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转移园发展有重大影响.对吗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人类社会生活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
⑵ 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信息、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那么如何转让科技类型的公司
科技型抄企业是指产品的技术含量袭比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这一类企业一般分为二类:一类是通常意义上的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信息、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产业领域的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另一类为以客户信息和偏好开发供应链管理或特许经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公司。
⑶ 城镇地价指数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构建——以深圳市为例
刘敏1,2 刘艳芳1,2 张雅杰1,2 刘洋1,2 夏玉平3
(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2.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3.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665)
摘要:考虑到传统地价指数编制的难度和信息的滞后性以及常用预测方法忽视地价指数是随时间变化呈现上涨趋势的非平稳随机过程造成预测精度低的问题,通过为城镇地价指数提供一种新的预测方法,满足政府、开发商等市场主体对土地市场信息的需求,构建了城镇地价指数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对深圳2004年第三、四季度地价指数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比较,吻合度较高。
关键词:地价指数;灰色理论;马尔柯夫;预测
地价指数是反映某一区域或某一城市的土地价格在时间上的平均变动和综合变动方向及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是城镇土地市场变化的晴雨表,它体现的是基于规划条件下的各规划地块之间的相对地价比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房地产估价的实效性约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市场的日益活跃和完善,地价指数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无论是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管理,还是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开发决策,或是土地估价中可比实例的交易日期修正,都离不开地价指数的指导。但采用传统的方法测算地价指数难度大,本文试通过建立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采用某地区历史的地价指数数据预测同一地区未来的地价指数,是地价指数预测在方法上的一种有创意的尝试。
1 我国地价指数编制现状
目前我国对地价指数的具体测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拉氏公式和帕氏公式。拉氏公式是以基期为权数综合方法,表明在基期地价水平的条件下地价的综合变化,公式为: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式中,P为报告期的平均地价;P0 为基期的平均地价;q0 为基期土地交易量。
帕氏公式也是加权综合指数公式,它与拉氏公式的区别在于是以报告期为权数的综合方法,表明在报告期地价水平的条件下地价综合变动的程度,公式为: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式中,P、P0 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平均地价;qk为报告期土地的交易量。
由于拉氏公式在定基指数的数列中各期权数相同,因此采用基于拉氏指数公式的加权平均指数公式测算的地价指数不仅能较好反映地价水平的变化、反映地价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计算环比地价指数,使地价指数的可比性增加,并有利于地价的动态研究,所以较常采用拉氏公式测算地价指数。
但无论采用拉氏公式还是采用帕氏公式都需要取得区域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地价数据,数据的获取存在以下困难:①单纯的土地交易较少,大部分的土地交易伴随着房产交易,因此难以直接获得土地的交易价格,一般要借助估价手段,通过复杂的计算求取;②土地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土地交易价格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很多交易属于非正常交易;③土地价格具有地区性和个别性特征,因此不同地块不仅价格不同,价格内涵也有可能不一致,因此要从地价的构成因素上对土地价格进行修正,直接测算地价指数难度也较大。
鉴于直接测算地价指数存在以上的困难,同时缺乏前瞻性,因此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利用历史的地价指数数据预测未来的地价指数具有实践意义。目前地价指数预测较常采用趋势外推法,利用计算机建立线性趋势预测模型和二次曲线趋势预测模型进行预测,但是这两种预测模型没有考虑到地价指数是随时间变化呈现上涨趋势的非平稳随机过程,由于受各种随机因素(如政府部门的土地供应政策、金融政策等)的影响,时序数据总是围绕这一变化趋势出现波动、跳跃,产生偏差,因此只能用于短期预测,对于长期预测就无法保证精度。
2 地价指数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思想
灰色预测和马尔柯夫链预测是两种用于时间序列类型问题的预测方法,灰色模型的优点是适于预测时间短,数据资料少,波动不大的系统对象,不足之处是对随机波动大的数据序列预测准确度低;马尔柯夫链理论优点是适于预测随机波动大的动态过程,局限性在于马尔柯夫链预测对象要求具有马氏性和平稳过程等均值的特点,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
地价指数是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呈现上涨趋势的非平稳随机过程,因此如果将两种预测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先采用灰色模型对地价指数的时序数据进行拟合,找出其变化趋势,则可以弥补马尔柯夫链预测的局限,而在灰色预测的基础上再进行马尔柯夫预测,又可以弥补灰色预测对随机波动大的数据序列预测准确度低的缺陷。
3 建立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
3.1 建立GM (1,1) 模型
设原始序列为: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其中,
