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的计算方法
测量闭合后,对比测量高程与控制点高程的高差。
差值范围:三等水准为±12√L,四等为±20√L,L为路线长,这里的限差都是指平原地区的。
从已知点A出发,固定点A、B、C中间设置若干个转点。
每测站观测程序为:
(1)后视黑面尺,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读中、下、上丝读数。
(2)前视黑面尺,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读中、下、上丝读数,
(3)前视红面尺,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读中丝读数,
(4)后视红面尺,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读中丝读数。
(1)三四等水准成果扩展阅读: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两次观测高差较大超限时应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时限值时,应取三次结果数的平均值数。
设备安装过程中,测量时应注意:最好使用一个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点。当厂房较大时,可以增设水准点,但其观测精度应提高。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应符合规定。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应符合规定。
❷ 三四等水准测量成果,高程误差配赋表
按照距离平均分配即可。改正数=闭合差×(-1)×Li÷(ΣLi),改正后高差=高差+改正数。
❸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的K+黑-红 是什么意思啊 怎么算的
K为尺常数 有不同的数值 即两根水准尺最底部的读数 一个水准尺的K值为4.687m,另一个为版4.787 表中权单位为毫米 K+黑-红为K值加黑面读数减红面读数
该图后尺尺常数为4.687m 前尺为4.787m
❹ 三、四等水准测量与一般水准仪测量有何不同
一、仪器不同:测量三等水准的测量仪器应该比普通水准时用的仪器更回好(四等水准可答以用S3水准仪)
二、测量方法也不同,普通水准单面尺就行,而三、四等水准要求双面尺,按照“后前前后”等方式测量。
三、外业测量精度要求不同。视距差和视距差累计值要求不同,红黑面读数之差和两次高差之差要求都不同。
四、仪器与水准尺间的视距要求不同。
五、内业计算精度要求不同。
❺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的K+黑-红是什么意思怎么算的
水准尺分为两面,一面是红面,一面是黑面,红黑面底部的基准是不同的,黑面回都是从零开始的,而红面则答是一支起始值(就是K值)为4687,一支为4787,两个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距下一个整数位置都是差13mm,也就是说4687到4700是差13,而4787到4800也是差13,这样在进行数据计算的时候也提供了一个方便,同时区分两根尺子的时候也就很容易了,底部为4700的尺子就是4687,因为这个刻度没有在最下方,而是空出来了13mm,同样底部是4800的尺子也就是4787了!
K+黑减红 就是K值 + 黑面中丝读数 - 红面中线读数
图中 -2 = 4.687 + 0.522 - 5.211
1 = 4.787 + 1.561 - 6.347
❻ 求问一张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的数据含义,具体见图
1.675是后尺上丝的读数抄,1.289是后袭尺下丝的读数,上丝-下丝是视距(当然这里边是毫米级的乘以了1000),这是后尺的读数,同样前尺也是一样。方向及尺号就是看对着那个方向及顺序。水准尺读数,1.483是后尺中丝读数,0.651是前尺中丝读数,+0.832是高差,说明前尺比后尺高。因为水准尺是红黑两面,双面水准尺 , 尺长为3m,两根尺为一对。尺的双面均有刻划,一面为黑白相间,称为黑面尺(也称主尺);另一面为红白相间,称为红面尺(也称辅尺)。两面的刻划均为1cm,在分米处注有数字。两根尺的黑面尺尺底均从零开始,而红面尺尺底,一根从4.687m开始,另一根从4.787m开始这是个约定成俗的东西,没必要计较那么多。至于K加黑减红,就是黑面读数加上4.787-6.268=1,就是这样来的,0.831是两次读数的平均数(0.832和0.830(这个数是有0.930过来的,因为本身4.687和4.787差个0.1)),就这样,明白?
❼ 怎么写三四等水准测量实训报告
走这方面的人才帮你解决
❽ 一般用于三四等水准及图根水准测量用的是什么标尺
三等以上用因瓦尺,四等和图根用木尺,铝合金塔尺用于施工
❾ 三,四等水准测量与一般水准测量有何不同
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尽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