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公司非法转让

公司非法转让

发布时间:2021-01-10 23:57:38

A. 村办企业就能随便用本村的地

□陈战杰 丁朝阳 郭凯
阅读提示:村民和村委会联合开办企业,是不是就可以随意使用村里的地?答案是否定的。兴办乡镇企业需要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是允许的,但必须符合规划,并经过政府批准。
[案情]
苏北某乡吴村二组村民徐某和村委会联合办服装厂。2001年1月,双方签订合同。村委会把该村1000平方米土地租赁给徐某作为服装厂用地,年租金为2800元,租赁期限3年。2004年3月,吴村村委会又将该宗土地以4.7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徐某,双方签订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
不久,徐某将其得到的1000平方米土地及地上建筑物、附属物和其他设施以2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汪某,双方签订了房地产转让协议书。
2004年4月,吴村村委会又将服装厂南侧的435平方米土地以9.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汪某。汪某拆除了上述两宗土地上部分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兴建房屋用于经营酒店等。
最终,县国土资源局查处了此案,认定为非法转让土地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第八十一条规定,对三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一、没收吴村村民委员会买卖土地的违法所得1426万元;二、没收徐某非法转让土地的违法所得15万元(该县国土资源局在处理此案时,请房屋评估部门对徐某所转让的土地上的建筑物进行了评估,评估价为5万元,20万元是土地与建筑物的总价格,除去建筑物5万元外,非法转让土地所得应为15万元);三、收回汪某非法得到的土地1435平方米,退还给吴村村民委员会;没收汪某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分析]
本案查处关键是村办企业使用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是否合法。
该转让土地的行为发生在2001年,适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该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该规定明确,兴办乡镇企业需要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是允许的,但必须经依法批准。所谓批准包括符合规划和政府批准两个方面。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令第116号)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其中第十三条规定,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应当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安排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集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划,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具体安排。第十四条规定,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九条规定,兴建乡(镇)村企业,必须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选址定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本案中,村委会先租赁后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用于兴办村办企业,既没有规划可以遵循,也没有经过法律规定的批准程序,没有取得任何建设用地批准文件,违反了法律规定,依法应当受到处罚。
本案中,每一个事实的双方当事人及违法行为都十分清楚:一是吴村与徐某之间的非法转让土地行为,这一行为是从2001年租地行为开始的,2004年6月双方的买卖是这种违法行为的延续;二是徐某与汪某之间的非法转让土地行为;三是吴村与汪某之间的非法转让土地行为。
对吴村二组先后转让两宗土地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没收非法所得;对徐某转让一宗土地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适用该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没收非法所得,应当注意的是,该县国土资源局在处理此案时除去了建筑物转让所得5万元,没收转让土地的非法所得15万元,处罚正确,合法合理;对汪某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的建筑物按该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予以没收;对非法使用的土地退还给原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也符合土地管理法律规定。
该案以“非法转让土地”定性是准确的,适用法律条款准确,计算符合法律规定。

B. 分公司和总公司都是同一个人的,转让分公司股份违法吗

在正常情况下,根据朋友的描述,作为总公司和分公司的法人与老板,你转让分公司的股份是够不成诈骗的。

C. 如何认定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中的“违法所得”

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违法所得,应当区分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和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两种情形进行认定:
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的,违法所得为当事人转让全部所得扣除当事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和对土地的合法投入。例如,某企业以出让方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屋建设,已经支付了全部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费用,并进行了投资开发,但完成开发投资总额未到达《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的25%,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即将房地产进行了转让,属于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应当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在认定违法所得时,应当从转让房地产的总收入中扣除违法当事人已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费用成本和开发建设投入。
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的,违法所得为当事人转让全部所得。例如,某村委会与某企业签订土地租赁协议,违法将5亩集体土地出租用于建设厂房,租期20年,每亩每年4万元,企业一次性支付了3年租金共计60万元。企业对土地进行了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10万元。在租赁期的第2年,该企业将租赁的集体土地违法转让给其他单位用于房地产开发,转让合同列明总价款为500万。本案中存在两种违法行为,一是村委会非法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适用《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处罚,违法所得应为企业已支付60万元租金;二是某企业违法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适用《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罚,违法所得应为转让合同列明价款500万元,企业已支付60万元资金和土地开发投入的10万元不予扣除。
认定转让土地使用权违法所得时,转让全部所得、合法投入等的具体核定:《查处规程》明确,转让全部所得数额应当按照转让合同及交易凭据所列价款确定,没有转让合同及交易凭据、当事人拒不提供或者提供的转让合同及交易凭据所列价款明显不符合实际的,可以按照评估价认定。对土地的合法投入包括土地开发、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投入等,但是违法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投入除外。

