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内带比外带的成岩演化要快。

6)首次系统详细研究了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不同层序内的成岩相特征,划分出了5种主要的成岩相和8种成岩亚相类型。5种成岩相分别为早期弱压实成岩相、早期弱胶结成岩相、中期溶蚀成岩相、中期再胶结成岩相、晚期紧密压实成岩相;8种成岩亚相类型分别为塑性组分溶蚀、方解石胶结、(含)铁碳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高岭石充填、混层粘土矿物充填、泥青质胶结和硬石膏胶结。最后,详细研究了研究区不同体系域内成岩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7)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成岩演化与储层发育的关系。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储层发育与成岩演化过程中各类成岩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引入成岩综合指数的概念,探讨了陡坡带不同层序内成岩演化强度与储层发育的定量关系,成岩综合指数大小与储层质量优劣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成岩综合指数高的地方,储层的储集性好。

9. 科技成果报告的分类

按照研究学科的来不同自,科技成果报告分为三类:
基础科学学科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应用技术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研究成果;
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对于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报告,又可分为定期总结报告和进度总结报告两类,定期总结报告包括月报、季报、年报;进度总结报告包括阶段性小结报告、终止报告。

10. 测绘成果密级的划分是怎样的

测绘成果密级的划分:
1)绝密级测绘成果
包括: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心坐标系以及独立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参数;分辨率高于5’×5’,精度优于±1mgal的全国性高精度重力异常成果;1:1万、1:5万全国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参数及算法。
2)机密级测绘成果
包括: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成果以及其他精度相当的坐标成果;国家等级天文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卫星大地测量的观测成果;国家等级重力点成果及其他精度相当的重力点成果;分辨率高于30’×30’,精度优于±5毫伽的重力异常成果;精度优于±1m的高程异常成果,精度优于±3″的垂线偏差成果;涉及军事禁区的大于或等于1:1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1:2.5万、1:5万、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空间精度及涉及的要素和范围相当于上述机密基础测绘成果的非基础测绘成果。
3)秘密级测绘成果
包括:构成环线或者线路长度超过1000m的国家等级水准网成果资料;重力加密点成果;分辨率高于30'×30'~1°×1°,精度在±5mgal~±10mgal的重力异常成果;精度优于±(1~2)m的高程异常成果,精度优于±(3~6)的垂线偏差成果;非军事禁区1: 5 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或多张连续的、覆盖范围超过6km2的大于1:5000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1:10万、1:25万、1:5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军事禁区及国家安全要害部门所在地的航摄影像;空间精度及涉及的要素和范围相当于上述秘密基础测绘成果的非基础测绘成果;涉及军事、国家安全要害部门的点位名称及坐标;涉及国民经济重要设施精度优于±100m的点位坐标)。

阅读全文

与成果划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