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法老成果

法老成果

发布时间:2020-12-30 13:06:49

1. 古埃及的产生地区和文明成果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言:“埃及内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容及文明具体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化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国的首次联合,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屋大维攻占埃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托勒密王朝覆灭,埃及并入罗马帝国.亦即通常所说的历时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绵延数千年而不间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对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地理环境.

2.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什么

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了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古埃及人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纸莎草制成的纸。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筑物,是法老的墓穴。由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区兴建。古埃及拥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他们通过观测太阳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称“Sopdet”,是动词“使尖锐”的阴性名词形式)的运行制定历法,即科普特历。

(2)法老成果扩展阅读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削弱了君主专制的实力。希罗多德和狄奥多拉都记载说,人民对修建金字塔满怀愤怒,甚至可能爆发过人民起义。第5王朝就可能是在人民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无怪乎新王朝更加依赖神权势力来维护其统治。

随着美尼斯统一埃及全境,法老开始推行各自出身地的神,使其称为主神,由全埃及共同崇拜。在古王国时期主神是鹰神荷鲁斯,后来改为太阳神拉,中王国时期则主要崇拜阿蒙,新王国时期拉和阿蒙相结合,形成主神阿蒙拉。在国家统一崇拜主神的同时,各个地方(诺姆,相当于省)仍然崇拜原来地方的神。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前3150年,从那尔迈国王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始共经历了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期埃及时期7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年表概述”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

3. 古埃及的巨大成就~~~~!

