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陈焕春成果

陈焕春成果

发布时间:2021-01-13 10:39:56

⑴ 陈焕春的成就荣誉

在动物流感、动物结核、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等重大人畜共患病,以及猪伪狂犬、猪兰耳病等新发重大动物疫病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产业化,用于生产实际,产生了经济与社会效益。
率先确定了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爆发流行,分离鉴定了猪伪狂犬病毒,研制了各种诊断方法;系统阐述了我国猪伪狂犬病的五大临床表现形式;研制了疫苗,提出了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克隆测序了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两个全基因组序列和多种病原的50多个功能基因。构建了伪狂犬病毒通用载体,研制了10种基因工程疫苗和10种分子诊断试剂盒,申报了10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4个新兽药证书及2项发明专利。
先后承担了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重中之重项目;国家生物技术攻关;863和省部级课题以及横向课题30余项。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1项,二类新兽药证书1项。
研制了多种新型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盒,获得3项鉴定成果和14项专家验收认定成果。制定了伪狂犬病检疫规程国家标准和猪细小病毒检疫规程农业行业标准,修定了猪血痢检疫规程检疫检验行业标准。培养毕业博士14人(在读23人),毕业硕士36人。发表论文142篇,会议论文73篇,专著1部,参编2部,编写论文集6本。
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作为项目主持人“猪伪狂犬病毒鄂A株的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与综合防制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作为项目主持人“猪伪狂犬病毒分离鉴定、实验室诊断与流行病学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4年2月湖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⑵ 华中农学院是不是有个领导叫陈范春的 相关介绍

是陈焕春......
陈焕春,男,195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8年2月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科技部禽流感攻关研究总体专家组组长、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新兽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等职。主持国家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40余项。
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重大传染病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疫苗与分子诊断试剂等。率先在国内外开展了牛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研究,首次在国际上研制成功单抗ELISA检测犊牛冠状病毒抗原,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国内率先确定了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的爆发流行,阐明了我国猪伪狂犬病的五大临床症状,研制了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和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及鉴别诊断试剂盒,提出了我国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针对严重危害我国养殖业的新发传染病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猪圆环病毒2型、猪传染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和重大人畜共患传染病禽流感、SARS、奶牛结核、猪链球菌2型和乙型脑炎等,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病原分子生物学、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和综合防制措施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有效控制这些动物重大传染病,减少经济损失,保障人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克隆、测序了20余株病毒和2种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了伪狂犬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沙门氏菌等3种通用型载体,研制了10余种基因工程疫苗和10余种分子诊断试剂盒,获得了14个转基因安全证书,11个新兽药注册证书和7个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1项,制定了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3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已培养毕业博士50人,硕士70人。

⑶ 在农业领域除了袁隆平,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尊敬的科学家

科学家的定义十分广泛,一般指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客观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的人。

个人观点:科学家应该是指在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院士、长江学者等,当然除此之外仍然有一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在某一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但是尚未被评为院士或长江学者等。这些人均能够被称为科学家。

陈化兰,女,1969年3月出生于甘肃白银,病毒学家。1991年获甘肃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1999年前往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中心(CDC)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回国工作。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动物流感参考中心主任。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动物流感病毒研究。她发现了决定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获得感染哺乳动物能力、致病力和在哺乳动物间呼吸道传播的关键分子及其相关机制,为H5N1和H7N9病毒的科学认知、风险评估、防控政策和疫苗研发提供了关键科学基础。她创制的禽流感疫苗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产生巨大社会与经济效益,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⑷ 猪流感的具体症状

