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正当署名指什么其害处在哪
不当署名是指未参加实际研究或者论著写作,而在别人发表的作品中署名;通过不正当手段,偷换署名或改动署名顺序;未经合作者同意,以个人名义发表合作研究成果;在各类学术活动中,未经被署名人同意而署其名等。
⑵ 课题成果署名人员与立项时署名人员更换率应小于多少
课题成果署名人员应立即向适于署名人员更换绿延小于5%。
⑶ 法律规定哪些职务成果的署名权是归公司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专其他组织享有,法人属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⑷ 我的论文被我们单位一个领导拿去申报科技成果,然而课题署名署名却没有我的名字
1\如果你的论文真的能评上,你的领导一定会觉得欠你些什么,他会补偿你的,放心好了,
2\另外一方面也能证明你有能力,心胸宽广.
3\以后写论文时,把领导直接写在前面.
⑸ 论文成果形式的描述怎么写
论文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体现。运用这专种通用的结构属形式来进行成果推广、信息交流等。
成果形式(包括:论文,专著,译著,教材,获奖)的一般描述:"名称","发表刊物(含转载情况),出版情况","发表时间","字数 (千字)","署名 情况","
⑹ 署名是什么意思
署名是指在书信、抄文件、文稿上面签自己的名字,也指在出版时把著者的名字写在上面的意思。
1、署名不仅是作者的权利,也是作者的责任,作者题在自己的文章、著译、美术作品、音像出版物上的名字。就印刷出版物说,指印在书籍封面、内封或版权页,以及文章、图片等题目下的作者姓名。
2、署名的方式,有个人的,也有用单位的或集体的,都是著作者或编译者对读者负责的表现。如鲁迅、茅盾、巴金,甚至由于笔名流行,而他们的真姓名如周树人、沈雁冰、李芾甘。
(6)署名成果扩展阅读:
1、署名权主体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于创作作者的自然人,署名权的客体,主要有“作品说”与“人格利益说”两种。
2、署名权的各种具体运用的总和,构成署名权的内容。明确署名权的内容,可以更清晰的认识署名权,以有利于署名权的保护。
3、禁止冒名所保护的不仅仅是被擅自署名的作者的权利,考虑到此种行为涉及到作品,由著作权法加以规定禁止并承担相应责任也是较为合适的。
4、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二)项把署名权解释为“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也属将署名权等同于作者身份权的立法例。
⑺ 署名问题关乎学风建设,署名者要对其成果承担以下哪些责任
署名的相关
通常情况下,学术成果的真实作者是搭车署名者的弟子、部下,或是在学术界尚无名气的新人;而搭车署名者大多是有名的教授、博导,或是掌有提拔和利益分配实权的单位领导,当然,还有一些可能是真实作者的老乡、朋友等关系密切的人。对于真实作者来说,署上搭车者的名,意味着论文更容易发表,意味着更能讨得导师、领导的欢心,在将来的资源分配上占据更有利位置,至少,可以送老乡、朋友一个人情。而其付出的,不过在论文上多一个名字而已———成本与收益有着巨大差距,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搭车署名者来说,也是一本万利的事———无须自己千辛万苦做研究,凭空就多出一篇论文,多出一项学术成果,名气又进一步扩大,且又是真实作者的“心甘情愿”,他人无从知晓,无从指责。尽管可能要付出对真实作者的关照或某种利益交换,但比起收获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然而,搭车署名带来的是学术上的虚假繁荣,使学术成果不能真正反映学者自身的水平,使学术评价紊乱。它鼓励了学术上的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使真正潜心研究的学者不能获得公平的待遇。笔者认为,搭车署名是一种学术上的行贿行为,是一种以论文作为行贿手段的“雅贿”。
对此,仅仅从道义上谴责是不够的。所以,要让搭车署名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如《规范》中所说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还学术研究一片纯净的天空。
⑻ 学术论文应该如何署名
学术论文署名的方法:
1、主要收集数据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执笔撰写文稿。作为第一作者。
2、课题负责人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数据分析讨论,文稿修改等。作为通讯作者。
3、所有本研究组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凡是在本研究组学习工作期间受到研究组的相关经费支持而获得的所有数据和相关资料,在撰文发表时,第一单位必须是实际研究单位。
4、研究组任何成员(无论离开的还是在学的),在发表与本组相关的学术论文时,成稿后必须经过本研究组的讨论和集体修改,方可投稿。任何人在没有通过研究组的修改讨论时,都不得擅自投稿。
5、进入本研究组的博士生、博士后,在总结发表其在硕士期间和博士期间的数据时,作者单位都要署原工作和学习单位,通讯作者原则上是原导师。
(8)署名成果扩展阅读:
学术论文署名容易出现的错误:
1、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
2、不能坚持对参与科研实践过程并作出实质性贡献的学者进行署名的原则,而是进行荣誉性、馈赠性和利益交换性署名;论文署名排序不当。没有体现作者对论文贡献程度,不是由论文作者共同确定署名顺序;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冒用作者署名。
3、在学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其姓名作为署名作者。应在论文发表前应让每一位作者知情同意,并认可论文的基本学术观点。
国际检验医学期刊杂志 -论文的署名原则
改革网-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⑼ 研究成果发表时,哪些人有资格在论文上署名
参与研究的人员 。看论文期刊有没有要求必须几个作者,有第一第二作者。
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