人类最古老的伟大建筑艺术遗址在埃及!
巨大的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屹立在尼罗河畔,静静地看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建起了宏伟的雅典卫城,但是当他们见到金字塔和狮身人面时,就像我们现代人在凭吊雅典卫城的遗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概念啊!近五千年了,八千多座屹立在尼罗河畔沙漠中的金字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13~前2494年的古王国时期的第四王朝,距今已有四千五百年的历史。它是法国在1889年建起埃菲尔铁塔之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用230万块重2.5吨的巨石砌成,高达146.4米。现代的建筑学家用当代最新式的仪器进行测量后发现,金字塔的东南角仅仅比西北角高1.5厘米,而胡夫金字塔的边长竟达230.6米。这样巨大的工程,这样高的精密度,就是对现代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但事情还并非如此,这座金字塔的底面积除以两倍的塔高刚好是著名的圆周率π=3.14159。穿过这座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大陆和海洋平分成相等的两半。胡夫金字塔的高度乘上十亿大致相当于地球和太阳间一亿五千万公里的距离。瑞士作家厄里希·米·丹尼肯在他的《众神之车?》中向人们揭示了这种看似神话的奇迹。他在书中还说“在埃及,巨大城市和宏伟的庙宇,富有表现力的巨大雕像,两旁树立着精美雕像的漂亮的过道、完整的排水系统,雕刻得富丽堂皇的石头墓穴,其大无比的金字塔,诸如此类的奇异比比皆是。一个国家看不出有什么史前发展史,却突然取得这样的成就,真是奇迹!”他还认为:“在20世纪的今天没有一个建筑家能够再造出一座胡夫金字塔,即使他拥有世界上所有的技术手段也不行!”甚至于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留在地球的建筑。”
1978年3月15日,日本的一群建筑学家和考古学家用模拟的方法建了一座高11米的金字塔,模拟试验证明,金字塔是古代人用古代技术建造的。人们之所以会有金字塔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遗留物的感觉,是因为忽视了古代文明的创造力。
早在公元前4世纪,埃及人就用光滑的大块花岗石板铺地面。首先,采石工艺要发达把花岗岩磨光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艺。在金字塔内的走道里,由于没有经过风化,石块之间砌筑得严丝合缝,在今天仍然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其次,巨大石块的切割、搬运也是非常不易。如在哈弗拉皇帝的祀庙的入口处,有一块石材长达5.45米,重达42吨,怎么样把这块石头采下来加工后运到此处,颇让人费心思猜想。因为在那时,古代埃及人还没有掌握铁器,建造金字塔时,甚至还没有发明车子(车子是新王国时期——前16~前11世纪在埃及出现的。)在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青铜工具还不多,却用整块石材制作了许多几十米高的方尖碑,最高竟达52米,细长比例大致为1:10。这样巨大的石块的加工、制作、搬运和竖立,在今天看来也决非易事。方尖碑时到今日仍是最完美的纪念碑的建筑形式。
在新王国时期(前16~前11世纪,大约是我国商代)的神殿中,有些石梁的长度已经超过9米,柱子有的竟达21米,说明当时的埃及人已经能够建造规模巨大的建筑。到了公元前4世纪,古埃及人已经会用正投影绘制建筑物的立面和平面图,新王国时期有相当准确的建筑图样遗留下来。当时的人会比例尺,会画总图和楼房的剖面图。这一切都建立在精密的几何学、测量学、数学的基础之上。这是古埃及人为对付一年一度泛滥的尼罗河而兴建大规模水利工程中发展下来的。值得提出的是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它的中心建有墓穴,法老的木乃伊和棺椁及大量的陪葬物品通过离地面十多米的入口处,经过长长的甬道放置在上、中、下三个墓穴。他们设置了极为精巧的机关,但总也逃不过盗墓贼的洗劫,在金字塔修成后和一千年内,几乎所有的墓穴都被盗窃一空。
古代埃及的宗教和后的佛教、基督教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是入世的。埃及人把死人做成木乃伊 ,就是相信只要作为人的形体不灭,那他仍可以在阴间享受他活着时所能享受的一切。埃及的法老与其称为人格化的人,不如称为神话的人,被认为是最高的国家神——太阳神阿蒙的代表。埃及宗教是世界上具备最早文献记录的古代宗教之一。约公元前24世纪的埃及象形文字和公元前8世纪的夏马卡石碑被后人破译,揭开了埃及人宗教学说和崇拜仪式的神秘面纱:古埃及有个至高无尚的主神(太阳神),而法老就是他的代表;另外还有一些神,比如:奥西里斯神,他的死亡和复活象征着尼罗河年年泛滥带来的农业季节性变化;普塔神是手工艺人的保护神;尼弗塞斯则是妇女之神等等。在主神之下的这些神是上下埃及共同信奉的神。再低一个层次是各地区人们信奉的地方主神,人们和州一级组织对应。