D. 镇政府拍卖集体土地,是非法转让还是非法批地

□钱影
阅读提示:浙江省慈溪市附海镇政府擅自将50余亩集体土地,委托拍卖公司公开拍卖给10家企业使用。在查处中,对镇政府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将土地使用权交与企业这一行为的准确定性出现分歧——是属于非法买卖集体土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查处?还是非法批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处理?[案情]
2005年11月,浙江省慈溪市附海镇政府擅自将50余亩集体土地划分为10宗地,委托浙江国际商品拍卖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慈溪分公司公开拍卖给10家企业使用,至立案查处时,已有2家企业动工建设。
在查处中,该案件的焦点是对镇政府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将10宗土地使用权交于10家企业这一行为的准确定性。部分办案人员认为,镇政府的行为属非法买卖集体土地,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查处,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若非法获利50 万元以上的,则涉嫌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另一种意见认为,镇政府的行为是非法批准使用土地的行为,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确认批准文件无效,并对有关责任人及当事人依法作出处理。
[分析]
两种意见似乎都有法律依据,这就需要办案人员对镇政府的行为进行仔细甄别。
首先要考虑镇政府能否成为非法买卖土地的行为主体这个问题。法律赋予各级人民政府有管理土地的职能,人民政府按其不同的级别和管理权限,可分为有权批准土地征收及土地使用的行政机关和超越权限、无权批准土地征收及土地使用的行政机关两类。镇政府作为基层人民政府,虽然有管理土地的职能,但法律并没有赋予其批准单位或个人使用土地的权力。因此,镇政府收取了所谓的“土地使用费”或“土地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交与用地单位或个人开发、建设的行为,应当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中“无权批准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情形,属非法批地行为。
其次是如何看待镇政府委托拍卖公司拍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表面上看,镇政府委托拍卖公司公开拍卖10宗地的土地使用权,似乎是公开出让土地,但实质上,这种公开拍卖的方式是从不确定的多数用地需求者中确定10家用地单位,从而许可“中标企业”用地的一种形式,其本质与通过协议的方式许可单位或个人用地并无区别。
因此,该案件中,附海镇政府的行为是非法批准使用土地,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依法作出处理。

E. 新注册公司,法人的名字写我,要承担什么风险

新注册公司,法人的承担的风险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

如果公司的损失是由于法定代表人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而造成的,即使是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公司也有权要求法定代表人赔偿损失。如果法定代表人违反忠实、勤勉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应当对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公司有未了结的民事诉讼或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司法机关可对法定代表人采取列入失信人名单并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

如果公司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违法或侵权行为,损害公司利益,而法定代表人又参与了相关的决策或签署了相关文件,则很可能被认定与相关侵权人构成共同侵权,也需要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如甲建筑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系钢结构一级企业)向出借人借款3000万元,出借人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甲公司法定代表人金某口头上与董事会其他成员均达成一致意见,随即在几千万元的借款担保合同上签字,由于时间匆忙,尚未加盖本公司公章。

而出借人处于对金某个人信任也就把款汇给了乙公司。事后发生争议,出借方将甲公司、乙公司、金某等诉至法庭。

开庭前夕,正是甲建筑公司董事会改选之际,其他董事会成员对金某签字效力均矢口否认。法院就此认定金某签字为个人行为。就这样,金某平白无故增加了数千万元债务。

2、行政责任

企业法人如果存在以下情况: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在以上情况下,法定代表人可能被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3、刑事责任

这几个责任中,刑事责任肯定是最重的了,其他情况下,最多只是经济损失,但是如果落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地步,那就有可能是要判刑坐牢的。

我国《刑法》规定的某些罪名中,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还可能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将法定代表人认定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并据此对法定代表人判定刑责。

(5)公司非法转让扩展阅读:

公司法人承担的比较常见的罪名有:

1、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罪

一些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如建筑、矿山等企业更容易触犯工程重点安全事故罪。

以建筑行业为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于工程承包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都是灭顶之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

在这类单位犯罪中,将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刑罚最重至死刑。由于近年来有毒有害食品泛滥,食品犯罪是目前打击的重点。在三鹿奶粉事件中,董事长兼总经理田文华作为单位负责人被处无期徒刑。

3、走私类犯罪

4、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向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5、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实践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发生几率较高,特别是近几年大量投资公司出事,大量高管被抓,法定代表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可不少。

6、危害税收征管罪

7、扰乱市场秩序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强迫交易罪;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F. 保险公司非法转让许可证情节不严重的处罚是

罚款。。望采纳

G. 非房地产企业股权转让涉及的土地

您好!
从你介绍的情况来看,不存在非法转让土地的问题。
要交税也是股权受让方需要缴纳个人所税。但不知道当时股权转让的时候,有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约定。

H. 西双版纳智基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什么时间非法转让给刘钟镇

你现在负责,公司更改基本帐户没有改变,公司仍然是你的。我建议你尽快联系新公司。

I.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如原公司一个小股东不能到政务大厅办理,是否允许委托代理人办理呢

提交对股权转让协议的公证书,可以不用本人到场。

阅读全文

与公司非法转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张江管委会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浏览:635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督导的函 浏览:941
闺蜜证书高清 浏览:11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