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会计所得税,无形资产的所得税处理 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费用化支出的处理你的理解是对的。资本化支出,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150%(会计税法折旧相同时),资产的计税基础其实是在未来期间允许计入费用予以税前扣除的总金额,因此计税基础增加肯定是一项优惠。
B. 高新技术企业中,无形资产应该占总资产多少比例算是正常
以后准备上市的话,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话,最好控制在30%左右啊!
中小企业板和主板最好控制在20%左右啊!无形资产评估的时候一定要找证券评估资质,否者的话,以后准备上市的时候还要找证券评估资质的所来复核!
相关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9年12月颁布实施,2004年8月被修改,以下简称“老《公司法》”)第24条第2款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199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
3、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7年7月联合颁布的《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2006年5月被废止,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作价总金额可以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但不得超过35%。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作价金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20%的,需报省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认定。公司股东持省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出具的有关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的审查认定文件和其他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公司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
4、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8年5月联合颁布的《〈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办法》(2006年5月被废止,以下简称“《<规定>实施办法》”)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作价金额超过有限责 任公司或科技开发型企业注册资本百分之二十的,由技术出资方或企业出资各方共同委托的代表,向科技管理部门提出高新技术成果审查认定申请。科学技术部负责审查认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审查认定在本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
5、《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办法》第三章第13条:5、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设立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的,对其高新技术成果出资所占注册资本(金)和股权的比例不作限制,由出资人在企业章程中约定。企业注册资本(金)中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的,对高新技术成果应当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这样是为什么该问题在中关村甚是泛滥的原因。
6、从上述规定可以总结如下:1)老公司法对于无形资产出资比例的规定是有例外条款的,当然例外规则的制定权限没有明确,不过一般理解为国务院。2)我们暂且认同不管是国务院办公厅转批的文还是原科技委员会和工商总局出的文都是有法律效力的,那么如果新公司法之前无形资产出资比例超过20%的话需要有三个限制条件:①出资的必须高新技术成果;②出资比例超过20%但是没有超过30%;③出资必须有省级以上科技部门的审查认定,并且审查认定文件作为工商登记的必备文件。
C. 高新技术企业中无形资产是如何获得价值的
报酬递增
与有形资产投资的边际报酬递减特征不同,无形资产投资往往呈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版特征。权大多数无形资产是非竞争性的,即它们可以同时配置于不同的场合,可以重复使用,且不影响其效用。无形资产的用途只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不受其本身已经被使用程度的影响。因此,规模越大无形资产创造价值越多。
创新效应
熊彼特明确提出创新是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并将超额利润归因为创新的结果。无形资产是企业创新智力和知识的集中体现,是产品、生产方式、原料、市场、营销渠道等创新的结果,在企业中创新活动通过无形资产来体现价值。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需要长期投资来形成,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模仿或仿制,因而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产生超额利润。
垄断优势
垄断性是无形资产的共同特性,是由于独占某项无形资产而取得的获利优势。企业拥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特权和优势,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前提。无形资产是否能够创造价值,取决于企业拥有的某种权力和优势在同行业中是否形成垄断,垄断程度越高,获利能力越强,无形资产创造价值越多。
D.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税务加计扣除的问题
是的。
需要上税务机关做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的。
然后,你们的相关研发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才可以享受税收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
E. 国外学者关于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相关论证有哪些
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
(一)部分国外学者的无形资产定义
1、佩顿(Paton)提出的定义
佩顿在1922年的《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广义无形资产的定义:“归属于某一企业但不具实物形态、存续期较长的任何有价值的补偿物、因素或要素”。
2、西德尼·戴维森的定义
1983年西德尼·戴维森(Davidson S.)在其主编的《Handbook of Accounting》一书中引用了于1927年出版的《会计学:它的原理与问题》中的一段话:“无形资产的含义是指专利权、版权、秘密制作法和配方、商誉、专营权以及其他类似的财产。”
3、亨德里克森的定义
亨德里克森在1992年的新版《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企业的递延支出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用于购买财产的支出构成存货等实物资产的成本,用于购买服务的支出则形成无形资产。
4、巴鲁克·列弗提出的定义
巴鲁克·列弗(2001)认为,无形资产是一种对未来收益没有实物形态或非金融形态(股票或债券)的要求权。当这些要求权得到法律的保护后,就被称为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或著作权(版权)。
5、安妮·布鲁金的定义
安妮·布鲁金(1996)认为,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是智力资本,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4]
6、托马斯·A·斯图尔特的无形资产概念
托马斯·A·斯图尔特(1997)认为无形资产等同于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顾客资本。[5]
7、布菜尔和沃曼的无形资产概念
布菜尔和沃曼(2001)认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商品生产或劳务提供中使用的非实物资产或企业控制的能够带来未来预期收益的非实物资产。[6]
F.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有什么特点
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比较大
相较于专心出产终究构成商品的传统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无形资产不再是商品开发的附属商品,而是居于常识支持型公司的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企业以具有高质量的无形资产为先决条件,其商品或劳务具有技能杂乱、立异性高、商品引导需要等特征。这个特征决议了高新技能公司必须将主要精力投放在商场调查研讨与开发新商品上,以及随之而来的推行、推行等活动上,进而发生了如常识产权、推行途径、客户集体等一系列无形资产。从国际水平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比重在总资产中是比较大的,通常到达30%摆布。
无形资产开发投入数额多
较高强度的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差异于传统职业最明显的特征,它可以确保商品的高技能含量,确保高新公司的生计和开展。因此,独创无形资产的研讨与开发支出占商品销售额(产量)的份额,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人员的份额均为承认高新技能公司的基本目标之一,如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展安排(OECD)规则当研讨与开展经费/产量到达10%以上,高技能人员到达30%以上才能被承以为高新技能部门。中国也有相似规则。从实际情况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制费用在4%摆布,技能人员的份额均值为22.6%摆布,均高于通常公司。
G.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无形资产吗
发明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是10年,前提是授权后每天都要正常交年费。 无形资产入账需要进行评估还要上报有关部门,需要专利证书、登记簿副本即证明专利权是否属于你和是否处于维持状态,有可能还需要专利缴费票据。
H.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再按照规
国税总局颁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内2008〕116号),为企业进行研发容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执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在研发费用实际发生并扣除的基础上,再加成50%的比例,作为企业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附加扣除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
如企业能合理利用此项优惠政策,将对整体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起到明显的作用。
对于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资料:
企业立项决议及立项报告;
研发项目计划及费用预算;
研发机构及人员设置文件;
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归集;
委托、合作研发协议起草与审定;
研发成果报告及效用等说明;
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
I. 非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吗 研发成功后转为无形资产时需要审批吗如何审批
1.非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自行研发无形资产。
2.研发成功后转为无形资产时不需要审批,但你如果想税前按1.5扣除,就必须要审批。
3.非常复杂,首先要科技局审批,然后是税务。
J. “转让新技术”属于无形资产吗
“新技术”属于无形资产。
“转让新技术”属于无形资产转让或无形资产出售。
接受“转让新技术”属于无形资产增加