神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地域组织构成了神与人的层次结构关系,这在宗教史上是很少见的。它证明了在埃及国家组织结构的秘密,同时也说明了古埃及政教合一国这遥统治动形态。埃及人创造的宗教是如此精密地和社会组织结合,这可能是古埃及保持如此大的创造力和长达几千年超稳定社会结构的原因之一。只有动用神的力量,只有煽起巨大的宗教热情,只有在疯狂的宗教崇拜的精神力量驱使下,人才可能完成这些似乎是非人间的力量才可完成的巨大工程。全部古埃及的建筑、艺术都证实了这一点。因为建筑反映了不同文化特有的模式。一种建筑的形式,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可用材料的性质,经济发展的情况,社会组织程度,以及等级制度,审美心里和家庭与社会的要求等等。
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埃及首都迁到了底比斯,狭窄的峡谷,陡峭的悬崖,已不适合于修建沙漠中的山峰——金字塔,法老信就在山岩上强使臣民开凿石窟来建陵墓。著名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建造于公元前2000年。
从墓区的大门伸延出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人面的石板路,长约1200米。然后是一个大广场,沿阒坡道登上第一层坪台,其中央有一座小金字塔,托起金字塔的坪台用三面是柱廊的又一层坪台托起。在此后面是一由四周双绕廊柱的院落,再后面是一座有八十根柱子的大厅,最后才进入凿在山岩里面的圣堂。比起兀立在沙漠中的金字塔,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从建筑学角度上更加成熟与丰富,肃整的序列,丰富的空间,构成了雄伟壮丽的统一整体。陵墓整体仍然以金字塔为中心,虽然小,但仍然留着古王国时期的传统。而后到了新王国时期(前16~前11世纪)埃及女皇哈特什帕苏的陵墓,已彻底淘汰了金字塔的形式,形式虽与曼都赫特普墓相同,但规模更大,装饰更加华丽,整座陵墓布满了圆雕,浮雕和壁画。新王国时期是古代埃及最强大的时期,频繁的征战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法老就转送给神庙,祭司便成了最富有、最有势力的贵族。巨大的神庙比皆是,并代替了金字塔,神代替了人——法老。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鲁克索神庙。这些神庙都是供奉主神太阳神阿蒙的神殿。卡纳克的阿蒙神庙总长366米,宽110米,前后一共造了六道大门,而以第一道最为高大:高43.5米,宽113米。它的大殿净宽103米,进深52米,密排着一百三十四根大柱。中央两排十二根柱子高21米,直径达3.57米,上面架设着9.21米长的大梁,重达六十五吨。在两三千年前,要把六十五吨重的大石梁架上21米高的柱顶,无论怎样说,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安娜·泰利·怀特曾有一段动人的演说:“早在古罗马诞生以前,那些古老的石头就似乎在说:‘切记你们只是尘土,世代生而又死,城市建而复废,国家兴而再衰,而我们却永远屹立!’当罗马终于化为一片尘土时,金字塔仍在这样说。”是啊,当我们轻轻掀过这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的建筑艺术史页时,我想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受到震撼,因为在艺术价值的天平上,它又加上了如此沉重的时间的砝码——五千年。
金字塔矗立在尼罗河畔的沙漠中,太阳从巨大的狮身人面像的右肩升起,又从左肩落下。大漠、长河、高山(金字塔)、落日构成了一幅多么壮丽的图画。伟大的古埃及人民创造了伟大的文明,在它面前,其他文明都是小弟弟。正因如此,英国的传播学派认为“古埃及为世界文化的发祥地,其它各地的文化则是从埃及传过去的。”尽管这种解释可能过简单,但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个被称为泛埃及学派的代表人物史密斯曾到中国考察过北京猿人。他于1900年到埃及研究早期人类遗留的头骨,被精深博大的埃及文化所征服,转而进行文化人类的研究。他根据古代一部部关于航海的书籍,认定能出海的船舶是古埃及人首先发明的。有了船舶,就有了文明传播的工具。五十年后,挪威的探险家托尔·海尔达证实了史密斯的假设,他用古埃及壁画中的形状,用古埃及人的技术,用二十八万根芦苇纺织了一只古代埃及的船。从埃及萨菲港出发,经历五十七天,航行三千余海里,终于在巴巴多斯登上了美洲。人们认为古埃及人用尼罗河畔沼泽里的纸莎草编织起来的船很轻,哪怕跟房子一样大小,也不过两吨重。古埃及人造这种船能载八十头牛,还能运两百人,甚至能送四十吨重的东西。此前,人们一直认为这些船不适合航海,纸草长期浸泡在海水中会溶解、腐烂,因此用纸草做的古埃及“太阳船”不大可能漂渡大洋。但是托尔·海尔达用他的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用事实证明了古代人的创造能力是我们今天的人所始料不及的。再则,所有现代人对古代历史的研究和其准确的程度,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就是说古代的东西,今天研究和推测的准确程度也越会减弱。古代埃及的建筑,以及像1922年英国人H·卡特发现发掘的图腾哈蒙王陵——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唯一未遭盗掘的古代埃及法老墓——中的珍宝,这样确凿的实物,确实让现代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与推测。人是唯一能够把自己当作一个对象来认识的动物。自己认识自己,探索自身的历史和秘密,这是人成为物之灵的首要条件。古埃及的文明之光,会永远吸引人在历史的隧道中探索、研究、发现。

