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教师讲座证书

教师讲座证书

发布时间:2021-01-15 17:14:22

⑴ 特岗教师备考讲座

1、 教师招聘考试形式有哪些?

(1)大型教师招聘考试

省/市/县(区)教育局统一选拔考试,入编后属于教育局编制。注:原则上需要有资格证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一般都有编制

(2)事业单位(含事业单位D类)类考试

省/市/县(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统一选拔考试,入编后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待遇跟教育局编制一样,只是归属部门不同。

(3)农村义务教师招聘考试(特岗考试)

考试相对简单 聘任制签合同三年。注:招聘要求相对较低,如果是去特别偏远的山区,可能会发资格证。

(4)学校单独组织的教师招聘或校园招聘

教育局或学校会单独组织考试,可能会是编制也可能是合同制。

2、 参加招教考试,你需要了解什么?

第一、确定自身的条件。

例如:是否拥有教师资格证、自己的户籍是哪里、年龄、是否在职教师、拥有的学历、毕业年限(哪一年大学毕业)、普通话证、计算机等级证书,具体需要查看公告的说明。

第二、确定报考的省份地区。

特岗、招教是否想一起报考,会不会有时间冲突等。

第三、了解报考地区往年的报考条件、报名时间、考试时间、考试内容作为参考。

(一)报考条件重点了解毕业年限、学历限制、年龄限制、是否要求专业对口、是否要求教师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证、户籍或生源。(具体需要查看公告的说明)

(二)招教考试一般集中在每年的3月到8月,特岗考试时间一般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一般的招教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通常相差15天左右,即报名后15天左右考试。招教考试信息出台到正式考试之间时间较短,建议广大考生提早备考(第一次参加考试建议备考3-6个月时间)提高在招教考试中的竞争力。

(三)考试内容一般为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等)和学科专业知识两大科(个别地区教育理论基础会有公共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具体要看报考地区的招聘简章,参加省统考的地区参考省统考的考试大纲。教师招聘笔试考试内容主要有三类:

①类:一般考教育理论基础和学科专业知识两大科

教育理论基础包含: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新课改等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注:个别地区教育理论基础会有公共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具体要看报考地区的招聘简章,参加省统考的地区参考省统考的考试大纲。

②类:学科专业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也有不同,有的地区就是指上面所述的教育理论知识;有的地区公基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人文、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学、道德建设、公文写作、时政方针等内容。

③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教育基础知识(事业单位D类教师岗常考)

考查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

注:教育理论知识又叫教育综合知识、教综。

3、 教师招聘笔试考试考什么?

招教考试题型一般囊括为单选、多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辨析和作文。各地区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几种,一般不会全部出现。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主观题(简单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如果教师招聘的公告中没有写明考试的题型:一般是考常规题型:例如:选择、填空、简答、材料分析等,具体以考试题型为准。

4、 教师招聘面试考试考什么?

面试一般有结构化面试、说课或试讲,具体以所在省份的教师招聘考试公告为准。

5、常规教师招聘考试流程:

主要是以当地教育局组织的公考的聘用机制,教育局通过发布招聘简章(一般是地区教育网或人事人才网)注:部分会统计报名人数。包括笔试-面试-考核-录用-签约等一般程序。

⑵ 教师资格证讲座有意思吗

时间来便利,老师讲的又是重点自的情况下,建议听听。
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面试
笔试:
中学考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
小学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幼儿考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面试:
中小学面试形式:5分钟结构化面试+10分钟试讲+5分钟答辩
幼儿园面试形式:5分钟结构化面试+10分钟才艺展示+5分钟答辩

⑶ 教师资格证讲座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主要内容:就来是关于教源师资格证考试的所有考试内容,涉及幼儿、小学、中学,做讲座就是为了让考生更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更有利于备考
主要意义:通过讲座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家对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认识,从而能更有效果的复习备考,可以让自己迅速提高,增长知识学习知识

⑷ 网上在线教学辅导作业的教师讲座平台,想申请个在线教学,怎么申请

你可以下载相应辅导软件的教师客户端,按提示操作,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像其他老师那样在线辅导赚钱了。

