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流程

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流程

发布时间:2021-01-09 21:21:27

❶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十五”期间,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在原研究室基础上建成了养猪、养兔、家禽、草食家畜、饲料、生物技术、动物营养、兽医和兽药9个研究所,相继组建了四川省养猪研究基地、四川省种猪性能测定中心、四川省动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奶业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饲料科技研发中心等开发机构,构建研究开发平台,承担起引领行业研究开发的重任;先后创办了四川省畜科饲料有限公司、四川鼎尖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四川齐卡兔业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华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2003年经省科技厅批准,在大邑县韩场建成四川省畜牧高科技园区,构建成果转化平台,推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创办了“中国畜牧科技信息网”,打造资源共享平台,与国内知名畜牧行业网站、科研院校和企业形成资源共享和互动。着力在优质畜禽育种技术、繁殖技术、畜禽安全生产技术和畜禽重大疫病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等关键技术等方面发挥特色优势,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突破。
在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方面,我院在全省畜牧系统率先完成了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在省内科研单位中率先实行技术职称、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实施以岗位津贴(包括岗位责任津贴、岗位特殊津贴、杰出贡献津贴和经济责任目标管理奖)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科研经济责任制和科技型企业股权结构改革,在畜牧高科技园区建设中创新性地实行专家领衔制和股份合作制,建立了符合科研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我院制定了创新人才建设规划,着力打造顶级专家,将优秀科技人员分别向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研究生导师和科技企业家等方向培养。通过“十五”的努力,我院现有高、中级科技人员116人,其中研究员23人,副研4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省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后备人选9人,博士13人,客座研究员5人,建设了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群体。
我院承担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攻关项目、星火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省攻关项目、应用基础项目、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与相关高等院校联合科技攻关、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共建重点学科。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家畜研究所、国际马铃薯中心、越南国家畜牧研究所等的国际合作研究不断延伸和拓展。通过认真深入的攻关研究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先后培育四川白猪Ⅰ系、齐兴肉兔、南江黄羊、凉山半细毛羊等6个畜禽新品系,优质肉鸡育种项目培育的大恒D99、大恒S01、大恒S02、大恒S03、大恒S05五个新品系已通过四川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肉兔配套系的培育和优质风味黑猪选育取得重要进展。共取得204项科技成果,其中获部省级二等以上和国家级成果奖58项,获得专利6项,发表科技论文l421篇,其中9篇发表于SCI收录期刊,并在基因库(GenBank)中登记了18条家兔MHC基因序列,出版专著95本。开展畜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112项。
四川省畜牧高科技园区的研发填补了我省了优质肉鸡、优质兔和安全饲料等高端科技产品研发产业空白,建成了优质畜禽育种和优良畜种快速繁殖的高新科技产业化辐射源和示范基地。全面建成后,通过科技研发、示范辐射,能带动、转化农村劳动力3万多,每年农民实现收入25.39亿元,纯收入达7.6亿元。

❷ 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公共服务平台的介绍

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公共服务平台是在四川省科技厅领导下,依托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充分利用其全省科技成果登记机构资源,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广泛集成全省科技成果信息资源与服务而建立的一个面向终端用户、统一服务界面的信息共享平台。

❸ 四川省科技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该项目始于2001年):旨在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源配置,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充分挖掘农业科技的潜力,真正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该项目实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获国家级科技计划支持情况2005年我省有300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共争取年度科技经费2.23亿元。 (2004年度)
(一)科技成果: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登记)531项
(二)专利:我省受理申请专利7260项,获专利4430项。
(三)论文:我省发表科技论文39017篇。 (2005年度)
(一)获省级科技奖励情况。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此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奖励人数不超过5名。1999年首届评选出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员3名:周开达、李伯刚、冯孝庭。
2001年评选出第二届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员2名:沈志云、荣廷昭。
2003年评选出第三届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员3名:徐僖、郑家奎、黄润秋。
2005年评选出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员1 名:黎汉云。 2005年共评出省科技进步奖219项其中特等奖空缺,一等奖17项,二等奖50 项,三等奖152项。
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05年获国家科技奖励共26项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

❹ 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的工作职责

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自成立以来,在省科技厅领导下,致力于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提供科技成果登记和统计、技术合同登记和统计、科技成果收集和保管、科技成果信息的发掘、利用和转化等综合服务,并且承担了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负责四川省科技成果的登记和统计工作,颁发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经审查合格登记的科技成果,可以获得申报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基本资格,并优先推荐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编辑、出版、发行《四川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向省科技厅、国家科技成果网提供每年科技成果中各种数据的统计报表。
(2)承担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统计工作。根据国家科技部《技术合同认定规划》及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合同进行认定登记;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及延伸服务,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撰写《四川省技术合同统计分析报告》,为科技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负责全省科技成果档案的收集、整理、编排、缩微、档案保存、库房管理等工作,并进行系统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
(4)通过各种方式发掘、交流、利用科技成果档案中的信息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知识流动,提高科技成果档案信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通过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全省科技成果资源,形成科技创新网络环境,面向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服务。

阅读全文

与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流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张江管委会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浏览:635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督导的函 浏览:941
闺蜜证书高清 浏览:11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