X(1)可以通过求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的解得到,其中a、u 为未知参数。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计算出a、u 后,可求出方程(2)的解为: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由(5)式可对 X(1)做出预测,由累减生成得到原始数据序列 X(0)的预测,即: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其中,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记
3.2 状态划分
在灰色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马尔柯夫预测,必须将序列划分为若干状态。一般是以y^k曲线为基准,划分成若干条形区域,每一条形区域构成一个状态。其中任一状态区间Qi 表达为:
Qi=[Q1i,Q2i] (i=1,2,3,…,n)
其中: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Oi,Pi为常数,数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由于
3.3 转移矩阵的计算和确定预测值
转移概率矩阵公式为: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式中,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一般只需考察一步转移概率矩阵P(1),但当状态的未来转向难以确定时,则需要考察多步转移概率矩阵 P(m),多步转移概率矩阵可以根据切普曼 -柯尔莫哥洛夫方程确定。
确定了预测对象未来的状态转移以后,即确定了预测值变动的灰区间Qi=[Q1i,Q2i],可以用区间的中位数作为预测对象未来时刻的预测值:
4 实证研究
4.1 选取样本数据
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土地市场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要完善和发达许多,而综合地价指数能较为准确的反映深圳土地价格的总体水平,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趋势性,鉴于数据获取的可得性,笔者选取深圳 2001年第一季度到 2004年第二季度的综合地价指数作为样本数据,2004年第三第四季度的综合地价指数作为检验数据。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深圳2001年1季度~2004年4季度综合地价指数
数据来源:深圳地价指数报告。
4.2 建立 GM (1,1) 模型
原始序列X(0)={100.00,100.39,100.23,101.04,101.13,100.86,101.05,101.11,100.97,102.37,101.46,103.02,103.34,103.32}
根据公式(1),一次累加序列 X(1)={100.00,200.39,300.62,401.66,502.79,603.65,704.70,805.81,906.78,1009.15,1111.61,1214.63,1317.97,1421.29}
根据公式(3)、(4)可求得
则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4.3 划分状态
根据深圳地价指数变化的实际情况,划分为Q0 (持平)、Q1 (微升)、Q2 (上升)、Q3 (微降)和Q4 (下降)五种状态。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其中:
状态Qi(i=0,1,2,3,4)表示原始数据序列X(0)偏离预测曲线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深圳2004年第二季度综合地价指数处于Q0 状态,考察一步转移概率矩阵第一行可知,下一季度转为状态Q1、Q2 的概率均为1/2,因此根据此一步转移概率矩阵无法预测深圳2004年第三季度综合地价指数所处的状态,需要进一步考察二步转移概率矩阵。根据切普曼-柯尔莫哥洛夫方程确定二步转移概率矩阵P(2),结果如下: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考察此二步转移概率矩阵第一行可知,处于Q0 状态的第二季度综合地价指数在第三季度转为状态Q1 的概率最大,概率值为0.67,因此可预测2004年第三季度综合地价指数处于Q1,即微升状态。指数预测值为: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同理,根据第三季度地价指数预测值,判定其所处的状态为 Q0,可预测出深圳2004年第四季度地价指数状态转向Q1,综合地价指数值为:
表2 地价指数预测效果比较
由表2 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用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对深圳2004年第三、四季度的综合地价指数进行预测所得结果与现实数据吻合度较高。
5 结语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育时间都较短,因此土地市场信息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开发商等市场主体对土地市场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在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矛盾。本文建立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综合考虑了市场规律本身的趋势性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大政方针对土地市场的影响造成地价指数的波动性,用城镇较少的历史地价指数数据预测城镇未来的地价指数,并通过实例验证预测结果与现实情况吻合度较高,能够较好预测土地市场的价格走势,较好地解决了土地市场贫信息和多需求的矛盾。
本文实例验证采用的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深圳地价指数数据,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还不理想,而且模型预测结果从根本上来说仍然需要市场交易资料的斧正,所以适用范围和程度有一定限制,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何超,汪四文.论城镇地价指数编制方法[J].城市发展研究,2000,4:56~58
[2]岳朝龙,王琳.股票价格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J].系统工程,1999,11:54~59
[3]贾 华,祝国瑞.土地利用规划中农作物单产预测的灰色——马尔柯夫链方法 [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23 (2):149~152
[4]刘耀林,刘艳芳,张玉梅.基于灰色——马尔柯夫模型的耕地总量预测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 (7):575~580
⑷ 如何将四川省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从一个学校人才库转移到另外一个学校
这个是不能随便乱转的,流程比较复杂
⑸ 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有哪些
物流是指将物体从供应地(生产地)到需求地(目的地)的一个实体转移的过程.
