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伐战争的最主要成果
选A
B项要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完成;
C项在“东北易帜”后才算基本完成;
D项当时的华北、东北都还在张作霖手下,不能算推翻了。
B. 北伐取得了什么成果
成果。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历史课本上有
C. 中国历史上的北伐比较成功的是哪几次
1、陆逊北伐
陆逊北伐指的是陆逊4次参与的东吴与曹魏的作战。陆逊四次对魏作战未尝一败,战绩辉煌,战果丰硕。于敌境中来去自如,可见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①第一次
著名的石亭之战,起初孙权命鄱阳太守周鲂诈降引诱曹休,曹休果然中计引兵前来,孙权便召见陆逊假黄钺,为大都督率领诸将与魏大司马曹休交战于石亭,陆逊自己为中部,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大破曹休,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辆缴获万辆,军资器械略尽。
朱桓提出自领万兵于夹石、挂车拦路,想要生擒曹休,然后进取寿春,割有淮南的计策。未被陆逊采用。
曹休率军向皖时,曹魏尚书蒋济便上表魏明帝称未见其利,曹休果然战败,迁中护军。曹魏贾逵得到曹休战败的消息,多设旗鼓为疑兵赶往支援,将粮草给予曹休, 曹魏将领朱灵等从后断道,方才救出曹休。战后不久曹休病亡。
②第二次
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陆逊与诸葛瑾进攻襄阳。陆逊派遣亲人韩扁奉报,归途中,在沔中遇到敌人,巡逻查问抓住了韩扁。
诸葛瑾听到后十分担心,写书给陆逊称:“大驾已旋,贼军得到韩扁,对我军的部署了如指掌。现在水干,应当赶紧撤退。”陆逊没有回答,还在催人种葑豆,与诸将弈棋射戏如常。
诸葛瑾知道陆逊智略多,应当是有了主意,就自己来见陆逊,陆逊说:”贼军知道大驾以旋,能专心对付我。又已经坚守要害,兵将意动,得先镇定安抚,设计变术,然后再走。现在要是退走,贼军觉得我害怕,仍旧来交战,对我们那是必败的。”
然后秘密与诸葛瑾立下计策,令诸葛瑾率领水军,自己率领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素来害怕陆逊,赶紧回城。诸葛瑾引水军出,陆逊队伍整齐,张拓声势,敌人不敢交战。
军到白围,托言说打猎,暗地里遣周峻、张梁等进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热闹,周峻等人到时,百姓都带着东西入城,城门堵住关不上,魏军只好杀死自己的百姓,才关上城门。
斩首获生,凡千余人。对于生还的百姓都加营保护,不让兵士干扰侵侮。家属来了,就让探望。若是妻子孩子死了的人,就给衣服粮食,厚加慰劳,遣送他回家。
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率支党来依附陆逊。
③第三次
于孙布诈降赚王凌次年进攻庐江,曹魏将领认为应迅速赶赴支援。满宠认为:“庐江虽然小,将士强劲士兵精锐,能坚守一段时日。贼军舍弃船只上岸二百里赶来,后尾空县,尚欲诱致。现在应该任由他前进,到时他就来不及撤退了。”
之后整军前往杨宜口,想要夹击陆逊。陆逊得知曹魏援兵东下支援便在夜里撤退,满宠未能得逞。
④第四次
赤乌三年(另有记载为赤乌二年与赤乌四年),陆逊拔邾城(邾县故城,今湖北黄州府黄冈县治),筑城置戍,以为重镇,常驻3万之众。其地始为吴有,魏人息志。
陆逊四次对魏作战未尝一败,战绩辉煌,战果丰硕。于敌境中来去自如,可见其过人的军事才能。然而袭击江夏导致敌军自杀其民也为后世所诟病。
2、刘裕北伐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
晋元兴二年(404),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次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
为了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军队侵扰淮北,就正好给了刘裕一个机会。他上书皇帝,要求北伐,获得朝廷批准后,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两次北伐,前后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复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后长安虽在一年多后得而复失,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和山东全境已划入刘宋版图,“七分天下,而有其四”,江淮流域得到保障。
为刘宋永初和元嘉年间,休养生息,出现“余粮息亩,户不夜扃”的局面提供北部疆域的屏障,仍不失为取得较大成果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北伐。
3、柴荣北伐
显德六年(959年),农历4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至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后,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以城降。
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州降。农历5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遇疾而返。
4、徐达北伐
朱元璋大致扫平南方群雄后,为了彻底推翻元朝,乘红巾军基本摧毁元主力军的有利时机,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朱元璋军由淮河入黄河,连克淮安、寿光、临淄、高苑等地。山东诸州县尽为朱元璋军所有。
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明。四月,其北伐军队完全夺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元顺帝只得携带家眷及宫廷官僚北走上都,继续元室的统治,史称北元。八月二日,徐达师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灭亡。
5、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伐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裕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灭元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陆逊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伐
D. 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是消灭了割据的旧军阀,基本统一了中国。
E. 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是
选择B,因为消灭如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
A:北伐战争是1926——1928,而第一次国共内合作于1927年结束。
C:东北易容帜正确,但完成国家统一错误,北伐战争的胜利使得国家在形式上取得统一,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
D:自主地位是相对于中华民国在世界局势中的评估,北伐战争是针对国内局势所采取的军事行动,不能说对民国的自主地位有何影响。
注:这是我自己解释的,可能不是那么标准和官方,望采纳~
F. 北伐重要成果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两党团结合作、一致对敌,北伐军专将士英勇奋战,属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广州打到武汉、上海、南京,打垮两大军阀,歼敌数十万,一场规模空前广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G. 简述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
一、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
二、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使得国家在形式上取得了统一。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后国共决裂,北伐一度决裂。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特务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北伐结束,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国民党成为政权维系主体。
(7)洪武北伐成果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史称第一次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
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H. 北伐战争的辉煌成果
打击军阀势力
北伐战争仅二年时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2]
加深革命认识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被窃取。这次战争中途共产党被抛弃、被屠杀的教训,使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建立以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军队,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国民党政权的另一条革命道路。
保证国家独立
如果没有北伐的成功,国民政府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等到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北洋各个军阀各自为战,不能走向联合抗击日寇。中国是否能坚持八年抗战那么久,能不能保持独立国家的性质就很难说了。所以说,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与功绩。
维护祖国统一
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国共两党广大将士紧密合作,共同奋斗,浴血沙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历史事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这一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I. 北伐战争的成果有哪些,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