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小故事(50字以内)
1、复印机的故事
起初,爱迪生发明的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于食品,糖果的包装材料上,后来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形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奇妙的事发生了,白纸上出现清楚的字迹。之后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1976年,爱迪生开始生产他发明的复印机。一下子,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团体都采用这种蜡纸油印机。由于爱迪生复印机大受欢迎,风行全球,使得爱迪生深切体验到,应该发明人们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东西。
4、巴斯德
巴斯德(Pasteur,Louis)于1822年12月27日生于法国汝拉省的多尔,他的父亲是拿破仑军队的一名退伍军人,是个以制革为业的硝皮匠.1847年,巴斯德毕业于巴黎师范学院,毕业后,他从事化学研究,研究酒石酸盐的晶体,发现这些晶体并不完全相同,它们有隐蔽的不对称性,一些结晶是另一些结晶的镜像,正如左手和右手那样的关系.他在晶体研究方面的成就,对立体化学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后来,人们发现,巴斯德在采取制备结晶的方法时是很幸运的,要得到分离的两种结晶,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而巴斯德完全出于偶然,而采用了这种特殊方法,在他之后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制出大的不对称结晶来.这正如巴斯德所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5、蒸汽机的故事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
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 6 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
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说中的“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小瓦特是这样设想过,只不过真正试制蒸汽机,却是后来的事情。
2. 天上的星星是怎样形成的
早在1692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就提出一个猜想,天上的星星是由充斥在宇宙空间中的弥漫稀薄物质通过引力收缩过程而形成。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牛顿的这一推测并未得到深入的研究和证实。直到1901年,英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金斯(1877~1946年)才对牛顿的猜想做了深入的科学论证。金斯是当时著名的科学家,他才学出众,在剑桥大学数学班上名列第二。金斯把数学应用到天文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证明质量很大的均匀气体——星云,发生某种扰动会导致引力收缩。
猎户座大星云
后来的研究表明,如果气体星云的温度很低,星云可以分裂成许多碎块。每一碎块继续收缩。引力收缩释放的热能使星云碎块内部温度上升,逐渐形成一个星的胚胎,这是一种靠引力收缩而不断变热的天体。恒星胚胎进一步收缩,温度上升到3000K,内部压力增大,内部压力基本与引力相抗衡,于是引力收缩,变慢。处于慢引力收缩阶段的天体叫原恒星,它发出很强的红外光,缓慢收缩使温度继续上升。当内部温度达到800000K时,内部的氘、锂、铍和硼等原子核以及氢原子核(质子)发生核反应,生成氦原子核。当温度达到7000000K时,内部开始发生氢原子核聚变为氦原子核的热核反应,使表面温度很高,发出可见光,这时,引力收缩停止,一颗恒星便形成。把靠内部氢核聚变产生能量的星叫作主序星。像太阳这样的一颗恒星,从引力收缩到成为主序星,大约需几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