4. 古代埃及主要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

1、象形文字:最早构成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

2、祭祀体文字:为实用和方便起见,书吏又将象形文字的符号外形加以简化,创造了祭祀体文字

3、世俗体文字:是祭祀体文字的草写形式。与祭祀体文字对比,世俗体文字的连写形式更简单,已不具有图画特点,它的书写方向保留了祭祀体文字的传统。固定从右往左。

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文字,深受希腊文、圣经文学的影响。

(4)法老成果扩展阅读:

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筑。它规模宏伟,结构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实心,定部呈锥角。金字塔历经多次地震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它被誉为当今最高的古代建筑物和世界八大奇迹之首。

金字塔前有座狮身人面像,是古国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儿子哈沸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长57米,仅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

除狮爪是用石头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一块天然的大岩石凿成的。鼻部有损伤,据说是在一次战争中被拿破仑的士兵用大炮轰掉的。斯芬克斯象征着法老的权利至高无上,威不可侵。



5. 埃及法老中,()与中国秦始皇的成就类似。

应该是美尼斯,他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建国国王,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启了法老统治时代

6. 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

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沿岸和下游三角洲一带。公元前5000纪进入定居生活;-4000纪进入金石并用时期;金字塔建于-----2600------2500年{第四王朝时期};----3000年前后,上下埃及初步统一,开始有文字记录可靠。文学方面,古埃及的诗歌包括宗教诗、对过往的赞美诗、世俗诗、宗教哲理诗、教喻体箴言、写实旅行记等。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埃斯王朝的大金字塔在十九世纪巴黎铁塔建成以前是世界最高建筑,被誉为古代世界的奇观。古埃及的数学、几何学、天文学、都很发达,金字塔建筑的精密计算说明当时数学的成就。

古埃及的宗教起源于氏族图腾崇拜,各州盛行地方神,对动物的崇拜。第五王朝{-25-23世纪}兴起统一的太阳神,法老为太阳神之子。中王国时期广泛流行奥利西斯的神话;初为植物与水神,后为死者之神,复活后成为冥间的国王,专司对死者的审判。新王国时期{-1584--1341}产生多篇章的《死人书》。其中附有冥王国景象的图画,制作十分精致。

古埃及宗教的创世说内容为:世界有始无终,世界原是一片混沌,经创世神的创造和整顿,世界才开始存在。古埃及人坚信,万事万物都循环往复,世界永恒不变。古埃及人的时间观偏重未来,因为无尽的世界正等着他们去享受。

古埃及宗教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信奉的神祗数目众多,这些神祗多具有动物、实物的形像,即使是埃及最尊贵的太阳神瑞和冥王奥西里斯,也都具有动物的形象,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半人半兽形和人形。古代埃及宗教中人和神相互依赖,相互需求,神需要人为其修建庙宇住所,供献衣饰食品。人需要神祗的福佑和精神寄托。其结果是信神者把幻想中的神灵物质化为可感的偶像,为之提供生活起居和供人瞻拜的场所,于是导致神庙的大量兴建。

古埃及宗教鼓动人们各自信仰各自的神,认为如果所有的人都信奉同一个神,神就会为人而疲于奔命。古代埃及人的神灵观甚至认为,神也会衰老,还会因此让位给神的儿子。

古巴比伦

7. 古埃及的现存文明成果是什么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古埃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
埃有人想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他们崇拜的大神之一——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这样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经药物泡制、包扎和密封的尸体)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还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有力学上说,这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的确最为稳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可动摇”。
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边,伏卧着高达二十米的巨大石雕“司芬克斯”——人首狮身像,这个怪物在战乱和风沙的侵袭下,其面部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所以人们常把“司芬克斯的笑容”作为一种神秘表情的同义语。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
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是古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
《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脸部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建于公元前1800多年,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厅,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
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埃及石窟神庙的代表作,是在尼罗河岸的一个悬崖上开凿的。神庙前耸峙着四尊高21米的摩崖巨像,这是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

