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有哪些真正的自主领先科技
应该是反卫星武器技术。我国已经发明寄生星多年。现在开始向菲律宾的一颗商业卫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国才有,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有研制出来。是我国镇国之宝。也是我们作为国人为止骄傲的一想科技。
㈡ 中国现今有哪些高科技领先于世界
超级稻研究
超级稻研究再上新台阶,审定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百余项;水稻功能基因组取得新进展,获得一大批具有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载人航天圆遨游太空之梦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活动的国家!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发现新粒子
2006年1月6日,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分析粲粒子J/ψ衰变到1个光子和3个介子的过程中,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观测到一个新粒子。该新粒子质量约为1835兆电子伏特,寿命约为10~23秒,人类的正常知觉根本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发现普通夸克模型以外的新型粒子,将改变人类对物质结构和自然界的认识。
青藏铁路实现全线通车
2006年7月1日,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破解了千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开启了人类客运火车穿梭“世界屋脊”的新纪元。
三峡大坝百项科技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峡坝建成,使我国的水利科技创新成果达200余项,近30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30项水利水电类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高温气冷实验堆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发电运行,使中国模块化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建造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研发第四代核能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
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㈢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十项科技成就
科技文化建设方面:建国六十年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原动力。
中国航天事业“两弹一星”取得长足进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著名“两弹”。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轨道,宣告中国进入航空时代。两弹一星被载入史册。经10多年努力,根据航天需要,我国成功研制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四种系列火箭,后又发展九种型号的火箭。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神舟”五号乘坐杨利伟,开创中国航天新时代,2005年“神舟”六号将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008年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乘载“神舟七号”圆满完成航天任务,迈出中国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和美国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嫦娥一号”是航天事业另一壮举,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升空成为中国航天事业新的里程碑。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是社会的大变迁,1986年我国科学家启动中国学术网,1994年我国实现与国际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一员,中国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1998年我国信息产业部成立,2005年中国网民总数突破一亿大关,居世界第二位。人人可以上网发电子邮件,视频交流,查阅资料,网上交易••••••可以有博客和个人网页,中国的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成就巨大,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形成结构完整、专业齐全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国家启动“211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建立一套奖,贷、助、补、“减免”的资助帮困尖子生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本、专科校在校生2000万人以上,是1949年的170倍。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550万人,在学研究生110多万,为现代建设输送到专门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国民平均寿命比解放前35岁增长到72岁,13亿人民健康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全国一大批卫生城镇和乡村涌现,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中国基本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年报中指出,中国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同时,我国已形成现代化的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电视网,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4%,覆盖人口12亿多。
体育事业蒸蒸日上,迈进体育强国之列。国家实施《全面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2001年中国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成功。实现百年奥运,百年圆梦。让世界感受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提高,2008年中国又成功举办奥运会,让世界为中国喝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51金,21银,28铜,列金牌榜第一位,这一年中国运动员共获120个世界冠军,有11人2队16次创16项世界记录。
#######################################################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
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
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
造胰岛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
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
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
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
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
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
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
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二、农业技术
(8)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
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
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
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
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
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
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
(13)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
很大成绩。三、工业技术
(14)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7)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四、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9)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 “银河”的大型计算
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微电子技术
(21)
自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
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2.5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45%。“九五”末期集
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1—1.5微米,研究水平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
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智能机器人
(22)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
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
——激光技术
(23)
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
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
(24)
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
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新材料技术
(25) 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26)
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
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两弹一星及航天技术
——两弹一星
(28)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1967年,我
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
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出地球,进入了太空。自此,“两弹一星”被写
入新中国科技史册。
(29) 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长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技术。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发
射大型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1)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将3颗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地球轨
道,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壮举。
(32)
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 长征二号”、“长征
三号”、“长征四号”等4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
展为有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使国外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运载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中
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
——人造地球卫星
(33)
1970年4月24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
入预定轨道。1972年3月3日,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1975年11月
1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六、能源技术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36)
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位于浙江
省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它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
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并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设计标准。1984年动工,1991年
12月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迄今,我国已拥有秦山和广东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国
家拟在近期再建设4个核电项目。
(37)