⑸ 当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专题讲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⑹ 教师聘职称的交流讲座必须与专业一致吗

评职称申报的专业必须和你教师资格证上的相同,如果不一样的话,也没关系最后可以正常评上职称的,不过评职称的时候有申报专业与学历专业不符这一项

⑺ 中小学教师怎样听讲座

一、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二、听课前的准备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三、听课时的观察与记录

1、关注教师的“教”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2、关注学生的“学”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3、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四、听课后的思考与整理

1、整理好听课笔记。记录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学生学用的时间。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记录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记录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

2、做好课后分析。听过一节课后就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特点和闪光处,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五、相关注意点

1、听课者最好提前进入教室,了解班级学生情况,观察教师如何作课前准备。
2、听课过程中不得私下交流,以免影响上课教师的情绪和有损教师的形象。
3、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听课,以欣赏者的眼光品课,以研究者的心态评课。作业:下次同课异构活动听课后,整理一份听课记录交教科室。

⑻ 教师的讲课可以称为讲座吗

教师的讲课不可以称为讲座。讲课是按课程表和教学计划进行的课堂教学。
讲座是指由教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以扩大他们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或由主讲人向学员传授某方面的知识、技巧,或改善某种能力、心态的一种公开半公开的学习形式。
大学讲座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学术类
学术类讲座一般由某个院系或研究机构主办,邀请的嘉宾多为该领域的知名专家,而讲座的主题也会围绕领域内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这类讲座对该领域内的人来说,是一场学术盛宴,可是对于领域外的人来说,那可能连热闹都看不了。
虽然这类讲座相对小众,但正因为此,讲座所谈的内容相对高端,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讨价值,主讲嘉宾也是该领域中的翘楚。参加这种讲座,往往能体验到思路的火花式碰撞,也能了解到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理科和医科等基础学科的讲座,更是成了相关院系学生除上课和实验之外的第三课堂。
论坛类
在大学还有一类常见的讲座类型,那就是各式各样的论坛或者研讨会。这类论坛通常围绕某一个较为宽泛的主题进行一至三日的探讨,有的论坛还设有分会场,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议题,在分会场中“串门”。听这类讲座仿佛像是吃自助餐一般,可自由选择,尽情享受大学论坛所提供的资源。
由于论坛持续的时间比一般讲座更长,通常都会设置中场休息时间。这时感兴趣的听众还能有与嘉宾面对面单独交流的机会。碰上院系或社团举办学术周,讲座更是精彩纷呈,很多时候总让听众们痛恨自己分身无术,有时候还要忍痛割爱,在不同议题的讲座中作出选择。
名人类
社会名人是公众特别感兴趣的人群,大学对这类人群也有足够的吸引力。名人们也会到大学客串一把。怎样才算是社会名人呢?他们当然包括各国政要、世界著名大学校长、知名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文化名人等一切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人物。
各国政要在来华进行访问的时候,也常会选择前往高校,以讲座的形式与学子零距离接触。此外,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校长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来高校访问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动作”,就是在高校举办一场讲座,由于机会难得,这样的讲座往往让学生和一些感兴趣的社会人士踊跃参与。
国内知名企业的CEO,影视明星和著名主播等,也常常光顾高校与学子面对面。由于名人类的讲座一般对听众的限制较少,讲座主题也相对大众,亲和力较高,容易被更多人接受。也正因为名人会吸引到大规模听众,这类讲座一般会采用提前发票的方式来限制听众人数。
文化类
大学内学术自由、讨论开放,各类思想撞击竞发,并且汇聚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更通过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等方式,网罗了不少名家,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在讲坛上得以展现和激发,形成了大学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大学里,只要你真的有思想,够水平,就能得到听众的支持,因此,大学也成为了一些有才之士“初试啼声”的场所。
热点类
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大学通常会邀请相关专家对该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和探讨,这种热点类的讲座也很受人欢迎,除了校内学生外,某些讲座主题还常常引来不少社会人士的关注

阅读全文

与教师讲座证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