8.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有哪些

尼罗河文明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它地处非洲的北部,美丽的尼罗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大约在1万年以前,最后一次冰河时期过去了,北非逐渐变成了干旱的地区。很早就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随着环境、气候的变迁,陆续迁移到尼罗河两岸。后来他们在这里创造了铜石并用文化,尼罗河文明由此发端。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高原,从南至北贯穿埃及全境,它全长65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河。每年从6月开始一直到10月,尼罗河洪水泛滥,淹没沿岸的土地。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埃及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洪水夹杂着大量的腐殖质灌满了久旱的农田,当洪水退去后,田地里留下一层几寸厚的淤泥,而这些淤泥恰恰是农作物生长的极好肥料。所以,古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母亲河”。

古埃及王国

尼罗河的泛滥既带来了生命和繁荣,也促成了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尼罗河水泛滥时,人们要疏通渠道,排出积水;干旱少雨季节,人们又要引水灌溉。庞大的工程和繁重的劳动绝非一人一户所能胜任,因此,埃及较早就出现了联合。若干氏族联合为公社,若干公社又以地域关系联合成更大的联合体。于是,沿尼罗河一带就出现了一个个联合体——“州”,各州都有自己的名称、方言、图腾、军队和行政机构,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为了争夺土地、水源和奴隶,这些小国之间经常交战。通过战争的兼并,在公元前3500年逐渐形成了两个奴隶制大国:北部称为下埃及王国,南部称为上埃及王国。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王国。从此,埃及建立起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美尼斯也被认为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第一位法老(古埃及人尊称国王为“法老”)。从那以后直到公元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整个古代埃及经历了整整31个王朝。

法老

古王国时期,埃及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国王独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和司法等大权,一切官吏的任免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自称是神的化身,是太阳神之子,被大家尊称为法老。

第一王朝的建立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提尼斯州的统治者美尼斯逐渐强大起来建立起古埃及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提尼斯王朝。从第一王朝开始,古代埃及的历史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提尼斯王朝时期。

图特摩斯三世

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法老,也是埃及奴隶制帝国的缔造者。他一生征战,首先击溃了以卡迭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军,然后打败了米坦尼王国。从而巩固了埃及在叙利亚的统治。此后他继续扩大其版图,使埃及版图南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北到叙利亚的埃勃拉城。

拉美西斯二世重建埃及

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即位时。占据着小亚细亚的赫梯的势力已经严重威胁着埃及的利益。拉美西斯二世调集约3万军队攻打赫梯,赫梯国王率军迎战,结果溃败。若干年后,拉美西斯二世又出兵叙利亚,终于取得对赫梯的胜利。

埃及的太阳历

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泥,等于上了一次肥。11月进行播种,第二年的3至4月收获。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为了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认识到必须掌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准确地计算时间,这就需要有一种历法。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他们还发现,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附近时,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以此为根据,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为365天,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就是埃及的太阳历。

埃赫那吞改革

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国王所进行的一次社会改革。在埃赫那吞即位前,阿蒙神庙的僧侣不仅拥有雄厚的物质财富,而且常常干预政事。埃赫那吞为了打击僧侣集团势力和世袭权贵,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依靠中小奴隶主和新兴的军事贵族,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他禁止崇拜传统的阿蒙神和其他地方神,下令封闭阿蒙神庙,没收其庙产,抹掉一切纪念物上阿蒙的名字,树立阿吞神为全国崇拜的唯一的太阳神,在各地大建阿吞神庙。埃赫那吞统治的第六年,迁都至尼罗河东岸的新都阿马纳,取名为埃赫太吞(意为阿吞之境界)。提拔新人改革政府官吏的成分,并在新都大力兴建阿吞神庙字,雕塑阿吞神像。在艺术上,追求朴素优美的现实主义,出现了许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但改革是短命的。埃赫那吞死后不久,改革彻底被废除。