去医院看看吧~~~应该不会吧~~

⑸ 正确面对“猪流感”不必惊慌

以下做几来点温馨提示:1、预防流行性源感冒的最好方法,是增强自己的抵抗力,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注意空气流通。如果患有流感症状,应立即找医生诊治,并留在家中休息,避免前往挤迫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2、任何时刻: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保持双手清洁,经常用皂液洗手,特别是在进食或触摸口鼻或眼睛之前。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然后把纸巾妥为包好并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以及彻底清洁双手。3、您若感到身体不适,如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感冒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诊治,向部门经理或主管申请休假并保持联系。个人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1 、勤洗手、避免与人握手、减少到处触摸物件。2 、勿将吐痰到垃圾桶内,应用纸巾包好,通过水厕冲走,之后要洗手。3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掩盖鼻、口,之后要洗手。4 、如厕后,要洗手。5 、接触公用物件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公用电话后要洗手。6 、从外面回家后或回到公司后要先立即洗手。7 、避免使用公共电话,如有必要先用纸巾包好话筒。8 、假日时,避免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外游或到人员密集的场所。9 、您若有需要可使用一次性口罩。

⑹ 构树饲料是不是个骗局

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构树做饲料是有优点的:
以构树全株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发酵后的金桑构树植物蛋白饲料,具有独特香味,羊、猪、牛、兔、鸡、鹅等畜禽喜吃、肯长,因而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饲料的消化率高达90%以上。以羊为例,食用金桑构树饲料的羊,饲养周期缩短、发病率低、羊圈清洁无异味、羊毛色鲜亮、羊肉肉质纯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金桑构树饲料经国家权威部门多次检测,粗蛋白及18种氨基酸总含量均超过30%,富含钙、铁、锌、硒等多种元素,促生长、解毒抗病、降胆固醇因子,显著地增强了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免疫功能。简单地说,金桑构树植物蛋白饲料具有以下特色:
1.绿色有机:由构树发酵制成,不含农药、激素,属绿色天然无公害产品;能够显著提高肉禽蛋奶品质。
2.不占耕地:构树可在我国至少2亿亩的非耕地上种植,不与人畜争粮、争地。
3.利用率高:专利发酵技术“点树成金”,全株利用率95%,提高产出、降低成本,亩产效益高。
4.成本优势:比传统饲料价格低20%,替代全价饲料比例高达30%—60%,节约饲料成本。
5.适口性好:利用生物发酵技术,饲料消化率达 90%以上;具有独特清香味,畜禽喜吃、肯长。
但构树种植推广是否骗局就要看推广单位是否有种苗基地、饲料厂、产品销售渠道等等,如果这些都具备,骗局的可能性较低。另外构树合作推广收益不可能比其他种养殖高很多,如果推广方许诺高收益,那就可能是骗局。

⑺ 陈焕春的个人简历

陈焕春 Chen Huanchun (1953.3.20 -) 中国工程院院士、家畜传染病学专家。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市。1988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兽医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1年,陈焕春带领团队创办了高新技术企业——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自筹资金建成第一期GMP生产车间,搭建了良好的成果转化平台。公司创办以来,累计销售收入7.2亿元,上缴税收9487万元,上缴学校1408万元,解决506人就业谋生。2010年,公司在武汉光谷生物城购地135亩,自筹资金2亿元建成第二期GMP车间,现在已经通过验收并投入生产。