此外,我国还在研制的其他几种核反应堆:1、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研制
成功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2、60万千瓦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C600,目前正在中国
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3、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开发研制,目前正在清华大
学核能设计研究院进行;4、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预计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业
运行;5 、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的厂家自1958年起,现已列入“863计划”。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体发电自6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已经建立了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
,目前此项目已列入“863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体发
电一蒸汽联合循环实验装置。
(39)
太阳能发电的研制始于1958年,目前全国约有38个单位和大学从事光伏的研究
和与发展工作。自1976年开始地面用太阳电池商品化生产以来,现在已共有12条
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生产线或工厂。
(40)
风力发电在三北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发展迅速,19 86年山东荣成市引进
3台发电机组,组成我国第一个风力电站,1991 年与德国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风
力发电站的建设,并网发电均运行良好。
(41)
生物质能源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合理利用,讲求效
益”的政策,大力发展的农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42)
地热能方面,我国西藏地区已建成利用地热发电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发电容量
为2.7万千瓦。
(43)
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有数座实验性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40—640千瓦。六
、科学考察
——青藏科学考察
(44)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一直没有间断。60—70年
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两次科学考察与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册著作。
自1973年以来,几代中国科学家先后8次赴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对大峡谷形
成历史、资源环境及其与人类和自然资源之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远洋和极地科学考察
(45)
1970年,“向阳红5号”船首次进行太平洋特定洋区的综合调查,获得海洋重力
、磁力、水深、地质、水文等多学科珍贵资料。 1980年5月,“向阳红5号”船再
赴太平洋执行任务,为探索“厄尔尼诺”现象,为我国海洋事业、国防建设和国
际海洋合作做出了贡献。
(46)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极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
上乔治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20 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国南
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47) 1999年6月,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8)
1984—1995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
的突发性,向传统的“渐进论”为代表的达尔文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被国际科
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49)
1997年,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瓮安考察前寒武纪含磷地层,发现大量微型多细胞
动物及礤胚胎化石,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50 00万年,再次取得早期动物研究
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50)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解决三代纪年问题的
大型项目。工程设置9个课题、40个专题、170名学者经过联合考察,在文献学、
天文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将成为迈向21世纪
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点。
以上来自网络
㈣ 世界上最领先的科技成果都有哪些
网上搜的,不全,一样对你有帮助
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增添了一项重磅环节:15项全球最新科技成果在16日集体发布。其中一些堪称颠覆性的行业突破。
15项世界领先科技成果
特斯拉增强型自动辅助驾驶(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
IBM Watson 2016(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
以飞天开放平台为基础的大规模分布式高可用电子商务交易处理平台(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卡巴斯基工控安全平台2016(卡巴斯基实验室)
量子通讯技术(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
微软Hololens混合现实全息眼镜(微软)
Transistor Density Increase by 1000X(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网络大脑(北京网络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三星复合生物信号处理器(三星电子)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
SAP工业4.0互联网制造解决方案(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
微信生态创新(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华为麒麟960手机SoC芯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ualcomm 5G NR(新空口)原型系统和试验平台(美国高通公司)
一秒12万笔账不出错
“‘双11’这天,24小时内1207亿元的购物背后,是我们的飞天技术平台在支撑。”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说,“今年我们创造了一个纪录,电子交易系统支撑了每秒钟17.5万笔交易订单和12万笔支付,零错误。”
张勇说,阿里巴巴发明的异地双活技术,使系统面对巨大人流安然无恙。
网络总裁张亚勤说,他们研发的网络大脑,目前已包含了海量数据,包括搜索的、有行为的、定位的、交易的数据,可打造个性化的知识图谱、商业逻辑和用户画像。网络大脑还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包含万亿级的参数,千亿级的特征训练和千亿级不同的模型,以及几十万台服务器。
VR眼镜带你上火星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播放了一段视频,戴上眼镜的用户看到实景和虚景贴合呈现,并可以操纵虚景。家里的用户,可以跟千里外的人共享图像,做出虚拟标记,好把家里的下水管卸下来。
㈤ 中国有哪些高科技是领先世界的
中国八大全球领先科技成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一项举世瞩目、越国界、跨世纪的科学壮举。中国作为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6个成员国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承担并出色地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对提高我国生物技术整体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性科学意义。
超级稻研究
超级稻研究再上新台阶,审定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百余项;水稻功能基因组取得新进展,获得一大批具有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载人航天圆遨游太空之梦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活动的国家!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发现新粒子
2006年1月6日,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分析粲粒子J/ψ衰变到1个光子和3个介子的过程中,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观测到一个新粒子。该新粒子质量约为1835兆电子伏特,寿命约为10~23秒,人类的正常知觉根本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发现普通夸克模型以外的新型粒子,将改变人类对物质结构和自然界的认识。
青藏铁路实现全线通车
2006年7月1日,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破解了千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开启了人类客运火车穿梭“世界屋脊”的新纪元。
三峡大坝百项科技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峡坝建成,使我国的水利科技创新成果达200余项,近30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30项水利水电类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高温气冷实验堆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发电运行,使中国模块化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建造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研发第四代核能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
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㈥ 中国十大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你都知道几个
对于世界的发展来说,中国就像一个小孩子,别人都已经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还是一回个小学答生!
所以说中国的科技,能达到今天的地步,和很多科研人员,日以继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那么中国现在,有多少科技领先世界呢?
最近有一则新闻,那就是中国的天眼,多么庞大的工程,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天眼是什么,其实就是天文望远镜,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之一。
中国的卫星领域,也在世界占有主导地位,众所周知,自从北斗卫星成功使用以来,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军事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我们都小看了,北斗卫星,它的覆盖率甚至超越了谷歌,我指的是在军事方面。
如果说中国的军事领域,有没有领先世界的。
海陆空来说,只有二炮才是最令我们骄傲的,中国的远程巡航洲际导弹,绝对可以站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这也是我们有资本,与美国为之抗衡的武器。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往的中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在不久的一天,中国就会变成世界第一强国!
㈦ 中国领先世界的十大科技成果有哪些
国军事科技在很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水平离美俄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集回中在生产环节答上。但是在一些高端领域,我国却起步很早,所以在未来高技术军事领域我国不会吃亏,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认为我国在未来10-20年内将成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原因。
㈧ 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内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容现代化"。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1966年5月,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世界领先成果,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袁隆平用九年时间选育了首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78年8月,王选等研制成功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是首个能用大屏幕整页编排组版中文日报的系统。
㈨ 我国在世界上有哪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
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
1、激光技术,我国激光技术世界第一,领先全世界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