神秘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呈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呈三角形。它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就似一座塔,看上去很像汉字中的“金”字,因此,中国人把它叫做“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它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在古埃及早期,法老的权利还不是很强大,因此,他们的坟墓和贵族一样,都是“马斯塔巴”(阿拉伯语,愿意是“凳子”),一种形似长方形石凳的坟墓。到了第三王朝的第二个法老乔塞尔在位时,法老的权利大大加强,他认为马斯塔巴不能体现法老的尊贵地位,于是让多才多艺的伊姆荷太普为自己修建一个高大而不朽的王陵。于是,第一座金字塔便诞生了,它高61米,周围还建有高大的祭祀殿堂和围墙。这座金字塔位于今日埃及的萨卡拉。

此后,大约在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期间(公元前2686—前2181年),统治者们竞相建造金字塔,以显示自己永久无上的权利,使金字塔达到鼎盛,有“金字塔时代”之称。

木乃伊

古埃及给我留下了许多神秘的疑团,但最让人着迷的还是那被保存得和真人的遗体一样的木乃伊。如今的电影也将木乃伊搬上了镜头。像大家熟知的《木乃伊归来》、《卢浮魅影》等。为什么古埃及要把死去的人制作成木乃伊呢?原来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能够继续生活,但必须有完整的躯体。因此,为了防止尸体被出没在沙漠中的野兽和强盗所破坏。法老们将自己的金字塔陵墓建造的越来越庞大。为了使自己的躯体永远不会腐烂,死后的法老尸体都被做成了“木乃伊”。这些“木乃伊”里的尸体甚至保存到现在都还完好无损。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是第四王朝国王哈夫拉金字塔群建筑中重要的一部分,坐落在哈夫拉金字塔的东侧。斯芬克司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具有国王的脸和狮子的身体。它是为了守护金字塔而建造的,因为信仰太阳神,所以它的脸总是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斯芬克司具有国王的脸和狮子的身体,它高约20米,长为57米,如果加上它匍匐在地的前爪在内,共有73.5米长。与金字塔不同的是,它是直接凿刻石灰岩小山而修建起来的。千百年来,这半人半兽的怪物不断引起人们的遐想。

9.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有哪些

文明成果

一、古巴比伦:

1、世界最早的人类文明——两河城邦文明(6500年前~6000年前)。

2、世界最早的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5200年前)。

3、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8000年~1万年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8000年~1万年前)。

4、世界最早的冶炼实践——两河流域城邦金银矿石冶炼实验(7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两河流域城邦青铜冶炼术(6000年前)。

6、世界最早的铁器文明——赫梯文明(3500年前)。

7、世界最早的历法——苏美尔人太阴(月)历(具体时间不详,早于埃及太阳历;有说法认为其有5000年历史)。

8、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犹太教(4000年前,与印度教并列)。

(9)法老成果扩展阅读:

一、定义:

四大文明古国,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国内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国际上对此尚有争议。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伊拉克)、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位于东亚,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属于派生文明,深受临近地区原生文明的影响。

二、定义来源:

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三、国际认可:

《世界文明史》(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全球通史》(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

更明确地说,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古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区——这一地区从米诺斯文化时期至中世纪末期,一直在经济和文化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应该说明,这里所说的欧洲包括北非。”而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里,中东文明即包括了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文明。

日本NHK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世界四大文明》也认为中国、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为世界四大古文明。

英国BBC广播公司的大型记录片《文明的轨迹》里,将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称作世界四大古文明。

10. 埃及史上最伟大的法老王

图特摩斯三世
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18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而图特摩斯三世则是这个王朝的集大成者。通常认为,是图特摩斯使埃及完成了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向洲际大帝国的质变。

在从中王国向新王国过渡的第二中间期中,埃及遭受到喜克索斯人的入侵,陷于四分五裂,第十八王朝的创建者雅赫摩斯领导了驱逐喜克索斯人的战争,在共同奋战的过程中,埃及重归一统,并在尚武精神的激励下,将这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从雅赫摩斯开始,历经阿蒙霍特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埃及的兵锋南达尼罗河第三瀑布,北指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埃及王国成为一块越吹越大的蛋糕。