⑻ 中国除了袁隆平,还有哪些贡献较大的农业专家

谢华安,杂交水稻之母,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华安,1941年生于闽西地区。1972年冬,他从五七干校被调入福建三明农科所工作。当时,正逢杂交水稻协作攻关组从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抽调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幸运地作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被派往海南,开始了育种生涯。
根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论,1980年冬,谢华安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第二年,“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杂交,培育出“汕优63”。“汕优63”成为杂交稻中的明星,谢华安的人生轨迹就此发生巨变。
可以抵抗严重稻瘟病,这是“汕优63”的杀手锏,解决了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此前培育的杂交稻,一旦遇稻瘟病,常常颗粒无收。质量好,适应力强,大面积亩产第一个突破600公斤……集诸多优点于一身,“汕优63”迅速扩张。
1986年,“汕优63”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最多的种子,并在此后16年连续稳居首位,一口气创下了杂交水稻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累计种植面积、增产稻谷总量四个全国之最。
中国的水稻生产有过两次飞跃: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选育和推广矮杆品种,70年代选育和推广杂交水稻良种。在第二次飞跃中,在将杂交水稻从实验室大面积推广到全国各地过程中,谢华安的贡献在业内无人不晓。
杂交水稻一度遭到“三不”非议: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此说法一出,《人民日报》随即登载了袁隆平的来信: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汕优63”就是最好的例证。
1985年,“汕优63”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1987年,“汕优63”获福建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汕优63”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因为“汕优63”,谢华安的职称评定一路顺畅:评副研究员时破格,评研究员时免予论文答辩;因为“汕优63”,他也获得了迅速的职务晋升,从三明农科所所长直接升任福建省农科院院长,一下由副处级跳到正厅级,直到2006年卸任;因为“汕优63”,他当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因为“汕优63”,他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是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汕优63之后,谢华安还培育过多个杂交水稻品种,但影响力都不及汕优63。
在以谢华安人生经历为主线的报告文学《神农》一书中,谢华安被称为“杂交水稻之母”、“杂交水稻救星”。该书于2000年出版后,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科协、福建省农科院等单位曾联合举办座谈会,并邀请新华社、中新社、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19家媒体记者参加,他被树为农业院校和农科单位工作者的学习榜样。