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应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将他们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段,或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一般应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课题组名称)。
论文发表在署名上的要求:
论文的署名必须是真是,即真名,是不能够用笔名的,并且要将工作单位与邮编标明,以便于联系或者供读者进行咨询。一般的排版顺序为工作单位,邮编,作者。
如果是集体创作的应在文章的后面标注清楚执笔人或者是整理者的姓名,以便用来明确责任与查询考证。
论文署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且不可过多。原则上凡是参加全部或者部分主要的工作,参与文章撰写,能够对文章负部分或者全部责任,可以进行答辩的人, 都要署名。
在署名的次序上应该按照其所作出的贡献的多寡进行排序,主要的人物排在前面,其他依次往下排。
而且从目前各省的晋升要求及实际情况上看,署名过 多也没什么意义,一般来说三到五人即可,参与协作的,做指导工作的,可以根据情况列在书名中或者在文章末尾致谢中写出。
不要出现一篇短文或者临床报道出现 多个甚至十几个作者的情况。
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科学性很强,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某些风气也对学术界有一定的冲击,所以在 某些作者署名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署名过多,杂乱,还有一些挂名的。
医学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必须对文章负责的,要讲求原则,不能胡乱署名,尤其是与本文无 关的就更不能写上,不可以用署名来达到帮助别人创造晋升条件的目的。
发表论文时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要求
1、独立撰写申报人员可以提交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门撰写的论文,也可以使用在技术业务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但必须是由申报人员本人独立撰写,不能是与他人合作撰写,更不能抄袭、拼凑,甚至请他人代笔。
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资料介绍、考察报告、项目报告、教材、毕业论文、译文,参与编写的工作计划、章程、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属申报论文范畴。
论文要论述完整、独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节。
2、专业一致申报人员提交论文的专业内容必须与本人申报的专业类别一致,也必须和本人现任工作岗位的专业相一致。
3、内容以阐述个人工作成果为主题撰写论文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应有具体详实的材料基础,论文应体现申报人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
重点阐述本人在其中发现、分析、解决较复杂问题或新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
4、时限要求;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要反映出近几年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成绩,论文必须是参加工作以后撰写的。
二、编写要求
1、论文正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摘要字数在400至500字之间。
2、论文中引用的文字、数据应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参考文献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3、论文中引用的表格应在表格下面注释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4、申报论文须用A4规格的纸打印(可双面打印)3份,并按照编写格式中的项目顺序装订。
三、编写格式
论文应包含:
1、封面(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课题的专业方向)。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6、论文主体。
7、结论及建议。
8、参考文献(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9、附录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没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数据和资料。诸如各类统计表、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机打印输出件、术语符号的说明等,都可作为说明论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录中)。
10、封底。
撰写论文应避免以下现象:
1、论文的题目太大,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或是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
2、论文以介绍本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为主,缺少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项目。
4、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个人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5、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数据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不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