到了图特摩斯三世的父亲图特摩斯二世在位时期,这个短命的法老没有留下多少业绩,却留下了一个能干的妻子——哈特谢普苏特,哈特谢普苏特不但把持朝政22年,而且还曾正式戴上王冠,是世界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帝王。图特摩斯三世是父亲同次妃伊西斯的结晶,从小生活在哈特谢普苏特的阴影中,在对嫡母恐惧、敌视而又带有几分崇拜的复杂心境中逐渐长大成人。

哈特谢普苏特尽管在内政方面颇有手段,但对外则几无建树。公元前1482年,女法老突然死亡,到她的父亲阿蒙神那里报告去了,年已32岁的图特摩斯终于得以亲政。图特摩斯上台后立即展开对这位嫡母政敌的报复,企图将她留下的痕迹从埃及大地上抹去,到处破坏她的纪念性建筑物。虽然从长期的郁郁不得志中解脱出来,享受到了掌握权柄的快感,但他初期面临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国内新旧交替之际政局不稳,而叙利亚南部的卡迭什王国正企图组织反埃及同盟。图特摩斯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立马发动了他执政后的第一仗,进军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他在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冒险越过一条峡谷,突然出现在敌方大本营美吉多城下,迫使卡迭什王国投降。这个纸糊起来的反埃及同盟也就烟消云散了。

初战的完美胜利大大刺激了图特摩斯的野心,何况他血脉中还流淌着祖宗留下的不安分的因素。他执政期间对外扩张的重点是西亚叙利亚的诸城邦。在首战告捷之后,图特摩斯又花了近20年的时间反复多次征讨,才最终确立了对叙利亚的统治,而他对叙利亚的征服严重刺痛了西亚大国米坦尼,强强相碰终不能免。米坦尼王国的悲哀在于它的对手是如日中天的埃及第十八王朝杰出军事家图特摩斯三世。数次大战埃及都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其中公元前1472年图特摩斯还一度渡过幼发拉底河追击对手。最后米坦尼屈服,并成为埃及的盟友,这使整个西亚地区大为震动,亚述和巴比伦都同埃及修好,巴比伦还将一位公主送给图特摩斯为妃。两个历史最久远的文明中心第一次以联姻的形式相结合。

随着图特摩斯的威名暂行暂远,越来越多的地头蛇向他称臣纳贡。他的舰队同样所向无敌,东地中海成了他的势力范围,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都在他的海上帝国之中。

向北扩展是他的战略重点,但图特摩斯也没有忘记埃及以南的热土,尽管这些地区的文明程度稍逊一筹。南方的边界在图特摩斯时代被推进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今埃塞俄比亚境内)。

为了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图特摩斯三世在西亚驻扎精悍的军队,并派驻总督进行治理,同时也利用当地土著王公进行统治。每征服一国,他便将其王公的子弟带到埃及,一方面作为人质,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接受埃及的教育,培养对埃及的感情。这一招为世界各地的征服者所惯用,而图特摩斯三世显然为原创。

晚年的图特摩斯逐渐倾心于享受富贵尊荣。他让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成为他的共治者。图特摩斯三世去世之后,他的前三个继承者继续保持了埃及军事上的强势,但只限于巩固祖先留下来的成果,而鲜有扩展。或许图特摩斯三世所征服的地盘,在他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交通状况下已是极限。

图特摩斯三世因他的征服而被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先进的中东诸文明第一次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图特摩斯三世在本排行榜中位列第26,影响图特摩斯三世在本排行榜中排在更高的位置的,一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强盛是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而成的,图特摩斯三世只是其间一个中间环节,二世他在内政建设方面留下的记载不多。

阅读全文

与法老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消费315投诉 浏览:981
马鞍山钢城医院 浏览:793
冯超知识产权 浏览:384
介绍小发明英语作文 浏览:442
版权使用权协议 浏览:1000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表 浏览:884
马鞍山候车亭 浏览:329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 浏览:709
张江管委会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浏览:635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项目督导的函 浏览:941
闺蜜证书高清 浏览:11
转让房转让合同协议 浏览:32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议纪要 浏览:877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