⑼ 安徽安泰农业集团的发展现状

一、十年磨一剑,缔造华东地区最大的生猪产业集团
安徽安泰农业集团坚持以种猪繁育为核心、产业衔接为重点,推动合作共赢,加大科技投入,注重资源整合,实施品牌战略,成为一家集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大型农牧企业,是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国家肉活畜储备单位、国家“星火计划”实施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生猪产业集团。2010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国家“十二五”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安徽站站长单位、农业部第一批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011年全国13个核心育种场之一。
为壮大本土养猪产业,打造安徽品牌的全国最大生猪产业集团,安泰农业集团注重整合重组全省资源,坚持多元化经营。2005年,安泰在泾县投资成立安徽祥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祥泰已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安泰与上海投资商合作,成立安徽申泰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发展,申泰食品公司已经成为广德县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为地方税收和财政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安泰成功租赁了安徽省原种猪场,在此基础上成功注册了安徽省安泰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专业从事种猪养殖、繁育、销售及技术服务。2008年,成功收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锦中工贸有限公司,收购安徽天发粮油有限公司。2011年,收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兴安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泾县安泰饲料有限公司。2012年,安泰农业集团在收购巢湖众泰养殖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安徽鑫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省内多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有意向并入安泰,实行集团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打造安徽品牌全国最大的生猪产业集团。
截止2012年4月,安泰拥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布局安徽省7个县市,11家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直接带动农户3000余户,年提供后备种猪4万头,(带动)出栏生猪50万头,年屠宰加工生猪50万头。同时公司建设了1.3万亩林场和苗木基地,开发养殖水面3000余亩,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集团已初步形成了以种猪繁育为龙头,以标准化养殖为核心,以屠宰加工配套服务为延伸,以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社员(农户)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化模式;建立了从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的一整套全程记录和监控制度,完善猪肉的可追溯系统,打造无公害品牌,让市民吃上安泰公司的放心肉。
二、坚持科学发展,开创农业产业化新局面
安泰农业集团坚持以种猪繁育为核心,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条件。该集团放眼全国,合理布局,大力推广良种,规范种猪繁育,构建安全防疫体系,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工艺的引进、改良和推广上加大投入,为全省良种推广工作和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2007年集团竞租经营安徽省原种猪场,2008年投资1.2亿元在肥东县包公镇兴建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原种猪场——肥东原种场。2009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的学术年会由该集团承办,该场是参观猪场,与会专家和同行在参观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为发展循环经济,该集团以产业有效衔接为重点,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一体化,相关联、共发展的成功模式。实现从田头到餐桌,覆盖种、养、加、销全过程,充分利用种植业的生产原料,通过加工、科学配方转化为养殖业所需的饲料;充分利用养殖粪便和废弃物,通过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厂转化为田间、山场、水面种养所需要的肥料和饲料,反哺种植业,构建种养结合、环境友好、产业共生互助、经济良性发展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标准化养殖的过程中,安泰农业集团通过建立合作组织等模式,坚持合作共赢。2006年安泰联合部分规模养殖户,发起成立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对社员实行“六统一”服务,即:统一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统一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成果,统一提供信息和技术培训,统一提供种苗、饲料、原材料和药品,统一市场销售,统一注册商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集团结合种猪产业在安徽的布局,大力发展标准化小区养殖,通过标准化养猪小区、股份制、公司+专业合作组织+社员等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和中小规模养殖户出栏生猪达35万头。
三、科技进步,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安泰农业集团认识到科技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此,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切实加快科技兴企步伐。集团科技力量雄厚,人才储备一流,拥有生猪产业技术人员131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6人;大专以上学历占企业总人数的39%,建有国内一流的实验室。2009年,安泰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省率先发起成立安徽省生猪科技联盟,担任理事长单位;与安徽农大、安徽省农科院、华中农大、南京农大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主要科技人员正在研发良种猪配套繁育技术,猪肉肉质风味改良技术及其产业化配套技术,绿色天然植物素添加技术等。2010年集团被认定为国家十二五生猪产业体系安徽综合试验站单位,这是迄今为止集团获得的最高奖项的荣誉,标志着安泰成为安徽省第一,体系内的国内顶级专家,如陈瑶生、陈焕春、吴常信、王林云、王立贤、王爱国、张琴、杨汉春、张伟力等成为安泰技术团队一员,安徽省内顶级专家殷宗俊、魏建忠、李吕木等教授成为集团常年技术顾问,为安泰的发展出谋划策。
2004年以来,安泰农业集团在科技部门实施的“产学研”活动推动下,先后开展了“提高母猪产仔率”、“乏情母猪的诱导发情”、“免疫增强剂的研制”、“仔猪E.coli腹泻抗性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高繁殖力瘦肉型圩猪新品系的培育及配套组装技术”和“种猪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研究”等项目,承担2010年国家星火计划、省“十一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2010年公司“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得省科技成果认证,并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高繁殖力圩猪饲养与推广技术”获得省科技成果认证,真正实现了“科技兴企”。
品牌现已成为企业争夺和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安泰农业集团树立品牌战略,全面推动企业做大做强。集团先后注册了“安泰”“勇创”、“申泰缘”、“广合”四个商标,并在市场上推出“安泰”种猪,目前已畅销全国各地;推出的“勇创”有机黑香猪肉、“申泰缘”肉品、“广合”草猪肉三个品牌系列产品,在上海、杭嘉湖等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也是上海“爱森”、嘉兴“青联”、南京“苏食”等品牌无公害放心肉的供应基地。集团从长远发展出发,制定企业品牌战略规划:两年内将企业种猪品牌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打造国内种猪航母企业;在3-5年内将企业猪肉品牌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
四、荣誉历程
集团成立十余年来,一年迈上一个台阶,逐渐做大做强:
2001年被评为“广德县优秀科技示范户”、“县级猪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2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良种猪AA级企业”;
2003年被评为“宣城市猪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4年公司基地和产品(三元杂交猪)分别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
2005年被评为“安徽省猪产业化龙头企业”、“优良种猪AA级企业”;投资成立安徽祥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6年获得“中央肉活畜储备基地A级资质”,被授予“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上海投资商合作,成立安徽申泰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发展,申泰食品公司已经成为广德县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为地方税收和财政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承保;成功竞租安徽省原种猪场,在此基础上成立安徽省安泰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专业从事种猪养殖、繁育、销售及技术服务。
2008年,收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锦中工贸有限公司、安徽天发粮油有限公司。子公司锦中工贸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泰食品公司、安泰种猪育种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8年集团一次性从美国引进纯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种猪400头,开创了安徽一次性从国外引进三个品种的先河。
2009年集团成功举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猪业学会年会。
2010年,“勇创”牌圩黑猪肉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被认定为国家十二五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单位(安徽唯一)。
2011年,被评为国家种猪核心育种场;与广德县团县委达成帮扶协议,启动10年资助1000名贫困学生的“千里马工程”;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兴安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投资1000万元成立泾县安泰饲料公司;收购巢湖众泰养殖公司,兼并/重组安徽省内多家重点龙头企业。
五、做大做强,打造国际一流的“养猪航母”
根据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安泰农业集团响应各级政府积极争取企业上市号召,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集团成立了以董事长杨勇为组长、集团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上市筹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集团2011-2015年生猪发展工程规划——“425”工程规划,即:在安徽省及周边地区合理规划布点,以种猪生产为龙头,以饲料生产为配套,以标准化养殖为核心,以屠宰加工为重点,打造生猪、饲料、食品加工和农林四大产业板快,到2015年底通过自养、股份制、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出栏生猪200万头,屠宰生猪200万头,实现产值50亿元的目标。
与此同时,企业上市计划紧锣密鼓。从2009年开始,安泰农业集团积极筹备企业上市,两年来已与省内外多家基金券商机构接洽联系;与国元公司初步达成投资合作意向;目前集团内部正在进行股权梳理和资产清查工作,成立了上市筹备协调领导小组,已进入全面上市的筹备阶段。据了解,安泰农业集团力争上市的”时间表”已经拟定:2012年券商与会计师事务所初步进入,根据上市要求,进行集团历史沿革和财务的清理规范化工作,年底正式与券商等中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券商等中介机构指导下,2012-2013年集团进行规模化发展和扩张,理顺思路,制定品牌;2014年争取股份制改革,引进基金与战略投资者;2015年初力争上报证监会通过。