现代物流( Modern logistics )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 在中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 “ 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要,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资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等活动。 ” 中国六部委(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于 2001 年 3 月在 “ 加快物流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 “ 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
区别:自从有人类活动以来,物流活动就一直存在,从物流本身的含义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稍对物流概念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物流涉及到物资移动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中的加工、配送以及相伴随的信息处理等。如果我们仅从对物流的一般理解角度看,这些物流活动其实在我们热衷于谈论什么叫物流之前都早已经存在,它似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的久远。其中,物资的运输和装卸也许出现的最为古老,当人类生产有了富余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剩余物资的保管(仓储)。虽然流通领域中的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出现的相对较晚,但实际上也远比我们现在谈论物流要早的多。远的不说,就拿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建立起来的商品多级供销系统而言,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物资的配送行为,而且整个配送系统也已经较为完善。
那么,这些传统方式上的物流运作与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所谓现代综合物流有何区别呢?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传统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割裂,没有整合。
传统物流中的运输、装卸、仓储、加工等等环节,由互不沟通的不同经济实体分别承担,他们之间似乎不存在利益的共生关系。因此,造成他们之间的较烦琐的物流转移程序,这些程序使伴随物流的信息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虽然这并没有影响物资的实际流动(即从生产者到用户的整个过程),但是却影响到物资流动的绩效和成本。
第一阶段:物流前期阶段。物流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场所互不联系地分别进行,只是按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要求进行保管和运输。
第二阶段:个别管理阶段。已经开始出现物流成本的意识。但在这一时期只有物资保管部门或发货部门在努力降低成本。
第三阶段:综合管理阶段。物流作为一项独立的业务开始建立相应的物流管理部门,并采取措施综合解决各种物流功能的优化组合问题。其中,生产和销售是物流的前提。
第四阶段:扩大领域阶段。是物流影响生产和销售的阶段。对于生产部门来说,应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从物流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物流效率、统一包装规格、生产计划的灵活性等方面提出要求;对于销售部门而言,则在接受订货的计划性、订货的数量单位以及交货期限等方面提出要求。
从这几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物流系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且在第三、第四阶段已出现综合考虑物流的多个环节的组合问题。但是,在总体上并未达到物流的整合。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思想和模式的限制,以及缺乏可靠的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要在传统物流模式中达到物流的整合是很难的。
⑹ 我的公司注册50万,想转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无外债,能转多少钱还有全套办公家具,有兴趣 吗
这个公司是你自己要卖多少钱,这个没有估价的。这也要看公司账上是否有钱。如果没有钱就是0,那么卖给别人也就几千元,另外家具可以协商。
⑺ 58同城上好多做店铺转让推广服务的网络信息科技公司,这类模式怎么样有知道的朋友吗
同城商铺网络有限公司!真是骗子!收了钱!一个广告也没发!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真是骗子公司!
⑻ 淄博科技职业学院旁边的旅馆有转让的不具体价格具体信息说一下。
只有周五周六和毕业生返校才有生意~期间你还要打通关系 附近的旅馆已饱和 不是自己的房子很难有赚头
⑼ 分析武汉市承接 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有利的区位条件
我国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第一大国,但是行业规模与实力并不成正比。从国际产业价值链分工来看,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中低端,且以生产组装为主。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长期存在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发展受制于人等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尤其艰巨。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资料显示,受全球产业调整及部分主要行业衰退的负面影响,今年三季度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增加值、销售产值、出口、投资等关键指标方面均呈现小幅波动和不断下调的情形,未能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此外,成本的压力与盈利水平的降低也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2013年1-8月,全行业实现利润1914亿元,增长25.0%;全行业实现利润率3.3%,低于去年年底0.8个百分点,低于工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企业经营成本方面,1-8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51684亿元,增长10.2%,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9.7元,高出工业平均水平近4元。
预计2013年第四季度,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速还将下调至11%左右。
二、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转型的方向:产业链延伸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新特点将倒逼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褪去“世界工厂”的外衣,我国劳动力以及土地等要素优势加速消失,产业转移出现新态势。一方面,我国传统代工制造业逐渐向要素更加廉价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发展模式会转变。对于企业而言,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认为,产业链延伸与整合将是应对当前形势,实现成功转型升级的一大方向,具体来看,主要纵向内涵式延伸、横向外延式延伸两种模式。
纵向延伸:从纵向上来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主要由五个环节构成:研发设计厂商、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信息设备制造商、营销商和消费者。企业在发展本行业的基础上开发上下游工业,通过产业链的深化提高附加值。目前,国内很多彩电企业都加快向模组、面板、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延伸和拓展,这些都将成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横向延伸:简单地说,横向延伸就是实现多元化发展,在现有生产过程和产品基础上向以外其他产业延伸。海尔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典型。集团从一个生产冰箱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具有高美誉度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这与企业所制定的多元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未来几年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和企业发展又处在一个新阶段的关口。能否成功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将决定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及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⑽ 信息技术核心的转移,从什么向什么
信息技术核心的转移成什么?像什么?从浪漫开始到了新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