⑽ 华中农业大学肾结石研究成果

近日,从我校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负责人、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正国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抗击结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们构建了一个在常规条件下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功能基因进行方便安全研究的遗传操作平台,并发现了一个可能在结核病原潜伏感染及耐药性突变产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WhiB-3。相关成果已以“Dissecting Transcription Regulatory Pathways Through a New Bacterial One-hybrid Reporter System”为题,于2月18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上在线发表。该成果由我校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章通讯作者为何正国教授,第一作者为生科院2006级本硕连读研究生郭曼曼。
《基因组研究》杂志由国际知名的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于1995年创办,属于国际性同行评审性月刊。该期刊关注所有物种的基因组研究,并刊登提供或有助于以基因组为基础的生物过程分析的研究文章,2007年SCI影响因子为11.2。
曾经蔓延全球的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空气传播感染人或动物而引起的,20世纪因医药事业的进步而消退。但是已被大多数人淡忘的肺结核近年来又“死灰复燃”,成为目前死亡率最高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每年导致全球150-200万人死亡,并对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呼吁采取紧急措施加强对结核病的防制。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大大加强了对结核病原的研究,2008年,我国还专门启动了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在张启发院士、陈焕春院士等专家的呼吁和支持下,我校也于2007年成立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专门针对包括病原微生物、农作物等重要对象在内的蛋白组及代谢组学开展高水平研究。
据介绍,结核病原的研究一直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极其缓慢,遗传操作不方便;另一个是它具有很强的感染致病能力,对研究人员健康存在威胁。因此,特别需要建立一个能在常规实验条件下方便安全地研究其功能基因的新技术。在这项研究中,何正国教授的实验室建立了一个新型的细菌单杂交报告系统,能够在大肠杆菌中方便地研究DNA复制蛋白或转录因子与靶DNA之间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利用该系统,他们已经发现了100多个以前不知道功能的转录因子可能直接参与调控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感染过程。特别是,一个名为whiB-3的基因被首次发现能广泛调控结核分枝杆菌多个致病基因的表达,这暗示该基因可能在结核病原潜伏感染及其耐药性的产生中发挥关键作用。
《基因组研究》杂志聘请的三位世界同行专家不约而同对该研究予以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遗传操作平台,新发现的功能基因在临床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重要性。何正国教授介绍说,由于新发现的基因极有希望成为抗结核新型药物靶标,具有明显的药物应用潜力,相关发现最近已经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阅读全文

与陈焕春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